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旅游 >> 华盛顿的屠龙战略中美在非洲的石油
“西非的石油资源已关乎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主管非洲事务的前助理国务卿沃尔特·坎斯坦纳(WalterKansteiner)在年表示。达尔富尔和乍得不过是美国对伊拉克政策的翻版,美国企图通过“其他方式”——控制全球石油资源——来控制中国的石油来源。中国成为美国全球石油控制战略的拦路虎,尤其体现在非洲。美国五角大楼针对石油的新型冷战已悄然打响,达尔富尔成为首个战场。
早在年,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沃尔特·坎斯坦纳就说过:“西非的石油已关乎美国的战略利益。”达尔富尔和乍得所发生的一切,不过是美国对伊拉克政策的翻版,目的就是从根本上控制中国的海外石油来源。然而,中国却四处“挑战”美国的石油霸权,这在非洲尤为明显。五角大楼的对华石油冷战已黑云压城,达尔富尔就是揭幕之战。
命系石油年,中国从石油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这一转变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意义深远,也让美英统治集团染指中国的能源命脉成为可能。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年的保有量高达年的90倍,有人甚至预测年之前就会超过美国。此外,石化、交通领域对石油的需求均有增无减,因此确保石油供应就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年,中国开始在苏丹投资石油开发,计划铺设1,公里长的管道,把苏丹南部的石油输送至红海之滨的苏丹港,然后转运中国。不久,中国又在南部的达尔富尔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田。年4月,苏丹能源部长在喀土穆对外界宣布,达尔富尔地区发现了巨型油田,预计不久就能实现日产石油50万桶。国际地质学家认为,达尔富尔、乍得、喀麦隆所在的盆地可能蕴含丰富的石油,堪与沙特媲美,该油田的发现不过是冰山一角。
这无疑让华盛顿坐立不安,早已在苏丹埋下的导火索被迫不及待地引燃了。
年的利比亚战争是五角大楼非洲司令部在非洲针对中国石油来源打响的第一战
随即,武装分子从邻国乍得越过地处沙漠的两国边境,在达尔富尔大肆制造屠杀、强奸等灭绝人性的事件。他们的暴行背后都有西方情报机构的支持,可以说是华盛顿拉开了“达尔富尔种族屠杀”的大幕,目标是为北约介入制造借口,让中国在当地的石油美梦彻底破碎。
达尔富尔真相达尔富尔战略地位显赫,毗邻乍得、中非、埃及和利比亚。那里发现石油之后,北京进一步拓展和非洲国家的关系,目的之一就是资源,石油自然首当其冲。
中国为非洲发展提供的贷款无任何附加条件,相比之下,美国通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施加影响的惯用做法备受冷落,这让华盛顿怒不可遏。试想,当中国既慷慨解囊又援建公路和学校时,有谁愿意捧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苦酒不放手呢?
年11月,北京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规模前所未有,40多位非洲首脑出席,其中就包括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马里、安哥拉、中非、赞比亚、南非、苏丹等国家。
期间,中国和尼日利亚、南非签订了石油协议。协议总额达22.7亿美元,中海油获得尼日利亚一处大型近海油田45%的股份,着手扩大那里的石油产量。到年,中国从该项目得到日均17.5万桶原油的回报。而此前,尼日利亚一直被华盛顿视为埃克森-美孚、壳牌、雪佛龙等美英石油巨头的地盘。
年,中国约30%的进口原油来自非洲,中国对尼日利亚、安哥拉、莫桑比克的投资超过80亿美元,还与加纳协商12亿美元的电气化改造贷款,这些都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与此相比,受美国操纵的世界银行对南部非洲地区的投资总共才23亿美元,而且条件苛刻。
