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文化 >> 尼罗河,它的水不涨了埃及
没有一种风景
比得过一条河流
没有一种病毒
比得过人心
——佚名
像是在做梦,在我看到尼罗河的瞬间。我定定地望着她,她比我想象的要清澈、安静。她是蓝色的,比多瑙河、密西西比河、恒河、拉普拉塔河……还要更蓝一些。
埃及尼罗河风光
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溯源而上,白尼罗河与青尼罗河,在苏丹的喀土穆汇合。白尼罗河的源头,在赤道地区附近的维多利亚湖,附近有五千多米高的月亮山脉,皑皑冰川融化,涓涓细流汇入湖中。
月亮山冰川,白尼罗河源头
青尼罗河,源自埃塞俄比亚高原,占了埃及尼罗河水60%以上。如果没有青尼罗河,埃及的尼罗河就会时常干涸。在阿斯旺大坝修筑以前,青尼罗河是引起埃及尼罗河流域每年洪水的原因。
埃塞俄比亚高原,青尼罗河的源头
英国探险家利维森·伍德就曾徒步尼罗河,他从最远处的白尼罗河源头,沿尼罗河穿过莽莽高原、沼泽湿地、原始森林和撒哈拉沙漠,一直走到尼罗河三角洲流入地中海处,近七千公里漫漫路途,他走了整整十一个多月。期间,有一个临时伙伴因中暑而死亡。
纽格威国家公园里的红胸焦鹃,尼罗河流域
没去埃及之前,提及尼罗河,我只会联想到埃及。从埃及回来,我才详细了解尼罗河。她不仅仅是埃及的母亲河,也滋养了大半个非洲。
阿斯旺象岛,尼罗河
埃及境内的尼罗河,只有一千五百多公里,约占总长度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她缔造了世界上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古埃及文明,其影响之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历史学家希德罗去埃及旅行,被眼前所见所折服,他说:“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
尼罗河沿途风光
常人会想,尼罗河是上帝送给埃及人的礼物。然而,真正的因果却是,如果没有尼罗河,就根本不可能有埃及,也就不可能有璀璨的文明。埃及,除了尼罗河流域有人类可以栖居的绿洲,别处一片荒漠。没有水,人类根本无法生存。
据考古发现,一万年前,埃及西部还有很多绿洲,甚至也有湖泊。随着气候变迁,这些绿洲和湖水慢慢消失,人类陆陆续续来到了尼罗河沿岸。
两岸绿洲
埃及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尼罗河是埃及唯一的水源,是生命之河。尼罗河,在每年的夏至之后泛滥,河水淹没沿岸的土地,几个月后洪水退去,留下一层厚厚的泥浆,土地变得异常肥沃。古埃及人早就发现了尼罗河水泛滥的规律,他们会在洪水退却之后播种,在下一次洪水到来之前收获。
生存不易,哪里的人民都一样
尼罗河水,给埃及人带来福祉和希望。所以,古埃及的神话故事从尼罗河开始,再归于尼罗河。
丹德拉神庙,生命的太阳船
尼罗河,从南流向北,横穿埃及。太阳,每天从河的东岸升起;到了中午,阳光直射尼罗河;午后,太阳逐渐下落,最终消失在西岸的地平线。日复一日循环,就像人类的生死往复。这给了古埃及人一个启示,并由此演绎出他们的人生哲学和死亡文化。而所有的文化,都离不开尼罗河。
黄昏的劳作,越加艰辛
埃及,难得阴天下雨。太阳,成为古埃及人至高无上的神明。它是真实存在可见的,不同于别的神灵。从河东升起,意味着新生;黑夜来临,意味着死亡和等待重生。尼罗河,成为生命与死亡的分界。东方,是生命之乡;西方,是死亡重生之地。吉萨金字塔、卢克索帝王谷,都在河的西岸。
金色的阿斯旺,遇见陌生
太阳神,南方称阿蒙神,北方称拉神;后合并为阿蒙-拉神。它看顾着阳光下的人民,护佑他们、也惩罚他们,但最终会引渡他们得到永生。而船,是渡其去往永生之地不可缺少的工具。
帝王谷,法老陵寝彩绘
人死后的永生之地,被古埃及人称为“芦苇之乡”——水势浩淼,象征生命的芦苇铺天盖地,直长到天涯海角、地老天荒……永生后的人们,在那里耕作生活,再无病痛和折磨,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
