喀土穆

中国人在这个国家的礼遇超乎想象

发布时间:2017/12/19 16:12:58   点击数: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苏丹是一个贫穷、落后、战乱、动荡的国家,是一个走在大街上随时都可能遭遇危险的地方。这不仅仅因为苏丹西部的达尔富尔地区政府军、反政府武装及不同部落间频发武装冲突,更因为一些西方媒体渲染式的报道,以及美国制裁导致的苏丹所处的孤立境地。

苏丹麦罗埃金字塔群

国土面积排在全球第十五位、人口万的苏丹究竟什么样?记者日前带着忐忑与好奇的心情走进苏丹首都喀土穆,而所见所闻完全颠覆了前述“基本认识和印象”。记者特别注意到这个国家的“中国元素”,它们与苏丹这些年的发展相伴相随。

在街头我竟成了名人贵宾

横跨尼罗河的图蒂半岛大桥是位于喀土穆城中心的一座地标式悬桥,它由中国人修建。每到傍晚,这座大桥就成为居民乘凉、休闲的聚集地。记者刚走上大桥,就遭到一群年轻人“围攻”。他们热情地簇拥过来,有的甚至从远处跑来,说着各式腔调的中文,打招呼说“你好”。还有人拿出中国制造的“Tecno”或索尼手机,要求留影合照,俨然把记者当作名人、贵宾。

中国人在苏丹

这种礼遇伴随着记者在苏丹一周采访行程中的每一天。应该说,苏丹人对中国人发自内心的热情不仅缘于两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更缘于这20年来苏丹因遭遇制裁而处境艰难,中国则一直在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

喀土穆炼油厂中国夜班工人上班

苏丹信息部工作人员马斯塔法·阿里告诉记者,许多苏丹人会用中文说“你好”,因为它是在苏丹家喻户晓的南非电信运营商MTN的一句广告词。阿里提到,这些年来从基础设施到接地气的民生项目,中国公司为苏丹做了许多实事,比如苏丹友谊宫、堪称“苏丹三峡”的麦罗维大坝、新总统府,以及代表石油工业一体化的喀土穆炼油厂,这让中国人和企业备受欢迎。

苏丹部长说,想每年吸引万中国游客

沿喀土穆市中心铺设着柏油的滨河路走去,马路一侧是静静流淌的尼罗河,另一侧官邸、饭店、学府云集。晨曦中的滨河路上,拥堵的车流和匆匆行走的人们,让人很难将这里与“不发达”“贫穷”“战乱”相联系。

参与麦洛维大坝的中国工程人员在大坝下游玩

当然,苏丹发展中国家的特性还是很明显的。从喀土穆市中心驱车向北,一路经过沥青路、黄土路,路旁多为废弃的轮胎,低矮简陋的平民生活区也有洋气的富人别墅,而路边茶摊则用丝袋围裹搭盖。再经过多道哨站,来到著名的麦罗埃金字塔群,景点外,当地村民围着记者等寥寥可数的游客热情兜售纪念品。

中国浙江商人开的超市在卸货

马斯塔法·阿里告诉记者,苏丹不乏旅游资源,但基础设施落后和缺乏宣传,让苏丹未被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国外游客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wh/1399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