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改革开放40周年兴安云上公交,

发布时间:2019/4/12 22:46:15   点击数:

主流媒体,权威发布,敬请放心阅读

爆料点这 在线投稿 读报点这

  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年奋勇争先。翻开兴安盟四十年的发展篇章,民航事业如天空中灿烂的星辰、大地上闪烁的星光,点缀在兴安盟发展的征程中。时光追溯,今非昔比,乌兰浩特机场航站楼面积、通航城市、职工数量、林立楼宇的成倍增长,经营品质、服务水平的提高,保障能力、安全裕度的不断提升,无不见证了几代民航儿女的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无不见证了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驰而不息。

从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看发展

  “现在的机场的基础设施真是今非昔了!”退休党员孙玉超在回忆乌兰浩特四十年来的发展和变化,不禁感慨万分。

 在旧机场保障运-5型飞机

 土跑道上起飞的飞机

  

  乌兰浩特机场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始建于年,是日伪时期的简易机场,位于王爷庙街(今乌兰浩特西北),距市中心4.3公里处,面积为2.8平方公里,有2条跑道:主跑道是米的混凝土道面,副跑道是米的土质跑道。“机场没有围界,百姓可以随便从机场区域穿过,每当飞机即将降落或起飞时,职工会扯开嗓子喊道‘赶紧撤出跑道’,每个人因此都练就了一个好嗓子,直到年,收回耕地亩,并在四周设置铁丝拦网,警戒标志。”孙玉超讲述道。

建设新机场

  机场虽“简易”,可也一直运行到年才进行新机场的筹建。由于旧机场无法适应现代化民航事业发展的需要,且距离市区较近,机场净空条件不理想。在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乌兰浩特迁建新机场的立项报告后,新机场建设项目于年5月10日破土动工。新机场位于乌兰浩特市东北方向,义勒力特苏木北。距市中心16公里,占地总面积为1.平方公里,总投资为万元,飞行区等级为3C级。年12月,从旧机场搬迁到新机场。历经三年时间筹建,新机场于年4月5日成功通航,多平方米的航站楼,米的跑道,使机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为提升夜航和通用航空保障能力,于年修建助航灯光和专业停机坪,结束了机场无夜航的历史。

年使用的航站楼

  新机场投入使用后,为满足大型飞机的起降,进一步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年7月25日,乌兰浩特新机场扩建工程正式破土开工。此次扩建工程主要包括:将机场跑道由m延长至2m,主道面宽度由36m加宽至45m,两侧道肩宽为1.5m,使得跑道总宽度为48m;停机坪面积由0平方米扩建至平方米,按同时停放2架C类飞机设计;配套建设飞行区排水沟、围界及巡场路、消防工程、供电及简易灯光等设施。年12月22日,乌兰浩特机场扩建工程一次试飞成功,首次起降波音-型飞机。年5月25日,乌兰浩特至北京南苑机场波音-型飞机首航,结束了只能飞小型飞机的历史。

年焕然一新的航站楼

  年7月,乌兰浩特机场新建仪表着陆系统及助航灯光系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12月,仪表着陆设备及助航灯光系统的开放运行,结束了没有盲降系统的历史。   然而,随着发展脚步的增快,年,乌兰浩特机场吞吐量破20万人次,曾经设计高峰小时客流量可达人的航站楼和年吞吐量11万人次的“新”机场再也满足不了旅客的需求了。“那时,每到旺季,机场就人山人海的。不仅航站楼内挤满了人,还有很多旅客排到了候机楼外面办理乘机手续。停车场的车位更是不够用,办公区、生活区甚至马路上,停的到处都是车。”乌兰浩特机场总经理杨云飞回忆道。

乌兰浩特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航站楼工程奠基仪式

时间:年6月16日

  年,乌兰浩特机场航站区、飞行区进行了新一轮的改扩建。4月和9月,乌兰浩特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和航站区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次改扩建比之前的新建难度大了很多,主要这次扩建属不停航施工。

乌兰浩特机场新跑道试飞成功

时间:年10月15日

年投入使用的新航站楼

  年1月8日,随着国航CA北京飞往乌兰浩特的航班平稳降落在机场新建跑道上,乌兰浩特机场2米的新跑道顺利投入运行,满足B-等所有C类航空器运行。机场新旧跑道成功切换,使用20年之久的旧跑道退役为滑行道使用。7月30日,新建1.8万平方米航站楼正式启用,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新航站楼的投入使用,结束了“平房候机楼”和“没有登机廊桥”的历史。

