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历史 >> 年松妈爱叨叨新疆徒步大会行记
出发时间:.06.28—07.07
出行天数:10
Day1:安徽合肥—新疆乌鲁木齐,住乌鲁木齐野马国际大酒店
Day2:乌鲁木齐—博尔塔拉州博乐市,参观赛里木湖,住艾力家哈萨克毡房民宿
Day3:赛里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赛里木日出、果子沟徒步,参观伊犁薰衣草之乡,住特克斯县易林大酒店
Day4:特克斯—喀拉峻,喀拉峻草原徒步,住哈萨克毡房民宿
Day5:喀拉峻—特克斯,喀拉峻草原徒步,参观喀拉峻阔克苏大峡谷,住特克斯县辉煌大酒店
Day6:特克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参观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住巴音布鲁克镇巴音酒店
Day7:巴音布鲁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参观博斯腾湖金沙滩,住金沙滩金洋大酒店
Day8:博斯腾湖—吐鲁番市鄯善县,参观交河故城、鄯善库木塔格沙漠,星空沙漠营地露营
Day9:吐鲁番—乌鲁木齐,参观葡萄沟,住乌鲁木齐兵团大饭店
Day10:乌鲁木齐—合肥
抵达日魔幻的野马国际
颠簸6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已经是半夜一点多,路上依然车来车往,到处都是横幅、国旗、红灯笼。虽然共享一个时间,但从东八到东六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
酒店离机场只有二十分钟车程,很小的一个门脸,大堂低矮,旁边设着中式圆门的卡座,挂着红灯笼,铺着靛蓝色扎染布,给人一种火锅店的错觉。
办完入住手续,大家都累得不行,门童却告诉我们要坐车才能去房间。什么?这么个小酒店从大堂到房间还要坐车?
是真的要坐车,而且是上楼坐车。穿过中式的大堂,走过两边西式的雕塑和铠甲,再穿过一个中式的鱼池,来到酒店的后院。搬行李,上电梯,抵达四楼,出电梯,穿过两边摆满西式雕塑和油画的长廊,出现了一条大马路……我觉得我似乎是太困了意识有些迷糊。
摆渡车是一辆奔驰的电瓶车,夜风中司机小伙裹着大棉袄,操着浓重的西北口音。车子一路奔驰,我看到了路边狭长的小公园,我看到了一排长长的马厩,我看到了平整的赛马场,我甚至看到了汗血宝马的大浴池……
M楼,我们住的地方,一楼入眼是两把中式古典美的椅子,几子上摆着插花,墙上画着敦煌风格的壁画,乘电梯到三楼,长长廊道一边挂着赛马主题的摄影作品,另一边都是主题亲子房,有机器猫、冰雪奇缘、赛车总动员,等等。我们房间的主题是,佩奇。餐厅是清真的,房间是佩奇主题的,这真的很魔幻。
第一天
赛里木的日落
“有人说 高山上的湖水 是躺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颗眼泪 那么说我枕畔的眼泪 就是挂在你心间的一面湖水”
——齐秦的歌
合肥至乌鲁木齐,公路距离约公里,横跨大半个中国;乌鲁木齐至赛里木,公路距离约公里,约是的六分之一,可在新疆地图上看,只是短短一小段。我们清早出发,一路与太阳赛跑,将将在日落前赶到湖边,这还得益于新疆下午十点多才日落。这让我有两点体会:一是“用屁股丈量新疆”果然不是瞎说;二是到新疆旅行着实划算,因日照时间长,一天能抵一天半。
赛里木湖,来到这里,你才能切身体会齐秦《一面湖水》歌声里充盈的诗意。雪山环抱下的那一面湖水,幽蓝而深邃,真的就像很久很久以前滴落的一滴眼泪。这是谁的泪?它又挂在谁心里?
