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美景 >> 固原三兄弟同在非洲,六年一起吃过两顿饭
这三兄弟都是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的员工,来自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大疙瘩村二队。
老大杨文林,33岁,苏丹喀土穆办事处主任;老二杨文虎,31岁,在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从事人事管理工作;老三杨文学,26岁,是麦洛维泵站改造项目上的一名普通员工。
虽然同在苏丹工作,但兄弟三人分属三个不同的项目,想聚到一起,得坐五六个小时的车,所以在一起吃饭的时间对他们来说非常宝贵。休假时间的节奏通常是:我休30天,你再休30天,他再休30天,所以几乎不会撞在一起。而对家人来说还是挺幸福的,相当于一直都有人陪。
老大来苏丹十年,老二老三受其影响
老二杨文虎和老三杨文学在大哥的影响下,分别在年和年来到苏丹,三个人的工作都和苏丹的大坝有关。
苏丹麦洛维大坝上的一个泵站
当地人用这所泵站抽上来的水浇灌庄稼,但技术落后。于是,来自中国的工人正在对它进行改造,老三杨文学就是泵站改造项目里的工人。
麦洛维地处苏丹北部,在撒哈拉大沙漠的边缘,几乎每天都是40度以上的高温。三四月都有较大的沙尘暴,沙尘暴来临时就像一座大山铺天盖地压过来,施工环境十分恶劣。杨文学每天都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在泵站爬上爬下。
从校园来苏丹的老三杨文学
今年26岁的杨文学其实才刚走出校园。当初来麦洛维的时候,还有同事怀疑他能否受得了工地上的辛苦。
不过杨文学不仅没喊过累,反而对工作上的事很了解,因为有人给老三做了学前教育,而他的老师就是曾经也工作在麦洛维大坝的大哥杨文林。老大杨文林对麦洛维大坝特别有感情,从大哥在苏丹工作10年的经验来看,在这里的艰苦工作,对三弟会有一定的帮助。
老大杨文林初闯苏丹
老大杨文林现任喀土穆办事处主任,公司各项目在喀土穆的签证、清关和一些综合事务都由他处理。
年,阿拉伯语专业毕业的杨文林作为翻译来到苏丹,帮助建设麦洛维大坝,不过来到这里他才知道,这里的翻译不仅要负责语言的沟通,还要亲自到工地去干活。
工地上的翻译一干就是好几年,年,对于他来说有两件大事:第一,是麦洛维大坝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大坝的建成解决了尼罗河两岸万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问题。第二,他的二弟杨文虎也来到了苏丹。
老二杨文虎初上任
杨文虎和哥哥杨文林一样,也是阿拉伯语专业毕业,但他一来到苏丹就被安排负责大坝项目的人事工作。
初来乍到,杨文虎刚刚上任,就遇到要裁掉部分工人的问题,每天他脑袋里想的全是如何向工人说明情况和结算工资,压力非常大,还曾经抱着大哥痛哭了一场。
大哥是杨文虎最信赖的人,哭过之后,大哥帮杨文虎制订了工作计划,杨文虎也渐渐找回工作的感觉。如今杨文虎已经成为苏丹沙特巴拉水利项枢纽项目部当地雇员办公室主管,他说这离不开大哥的帮助。
工作之余,生活上互相帮助
年的一天,杨文虎发现大哥的拇指肿了,而且开始发黑,杨文虎将医院。经医生诊断,杨文林可能是被当地的毒虫或者毒蛇咬到了,医院里并没有解毒的血清,于是杨文虎立刻出门,只身去找血清。
5个小时后,老大杨文林终于被注射了血清,再晚一些,后果不堪设想。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老二杨文虎的积极奔走。
老大杨文林说,两个弟弟来苏丹前他很支持,但是也曾有过担心,不过现在他觉得很幸运,因为弟弟们已经成为了他好伙伴,也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杨文林说:单位派我们驻外,参与对当地人民的福利建设,是代表集体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希望两位弟弟能够坚守自己的岗位,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也希望家人能够平安健康。
来源:CCTV华人世界(内容有删减)
END
北京白癜风专业医院北京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mj/13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