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海湾热点简析20180811跨越红海

发布时间:2018/9/25 22:36:06   点击数:

本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16分钟

跨越红海

-非洲之角地缘政治演变的新驱动力

中东地区与非洲之角地区国家间的关系长期以来被外界所忽视,但如今,前者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后者的地缘政治格局。

苏伊士运河于年正式开通彻底改变了红海。一夜之间,它从一条简单的水道变成了国际海上贸易的主动脉之一。为了彰显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当年的法国雕塑家FredericBartholdi曾设想在运河的入口处矗立一座巨大的雕像。在设计方案中,他受到古埃及纪念碑的灵感启发,拟雕塑一座手提灯笼的女性形象,称之为埃及的“进步女神(TheStatueofProgress)”或“埃及为亚洲带去光明”。

然而,这座雕像从未被真正建造过。为修建运河,埃及从英国银行处大量举债。根据19世纪的国际法准则,债权国被准许向拖欠债款的债务国发动战争甚至吞并后者。就在运河建成的14年后,英国人实践了上述准则,并把控住了运河的运营管理权。因此,FredericBartholdi设计中的雕像被迫废弃。不过法国人并未放弃于英国的斗法,转而向美国捐赠了另一尊雕像。这座后来被安置在纽约港的雕像,成为世人所熟悉的“自由女神像(TheStatueofLiberty)”。

在过去的年时间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将红海看作是苏伊士运河的延伸。虽然苏伊士运河曾经历过两次主要的战争和多次的局势动荡,但在其历史上仅仅关闭过两次。第一次是发生在年的“运河危机(SuezCrisis)”,第二次则是发生在年的“六日战争(SixDayWar)”。在年的战事结束后,苏伊士运河仍然被迫关闭了6年之久。红海也并非安全的净土,近年来频繁遭受海盗的威胁。为此,世界多国被迫开展联合军事行动,打击横行于曼德海峡(Babal-Mandab)一带的索马里海盗。此外,国际社会还不得不出手打击位于也门境内的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以及胡塞武装,来确保红海海域的安全稳定。

即便地区安全形势并不让人乐观,但曼德海峡的狭窄航道在绝大多数时间都保持了贸易的畅通,目前每年通过该海峡的货值总计高达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世界主要大国有效确保了航道通畅,但遗憾的是他们往往忽视了影响该地区的更为广泛的政治和安全因素。

学术界和政策分析专家们也时常忽视红海地区。知名的肯尼亚非洲政治学及伊斯兰研究学者AliMazrui,在他年出版的著作《非洲人:三重遗产(TheAfricans:ATripleHeritage)》中将非洲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看作是构成非洲大陆宗教文化遗产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在他看来,撒哈拉沙漠地区、北部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对于非洲的宗教文化影响方面的作用是一样的。但如果北非算作是非洲的一部分,他接下来产生了疑问,那么阿拉伯半岛为何不能算作是非洲的一部分呢?

AliMazrui点明了连接红海两岸国家间的历史联系,并认为“对非洲形成的历史构成最大影响的海洋就是红海。这片并不宽广的海洋对于非洲范围的界定远比其他任何地质、地理、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例证更为有效”。

学术界对于红海地区的忽视在相关出版物的匮乏程度上亦可见一斑。当输入“红海”、“和平”、“安全”等关键词时,谷歌学术(GoogleScholar)上搜索到的对应学术文章仅有37篇。而输入“波斯/阿拉伯湾”时的搜索结果则有余篇。迄今为止,关于红海地区政治研究的最好著作仍是RobertoAliboni撰写的《红海地区:本土政治与超级大国(TheRedSeaRegion:LocalActorsandtheSuperpowers)》。但这本书的首次出版时间是年,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有分析认为,对于红海地区政治研究不足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它实际上包含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中东与非洲之角。这两个区域在政策重点、学术专长、外交机构的行政体制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导致红海成为了彼此难以逾越的鸿沟。

01

红海论坛复活?