湖边,小太阳讲了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效愚记录了这个故事:
“一名喜欢旅行的台湾女孩,想要办哈萨克的签证,为了了解那里的生活,专门去新疆体验生活。有一天,她来到了赛里木湖旁边的草原,正在拍照时,耳边传来“啪嗒啪嗒”的马蹄声,她回头看时,一个哈萨克的小伙子骑在马上,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热情的问她:“哎!你骑马吗?”她对这个人的到来很意外“我可以骑吗?我不会啊!”哈萨克小伙子满脸微笑,温柔地说:“没事啊,我带你,你看到那边的毡房了吗?那边是我家!我带你去看看。”于是草原上一个热情的哈萨克牧民骑着马带着一个台湾女性在草原上奔腾。
到了男生的家里时,他的妈妈给她拿了两个碗,一个空碗,一个装有牛奶。他的妈妈舀了两小勺牛奶到空碗,又倒了一点茶,一点酥油,一点炒米(在哈萨克游牧生活中,对于客人,越重要的客人,喝的茶就越好)。她们喝完茶后,小伙子问姑娘:“你的签证什么时候办完?”小姑娘含笑着说:“还有一周我就要走了,你要是舍不得我,就等我回来,我会来找你的。”
过了一年,女孩回来了,他们相遇了,并且结婚。
”这个故事,让这个本身充满美丽的湖泊,又充满了一段民间佳话。
*以上摘自效愚的作文《赛里木湖》
捡起岸边的碎石,打一个水漂,激起心灵的涟漪久久荡漾。脚下是沉静碧蓝的湖水,头顶是白云堆积的蓝天,将要直面的,与已成过往的,较之深埋于内心的,皆为微沫。
第二天
湖畔日出
“大地啊,我来到你岸上时原是一个陌生人,住在你房子里时原是一个旅客,而今我离开你的门时却是一个朋友了。”
——三毛
清晨六点半,钻出艾力家的毡房,果子沟依然沉浸在夜色中。爬上毡房后的山坡,四周已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白日湛蓝的赛里木,此刻藏在山的暗影里,犹如胡姬面纱后的深瞳。山的背面渐渐爬出几条金色的小蚕,携着明亮而柔和的先芒,沙沙地不断吞食周围的黑暗。远山被啃噬出参差清晰的边影,给天际狭窄绯红色的长带镶上一条花边。山后渐放光明,夜色步步退让,湖的两侧已泛出鱼肚白。只有当前一面一片火红,红似霞,红似海,把墨蓝的天空稀释成了淡蓝,亮出了一缕缕薄云,又把淡蓝的天一寸寸抬高,沸腾着为朝日清理出一片空白。终于,一轮红日破茧而出,大放光芒,把平静的湖面映照成七彩的镜子,把山坡上的花花草草染成了火狐狸,把山坡上安静欣赏的我们的面孔映衬的精神焕发,把蒲公英丛中奔驰的骏马拓成了剪影。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这是何等的壮观,尤其是在一片苍茫的大地上,在一面平静的湖水上,在一群巍峨的雪山上,在孩子们无暇的心坎上。
静静的果子沟
用完早餐,我们开始第一次徒步。做好拉伸,穿戴整齐,沿着栈道,向着陡峭的山坡爬去。山坡虽不高,却很陡峭,有雪峰峭壁幽谷危崖之险,云杉负势竞上,绝巘多生山花。及至山腰,回首望去,赛里木湖一片碧蓝,仿佛镶嵌在群山中的一块宝石,与西天山上不曾消融的积雪遥相呼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可惜铁丝网拦道,不能登顶。众人山坡小憩,放眼望去,山雄沟深,明暗有序,无不符合松子来时路上背诵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果子沟两侧地势陡峭,是伊犁的天然门户,在古代,这里是中原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路北新道咽喉,被称为“铁关”。此沟早时仅通牧骑,年,成吉思汗西征时,30万大军无法通过,遂命二子察合台率军伐木凿石成路,方成今日景象。《射雕英雄传》第三十六章有文描写成吉思汗西征的壮景:“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营帐一座连着一座,成千成万的战马奔跃嘶叫,成千成万的矛头耀日生辉”,“郭靖策马立在沙冈上,望着这赫赫兵威,心想金帐威震大漠,君临绝域,想象成吉思汗在金帐中传出号令,快马一匹接着一匹,将号令送到万里外的王子和大将手中,于是号角鸣响,草原上烽火连天,箭如蝗发,长刀闪动,烟尘中铁蹄奔践”。成吉思汗听说长春子丘处机道冲德着,仰怀无已,修书邀其相伴西征。丘处机一反常态,奉诏西行,追随成吉思汗西征路线,历时四年,经数十国,行万里有余。据传,长春真人行至果子沟时,曾赋诗赞之曰:“银山铁壁千马重,争头竞角夸清雄。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
可惜,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纵有美景千万,不及心系万户侯。而今公侯皆成土,唯有雪山碧湖,矗立千年。
烈日下的薰衣草
“薰衣草呀,遍地开放。
蓝花绿叶,清香满怀。
我为国王,你是王后。
抛下硬币,许个心愿。
爱你一生,此情不渝。”
——英国民谣《薰衣草》