北京的石油外交引来了华盛顿的无端指责,称“从源头控制石油”十分不当。但不要忘了,至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外交的重点一直是确保在全世界获取石油。
自年以来,中国累计在苏丹投资达亿美元,中石油是苏丹最大的外资公司,仅油田开发就投资50亿美元,还在苏丹境内铺设了一条管道,从取得租让权的1区、2区、4区通往苏丹港。年,苏丹成为中国海外石油的第四大进口国,到年,中国进口石油的8%来自苏丹南部地区。苏丹日产石油50万桶,运往中国的石油占到其总产量的65%-80%。同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日进口万桶,年增长约30%。据美国国际开发总署估计,中国几年内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头号石油进口国。这一现实成为中国扩大非洲外交的动力。
苏丹的油田主要集中在南方,那里长期动荡不安。叛乱活动主要受到美国的暗地支持,目的就是把盛产石油的南方从以穆斯林为主的北方分离出去。年4月,苏丹政府宣布在南部地区发现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油田,美欧主流媒体不但充耳不闻,而且使劲炒作达尔富尔爆发的冲突。
华盛顿派国务卿鲍威尔出面,谴责喀土穆政权在达尔富尔的“种族屠杀”行为。但此事之前并无真凭实据,只有华盛顿和其麾下的非政府组织给达尔富尔贴上“种族屠杀”的标签。如果这种做法被国际社会接受,就等于为北约在苏丹进行政权更迭大开绿灯,华盛顿可以轻松染指苏丹的主权。为达到渲染的目的,“华府”甚至拉上了好莱坞影星乔治·克鲁尼,此人刚被媒体披露为同性恋,巴不得利用人权这样的话题来为自己贴金。
在年11月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的一次在线采访中,负责人口、难民和移民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埃伦·绍尔布赖直言不讳:“达尔富尔发生的种族屠杀是对人权的肆意践踏,美国对此高度重视。”小布什政府一再强调,达尔富尔种族屠杀早在年就已开始,但意大利法官卡塞斯率领的联合国5人调查组在年的结论却不同,他们认为达尔富尔没有发生种族屠杀,只是存在严重的侵犯人权现象。
在达尔富尔,反对苏丹总统巴希尔的有两个组织,一是人多势众的苏丹人民解放运动,二是正义公平运动。约翰·加朗是苏丹人民解放军(苏丹人民解放运动武装力量)的首领,此人曾在臭名昭著的美国班宁堡特种部队学校受训,一直到年去世,他一直是美国在该地区重点扶植的对象。自从苏丹南部发现石油后,美国就往那里运枪运弹,为当地的冲突火上浇油,导致上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冲突地区的武器多由军火商具体操办,其中不乏维克多·布特之流,此人曾是克格勃的间谍,现在把生意做到了美国。
年2月,苏丹人民解放运动总书记马纳韦以政府无视达尔富尔地区为由,号召向巴希尔政权发动进攻,目的是在苏丹建立联合民主政权,其实就是政权更迭。
年2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北约在达尔富尔部署军队,同时请求联合国给予在当地的“维和”部队更大授权。一个月后,小布什总统呼吁北约增兵达尔富尔,目的就是控制中国潜在的石油来源。虽然达尔富尔处于联合国和非盟混合维和部队的保护之下,但负责联合国特派团的英国人托尼·普雷纳和其下属利用职权为当地叛乱分子提供武器,苏丹政府多次予以谴责。
与此同时,五角大楼不忘加紧训练非洲叛军,把过去几十年培训拉美反政府武装的一套把戏又拿了出来。“国际军事教育和培训计划”就是专为乍得、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喀麦隆和中非等苏丹周边国家量身定做的。要知道,苏丹人民解放军、全国民主联盟(苏丹反政府运动的联合组织)、东部阵线以及达尔富尔叛乱分子都得到厄立特里亚的支持,有些还把总部建在那里。
