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世界只剩三个人类,而你是其中之一吗?这曾是最后一只雄性北白犀苏丹所面临的现实。“请将苏丹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吧,不要夺走它的犀角,做一名犀牛的守护者。让每一只犀牛都能成为它领地里的王,高昂着犀角冠冕”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这样评价《苏丹的犀角》。《苏丹的犀角》是如何诞生的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主创人员吧!作者:戴云,生于浙江,长于南京,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儿童绘本作者、译者、推广人。代表作《溜达鸡》获得“小金狮杯”原创图画书年度排行榜TOP5。绘画:李星明,生于广东,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曾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一等奖、天鹤奖国际创新设计大赛金奖,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代表作《水獭先生的新邻居》获得“小金狮杯”原创图画书年度排行榜TOP7。苏丹的犀角简史苏丹是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同时也是最后一头在非洲自然出生,又回到非洲的北白犀。它有着传奇的一生。年,生于南苏丹。当时北白犀生活的地区常年战乱,当地政府无暇对它们进行保护,导致盗猎猖獗。年2月,苏丹在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非洲动物转移行动中被捕获,并与另外5头北白犀一起被送入了这次运动的主导方之一的捷克Vychodo?eskáZoologickáZahrada动物园(-,年后更名为Dv?rKrálové动物园)年12月,苏丹和另外1头雄性北白犀苏尼、2头雌性北白犀纳金(苏丹的女儿)和法图(苏丹的外孙女)从捷克Dv?rKrálové动物园转移到了肯尼亚的OlPejeta自然保护区中,开始加入“LastChanceToSurvive”繁殖计划,目的是恢复北白犀的野外种群。年10月,苏尼自然死亡,苏丹成为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人们曾经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苏丹、纳金和法图身上,想要在未来10年时间让北白犀种群数量达到30只。但是这一尝试也失败了,因为苏丹已经很老了,失去了生育能力。年,为了防止年迈的“苏丹”被猎杀,它头上那两个原本可以长到1米多长的犀角已被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割去,40名持枪守卫和18名饲养员不分昼夜轮流看护最后三头北白犀。年3月19日,45岁的苏丹(相当于人类的90岁)健康状况严重恶化,其肌肉和骨骼已经老化和病变,并且皮肤上伴有大面积伤口,甚至已经无法站立,在其生命的最后24小时里,苏丹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因此保护区最终选择为它实施安乐死。而我们的绘本《苏丹的犀角》故事是半真实半虚构的,真实是对这个生命的尊重,虚构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理解得了的苏丹。绘本《苏丹的犀角》封面设计说明:这个超大的腰封,跟我们一般腰封不太一样,它比腰封大,又比书封小,是一个很中间的东西。从封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犀牛,它有角,而且在非洲的星空下面很开心地在欣赏星空。但单独看这个腰封,其实老年的苏丹是没有角的,腰封跟封面结合,那个角其实是他理想中的角,是他的愿望。但是我们一翻到背后,其实它的身体是半透明的已经消失了,这是隐喻。当我们再翻开的时候,发现腰封那个角是断掉的,里面是年轻的苏丹,它在看的其实不是星星,而是雪。你翻开的封面还有犀牛,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它已经消失了,只剩一片雪……色彩:可以说色彩是这本绘本的最好的情绪渲染。从最初暖色调到蓝灰色再到淡淡的土黄色,绿色,最后又回到最初的暖色调。作者用温暖的橙色调开启了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小犀牛在妈妈的身边感受到的母爱,感受到的非洲一望无边辽阔的大草原,仿佛能感受到一阵阵干燥的热热的风吹过,能闻到特有的草的味道,语言的描写也很温馨,真切地感受到母子间的亲情。但是,残阳如血,那“砰”的一声,原来是妈妈倒地,并且再也没有起来。妈妈的犀角不见了,“犀角”第一次离开了身体。苏丹在童年目睹了妈妈被偷猎者断角、屠戮的过程。“小犀牛在妈妈的身边转了一圈又一圈,直到草原被夕阳染成橘红色,她也没有醒来。”——残阳如雪之“残”,一半来自妈妈的被杀戮,一半来自苏丹作为一个孩子的亲眼目睹。后来,苏丹被送到了捷克动物园。大家看这个大门。苏丹在捷克的这个动物园生活了35年,离世的时候差不多45岁,所以我们除去它生命的最初几年和最后几年,基本上它的一生都是在这个动物园渡过的,比如说这个是70年代的时候,在非洲捕猎的状况,还有70年代动物园的大门,大家可以在我们书里面看见这个门都是有依据的。瞧,这就是绘本中那个真实的大门。年2月,苏丹在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非洲动物转移行动中被捕获,并与另外5头北白犀一起被送入了这次运动的主导方之一的捷克Vychodo?eskáZoologickáZahrada动物园(-,年后更名为Dv?rKrálové动物园)。我们书里的“门”参考动物园的真实历史来的。捷克的冬天下起了雪,苏丹想到了以前的草原生活……哎呀,不小心自己的犀角断了——犀角第二次离开了身体第三次是苏丹回到非洲,自然保护区的人为了防止偷猎者杀害苏丹而先行锯掉了苏丹的犀角。犀角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每一只犀牛都是自己领地里的国王,而犀角就是他们的王冠。而苏丹最大的悲伤,就是象征他身份和骄傲的犀角,不能和他的身体完整地共存。君本无罪,怀璧其罪。就这样,犀角第三次离开了身体大家注意到绘本的用色了吗?这本书一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红色调,就是画它的童年,中间这部分是它的中年,是用的蓝色调,这是它的晚年用的是黄绿色调。李星明这样说:
小的时候用的是红色,这边用的是橙色,橙色一般是代表很温馨的感觉,所以我就画它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光都是橙色的,这就是它跟妈妈在一起,妈妈的角好大,一有狮子来临就会保护它的安全,驱赶它。这边我整本书没有画一滴血,因为我不忍心,但是我用了一个方法,就是画了大量的红色跟红色的云,红色的夕阳,红色的倒影,这些都是来寓意着人类的残酷。
接着就是它被救助到捷克动物园,用的是蓝色。蓝色英语怎么说的?Blue,你们知道blue在英文里面除了蓝色的意思,它还有抑郁,还有悲伤的意思。在我的观念里,我觉得人最大的悲伤不是死亡,而是失去自由,迷失了自我,苏丹在这里慢慢地失去了自我,我就用蓝色来表达它的悲伤。
最后它又被放回了非洲,这一幕,我当时第一次去非洲的时候,就是因为小时候看着《狮子王》,里面的颜色非常浓艳,就觉得非洲就是那样鲜艳的颜色,但是我去到那边以后,非洲给我的感觉是灰灰的,它大量的颜色都是阳光的颜色,所以我用了一种灰灰的黄绿色调来表现。
这本书无论从绘本故事本身,还是插画,都堪称匠心之作。生命的可贵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它是不可逆的!无论是北白犀或者濒临绝种的动物都不是物竞天择造成而是被不断的猎杀才越来越少,直到苏丹生命的消逝我们才发现想让他们不衰老,然后用锯掉犀角来保住他们的性命,这些对生命的延续都是徒劳的且没有实质帮助的。因为苏丹生命的消逝,我们才知道保护濒临绝种的重要性。希望孩子们可以在读过这本书后,学习爱护我们身边的所有的最珍贵的人和物,爱护大自然,不要让它再像雪一样凋零。想和孩子共读更多中英文绘本,欢迎入群。等你来,我们一起,共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ouguohua.com/gtmwh/20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