薰衣草原野生于法国和意大利南部地中海沿海的阿尔卑斯山南麓一带,而今法国的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和中国伊犁是世界薰衣草三大基地。蓝天白云下,青山映紫草,遍地的薰衣草花蕾灿然绽放,迎着阳光泛出梦一般的紫色,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芬芳,交织成最令人难忘的气息。
天山上吹下来的风,掀起紫色的浪,一波才动万波随。流动的紫色,在烈日的流火下竟吊诡地展现出梵高《星空》的夜色,白日笼着黑夜,就像是绚烂包裹着悲伤,仿佛看见时空的流逝,韶华的凋落。“在我们的心里或许有一把旺火,可是谁也没有拿它来让自己暖和一下;从旁边经过的人只看见烟筒里冒出的一缕青烟,不去理会。现在让我看一看你,应该干什么呢?人们必须守护那把内心的火,要稳着点,耐心地等待着,有谁走来,挨近它坐下——大概会停下来吧?心里多么着急”。
特克斯——八卦城?
“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司马迁
离开赛里木,我们驱车前往“八卦城”特克斯县过夜。据说,特克斯是丘处机途径此地时建的;据说,这座城市是中国唯一没有红绿灯的城市;据说,这里和诸葛亮八卦阵一样暗藏玄机,外地人初来容易迷路……这些“据说”让小小的特克斯县城迷雾重重,充满“八卦”色彩。
我们住在巽街,稍见亨通,利于出行。出酒店右转,百米外就是县城中心。站在中心广场,八条大道呈放射状铺开。打开高德地图,一张大网跃然而出,确实像一张巨大的八卦图,横卧在西北腹地、山河之间。
时间回溯到年,新疆军阀盛世才的老丈人邱宗浚被派到伊犁。这个东北人在乌孙山和特克斯河之间的沃野上建了一座新城。他亲画草图,请了苏联的技术人员帮忙测量,规划出一个酷似八卦的县城雏形。虽然邱宗浚自号喜爱易学,但恐怕这个“八卦”形规划图不是他的原创,而是照葫芦画瓢,是个地道的舶来品。
时间再往回倒一大段,公元前一世纪,维特鲁威提出了“理想城市”,其特点就是以广场为中心,八条大路放射出去。这符合西方的文化背景。在欧洲许多国家,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广场是凝聚和展现西方文化源流的重要场所;而东方风水讲究的是“前有照,后有靠”,习惯把城池建的四四方方。显然,邱氏“八卦城”是个“香蕉”城,外皮是邱宗浚牵强附会的易经八卦(黄皮),内里的城市理念还是照搬沙俄在东北建城的经验(白心),而沙俄的思路又来自两千年前的古罗马。
来到特克斯,大街上高加索人种特征的居民显著增多。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沙皇俄国在战争与灾荒双重冲击下诸多矛盾激化,最终爆发革命。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后肃清白俄与外国干涉势力,此间大量白军溃兵、难民逃亡西欧或远东。年6月5日,伊犁镇守使杨飞霞致电新疆督军杨增新称:“逃来中国境内俄国兵民约数万人口,大车三千余辆,难民哭声震天惨不忍闻,后来者仍络绎不绝。广义党追击甚烈……边界拥挤不堪,乞速加派队伍前来防范。”年后又有逃往新疆的俄溃兵难民近4万人,以阿年阔夫与及巴奇赤两股人数最多,其余残部数百人或数十人不等,安置于伊宁、塔城等处。这些难民有些后来辗转回国,有些就在新疆落地生根。年盛世才召开新疆第一次民众代表大会,已加入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以“归化族”的名义出席了会议。年,新疆召开了第二次民众代表大会。会议对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划分和称谓做了具体规定,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案。其中,加入了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和其他欧洲人被冠以“归化族”的名称。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成为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
晚餐是在美食街吃的,短短的一条街上饭店林立。按照导航找到一家叫“老牌子烤肉”的店,结果回族老板说因为场地问题今年已经不做烤肉了。就在他家店里吃了一份油泼面,喝了杯加冰糖的茶,老板替我代买了隔壁哈萨克族烤肉店的红柳大串,又从另一边的蒙古族小店里拿了冰啤酒,这顿饭吃的真真是“民族大团结”啊。
第三、四、五天
徒步喀拉峻,追寻乌孙的蹄印
“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千里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象风平浪静的海洋。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在闪烁着白光。”
——碧野《天山景物记》
大巴车把我们送到一个简陋检查站门口,下车整装待发。前面一条扬灰扑面的光秃秃土路,两侧堆满了碎石等建材,这活脱脱就是个大工地现场,真是要我们徒步的号称“五花草甸”的喀拉峻?