埃克森-美孚和前国务卿赖斯的雪佛龙在邻国乍得有生意,他们投资37亿美元修建了一条石油管道,起点是乍得中部靠近达尔富尔的多巴,终点是喀麦隆境内大西洋沿岸的克里比,日输送能力16万桶,为美国炼油厂提供原油。年,正当“达尔富尔种族屠杀”被大肆渲染之际,乍得-喀麦隆输油管道也开始正式运作,美国由此获得了控制达尔富尔石油的立足之地,可以把中国潜在的石油来源据为己有。
为了获利,他们不惜和乍得“终身”总统伊德里斯·代比相互勾结。总统其人专制腐败,曾被指控为达尔富尔叛乱分子提供美制武器。代比还加入了美国欧洲司令部的泛萨赫勒倡议,训练其军队打击“伊斯兰恐怖主义”,而达尔富尔地区多数部落的信仰正是伊斯兰教。
依靠美国的军援和训练,代比在年发动了第一次暴乱,拉开了达尔富尔冲突的大幕。总统卫队中有不少人来自达尔富尔,代比就利用他们为反政府组织提供越野车和武器。事实上,美国政府对代比的支持就是达尔富尔流血冲突的导火索。苏丹政府虽采取了行动,但却以失败告终,悲剧愈演愈烈。
非洲问题专家基思·斯诺指出,“美国实现在达尔富尔乃至整个非洲之角的军事企图,目前主要靠部署在达尔富尔的非盟维和部队,北约为这些所谓的‘中立维和部队’提供地面和空中支援,美国则在后面坐镇指挥。苏丹境内狼烟四起,既有美军的秘密行动,也有美国训练的‘叛乱组织’,他们从邻国乌干达、乍得、埃塞俄比亚潜入苏丹,而那些国家也不乏美军的身影。”[7]近年来,美国国际开发署对乍得等南部非洲国家的发展援助大幅削减,但军援却节节攀升。
相反,北京却向乍得及整个非洲地区伸出援助之手。年,中国政府领导人访问了至少48个非洲国家,当年8月,北京接待了来访的乍得外交部长,双方恢复了自年以来中断的外交关系,中国也开始从乍得进口石油。乍得外交部长宣布,中国投资乍得石油开发一事“进展顺利”,称中国提出的条件“比乍得之前与西方签署的合同更为公平”。
说来难以置信,中国对乍得的经济投资对于平息达尔富尔冲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点非洲联盟和联合国维和部队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但是,华盛顿和雪佛龙总部的一帮人却因此大为恼火。
资源冷战小布什政府在非洲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共和国设立新基地,同样也是出自对石油的兴趣。该基地距几内亚湾公里,可以控制从安哥拉到刚果、加蓬、赤道几内亚、喀麦隆和尼日利亚的整个几内亚湾地区,而这里恰是中国近期外交和投资的重心。
中国进口的苏丹石油主要来自苏丹南部,该地区在年宣布成立南苏丹共和国,这为五角大楼插手创造了绝佳的条件。尽管华盛顿一直在幕后为南苏丹独立出钱出力,但表面上仍小心谨慎地与其保持距离,不愿成为第一个与之建交的国家。到年1月,局势变得清晰起来,南北苏丹无法就石油收入分配达成一致,南苏丹宣布停止向北部输油。与此同时,南苏丹新闻部长本杰明宣布已与肯尼亚达成谅解备忘录,双方将修建一条通往肯尼亚港口拉姆的输油管道,他还强调,大约1个月左右资金就能到位,工程预计在10个月内完工。
肯尼亚是美国非洲司令部的桥头堡,让南苏丹的石油改道肯尼亚,华盛顿就能对中国的海外石油来源做手脚。南苏丹占到原苏丹石油总产量的90%,所以不难理解,南北分治后每天运往中国的35万桶原油为何戛然而止。类似的手段不一而足,目的都是为了破坏年后不断深化的中非关系。
苏丹两大石油产区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5,均位于战乱的南苏丹未来边界
虽然中国在非洲的石油战略极其明智,但美国的非洲司令部正步步设防,令中国在非洲举步维艰。
美国在非洲发动代理人战争,秘而不宣的目的之一是阻止中国获取那里丰富的矿产资源。年,洛朗·卡比拉领导的反政府武装推翻了蒙博托32年的统治,扎伊尔共和国随即更名为民主刚果共和国,当地人则称自己的国家为刚果-金沙萨。
刚果东部与卢旺达和乌干达接壤,毗邻东非大裂谷,基伍省的矿藏尤为丰富,是地质学家公认的矿产宝库。
除了石油,刚果还有世界半数以上的钴、1/3的钻石、3/4的钶钽铁矿,这种铁矿是电脑芯片和印刷电路板的重要原料,制造手机、电脑及其他现代电器必不可少。
美国矿业集团为卡比拉上台可谓立下汗马功劳。集团总部曾设在阿肯色州的霍普,那里也是克林顿家族的地盘。集团的主要股东均为克林顿担任阿肯色州州长期间的密友。在蒙博托倒台前几个月,盘踞在扎伊尔东部的卡比拉早已和几家美英矿业公司谈妥,其中就包括美国矿业集团。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干预下,蒙博托的独裁统治被迫中止。
