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美景 >> 我们去旅行,究竟是不是为了逃避生活
前段时间去黑龙江电视台做节目,主持人问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去旅行?是在逃避生活吗?
这个问题不是头一次出现。当年我第一次被这么问到的时候,相当措手不及,真还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一直以来,在国际游牧家的圈子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Wetravelnottoescapelife,butforlifenottoescapeus.翻译过来就是我们去旅行不是为了逃避生活,而是为了不让生活不从我们手中逃走。
每天上班下班,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那旅行呢?就不是生活了吗?
如果你问任何一个真的旅行过的人,他们都会告诉你:什么?!旅行当然也是生活,而且是更加绚丽多彩的生活,不再只是每天起床吃饭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不再是每天忙忙碌碌没有尽头。
旅途中的生活,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是惊喜,每天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乌克兰名城利沃夫
“去年这个时候,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我想想哈,八月底,啊!
我在苏丹,不是正在打内战导致中国维和战士壮烈牺牲的南苏丹,而是一片安定祥和的穆斯林国家北苏丹。
我在凌晨到达了首都喀土穆,到处问人哪里有便宜的旅馆,不是外国游客去的旅馆,而是苏丹人自己会去住的旅馆,我是来体验苏丹人的生活,不是来体验外国游客的生活的。
问了十几个当地人,在黑乎乎的巷子里转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旅馆”。
热情的苏丹牧民
这旅馆好像怕人发现一样藏在一栋四层的老楼里,楼道里既没有灯光,外面也没有任何招牌,所以我至今也不知道旅馆的名字。
当时凭着旅者的第六感我判断这是个靠谱的地方,壮着胆子摸上去,既希望有人出现却又害怕什么人忽然冒出来。
在第三层终于看到一张桌子,停在楼道里,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Reception”,灯光昏黄,能见度三米,我喊了两声,回声差点把自己吓死。
几分钟后不知从哪里走出一个个头不高戴眼镜的年轻人,黝黑的皮肤,然后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温和而友好。
这就是默罕默德,因为他在迪拜工作了两年,英语说得不错,跟他说了几句话,我放了心,这里确实是一家旅馆,尽管隐蔽有如地下党的接头地点,却也是有所有合法手续的,至少他是这么说的。
“这家旅馆叫什么名字呀,默罕默德?”
“哦,就叫旅馆呀!”
还真是简练啊!
苏丹的金字塔
默罕默德把各个房间都给我看了一下,他打开其中一扇门,里面昏暗得很,这是整个旅馆唯一一间有风扇的屋子,奢侈啊!猜猜里面有几张床?一张大床还是两张小床?
错!里面有十几张床,由于过度黑暗,我一进去就只能看到几十件白袍漂浮在那里,鬼魂一般。幸亏有呼噜声传来,否则我一定吓掉魂。
“这么暗呀!能开一下灯吗?”我小声问默罕默德。
“先生,现在就是开着灯的呀。”
......
苏丹妹子
“这些事情你都记得这么清楚?!”
说句实话,那些旅行中的日子,你只要给我一个日期,我大概想一两分钟,就能记起当时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见到了什么人、看到了什么风景、说了什么话。
而所有这些都不是刻意记住的,更没有做笔记,而是当时印象如此新奇,色彩如此鲜明,自然而然就留在了记忆里,成为一生旅途中最珍贵的纪念品,能带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
你要是问我在荷兰读博士的那几年,某年某月某日我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说实话,除了几个重要的日子以外,我真地记不起来。
那时候的生活,每一天都差不多,尽管总是有新的事情发生,但叠加在强大的日常之上真的是一朵牵牛花落在了太平洋,杳然不见踪迹。
如果你非要说这是生活,我毫无异议,但你如果非要说只有这才是生活,生活就只有这一种可能,一种样子,那我只能耸耸肩,觉得这一种可能,这一种样子,还真是有限得很,干瘪得很。
荷兰,太美了
前些天去青年空间做分享,一个十年不见的高中同学过来捧场,之后请我吃饭叙旧,十年不见了!各自生活中肯定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了,我就一遍一遍地问他:怎么样?生活怎么样?都发生了什么?