拉起头巾护住口鼻,沿着土路缓缓上行,一路相伴的是轰隆隆的卡车、铲土车,路边的野蔷薇被扬尘盖了一层又一层。前几步走的太急,捂的又太严实,汗刷的一下就出来了,和着防晒霜和风中的扬尘,妥妥地为自身难保的泥菩萨重塑了下泥身。身上刷了泥,脚步变得沉重、呼吸变得沉重,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重。前面小苏带着一群孩子早已不见踪影,后面只剩几个拄着杖的老太太。咬咬牙,抄近道吧。
一辆摩托车突突的从身边驶过,大热的天,脸黑黑的哈萨克大叔骑手居然围着羊皮袄!漫天灰尘中仔细看,原来不是羊皮袄,是一只活生生的羊,被四蹄攒捆着绕在大叔腰间!真替这只羊尴尬,这么不雅的姿势被人看见一定脸很红吧。
一个小插曲后,经受住艳阳高照无遮无避的考验,终于看到树荫下休息的一群人,不禁长出一口气,最困难的起步阶段终于过去了。风说的对,就放心让它吹干我的汗水。不能后退,倔强的自卑一碰就会碎。而你说的都对,有些人不是你想象中的完美。但没所谓,既然迈开腿就不怕走到天黑。我们是永远不低头的野蔷薇,勇敢走出路的迂回,让走上山顶瞬间,因我而美。
*以上改编自戴佩妮的歌《野蔷薇》
迈开腿,登上一个又一个坡,树荫渐渐多了,扬尘渐渐少了,心情渐渐好了。待到在草丛中横倒的一棵大树上坐下,仰头望见碧空如洗,一只雄鹰在天空盘旋,山风吹干汗珠,树荫洒下光影,背包里掏出保温杯,美美喝一口热咖啡,此刻得意无以言表。
绿油油的草地上来个野餐,溯溪而上,穿过一片树林,眼前豁然开朗。连绵的草地随着山势的起伏而蜿蜒,圆润的曲线尽收眼底。远处是高矗的连绵雪山,终年不化的雪顶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目的银光。雪顶上连着白云,那云从山后涌出,带着雪山的冰爽,向你直奔而来,铺满半个天空,像是蓝天拍打雪山激起的浪花,又像是雪山献给蓝天的哈达。雪线下是任意浓淡的大块绿色,那是蜿蜒无尽的墨绿色原始森林和翠绿色高山草甸。松子说,像极了垒在一起的抹茶冰淇淋球,不均匀地撒上了抹茶粉。一群群地骏马就在山与云与草的结合处悠闲地踱着方步,路边几头黄牛卧在草丛里旁若无人地专心咀嚼,只有肥嘟嘟地绵羊最是胆小,在孩子们的追赶下扭着大屁股东躲西藏。放眼望去,各色小花肆意绽放,“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像是配合这些花儿似的,山也变得柔和,风也变得柔软,阳光也变得娇媚,森林也变得慵懒。走啊,走啊,雪峰相连,手儿相牵,歌声相随,花香相伴;走啊,走啊,仿若御风的苍鹰、踏燕的天马、傲雪的冷杉、烧天的红霞;走啊,走啊,我们走进画里,走进歌里,走进永远不愿醒的梦里。
翻过山,梦一样的绿色中冒出几朵“白蘑菇”,鹰在上面盘旋,烟在左右缭绕。滴着油的羊肉串在炭火上滋滋作响,散着香的羊头肉已经摆在了盘子上。围坐在矮几前,一盆盆的美食端上来,让我们举起酒杯,为自己庆祝,庆祝64名勇士,追随乌孙的蹄印,丈量了喀拉峻的山与水,丈量了哈萨克的牛与羊。
篝火燃起来,歌儿唱起来,舞蹈跳起来,璀璨的银河悄悄转到了头顶,闪烁的星星像草原上的牛羊一样数不清。熄灯的一刻,苍茫的草原显得无比的古老,仰望亘古不变的星空,耳畔仿佛响起乌孙的号角、匈奴的鸣镝。这古老的草原,经过多少种族铁蹄的践踏?这瘠薄的大地,浸透了多少勇士的鲜血?这沉默的繁星,阅历了多少悲惨的故事?江都公主刘细君《悲愁歌》诗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与流离失所相比,鸡毛蒜皮又算什么呢;与无尽的花海相比,脚下的牛粪又算什么呢。
没来的朋友啊,就问你们遗憾不遗憾。
第六天
巴音布鲁克的风
“已惯江湖作浪游,且将恩怨说从头,如潮爱恨总难休。瀚海云烟迷望眼,天山剑气荡寒秋,蛾眉绝塞有人愁。”
——《七剑下天山》卷尾词