年4月,也就是蒙博托逃亡的前一个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建议,为迅速恢复当地经济,应当“尽快全面暂停货币发行”。卡比拉上台后仅几个月,该组织就敦促新政府冻结公务人员的工资,以便“恢复宏观经济稳定”。由于通货膨胀,普通民众的工资降至每月3万新扎伊尔,才相当于1美元。
加拿大经济学家乔索多夫斯基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举无异于将当地民众推入贫穷的深渊。虽然打着战后经济重建的旗号,实际上却是给刚果内战火上浇油,近万人在战乱中死亡与他们不无关系。
华盛顿对洛朗·卡比拉其实也不是那么满意,所以他在1年也难逃被暗杀的厄运。洛朗·卡比拉的继任者是其子约瑟夫·卡比拉,也是刚果首任民选总统,看起来他比父亲更注重民生。
矛头直指中国7年2月,为应对中国在非洲如火如荼的能源外交,小布什政府下令组建非洲司令部,其使命不但包括“以军事行动为美国的非洲政策提供支持,与53个非洲国家建立军事关系”,还包括密切配合美国驻非洲使馆及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工作,“对于国务院在非洲的一切活动,非洲司令部将提供人员和后勤支持,以更好地提升非洲国家的安全能力”。
年,在即将对非洲8国展开12天的国事访问之前,胡锦涛主席宣布对非洲提供为期3年的30亿美元优惠贷款,同时扩大对非援助,这是他年上任以来第三次访问非洲大陆。在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胡锦涛主席曾宣布为非洲提供30亿美元贷款和20亿美元出口信贷。
华盛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让美国非洲司令部展开行动已是燃眉之急,地缘战略意义非同小可。年10月1日,该司令部正式开始运作,总部驻地设在德国斯图加特。
年10月27日,非洲司令部司令沃德上将在华盛顿对国际维和组织发表演讲,他把自身使命概括为“与美国政府和其他国际伙伴充分协调,加强对非洲的军事交往及相关军事行动,促进非洲的安全与稳定,从而为美国的非洲政策提供支持”。
这一表态锋芒毕露,针对的就是中国在非洲经贸领域不断扩大的影响。事实上,正如华盛顿上上下下公开表示的那样,组建非洲司令部,就是要把矛头对准中国在非洲的存在。
中国政府对此明察秋毫,从容应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非洲的援助不但条件苛刻,而且最终给受援国留下的都是烂摊子。中国从不这样做,不但提供优惠贷款,而且帮助修建公路和学校等基础设施,因而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尊敬。
值得注意的是,年10月下旬,也就是该司令部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刚果叛军首领洛朗·恩孔达指挥人马包围了北基伍省的戈马市,要求与总统约瑟夫·卡比拉谈判,条件之一就是让总统取消一项与中国签订的90亿美元的合同。合同规定中国为刚果完成价值60亿美元的道路、水电、医院、学校等基础建设,并修建通往加丹加省和马塔迪港的铁路,另外30亿美元中国用来开发刚果授权的铜矿和钴矿。
彼得·范博士是华盛顿的内幕人士,与新保守派的保卫民主基金会来往密切,也是国务院和国防部的顾问。他公开承认,非洲司令部的任务之一就是“……确保获取非洲丰富的石油和其他战略资源……包括保证这些资源的安全,不让中、印、日、俄等国垄断或获得特别待遇”。
在7年组建非洲司令部的国会听证会上,范博士表述说:
“中国经济充满活力,过去20年的年均GDP增幅达9%,为保持高增长,中国对石油和其他资源贪得无厌。非洲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中国对此觊觎已久。中国所需原油的一半都要进口,现日均进口原油万桶,其中约1/3来自非洲,尤其是苏丹、安哥拉、刚果。由此可以判断,北京近期海外战略利益的重点就在非洲。去年,中国政府发表了关于非洲政策的第一个白皮书。”