丹德拉神庙,芦苇、纸莎草浮雕
在我们眼里,芦苇贱如草介,但古埃及人却奉若神明。它意味着生命之水——有水的地方,芦苇、纸莎草才会生长。天堂——“芦苇之乡”,实际上就是尼罗河畔。
阿斯旺,象岛遗迹
阿斯旺,我住在尼罗河环绕的象岛,它像尼罗河的咽喉。五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在岛上修建神庙,用来祭祀尼罗河神。古埃及第三王朝的法老,也在岛上修建了第一座象征皇权的小金字塔,用来收取过往船只和附近百姓的税赋。现在,岛上有个努比亚原始部落,吸引着游人前往。
大水罐,为路人准备,这应是沙漠文化
我在象岛住了三晚,每天围着小岛闲逛,努比亚人朴实、温和,他们引来尼罗河水,在岛上种植庄稼。很多白鹭闲步田间地头,那种田园风光带给人安逸祥和。
尼罗河
埃及旅行,乘坐尼罗河游轮是最好的体验。每天40美元,包吃住行——高性价比,高舒适度。每天在甲板上吹着清爽的风,看着尼罗河两岸风光,那种悠闲安适实在令人难忘。到了午饭时间,餐厅里各种食品应有尽有,你可以吃得饱饱的,再去甲板的躺椅上晒着太阳,听河风耳语,完全不用在意时光流逝。天堂,会是怎样?差不多就是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吧。
游轮与卖货的小船
尼罗河里,也还有很多划独木舟的打鱼人,他们成了我们眼中的风景,但我知道他们真的是因为生活不易,才会用这样的方式生存。
尼罗河渔光曲
尼罗河里几时没有了大鳄鱼?我不得而知。也许是来了阿拉伯人?也许是修了阿斯旺水坝?现在消失不见了,小船才敢随意捕鱼吧。
渡船来,下船的阿拉伯人
修了阿斯旺大坝,尼罗河的洪水不再,一同消失的是土地的肥力。罗马时代,埃及是他们的粮仓。现在埃及的粮食,很多要靠进口。阿斯旺大坝,福也?祸也?……埃及人在反思,在纠结。纳赛尔,曾经因为修建阿斯旺水坝而功名卓著。而今却有人说:“纳赛尔是伟大的,因为他修建了阿斯旺大坝;但那个炸掉阿斯旺大坝的人,将比纳赛尔更伟大!”
过大坝,等待中
埃及的历史与文明,沿尼罗河展开。游轮会路过很多遗迹,并作短暂停留,让游客前去参观。快到卢克索时,要过一个水坝,船都停下来,顺次慢慢通过。一个小船,来到大游轮下边兜售他的物品——浴巾。
小贩展示浴巾
人们等的无聊,都趴在甲板栏杆上往下看,那个白袍阿拉伯人非常有趣,他把手中的浴巾一一展示,你喜欢,说YES,他就给你扔上来。甲板很高,难免会掉落,人们看着……欢呼着·······人性何其相似,都害怕无聊,都喜欢热闹。
过水坝
那个昏黄好美啊!尼罗河拐了一个弯,太阳慢慢落入河水之中。尼罗河通红一片,像在熊熊燃烧。河风飕飕劲吹,很有几分寒意。站在甲板上,我裹紧了自己。看着太阳落下的瞬间,心中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哀伤。生命的循环,来到了死亡。阿蒙神,他坠入了穆特女神的口中。漫漫长夜,它如何度过死亡迷津?
愿世界充满阳光
那个晚上,我来到甲板上,看到满天繁星。星光微弱,但却是黑暗里的希望之光,他们就像人类社会中的智者,有责任有担当的英雄。星光下,我扶着栏杆看着尼罗河水,上游大坝拦截后,尼罗河水变得平缓、安静,没了个性。古埃及文明,也在公元前几百年结束。波斯、希腊、罗马、伊斯兰、英国、法国、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人类的文明一直没有停止过进程,只是它再也不是从前的埃及。
武汉肺炎疫情,依然揪紧了我们的心。在这如蹲牢狱一般的日子里,我写完这篇文章,祈祷灾情快点过去,人们可以到户外接受阳光的恩赐。在此,献上我的祝福。最祝福的是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希望上帝能特别护佑他们,让他们健康。只有他们健康了,才能好好地治愈病人。
太阳神啊,请您阳光普照,杀死病毒,请治愈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吧。
天马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