返程的飞机上看了一小段《飞驰人生》,剧中“新车王”林臻东和“老车王”张弛的最终对决就在一个叫巴音布鲁克的地方。我在巴音没有看到赛车,也没有看到赛道,只有景区的区间车,在辽阔的景区内不知疲倦地奔驰。是的,是辽阔的景区,新疆的景区就没有不辽阔的,从游客中心到最远的一个景点大巴要跑一个多小时,在内地那是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距离。
这是块难得的水草丰美的富饶之地。清乾隆三十六年(年),“东归英雄”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为主、包括部分和硕特等蒙古部近17万人,自沙俄伏尔加河下流起程返归西蒙古故土,沿途克服长途跋涉、疾病饥饿、多次战争等困难,用了半年时间,以近十万人伤亡代价回到新疆伊犁。清政府对归来的蒙古民众进行优渥抚待,并特赐水草肥美的珠勒都斯草原(即今巴音布鲁克草原)给他们定居。
小时候有部叫《东归英雄传》的电影印象深刻,这是一部年少时难得看到的好看电影,广袤雄浑的大漠荒原、粗犷血性的汉子、狂野妩媚的女人、震耳发聩的马蹄声与嘶鸣、呼啸夺命的弓箭、从头到尾的打斗、荡气回肠的配乐、紧张刺激的剧情……其中有一个在万马奔腾中厮杀的场面,成千上万匹棕红色与棕黑色骏马在草原上排山倒海般地肆意狂奔,这些无不让当时的少年们热血沸腾。
对于少年来说,西域,是个神奇的名字。对于一代人来说,它代表着武功盖世的反派、酷似骆驼的刀客、性情乖张的魔头和随便掉进一个山洞都能找到绝世武功秘籍的宝藏之地;对于另一代人来说,它代表了大漠黄沙的失落古城、外星人的秘密基地、蛊惑人心的精绝女王和盛产妖怪的无人之地。脱胎于祆教、景教的明教把总坛设在这里,天山童姥把灵鹫宫建在这里,欧阳锋的老家白驼山也在这里;大侠杨云骢在这里率领哈萨克民众抗击清朝,双旗镇孩哥在这里用关西无极刀法战胜了一刀仙;在这里,周穆王邂逅了西王母,在这里,胡八一恋上了Shirley杨……扯远了。
夕阳下,九曲十八弯的开都河云水难辨,仿佛河水从天而降,浩浩渺渺、波澜壮阔的河水养育了姑师、月氏、匈奴、突厥、鲜卑、铁勒、柔然、回纥、瓦刺、准噶尔等古老民族,而今,它又用它的瑰丽奇美为新疆的全域旅游默默地做着贡献。云很厚,夕阳躲进云层,密密麻麻的游客失望地散去。风很大,吹红了孩子的脸蛋,吹紧了姑娘的领口。已经是十点半,趁着天还没黑透,赶紧回去吧,辽阔的景区内车程一小时呢。
第七天
假海博斯腾
据测量,乌鲁木齐是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没见过真正海洋的内陆人往往喜欢把大一点的湖泊叫“海子”。越是稀缺的东西越是让人渴望,海子承载了内陆人对海洋的向往。忽然想起曾经《参考消息》上转载美国某报刊报道的合肥房价飞涨的新闻中提到一句很伤霸都人民自尊的话,大意是把一个屁点大的水塘称为“天鹅湖”真的很莫名其妙。老外们不明白,这代表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因为两个景点的路途太过遥远,我们不得不在焉耆国故地住了一晚,就住在博斯腾湖旁边。《汉书·西域传》记载,“焉耆国王至员渠城,南至尉犁百里,近海水多鱼”,其中的“近海”指的就是博斯腾湖。此湖没有赛里木的惊艳,但胜在水面够大,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当地从远处运来细沙,铺在湖岸边,人工造就了一个海滩的景象。可是孩子们不在乎假不假,对他们来说,只要有水有沙,就能玩得很开心,心中有沙滩,哪里都是马代。
既然湖没啥说,就说说焉耆凑字数。古焉耆国是丝绸之路中线上的重要中转据点,也是西域传统的五大城邦王国之一。有一个小故事:班超之子班勇与敦煌太守张珰奉命共击焉耆。班勇从南道走,张珰从北道走,约定日期到焉耆城下会师。而张珰因先前有罪,急于求功,为自己赎罪,就赶在约定日期之前,抵达爵离关,逼降焉耆,受降而回。结果,张珰得以免除诛杀,而班勇因迟到而被征回京都洛阳,下狱免官,一生英明毁于一旦。不久,班勇得到赦免,后来怨死家中。可见,中国历史上最不缺的,就是只会干事不懂算计的倒霉蛋啊。
