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美景 >> 俄罗斯油画查波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王
儿时家里一直挂着这样一幅画,一群狂笑大醉的粗汉,挂刀佩剑,就跟古代中原人看到西北胡人一样,只有一个感觉——害怕,想象一旦自己落入这伙人手中,肯定被当做小鸡给宰了。
这幅画是俄罗斯巡回画派的著名画家列宾的大作《查波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王》。列宾是我最崇拜的俄罗斯大画家,他的历史画尤其出名。画面中一大群人围着一个写信的人,全都在哈哈大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查波罗什人”是16—18世纪时期俄国哥萨克人在乌克兰地区,大多从地主奴役下逃出来的农奴,有常备军两万多人,勇敢善战,顽强不屈。
画上所叙述的事情是17世纪时,土耳其苏丹王要这批哥萨克人脱离俄国而归附于他。这些哥萨克勇士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决不归降,于是他们就拟一封信给苏丹王。
土耳其当时正是奥斯曼帝国时代,帝国极盛时地跨欧亚非三洲,疆域辽阔,西方世界无人敢敌,小小的哥萨克部落为什么竟敢不归降土耳其呢?
在清朝康熙时代,清军曾与俄国侵略者在雅克萨打过一仗,当时清军正处战力鼎盛时期,数千清军苦战一年,竟无法战胜数百哥萨克人,可知哥萨克人的骁勇异常。
哥萨克人连鼎盛时代的大清帝国都不怕,当时土耳其帝国已开始衰落,还想在哥萨克人面前摆架子,怪不得要遭到哥萨克人的嘲笑。
在这幅画里,中间那个坐着抽烟斗的人是他们的领袖赛尔柯,目光锐利,笑意中充满傲然的自信,正指挥身边那位“秘书”写信。回信的措词估计是相当尖刻,人们用各种嘲笑挖苦土耳其王,逗得众人大笑不止。画中所有的人都在笑,由于画中人物地位、出身、个性不同,笑的姿态和神情也各不相同,可以说是一幅“人类笑”的百科图解。
赛尔柯身后,有一位豁牙、打仗瞎了一个眼睛的农民手指着后方土耳其苏丹的方向,大概说了句什么轻蔑的笑话,逗得右边那位红袍白帽的胖子仰天大笑。
画面左边坐着的那位翘胡子勇士,粗鲁地用拳头砸着旁边那位大汉的光脊梁,渲泄着快意。
“秘书”对面的光头笑得几乎要仰倒,虽然我们看不到他的脸,却能通过姿态想象出他笑成了什么样子,这正是名画家的功力所在。
画面左上方那位头缠渗血绷带,身着黑袍,背着猎枪的大汉,显然是一位“光荣负伤”受人尊敬的勇士,只是淡淡微笑,且不乏威严,看得出,这是一位有勇有谋沉着坚毅的重量级人物。
最左边那位黑衣青年,只是一种轻轻的略带羞涩的笑,也许他资格尚浅,只是躲在后面,笑陪众位大哥。他旁边那位矮个儿小胡子,并不笑,大概正在思索着什么,也许是一位有心机的队长。
桌子中间有一只银酒壶,这是一个重要的道具。这伙儿人肯定是大碗酒大块肉,酒气薰天,大有“李白醉草吓蛮书”的意境。
画家列宾在谈到这幅画的构思时曾说过,查波罗什人创造了平等的兄弟友谊来保卫自己的信仰和人格。这些小股民族的勇士们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幅画除了表现“笑”之外,还以扎实的油画基本功强烈地表现了哥萨克人的“粗”和“勇”,一个个威猛骠悍,肌肉发达,性格粗蛮,再加上画面中强烈燥热的阳光感,我们甚至能从画中“闻”出酒气来。怪不得儿时的我看着害怕,这样的士兵谁不害怕呢?(图片来自网络)
文/闲云若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