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我在南苏丹的日子四南苏丹的河北商

发布时间:2021/4/27 10:51:41   点击数:

我在南苏丹遇到的河北人估计能超过我在除北美外的其他全部国家遇到的总数,例如在朱巴住帐篷hotel时,遇到过一个中国小伙来送水,自然很亲切,聊起来他居然是邢台人,跟他哥一起从邢台来这开了一个纯净水桶装水厂,生意还不错。5加仑批发大约折合15、16块人民币。对于我们除印度之外的外来者,去哪个国家都不怕吃本地餐而怕喝当地的水,所以在南苏丹的公共场所和外资企业以及类似UN和其他国际组织都是喝桶装水,所以邢台水厂的客源很稳定的增长。有趣的是邢台人的水厂不是南苏丹卫生部或者食药监发的,而是UN认证合格的。牌子记得是bluewave或者bluebay。反正是绑定了UN的蓝色Logo了。

至于南苏丹当地人日常喝的水都是尼罗河的河水,从跨尼罗河的桥上过的时候你能看到几根很粗的塑料管沿陡峭的河堤伸到尼罗河中抽水到一字排开的罐车中,然后罐车再挨家挨户卖水,在前天的文字中我说当地人更需要水桶和消毒剂而不是北欧人一厢情愿送的假肢就是这个原因,相对干净的水能让当地人少生病,增强生命力。

事实上直接取河水这种取水方式在中国不大容易见到了,但实际上非洲和中东中亚很常见,例如我在伊拉克也是如此,我在伊拉克时二楼房顶上有4个油桶那么大的水箱,储存下水用来洗澡和浇树用,因为我在炎热的伊拉克的院子里种了枇杷、杏、樱桃、桑椹等果树,但在南苏丹这样的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河水等地表水就是普通人的直接饮用水了,例如津巴布韦这种每年都会因为霍乱死几千人,防不胜防,因为被霍乱菌污染的河水没法不喝。据说朱巴一共有8个水头垄断了卖河水这门生意。

除了喝过邢台人水厂的水,我在南苏丹还喝过河北建行一个离职的人卖的王老吉,大约35人民币一罐,回国后和我的一位高中同学聊起南苏丹貌似我同学还认识这位老兄。

有喝有吃才完整,在朱巴有一位石家庄电视台或者是河北电视台的退休干部在这里开了一家农场,不知道啥原因当地鸡下的蛋都是白色蛋黄,个头也小。只有这个河北农场的鸡蛋蛋黄是黄色的,所以吃到黄色蛋黄的鸡蛋在当地是生活讲究富裕的标志,但是我这样喜欢融入当地的人却从来都是吃当地的白蛋黄的小鸡蛋。这位老干部除了养鸡的农场外,主业是置办了二艘船,一搜打鱼,一艘在尼罗河上采砂,按照当地中国人的描述,这老兄的置办船的真实目的是淘金,虽然南苏丹确实有金矿,但是后面我会写到一个叫加纳的国家,包括之前的文章也提过的马达加斯加的淘金都比在河里淘金容易百倍,我在加纳曾经用一个镊子加一个放大镜在土里就能捡出来不少金粒来,后来发现捡的再多也没用,带不回来。就悻悻的丢回到地里去了了。所以我觉得尼罗河里淘金这事不大靠谱,鱼的捕捞许可一直没下来,但采砂许可应该是有了,因为一直在哒哒的轰鸣。采出来的沙子会继续坐船沿尼罗河向下,在上尼罗河州和一家东北人开的石子厂加上来自苏丹港的中国水泥一起修油井、筑堤坝等。沙子、石子、水泥的高昂的长途运输和损耗,导致我当时工作的东家的部分项目的混凝土的造价会超过美元/立方米。所以这么贵重的东西一定是用来修比机场跑道好重要的设施。

为啥在在南苏丹遇到这么多河北人呢?曾有河北人告诉说是因为驻当地的某一任UN长官来自河北,我说为啥不可能是传说的的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的南苏丹的将军们有河北情结的缘故呢?所以很多时候看起来合理的原因仔细琢磨却又像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第一位踏上南苏丹土地的河北商人来到了南苏丹的原因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河北地处华北平原,生存压力不大,所以河北人确实不会像一些省份的人两眼一抹黑的就敢闯过来,例如我在伊拉克机场遇到过手拿两把菜刀和机场警卫用中文谈笑风生的擅长关东菜的厨师,在约旦见过在prison缝帽子等特赦也坚决不被遣返的长乐同胞。。。。

幸运的是河北人还是彼此信任,不幸的事我觉得有很多国家比南苏丹更加安全,更适合海外创业。这个大概也是我开这个公号的部分原因吧,希望通过分享我在海外不同国家的经历来让更多的同胞去海外攻城略地,拓展市场。

或许将错就错也是一次经历吧。这次的照片是我利用一次假期集中拜访了南斯拉夫分裂出来的几个国家,塞尔维亚、黑山、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和大多数国家尚未承认的科索沃,在马其顿入境时,粗心大意的马其顿居然给我盖了一个不存在的8月35日入境的章子,还好被我在离开大厅时发现又返回来重新给我盖了一个正确的8月25日的入境章。所有人生一定要出点差错,这样回忆起来才能下酒。

好故事和小翻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s/2126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