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站在上午九点的成都,遥想清晨六点的中国

发布时间:2020/9/26 16:02:23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http://m.39.net/pf/bdfyy/bdfhl/
智讯君按:年既是中哥建交40周年,也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及医生曼努埃尔·萨帕塔·奥利维拉国家年,哥伦比亚文化部为此计划重新出版年曼努埃尔的访华笔记《中国,清晨六点》。有“中哥文化传播使者”之称的哥伦比亚艺术家路易斯·坎蒂略为本书第二版撰序言,以后浪致敬前浪。中拉智讯获准作者授权翻译并刊登该序,以资怀念,以飨读者。本文题目为编者所加。

▲《中国,清晨六点》书封,年7月待出

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民族的新生活是中国的一个大舞台,中国就像传说中涅槃的凤凰一样,从它的历史余烬中获得了重生。

——曼努埃尔·萨帕塔·奥利维拉

多年来,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的朝鲜战争(-)展区,一直陈列着一面哥伦比亚国旗。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的第一场国际冲突,而这面旗帜是留下来的遗迹之一。哥伦比亚是拉丁美洲唯一参与朝鲜战争并支持美国军队的国家,时任总统劳雷亚诺·戈麦斯的这一决定,让中国人民在这几十年来对我们国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哥伦比亚曾是侵略朝鲜的那支军队的成员之一。曼努埃尔·萨帕塔的挚友、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多年旅居北京的哥伦比亚汉学家恩里克·波萨达曾经写道:

这场无用的冒险给我们带来的结果是:韩国对我们有一种长久的感激之情;而中国方面,在他们的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着一面被中国志愿军的子弹打穿的哥伦比亚国旗,因为他们曾和北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我看到它就会脸红。

恩里克·波萨达不是唯一看到此情此景会脸红的哥伦比亚人。多年后,也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时任哥伦比亚驻华大使何塞·马利亚·戈麦斯为了改善我们国家的形象,发起了一场宣传运动,即利用北京的公交车来推广哥伦比亚的咖啡品牌,这比北京出现第一家星巴克的时间早了整整九年。鲜为人知的是,在朝鲜战争期间,虽然一方和另一方在“三八线”(此线最后将朝鲜分成了两个国家)处打得不可开交,但是一群哥伦比亚知识分子毅然前往北京,为和平做出贡献,其中就有曼努埃尔·萨帕塔·奥利维拉。《中国,清晨六点》()一书就是来自这位哥伦比亚作家的最佳见证。作者详尽地向我们讲述了那个在新中国苏醒的社会是怎样的,那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族,在长达一个世纪中,遭受帝国主义势力的压迫,背负着“来自寄生虫王朝、堕落官僚、各地军阀——这些永远不会让国家进步的势力——的重担”,而如今她将赌注押在了一个崭新的乌托邦之上。

1

一面面绿色的旗帜,带着毕加索画的和平鸽,飘荡在沙漠的微风之中.

——曼努埃尔·萨帕塔·奥利维拉

年9月底,曼努埃尔·萨帕塔乘飞机从苏联的伊尔库茨克飞往中国,中途经停蒙古首都。在那里,他看到了绘着和平鸽的旗子,这仿佛预示着他此次旅行的使命。数小时后,飞机降落在夜晚的北京。“在远处,我们看到了北京万家灯火的璀璨光芒,机舱内的所有人都在激动地念着这座城市的名字”。曼努埃尔·萨帕塔时年32岁,是一名医生兼作家。他曾从哥伦比亚出发,步行至中美洲再到美国。那是一件堂吉诃德式的壮举。而这次,他抵达了世界的另一端:“此时此刻,在我的脚下,是一方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土地。自马可波罗的冒险故事开始,它就令我感到惊奇”。

与毕加索、达尔顿·特朗勃、弗里达·卡洛和许多其他人一样,曼努埃尔·萨帕塔也是共产党的支持者。他来中国是为了参加10月2日至12日举行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这可能是中国组织的首次、也是最隆重的一次“软实力”会议,旨在为世界和平做贡献。在当时,新出现的冷战使世界两极分化,并离间包括哥伦比亚在内的许多国家。来自37个国家的多名代表聚集在了中国首都。

▲年10月参加亚太和平会议的部分与会代表在毕加索的画作《和平鸽》下留影。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wh/1936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