在上世纪70-80年代,沙特阿拉伯和埃及分别提出过建立包含沿岸诸国的“红海论坛(RedSeaForum)”的建议。这一建议未能取得成功,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当年冷战的影响,部分原因也与是否接纳以色列的争议有关。

最近,关于成立“红海论坛”一事被再次提上议事日程。首先提出这一想法的是欧盟驻非洲之角地区特使,他主要强调的是海上贸易通道畅通对于欧洲经济的重要性。其次跟进这一提议的是埃及,开罗方面将红海和亚丁湾视作苏伊士运河的延伸。但是当年阻碍论坛设立的关键问题仍需得到解决:论坛都应包含哪些国家?是否应当纳入以色列?埃塞俄比亚、阿联酋等非红海沿线国家在地区拥有重大利益,它们是否应当被包含近来?为回应这些问题与关切,非洲联盟(AfricanUnion,AU)抛出了“RedSeaArena”这一概念以供研讨,这一概念的地理跨度更大更广,组成形式也不如“红海论坛”那么正式。

迄今为止,红海地区从来没有一个共同安全机制,这主要是因为有关各方此前均认为该地区的贸易通道不会遭到威胁。例如,冷战期间的美国与苏联在保持海上航道畅通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国在吉布提设立其海外首个海军基地,这一方面体现了中方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考量,另一方面也表明其认可美国和欧洲对于航行自由的重视。

然而,目前的红海地区地缘政治环境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地区主要大国正变得越来越强硬专断,并呈现扩张性态势。上世纪90年代,海湾阿拉伯国家在非洲之角地区的主要政治关切与打击恐怖主义有关。例如,生于沙特的奥萨马-本-拉登曾将其大本营设在喀土穆,并得到了苏丹方面对其激进伊斯兰主义思想的支持。除政治关切外,贸易投资合作也成为了海湾阿拉伯国家进入非洲之角地区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农业领域。同时,这些国家还通过慈善捐助在当地设立了为数众多的清真寺和学校等。总的来看,双方间的交往在过去10年中正变得愈发密切。

02

卡塔尔、土耳其以及埃及的觉醒

卡塔尔是首个意识到非洲之角地区重要性的中东国家,但它最初是将自己定位为地区热点问题的调解人,例如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谈判、厄立特里亚与吉布提之间对话等方面。同时,卡塔尔王室还积极利用资金支持和半岛电视台的媒体宣介向该地区输出远超其国家体量的影响。但自前埃米尔HamadbinKhalifaal-Thani逊位给其子TamimbinHamadal-Thani后,该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开始走下坡路。

其次进军非洲之角地区的中东国家是土耳其。早在叙利亚内战于年爆发前,时任土耳其总理RecepTayyipErdogan就曾设想通过贸易、投资、援助和教育等软实力输出,在原属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土地上重塑其领导地位和无上荣光。也正是在这一想法的主导下,土耳其在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重新掌权后,成为首个在当地建立大使馆的国家,并在此后成为索马里新政府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此外,土耳其在苏丹亦是十分活跃的经贸合作伙伴,有计划在当地的红海港口Suakin设立军事基地。

经过多年沉睡后,埃及对非洲之角地区的重视渐渐觉醒。年,埃及前总统HosniMubarak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迪斯亚贝巴遇刺后,该国元首就再也没有出席过非洲的领导人峰会。而埃塞俄比亚正是利用了埃及长期缺席的空档期,低调地游说非洲大陆各国重新审议关于尼罗河水资源分配的框架协议,并“聪明地”利用了埃及在年“阿拉伯之春”后的动荡国内形势,加速了复兴大坝的建设进程。遗憾的是,埃及始终未能意识到其忽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严重后果,直至因AbdelFatahal-Sisi军事接管埃及政权被非盟认定为违宪而于年暂停其成员国资格。随后,埃及开启了“疯狂的”外交努力,并最终于年被非盟重新接纳。

