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你的目标院校开了这些学术会议,今年考什么

发布时间:2021/3/19 12:09:23   点击数:
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74680.html

学术会议是一种以促进科学发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学术性话题为主题的会议。学术会议的主题都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每一场新闻传播学界的学术会议都能吸引到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的学者参加,他们各抒己见,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同时,作为新传考研的学子,我们也能通过了解学术会议的主题,把握考研大热点。

对了,关于政策类的四个会议,我们在之前的推文中专门详细讲解过,点击即可查看详情:今年四个与新传有关的重要会议,你不会还没做笔记吧?

年新媒体国际论坛

会议介绍

“新媒体国际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与国际传播学会(ICA)共同主办,本届论坛以“智能传播与社会关怀(IntelligentCommunicationandSocialConcerns)”为主题,通过“在线+线下”的方式进行。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学子相聚上海,探讨全球新冠疫情下智能传播技术的角色、影响以及社会功用。

会议议题

以智能传播与社会关怀为主题,分议题包括:

疫情下的智能传播技术与应用;

疫情下的媒介表现与传播效果;

智能传播与社会生活;

健康与医学传播;

疫情与全球传播及人类命运;

后疫情时代的人工智能与产业转型;

后疫情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

会议热点:

(1)全球疫情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了新闻生产流程,为其注入诸如自动化写作、预测模型等新鲜血液,但同时也暴露出假新闻泛滥等问题。

——ICA前任主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AngPengHwa《媒体与传播中的人工智能》

(2)未来传播学学科建设需从“媒介化、非理性、数据与算法”三个关键方向出发,以“用传播的逻辑重构社会生活”为重点,解决学科发展的战略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喻国明《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传播学发展的三个关键》

(3)以TikTok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一方面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收益;另一方面个性化推荐算法也造成网络成瘾、“过滤气泡”等社会层面的负面影响。为有效应对上述问题,智能传播应考虑传播的社会目的,要打造以“向善”为目的的传播。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魏然《以“向善”为目的的智能传播》

(4)他指出,人机融合智能本质上是人-机-环境复杂关系识别的技术,我们应当借助智能媒体技术,打造跨物种、越属性的人机交互生态体系,在深度态势感知和真相解读能力方面提升媒体的竞争力,在文化、医疗、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报道中展现媒体的社会关怀。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复杂关系下的感知智能与深度识别》

(5)喜马拉雅用声音做公益的探索。通过提供精品课程、儿童保护模式促进教育;将节目用于扶贫,使“声音带货”成为可能;为盲人群体提供声音培训来助残等,实现了“用科技实现智能传播,用身边声音完成社会关怀”的愿景。

——喜马拉雅FM总监朱燕在《喜马拉雅公共事务电台的新玩法》

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年会

会议介绍

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年会是国际媒介与传播学界的顶级会议,年会在芬兰坦佩雷大学举行,大会主题是“重新想象数字化未来:包容、尊重与互构(ReimaginingtheDigitalFuture:BuildingInclusiveness,RespectandReciprocity)”。

会议主题

全体会议:数字时代的全球传播、互联网治理的未来、后新冠肺炎世界的传播问题,以及全球危机中科学的角色

分会议:参与传播研究分会(PCR),流行文化工作组(POP),媒介、传播与体育分会(MCS),环境、科学与危机传播工作组(ESR),青年学者网络(ESN),漫画艺术工作组(COA),全球媒介政策工作组(GMP),受众研究分会(AUD),社区传播与另类媒体研究分会(CAM)等。

会议热点

(1)参与式传播

参与式传播(ParticipatoryCommunication)着眼于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强调社群参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mj/2064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