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科索沃苦难史为何文明摇篮的圣地变

发布时间:2023/4/12 14:25:57   点击数:
科索沃地理位置

20世纪末由民族矛盾直接引发、以美国为首北约组织的推动下爆发的“科索沃战争”,导致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的主权争议不断,至今存在。那么这个面积仅1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尔干半岛小盆地上,为何会持续发生冲突且各方势力渗透不断呢?

世界版图中科索沃的位置

梅托希亚“怀抱”里被阿尔巴尼亚人占据的科索沃

科索沃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上,东、北部为塞尔维亚大陆其余部分,南临北马其顿,西南边接壤阿尔巴尼亚,西北部为黑山。科索沃西部的系大面积的高原及盆地,紧靠亚得里亚海,地势耸高,俯瞰北部塞尔维亚的伏伊伏丁那平原及匈牙利大平原,自南而北,一马平川,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科索沃地形图amp;交通线路图

科索沃地区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人,共多万,剩余还有20多万塞尔维亚族人及黑山人。由于阿尔巴尼亚族与塞尔维亚族的民族宿仇及主体为阿族人,才导致主权独立纷争和人为军事冲突不断。特别是种族冲突等原因,大量少数民族(如塞尔维亚族)离开科索沃,使得阿族人数比例近年不断上升。

阿尔巴尼亚族与塞维利亚民族的人口分布

游牧时代“起家”的科索沃

历史悠久的科索沃早在前4~5世纪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就组成众多游牧部落生活于此,这也是为何如今阿族人遍布的科索沃要求脱离塞尔维亚统治的最初缘由了。

阿尔巴尼亚人

公元~年,因匈人的大举入侵,西欧大陆发生了历时约2个世纪的民族大迁徙。6世纪末至7世纪初,科索沃地区随之也受到冲击,大批欧洲蛮族-斯拉夫人到达巴尔干半岛定居下来并把阿尔巴尼亚人赶到山地。9世纪时,南斯拉夫人演变出的塞尔维亚族人在此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之间的民族矛盾就此拉开。

欧洲蛮族·斯拉夫人入侵路线

年,塞尔维亚王国战胜拜占庭帝国后,科索沃地区被塞尔维亚王国收纳入版图。起初的阿尔巴尼亚人还住在如今的阿尔巴尼亚北部高山地带,他们与塞尔维亚人共同生活,并接受塞尔维亚的语言和一些生活习俗,比方与塞尔维亚人共度圣诞节等。

塞尔维亚人

但是科索沃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当时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注意。年6月28日,两个交战于科索沃地区的荒野上,虽然塞尔维亚王国派人把奥斯曼苏丹刺杀成功,仍然改变不了力战不敌的事实,科索沃落入土耳其的统治,整个巴尔干半岛地区逐渐被奥斯曼化。

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因科索沃地区居高临下,处于巴尔干半岛中心高原地带,那时地缘政治学家甚至认为,统治科索沃就等于统治整个巴尔干半岛,可见科索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该因素导致欧洲历史上各时期帝国势力对科索沃及周边地区的觊觎和征服,诸如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

眺望整个巴尔干半岛的科索沃

逃离奥斯曼丨皈依伊斯兰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专制主义在欧洲人心目中是腐败、混乱和暴戾的象征,王国灭亡后的塞尔维亚人无法忍受其残酷奴役,纷纷逃离。最关键的是宗教冲突,东正教为主教的塞尔维亚人被迫强制改信奉伊斯兰教。基于此,大批塞尔维亚人纷纷迁徙至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北部和西部地区。

16~17世纪奥斯曼帝国版图

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因塞尔维亚人的逃亡离去,科索沃地区逐渐空虚,然后这时大量阿尔巴尼亚人则移居到此并皈依伊斯兰为穆斯林,填补了空缺。土耳其帝国统治者还将流亡者留下来的土地及房屋分给改变宗教信仰的阿尔巴尼亚人,并把居住在相邻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迁入科索沃地区。

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

风起云涌的巴尔干半岛,民族矛盾加剧

从18世纪末起,塞尔维亚开始进行独立斗争,阿尔巴尼亚的民族复兴运动也不断高涨。日渐衰败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担心塞尔维亚过于强大威胁到自身的统治地位从而开始支持阿尔巴尼亚人。但是在年,巴尔干半岛国家组成反抗联盟向正处在崩溃前夕的奥斯曼帝国宣战并推翻统治。

巴尔干半岛地理图

这时处于土耳其帝国奴役下长达5个世纪之久的科索沃,重新并入塞尔维亚版图,而此刻大部分居民已是阿尔巴尼亚族人,这也成为20世纪科索沃民族矛盾纷争的起点。

前南斯拉夫区域

年,南斯拉夫被法西斯瓜分,科索沃被意大利党魁-墨索里尼拼凑的“大阿尔巴尼亚”吞并,约10万塞尔维亚人被迫逃离家园。由于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深根固柢的民族矛盾,以致于在法西斯入侵时期,侵略者并未遭到阿尔巴尼亚人的反抗,相反对于加入统一的“大阿尔巴尼亚”感到异常欢欣。

南斯拉夫皇家陆军军官

“大阿尔巴尼亚”是一个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所提出的概念,该思想主张按照历史上及目前阿尔巴尼亚族裔的分布来重新划定国界,建立一个更大的阿尔巴尼亚族国家。除了阿尔巴尼亚本国之外,科索沃、希腊局部和马其顿局部也有大量的阿尔巴尼亚族居住。这一思潮最早出现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阿尔巴尼亚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扶植的阿尔巴尼亚傀儡政府统治范围包括了阿尔巴尼亚、科索沃、黑山局部和马其顿局部。