第八天
盖在大地上的千年印章——交河故城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岑参
旅行路上,松子一共打卡背诵了15首古诗词,分别是《关雎》《蒹葭》《十五从军征》《观沧海》《饮酒》《木兰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次北固山下》《行路难》《黄鹤楼》《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没有刻意选择,就是按照中小学必读古诗词的顺序来的。前几天站在赛里木湖边,触景生情,自觉地背诵了《观沧海》,还真有那么一点气势。如今站在交河故城下,心中的诗句不自觉地就涌现了出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走进交河故城,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古老的时代。游览交河故城,就是一次历史的跋涉。触摸交河故城,就如同触摸历史的伤痕。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也还是废墟,曾经丝绸之路上的明珠,而今只剩残垣断壁供后人凭吊。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交河地处咽喉要道,是历朝历代的必争之地,地理位置推动了它的繁华,也加速了它的没落。《汉书·西域传》载:“车师地肥美,近匈奴,使汉得之,多田积谷,必害人国,不可不争也”。公元前年到公元60年,大汉与匈奴五争车师,把这块繁华地打得支离破碎、民不聊生;公元年,车师国灭国,交河成为高昌王国的一个郡;公元前年,大唐灭了高昌王国,设西州,交河成为西域都护府驻地;公元年,回鹘人从漠北西迁,赶走了吐蕃势力,交河成为回鹘人屯驻大军的西域重镇;十四世纪中叶,一把大火将交河城焚毁,只留下了那些不能燃烧的土墙……好比如今的中东,富而不强的国家,早晚成为别人的角斗场。身处乱世,还有什么比一封报平安的家书更宝贵呢?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身处城内,纵横交通的街巷,把建筑群分成一个个的街坊,坊外围着坊墙,房屋沿街的那一面都没有门窗,这是典型的唐代城市建筑特色。走进寻常百姓家,一个个长方形院落,有院门、庭院、水井。厨房墙上烟火的痕迹,墙根处积存谷物的圆仓,偶见的陶片,门前土台阶和院中的枯水井,废墟里似乎还有生活的气息,只可惜物是人非,“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使用“减地留墙法”在河心洲上建起来的交河城,仿佛一枚巨大的印章,盖在了这片生它养它的大地上,封住了历史,却封不住千年的苍凉。
鄯善库木塔格沙漠
“沙河中多有恶魔、热风,遇则皆死。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行十七日……得至鄯善国”。
——法显《佛国记》
新疆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少有的与城市零距离接触的沙漠,从鄯善县城中心步行到沙漠公园大约20分钟路程,打车只需几元钱。来自天山的风和来自达坂城的风每次在这里相遇,都会各自留下一把沙,久而久之就堆成了库木塔格。唐时,因为环境艰苦、道路险远,库木塔格沙漠被称为“大患鬼魅碛”,而今它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凶名,化身成了一个城市边的旅游景点、新疆的风景名胜区。
