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最美三峡人忠诚之美记中水电几内亚凯

发布时间:2021/4/25 13:01:40   点击数:

张如军,今年37岁,年大学毕业进入中水电公司,不到一年就响应公司号召奔赴非洲。参加工作14年,他在加纳、苏丹、几内亚等非洲市场征战近13年,参与了9个项目的建设管理,参建项目合同总额达27亿美元。他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时光奉献给了非洲大陆。

张如军在非洲的第一站是加纳特马水厂项目。加纳气候湿热,白天气温近四十度,湿度高达百分之七、八十,人就像生活在蒸笼里一样。由于水土不服,又被蚊虫叮咬,张如军刚到加纳,身体就出现了过敏反应,浑身起包,又痛又痒,吃不好饭,睡不着觉,白天还要打起精神来干活。一个月的时间,人一下子瘦了一圈。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张如军选择了坚守,他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到工作上,主动承担了商务合同、设备物资采购、内外结算、出纳等多项工作。白天处理外联事务,与业主、厂商洽谈合同,夜里学英语,看合同,翻账本,对数据,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他用这样的方法来排解身体的不适和生活的单调寂寞。有人认为艰苦环境是一种煎熬,但张如军却将这段峥嵘岁月看作人生的宝贵财富!后来他总是感慨:“特马两年,奠基了我的水电人生。”

年,中水电公司并入三峡集团。张如军团队将三峡品牌与中水电的市场经验紧密结合,在集团公司领导的支持下,战胜了强大的竞争对手,于年4月初和苏丹政府签订了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合同,项目总金额高达8.38亿美元。上阿特巴拉项目位于苏丹东北部,距首都喀土穆公里,工程所在地是一片荒漠,连基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都不具备。签约仅一个月业主就下达了开工令,按照业主的要求,张如军每周有三、四天都要到项目所在地开展工作,每次到工地都是驱车往返近千公里,天不亮就要出发,带上一天的干粮,晚上十点多钟才能赶回驻地,还要准备第二天的工作,一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人员进场后,张如军就住到了工地上,和大家一起睡集装箱,煮方便面。当时正值苏丹的大风季,风暴一来,黄沙滚滚,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人们此时只能躲在集装箱里,外面大风呼呼作响,吹得集装箱直摇晃,坐在里面,就像坐在暴风雨中的小船上,让人心惊肉跳。项目前期资源匮乏,业主急于见到工程成果,而德国咨询事事都要求采用欧美标准,各项工作开展起来举步维艰。项目部通过艰苦的商务谈判和精心的施工组织,提前完成了跨河大桥的架设任务,赢得了业主和咨询的认可,工程建设也由此打开了局面。年7月,因工作业绩突出,张如军被提升为项目常务副总经理。

年底,中水电公司中标几内亚凯乐塔水利枢纽项目。这个项目是关系到几内亚基础工业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相当于中国的三峡工程。项目工期4年,周期长,任务重,责任大,公司决定调张如军担任该项目的负责人。这时候,上阿项目刚刚走上正轨,张如军上任项目常务副总才5个月,又要征战新的项目,并且由于项目经营模式的原因,几内亚的收入还不如苏丹,还是他不熟悉的法语国家。但张如军二话没说,马上收拾行囊,奔赴几内亚。

几内亚位于西非,雨季、旱季各占半年。雨季里,雨说来就来,雨中施工是常有的事。大雨一来,从头湿到脚,衣服全粘在身上,加上高强度作业,身体疲劳,抵抗力弱,蚊子一叮,很容易诱发疟疾,如果治疗不当,会有生命危险。有一次张如军染上疟疾,身体忽冷忽热。烧起来,吃退烧药也不管用,只能靠用酒精擦拭全身来物理降温,几个来回,皮肤被酒精刺激,全身火辣辣地疼;而冷起来,又浑身发抖,有几次他是抱着被太阳晒得滚烫的汽车来驱寒。病症稍一减轻,张如军就投入了工作。有一次与业主和咨询会谈,开会的时候张如军一直冒虚汗,衣服都湿透了。法国“张先生在开会的时候一向精力充沛,斗志昂扬,今天这是怎么了?”张如军笑笑说是得了疟疾,法国咨询建议推迟会议,张如军说:“没什么,我挺得住,继续开会吧。”张如军这种带病坚持工作的做法,让法国咨询深感钦佩。

今年3月,几内亚爆发埃博拉疫情,当时张如军正在北京出差,他第一时间采购了套防护服具,通过空运送到几内亚项目工地,并指挥各项目部启动了埃博拉应急防控工作,建立了专项预案。4月初,在得知埃博拉疫情持续加重后,他再也待不下去了,他要赶回工地。大家知道,因为没有专门的药物治疗,埃博拉病毒一旦感染,死亡率极高。疫情发生后,很多人正千方百计从疫区逃出来,而这时候他却要赶回去,无疑是往火坑里跳。家人都表示反对,望着爱人忧心忡忡的目光,张如军说:“我得回去,待在家里,我放心不下。”妻子知道张如军的脾气,只要是他拿定了的主意,跟他再急也没有用。这时候,多待一天对张如军都是煎熬。爱人含着眼泪把张如军送上了飞机,留下的是无尽的牵挂和担忧。

由于多家航空公司取消了飞往疫区的航班,张如军几经转机才返回几内亚。埃博拉疫情爆发时,中水电几内亚地区有多中方员工和2多当地雇员,项目周边省份陆续有感染病例出现,员工的紧张和恐慌可想而知。一回到项目上,张如军立即召开疫情防范会议,强化防控工作,制定了人员撤离预案,万一疫情失控,中方人员撤离时,老同志、女同志先走,普通员工其次,党员、领导干部最后撤离。开完会,张如军就到各个工程点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安抚大家情绪,还邀请中国援助几内亚医疗队和中国赴几内亚疾控专家,深入现场为员工讲解埃博拉防控知识,缓解员工的紧张心理。项目上还专门立了一条规矩,每个员工每天必须和家人通联一次,报个平安。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疫情通报,埃博拉病毒自今年3月在西非引发疫情以来,至10月底,感染者超过了一万人,造成近五千人死亡。由于措施有力,上下齐心,严防死守,中水电驻几内亚地区的中外方员工无一人感染,工程建设也按计划有序推进。从疫情爆发到现在,没有一位项目成员主动提出离开几内亚,回国休假的人员也全部都按时返回到了各个工作岗位。

上面讲述的,只是张如军海外生活的几个片段,也是所有海外三峡人工作、生活的一个缩影。从政局动荡的南苏丹到疾病肆虐的几内亚,从飞扬着灼热火山灰的菲律宾到万里之遥的美洲大陆,到处活跃着海外三峡人的身影。面对艰辛、困难,甚至是致命疫情的考验,是什么力量让他们不离不弃、坚守海外几年、十几年,无怨无悔地奋斗在异国他乡?是他们对岗位、对责任、对事业、对使命的无限忠诚。正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让海外三峡梦成真!让我们祝福他们,祝他们平平安安!◎宣讲人刘玉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s/2121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