解放丨争夺丨并入

并肩战斗保卫巴尔干半岛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两国共产党对科索沃的归属各执己见。阿尔巴尼亚举行解放会议决定将科索沃地区纳入领土,但遭到南共中央的强烈反对。

科索沃危机事态示意图

年11月,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解放科索沃,翌年2月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阿尔巴尼亚族起义者在科索沃成立了军政府。而且军政府命令禁止原著塞尔维亚人返回科索沃,称其为大塞尔维亚专制政权的拥护者。

南斯拉夫军队

带有强烈排外和歧视意味的无人道禁令无疑是更加深两族之间的矛盾。

果然在禁令颁布不久,4万名南斯拉夫军人同1万名阿族军人展开了惨烈的战斗,结果是塞尔维亚重新控制了科索沃地区,作为报复成千上万名阿族穆斯林被流放到土耳其,民族矛盾至此不可调和的地步。

此后,虽然科索沃成为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自治省。其后塞尔维亚对亲法西斯分子的阿尔巴尼亚人进行严酷清洗,可想而知,这一举措又激起了阿尔巴尼亚人的反抗,使得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巴尔干国家示意图

民族冲突不断升级:既伤敌,又伤己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世纪时间里,科索沃的归属问题及两族的历史矛盾爆发的冲突持续发生,由于如此长期复杂的历史变迁,使得塞尔维亚族人与阿尔巴亚族人都认为本族是科索沃地区的主人。科索沃没能成为像“黑山”那样的自治共和国,更使阿尔巴尼亚族人认为受到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曾多次举行要求独立的游行示威活动。对此,塞尔维亚当局逮捕游行学生并且派出军队对科索沃临时实行军事管制,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时常酝酿成流血冲突。

科索沃人民游行示威

由于历史缘由,科索沃是南斯拉夫最贫穷的地区,占人口大多数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却大大落后于塞尔维亚人,但出生率却远远高于塞族人,人口过多又反过来加剧了贫困状况,经济压力更使得生活压力激增,矛盾点无处宣泄。

科索沃属于内陆地区的地中海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天温暖,冬天则寒冷多雪。虽然山体内碳、铅、锌、铬和银含量丰富,但是自年科索沃战争后,大部分基础设施遭到破坏,良田变为荒芜,矿产无法开采。

科索沃气候分布图

塞尔维亚族认为科索沃是他们的圣地,是本族文明的摇篮,出于历史的原因和民族的感情,不能放弃科索沃,然而从种族的角度来看,科索沃已逐渐阿尔巴尼亚化了。占人口少数的塞族人日益感到孤立和受排斥,阿族人则努力争取在政治上的支配地位,民族矛盾不断加剧。

斯拉夫人分布图

无法解决的历史难题,民族冲突升级,最终刀兵相见

从民族感情上说:“科索沃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塞尔维亚王国的诞生地,谁放弃了它,谁就会在塞尔维亚人心目中成为千古罪人”。——塞尔维亚共产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

上世纪90年代,塞尔维亚当政者与阿族示威游行者发生暴力冲突和枪战,随后向派驻军队、警察、坦克和飞机,并在科索沃实行宵禁。但这并未消灭阿族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激发阿族人以塞族军政人物为目标开始进行游击战。塞、阿之间的冲突日益升级,矛盾日益恶化,开始以战争化手段解决问题,冲突进入白热化。

科索沃阿族人为死去的亲人祈祷

随后的几年内,两族的共处时光基本是在阿族人游击反抗、塞族人武装镇压和围剿中度过的。

直到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开始轰炸塞尔维亚,科索沃的局面彻底混乱到深渊。虽然北约称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保证阿族难民可以重归家园,其实真正的意图在于把俄罗斯在南斯拉夫联邦的势力彻底从巴尔干半岛清除出去。

年在科索沃战争期间逃亡85万难民

接着UN开始收拾残局,首先是建立了一个享有高度特权的特派团,解决很多重大且现实性的战争后遗症,重建经济体制、帮助难民重回家园、以及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

最主要的是:还为科索沃制定了一套社会标准,包括自由、公平、正常的选举活动和公正高效的司法系统,这就为后来的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埋下伏笔。

年2月17日,科索沃当局单方面宣布从塞尔维亚脱离并独立,按照人民意愿成为“一个独立、有主权和民主的国家”。

示意图

没有结局的结局?

关于科索沃的归属问题,塞尔维亚族和阿族各有各的说法。塞尔维亚人视科索沃为民族的发祥地和文化摇篮,因为在12世纪他们就在这里建立了自己最强盛的国家(塞尔维亚王国),而阿族人只是在奥斯曼帝国入侵和塞军败退北方后才大量迁入的。

阿尔巴尼亚族人则坚持认为,前4-5世纪在科索沃居住的原始游牧部落伊利里亚人是阿族人的祖先,因此,科索沃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阿族的领土。

主观的政治划分造成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的激烈冲突,造成了科索沃地区塞族和阿族激烈的对立。

如今的科索沃

参考文献:

柯静.科索沃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走向[J].国际论坛.秦思.科索沃战争的战略影响.《东欧中亚研究》.年余建华.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历史文化根源.《社会科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mj/256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