我们抵达时,日已西斜,进了景区大门,先坐小火车,后乘冲沙车,一路拉着风,一丝体力不耗就登上了沙山之顶。回想去年的库布齐,不由感叹,自己费劲千辛万苦争取来的和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的,那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啊。前不久用脚丈量完喀拉峻草原,再坐着区间车去看阔克苏大峡谷景区,发现同行都毫无兴致。再惊心动魄的景致,下车走上五十米就能看到,也只能赢得一声“哇”。不走的腿软筋酥,又怎能体会到坐在雪山对面吃西瓜的巨大喜悦呢。
第九天
葡萄沟
吐鲁番有火焰山,有葡萄沟,所以那里盛产葡萄干。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有课文《葡萄沟》: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周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沟景区的门票很贵,贵到敞开肚子吃葡萄也吃不回票价。葡萄架子下很阴凉,可人多车多,不是纳凉的好地方。新疆树少,树荫宝贵,可只要往树荫下一站,再热的日头下都会觉得凉快。这要放在南方,不管你站在哪里,只要潮乎乎的风一吹,保准浑身上下黏的难受。普通人家种不活树,就在自家小院里搭起架子,爬满葡萄藤,也能遮出一块阴凉。在我的想象中,葡萄架下纳凉,应该是被维吾尔族朋友邀请回家,坐在葡萄藤下的小马扎上,小木几上铺着绣花的桌布,摆着铮亮的铜壶,大茶盘上盛满瓜果葡萄,大家喝茶吃果,吹着凉风,聊着闲话。如今摆明车马就是生意,买来的树荫不要也罢。
聪明的阿凡提有一个《买树荫》的故事:有一年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在巴依老爷家的树下乘凉。巴依老爷一瞧,不乐意了。他眼珠子一转,有了个鬼主意。“喂,你们在我的树荫下乖凉,那可得掏钱!”人们一听,傻了,没听说树荫下乘凉还得花钱的!这也太欺负人了吧。正好,聪明的阿凡提路过这里,他用一袋金币买下了巴依老爷的树荫。巴依老爷哈哈大笑,笑话阿凡提是个大笨蛋!可是从此以后,巴依老爷每天出门一踩上树荫,阿凡提就上前要钱,弄得他烦死了。树荫伸到哪里,阿凡提的树荫钱就收到哪里。一天深夜,窗户开了,树荫洒进屋内,阿凡提带着一大群毛驴闯了进来。巴依老爷再也受不了啦,他心疼地用两袋金币重梳妆打扮又买回了树荫。阿凡提把金币分给贫苦百姓,自己呢,一个人骑着毛驴又开始了行侠仗义的旅程。
你看,巴依老爷多笨,你要是只卖门票不卖产权,岂不是可以一直收到现在?
结语
纪伯伦在《论孩子》诗中这样写道:“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然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十天的时间,不算短也不算长。一路上,我们看见了每个孩子的或聪明伶俐、或调皮可爱、或温柔善良、或惫懒耍滑、或欢呼雀跃、或闷闷不乐,这都是真实的他们。孩子来到家庭和我们成为一个共同体,这就是人生的缘分。忙碌的父母能抽出时间陪同孩子来一场远方的旅行,足以说明内心的珍惜,也相信这段宝贵的回忆将是彼此未来的珍藏。
结语放一首拙作小诗,不喜欢的尽管喷。
弹起冬不拉
我们开始唱
可爱地一朵玫瑰花
在那遥远的地方
就在昨天
我们翻过山
虞美人
开在山坡上
起步总是难忘
谁都需要信仰
野蔷薇盖满灰尘
牛粪多的让人绝望
花儿铺在脚下
雪山坐在远方
悠悠白云
把影子绣在草原上
美景令人难忘
谁能不屑欣赏
流星划过银河
朝阳万丈光芒
脱去人间桎梏
心随牛铃逐草流浪
闭上眼
忘却荒唐
THEEND
想要你的星标
想要你点在看
还要你的分享
松子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