他很平淡地说:也没什么,就那样。
这七个字像七只小刀一样把我捅了个措手不及:这样的生活,听起来好可怕。
我在里斯本的电车上
国际背包客们中间还流行另外一句话,Youthinktravelingisdangerous?Tryroutine,itislethal.翻译过来就是,你觉得旅行很危险?试试一成不变的生活,它直接致命。
我不否认这句话中有很多的理想成分,有很多的诗意与情怀,不能简单地当做人生指针来遵守,也不否认这世界上确实有很多人是喜欢这种一切都可预测的生活的。但每天都是例行公事的生活,确实毁了太多人的青春,麻木了太多人过早衰老的神经。
我有个法国伙计叫杰罗姆,我是在波斯遇见他的。既然同是搭车客、沙发客、游牧家,大家见面简直就是同志加兄弟,两眼泪汪汪,然后各自叙述怎么一路游击到此的。
法国小城科尔马
杰罗姆在法国大学毕业以后就到雷诺工作,薪资不错,待遇也好,只不过每天都是测试轮胎,填写测试表格,讨论轮胎质量问题,然后又是测试轮胎,填写测试表格,讨论轮胎质量问题......
“几年如一日”,每天都几乎一模一样。或许有的人很喜欢这种比钟摆摇动还要稳定的工作,但是这不是杰罗姆的菜。
终于有这么一天,杰罗姆辞职了,背起背包,后面再系上一个防潮垫,就这么开始了周游世界的岁月,开始了每一天都是新的冒险,都充满了未知与期待的生活。
他靠着面包加香肠在欧洲漫游了三个月,睡在巴塞罗那的海滩上,睡在德国的废弃加油站里,睡在热情的陌生人家里,就这么一路穿越土耳其到了波斯,目的地是几千公里之外的印度。
我后面是青面獠牙的杰罗姆
“现在我还是几乎每天都和轮胎打交道,但是搭车的时候坐在各国司机的车里,不再是盯着轮胎走过的痕迹紧张地评估。”
他在塞尔维亚的时候,看到路边有出售的低价水果,就是今天不吃明天就会坏掉的那种,他正打手势跟摊主讨价还价,一个塞族哥们走过来,看他的大背包知道是个外乡人,想跟他聊天却一句英语不会,于是两人靠手机上不怎么准确的谷歌翻译就在水果摊前愉快地聊了半个小时,最后的几句谈话如下:
“你想吃水果?”
“对,我刚才在问价格。”
“我买给你?”
“不用不用!”
“不,我买给你。”
“不用不用!”
“怎么,你不把我当朋友?!”
杰罗姆感动得无语了,于是两人在脸书上加了好友,杰罗姆瞬间多了一个塞族“兄弟”,还有两大筐水果,这样的生活怎能不让人感动?
印度农场上的杰罗姆
在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国家地质公园,杰罗姆晚上搭车至此,找了一间废弃的石头房屋,简单铺上防潮垫,就裹着睡袋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距离他只有一百米的地方,几十只巨大的热气球正在点火升空,那一刻朝阳从地质公园神奇的地貌上缓缓升起,所有热气球同时升空,睡眼惺忪,灰头土脸的杰罗姆彻底看傻了,这样的生活难道不让人惊喜?
实话实说,我回国以后还真的遇见过少数几个逃避生活的年轻人,但他们的状态大都低迷消极,和上面说的带着对生活的高度热爱去旅行的人完全不一样。
卡帕多奇亚地质公园
如果你非要说我们是在逃避生活,那我只能说:是,我们是在逃避你所说的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每天一醒来就算算自己还有多久才能退休的生活,社会期待我们去接受而我们却不真心喜欢的生活。
而我们去旅行,是去拥抱多姿多彩的生活!
内容转载自皮肤白癜风如何治疗引发白癜风原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mj/13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