除了与埃塞俄比亚间关系不睦外,埃及与苏丹之间的关系也算不上和谐。在尼罗河水资源分配问题上,苏丹站在埃塞俄比亚一边,其部分原因在于当地扩大农业灌溉的规划有赖于后者的复兴大坝项目。同时,土耳其在苏丹建立军事基地的计划也极大地激怒了开罗方面。为此,埃及一直寻求遏制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并对冲土耳其和卡塔尔在非洲之角地区的影响:一方面与厄立特里亚建立起合作关系并派兵驻扎该国;另一方面则向南苏丹提供大笔资助。

03

新入场的沙特阿拉伯与阿联酋

当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投入力度有所下降后,沙特阿拉伯开始着力发展自身的区域安全战略。在利雅得方面看来,其核心关切之一就是担忧伊朗可能通过武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而阻断沙特东部的原油出口。这警醒沙特高层制定红海开发战略,以保护其在南部和西部的安全利益。

这些战略规划包括成立红海舰队以及着力清除伊朗在苏丹、吉布提和索马里的影响力。年,利雅得方面施压上述国家关闭伊朗驻当地的文化代表处并驱逐了来自伊朗的外交官。此后,这一战略规划直接升格成武装干涉。年,时任王储继承人MuhammadbinSalman决定对也门国内的胡塞武装予以军事打击,理由就是后者得到了伊朗的长期资助和支持。

厄立特里亚和苏丹开始竞相争夺沙特阿拉伯的青睐。首先,厄立特里亚将长期驻扎在阿斯马拉的胡塞势力代表驱逐出境,向沙特在也门领导的阿拉伯联军派出士兵参展,并向联军开放军事基地以供使用。对于厄立特里亚总统IsaiasAfewerki而言,站队沙特有助于弱化遭埃塞俄比亚孤立的负担。从苏丹方面来看,喀土穆向沙特领导的联军派出了名准军事人员。在苏丹总统Omaral-Bashir看来,来自沙特的庇护不仅仅意味着直接的资金支持,还有利于借此游说美国逐步解除制裁。

阿联酋紧跟着加入了沙特领导的联军。它不仅积极参与对也门沿海地带进行的空中打击,还在厄立特里亚海港Assab设立了空军及海军基地。同时,阿联酋港口运营企业-迪拜环球港务集团(DPWorldGroup)积极寻求获得分别位于索马里国内半自治地区索马里兰(Somaliland)和邦特兰(Puntland)两个港口Berbera和Bosaso的控制权。此外,阿联酋还进一步强化了与埃及间的政治安全合作关系。

在中东地区所有大国中,阿联酋的外交政策表现得最为自信,对内秉持“萨拉菲主义(Salafism)”,对外则是坚持世俗化。其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就是阿布扎比王储MohammedbinZayedal-Nahyan,他作为阿联酋武装部队最高指挥官,与沙特王储MuhammadbinSalman之间有许多相近的理念想法。

年,沙特阿拉伯与阿联酋这两个国家变得愈加自信,直接表现在单方面与卡塔尔断交并对其进行了经济制裁和封锁,理由包括后者与伊朗保持紧密联系、资助穆斯林兄弟会、支持叙利亚对立派系等。双方充满敌意的唇枪舌剑从未停息,甚至波及到非洲之角地区。

索马里联邦政府被迫保持中立。沙特总体较为宽容,利雅得方面明白脆弱的摩加迪沙政府谁也得罪不起,无论是沙特、阿联酋,还是土耳其、卡塔尔,它难以在众多资助者间做出倾向性选择。相比之下,阿联酋则更为激进一些,为此不顾索马里联邦政府颜面,单方面与索马里兰和邦特兰等两个自治邦签署港口特许经营协议。