飞机首次成功对接廊桥

  近两年来,乌兰浩特机场积极争取民航上级和地方政府的支持,着眼于长足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升级现代化标准配备,全覆盖的监控系统、自助值机柜台、电子登机牌、CRJ以下机型登机廊桥接驳通道、候机楼母婴室以及自动气象观测系统、PBN飞行程序、优化周边四条航路等创新举措的投入使用,软硬件设施设备的升级和改善,提升了机场的基础保障能力,结束了飞行条件差、保障能力弱的历史,安全裕度大大提升,为乌兰浩特机场实现品质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个登机桥辅助接驳通道在乌兰浩特机场试运行

时间:年12月10日

从日益通达的航线网络看发展

  四十年来,乌兰浩特机场紧紧抓住地方发展契机,积极引进运力,不断优化网络结构,成绩显著,有效推动了兴安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记得改革开放那年,还是在旧机场,机场只运营沈阳-长春-乌兰浩特航线,每周只有2班,一个月都没有现在一天的航班多,那个时候每班飞机只能载20多人。”孙玉超感叹道。“且在旧机场时,受各种条件限制,通航期限不固定,航线也不固定,除沈阳和长春外,通航城市还有呼和浩特、锡林浩特、海拉尔、北京、通辽等”。

  转到新机场后,在B机型执飞之前,机场也曾使用BAE机型和DOR-机型,班期也较之前有所增加,运营航线也在增加。年5月25日,引进中联航B机型执飞乌兰浩特-北京南苑航线,每周4班。

新增通航城市—通辽

首次开通深圳、郑州航线

  年,乌兰浩特机场迎来发展大机遇,结合地方旅游特点,适时开通多条新航线,通航城市也不再局限于首都、首府和临近城市,新增通航城市包括鄂尔多斯、沈阳、太原、石家庄航线、广州等城市。年,首次开通盟内通航航线,实现乌兰浩特-阿尔山的空中之行,同时还开通到海拉尔、大连、上海、天津、重庆、哈尔滨的航线,同时首次引进华夏航CRJ型飞机。年,共运营航线达17条,通航城市首次突破19个,除原通航城市外,增加了成都、郑州、深圳、通辽、包头、西安、昆明等城市,共有7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

  四十年来,乌兰浩特机场积极开拓市场,增加通航点,推动“小机型”向“大机型”的品质转变,从简单的首都、首府点对点航线网络逐步发展成为连接首都、首府,辐射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地的航空运输网络,依托集团公司“首府中转”和区域枢纽建设,整合航空资源,不断提高航线网络通达性,成为助推兴安盟地区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引擎”。运营航线由1条增至17条、通航城市由2个增至19个。

从持续攀升的运输数据看发展

  四十年来,乌兰浩特机场运输生产成绩增长显著,旅客吞吐量连年激增,捷报频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喜人成果、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飞跃。   年,乌兰浩特机场旅客吞吐量仅为人次。转到新机场运行后,机场的吞吐量才有了比较明显的增长,

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万人次;

年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

年在稳步运行原有航线、持续开通新航线的基础上,吞吐量突破20万人次;

年实现转场运行后,共运送旅客超45万人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年、年,吞吐量实现较快增长趋势,分别突破57万和67万人次,在自治区内支线机场中,增速稳居前列。

  “以前百姓坐飞机,是特别难的事,一是不好买票,二是票价比较贵,但现在就不同了,‘打飞的’出行已成为了很多百姓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坐飞机也就变成了一件寻常事。”乌兰浩特机场总经理杨云飞说道。

  为方便兴安旅客出行,让乘坐飞机出行由“遥不可得”变成“触手可及”,近年来,乌兰浩特机场在陆续开通新航线的同时,也持续推出了优惠政策,包括2折学生票、低至元的特价票、60岁以上老人免票、“舒心飞”月票、“云上公交”产品、“旗县”体验飞、集赞飞、生日飞等优惠政策,为兴安盟人民打造了便捷的空中通道,成为了兴安盟对外交往的重要枢纽,更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风雨兼程四十载,海阔天高正起航,乌兰浩特机场将在“民航强国梦”的指引下,积极响应自治区“全域旅游”发展新战略,继续以“民航工作服务、服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锐意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现代化空港的建设工作,让更多人走进红城,也让更多的红城百姓走向祖国的大江南北。

编辑朱添月供稿陈思供图邓健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治好吧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个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wh/1779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