“当前美国在全球的真正竞争对手是中国,双方都力图扩大影响,同时确保对资源的获取。非洲,尤其是富含石油的非洲西海岸,将在美中战略竞争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舞台,这已经成为众多分析人士的共识。”[12]
利比亚祸起石油7年10月,作为中国石油领域的领军企业,中石油与乍得政府签署了共同修建炼油厂的协议。9年,一条从中资油田通往炼油厂的多公里长的石油管道破土动工。与此同时,有西方背景的非政府组织开始大肆声讨管道对环境的影响,但是,雪佛龙年在乍得开采石油时,这些非政府组织却三缄其口。
年7月,庆祝中国和乍得合作的第一个炼油厂竣工的仪式隆重举行,该厂就建在首都恩贾梅纳附近,与中国在苏丹达尔富尔的大型石油项目仅咫尺之遥。
据地质学家估算,达尔富尔-乍得-喀麦隆地区石油储量极为丰富,堪比沙特。控制该地区对五角大楼的对华遏制战略至关重要,这相当于控制了中国石油进口的阀门。
美国对华石油战的下一步棋就在利比亚,卡扎菲控制下的利比亚成为美国对华全面石油战的绊脚石。所以不难理解为何美国一方面忙着让南苏丹独立,另一方面急于鼓动当时还形单影只的叛乱分子推翻卡扎菲,这些都是五角大楼全方位主导战略的重点。遗憾的是,中国在安理会表决时并未否决北约设立“禁飞区”,这在无形中为美国打开了方便之门,的黎波里和利比亚全境遭到狂轰滥炸在所难免。
西方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突尼斯、埃及发生的“阿拉伯之春”运动,以及南部苏丹独立的全民公决,背后的关键推手都是美军非洲司令部。北京对此洞若观火。
如果我们看看非洲大陆的地图,再想想美军非洲司令部的职能,美国试图控制中国战略物资来源的目的便昭然若揭。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北约在利比亚瞄准的就是高品质的石油,但这与美国自身的能源保障并无关系,主要是为了掌控中国石油进口的两大源头——非洲和中东。说白了,就是要控制中国。
利比亚北靠地中海,与意大利隔海相望;西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南临乍得;东边是苏丹、南苏丹、埃及。战略地位可见一斑。非洲司令部如能控制利比亚,就相当于为长期控制非洲及其资源打开了方便之门。
年的数据表明,利比亚已探明石油储量可能占非洲的35%,高出尼日利亚,居非洲第一,但卡扎菲一直对其优质低硫原油实施严格的国有化。意大利埃尼集团此前一直是利比亚石油的最大投资商,近年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石油公司也获得了特许权。
所以不难理解卡扎菲被推翻后,反对派控制的阿拉伯湾石油公司公开对路透社表示:“我们和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公司合作没有任何障碍,但和俄罗斯、中国、巴西的合作可能会存在一些政治问题。”后三个国家主张以谈判方式解决利比亚内战,还要求北约停止在利的军事行动。
但是,要想完全控制中国的石油来源,非洲仅是美国的全球战场之一。
布局也门在波斯湾和非洲通往中国的海上“咽喉要道”,五角大楼暗中排兵布阵。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不断增兵也门,该国北靠沙特,西临红海,南接亚丁湾,直通阿拉伯海,虽算不上不毛之地,也与对面频登国际头条的索马里不相上下。美军方和情报部门的意图很明确,借口索马里海盗和也门所谓的基地组织死灰复燃,来控制曼德海峡这个世界最重要的石油通道。
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
也门局势动荡加剧的转折点是9年12月25日,美国假戏真做,逮捕了23岁的尼日利亚人阿卜杜勒·穆塔拉布,他乘坐西北航空公司的飞机由阿姆斯特丹飞往底特律,罪名是涉嫌携带内衣炸弹。此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等媒体的报道接踵而来,众口一词地“怀疑”他在也门受过恐怖袭击的训练,据报道,穆塔拉布也承认自己受基地组织也门分支的指派。于是,全世界对基地组织的北京中科医院北京一般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y/1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