苏丹同样不愿选边站队,无论是与卡塔尔间的长期政治合作关系,还是来自于沙特阿拉伯的资金支持,喀土穆均不想放弃。

近期,阿联酋在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双向出击产生了效果。阿布扎比王储前不久对亚迪斯亚贝巴进行了访问,随后埃塞俄比亚总理AbiyAhmed就宣称愿与长期敌对的厄立特里亚展开直接对话,并称阿拉伯国家可运用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推动地区和平稳定。埃塞俄比亚总理AbiyAhmed紧接着到访阿斯马拉,结束了两国间长达20年的敌对状态。这一里程碑事件无疑值得庆祝,但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非洲之角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和影响其的新生力量。

除此以外,阿布扎比王储MohammedbinZayedal-Nahyan还施压埃塞俄比亚,敦促其让出东非政府间组织“伊加特(Intergov-ernmentalAuthorityonDevelopment,IGAD)”在斡旋调解南苏丹国内僵局中的主导地位,并支持苏丹总统Omaral-Bashir与乌干达总统YoweriMuseveni于上个月在喀土穆为南苏丹冲突双方领袖搭建了面对面谈判的平台。南苏丹总统与反对派领导人签署了一项典型的市场经济协议,用原油增产后的再分配方案促成了双方在权力分享方面达成共识。《喀土穆协议》有望给南苏丹国内带去和平,但这也取决于促成这一协议的背后力量究竟有多强大。

04

借势中东地区资源

今日的非洲之角地区形势与19世纪各大殖民势力间的“伟大游戏”愈发相似,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域外势力都在不遗余力地在当地圈定自己的势力范围,争夺港口的经营管理权以建设海军基地。但不同之处在于,如今的东非国家不再被动接受外部势力的进驻,而学会主动因应形势变化,将其与中东地区的紧密联系转化为自己的独特优势。

在这方面,苏丹是最为驾轻就熟的玩家,很擅长于平衡与各方的关系,即便因一方压力而委屈求全时,也从未完全切断与其他合作伙伴的联系。厄立特里亚则利用其与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埃及的合作关系,打破了埃塞俄比亚对其的孤立。吉布提更是巧妙地以其战略地位为筹码,避免过度倚赖任何一个域外大国,并成功拒绝了阿联酋的地区霸权与野心。

与此同时,埃塞俄比亚也在寻求平衡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间的良好政治经济关系,因为这些国家在当地都有大量的投资并对其寻找出海口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索马里及其半自治地区-索马里兰、邦特兰也从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投资中受益,并利用这些国家间的竞争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然而,发生在海湾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政治风波却破坏了联邦政府与地区政府之间的权力平衡,邦特兰首当其冲。

05

危险的地缘政治游戏

在安全架构方面,非洲盛行的多边主义与中东国家所扶植的国家间关系存在着较大的鸿沟。自年成立以来,非盟发展起了一个具有共同目标和原则的泛非和平安全体系,但类似体系在中东地区仍为空白。

海湾阿拉伯国家间的共通之处在于,他们都习惯于为非洲国家领导人提供直接的财政援助或预算支持,借此寻求这些领导人的个人忠诚作为回报。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看来,国家间政治都是可交易的,且都是双边性的而非多边的。军事胜利往往被视为合法的政治目标,例如过去3年里发生在也门的一切。反对者则被彻底排除在外。阿拉伯国家青睐的是军事化而非民主化,也没有维和的概念。

对于中东国家而言,非洲之角地区在其战略目标的重要性排序上仅仅列在第二甚至第三位,远远低于对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也门等问题的重视与担忧。事实上,他们对于非洲的兴趣仅仅是上述重点和热点问题的分支而已。而中东国家对待非洲国家时缺乏平等态度,一方面源于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因为非洲国家领导人在访问期间往往就是一副要钱的姿态。

非盟已经意识到,有必要为红海地区的“公共空间”制定统一的对外政策,但非盟相较于临近的中东过于羸弱,发生在年的利比亚国内冲突就是这种不平衡的最直接体现,当时无论是北约还是阿盟都完全不理会非盟的和谈倡议。

译者注:本文原载于AfricanArguments网站,原作者为AlexdeWaal,有兴趣可点击文末右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CWANG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环孢素软胶囊说明书有没有说用药禁忌
怎样才能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wh/1604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