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我在南苏丹的日子五生意人和商人

发布时间:2021/4/25 13:01:49   点击数: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这张照片是维和部队偶尔邀请一些人去营地参观,这是我去时拍的一张营地照片,水泥板和帐篷比我住过的大一些而已,本来还有一些其他照片,但就在我们晚餐的时候传来消息,一UN观察团在边境地区遭到袭击,几名印度士兵死亡。于是遵照要求删除了大部分照片,得到许可保留了几张。

我把通过交易获利的人群根据行为分成几类:1、诚信经营,但最后一笔交易除外的商贩;2、坚持希望每一笔交易都有回头客的买卖人;3、希望每一个顾客都能帮他传播和发展新的顾客的具备平台思维的生意人;4、通过让利给渠道批发商,从而避免散客带来的精力和服务分散的商人;5、如任正非任先生的企业家。

我无从知道第一个踏上南苏丹土地的河北商人的心路历程,不过大体知道第一位踏上南苏丹土地的中国生意人的过程。当然我说他是第一位,是以幸存者偏差的角度看。这位老兄是一位住在北京的东北人,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朱巴的北京饭店的老板,那会大约40岁吧,健硕孔武有力。据说之前有80亩地,把内侧的40亩地交给了中国大使馆用,就借势在当地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和提供物流仓储和基建施工,因为他的隔壁是中国大使馆,所以在晚上有持械抢劫搬家的朱巴,他这个仓库的安全性要高很多。接下来这老兄把沿街空地搭了一排轻钢的商铺,招租这就是后话了。

这位老兄之前在苏丹做生意,因为跟随中资公司去苏丹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多到连我老爸都去过苏丹。于是这老兄在内战期间就富贵险中求,押注南苏丹会独立成功,在零几年的双方还在交火且北强南弱的时候来了南苏丹开了中餐馆。当然以生意人的习惯,他会夸大和渲染背景,不过位老兄的一排大型施工车辆和机械都是UN的Logo,临走之前,这老兄执意要送F国的军靴,我嫌累赘,主要是也过了装酷卖弄的年纪。老兄可能以为我客气呢或者是展示他的实力,就打开仓库门,一堆码放的整整齐齐的军靴和各种其他物品,他说是F国的维和部队往往是来自殖民地的的雇佣军,雇佣期结束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连家都不回直接去个海岛国家狂嫖滥赌去了。F国部队撤走时,他去送别F国老顾客时顺道帮他们做了个保洁,把包括军靴帐篷睡袋在内的各种垃圾装在还能动的F国车辆去倒垃圾去了,等他们倒完垃圾F国已经人去营空了,所以这位大哥好事做到底,把这些垃圾车开回来修补一下,为南苏丹的和平和发展贡献余热。

这位成功的站稳脚跟的中国生意人在南苏丹应该最出名,但恐怕不是最有钱的,有一位低调得几乎没人见过的东北人,他在南苏丹东北区域的上尼罗河州开了一个生产石子的工厂。南苏丹和苏丹50年的内战起因并不是石油,而是水。因为南苏丹的日产原油量才25万桶左右,同时南苏丹的原油质量不好,含水量非常高卖不上价,按照非常理想的60美元一桶算,也才万美元,满打满算一年也不过是亿人民币而已。亿人民币的原油收入能支撑起来百废待兴的60万平方公里,万人口来吗?可以对比下,平方公里,万人口的衡水GDP大约亿,1.45万平方公里万人口的石家庄GDP是亿。

所以南苏丹最大的财富不是原油,而是水,南苏丹分为10个州,其中有一个省的名字就是湖泊州,事实上水在绝大多数国家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当然深受疟疾、登革热、黄热病、霍乱困扰的孟加拉除外(在孟加拉下飞机前,无论欧洲人、亚洲人、美洲人基本都会偷走飞机座位下的救生衣,空姐见怪不怪了不会阻止。所以去孟加拉的机票比较贵,估计默认包含了救生衣的钱)。所以南苏丹独立后最大的工程就是水资源最丰富的上尼罗河州建几个水坝,所以这位东北老兄在上尼罗河州的省会马拉卡尔开的生产石头子的需求旺盛客源稳定,利润率自然就不错。这样的好生意,我觉得只有卢旺达的中国人开的那家水泥厂和山东人开的棺材铺能和这个工厂相比。

当然也有人说这个大哥就是白手套,幕后是上尼罗河州的高官,不过这家工厂的机制石子大小均匀,数量和质量口碑非常好,远非当地人在山里头抡大锤砸出来的石头子可以相比,财富的真相就像上面的这张照片中的,黑人、基督徒、英语的南苏丹街头仍然可以看见阿拉伯语的广告一样扑朔迷离。

或许扑朔迷离就是生活本身的一部分。

好故事和小翻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s/2122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