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旅游 >> 抢我们南海的菲律宾,年前差点成为中
文
张彰
最近“南海仲裁”引发热议,这些与我们抢南海的国家,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简单说,菲律宾曾因受不了西班牙殖民统治,上表请求纳入中国版图,被乾隆爷拒了;越南最早是炎帝后人统治,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多次改名,和中国分分合合,直到清朝才正式定名“越南”...
虽然早在旧石器时代,菲律宾诸岛上就有被称为“黎明人”的原始居民出现,但政治、文化发展都很迟钝,或许是因为气候太安逸,懒得动脑子吧。
直到宋朝,菲律宾仍然没有建立正式的国家,只有所谓的“巴朗圭政体”。
巴朗圭是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的马来人来到菲律宾时所乘之船的名字,因为他们乘着“巴朗圭”来到菲律宾,逮哪儿就在哪儿定居。
地广人稀,地形复杂,彼此之间没形成竞争关系,所以就渐渐形成了酋长制村舍或部落制度,一般有30—户居民。首领称为达图(或者罗阇)。
中国文献中第一次对菲律宾的记载始于东汉末年,《三国志》、《吴时外国传》里都有写,两位东吴官员浮海巡抚,曾到过今天菲律宾境内的臣延、耽兰和杜薄。这件事是可信的,因为菲律宾境内挖掘出了3世纪的中国瓷器。
而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双方都没有再通过消息,直到晚唐,唐朝商人和阿拉伯商人带着大批瓷器、铁器登陆菲律宾,或买或换,入手香料、黄腊、槟榔、椰心、草席、玳瑁、珍珠。
大约也是在这时,菲律宾人偷学到了中国的航海技术,才终于进入大天朝的朝贡体系,这时已经是宋朝了。
《宋史》卷四八九《阁婆传》第一次记载,“又有摩逸国,太平兴国七年(),载宝货至广州海岸。”这个摩逸国,就是菲律宾民都洛岛上最大的奴隶制国家了。
而摩逸,在宋朝《诸蕃志》和元朝《岛夷志略》中又写作“麻逸”,是“Mait”的音译,意为黑人的国土。
也是在这两部书里,我国人民一边愉快地炫耀从菲律宾人那里换到了多少东西,采购到多少昆仑奴,一边吐槽菲律宾当时的奴隶制度。
当然了,还特别表扬了当地居民诚信状况好,按时偿还中国商人的货价,很少失约。
/昆仑奴个个体壮如牛,性情温良,踏实耿直,贵族豪门都抢着要/
而当时的菲律宾人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疯狂热爱中国瓷器。从北部的巴坦群岛、吕宋岛、民都洛岛,直到南部的棉兰老岛,都发现了许多内藏遗骸的大瓷瓮。
菲律宾内地各部落甚至将瓷器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准。部落之间、家族之间械斗、和解时以中国瓷瓮作为赔偿。一般是一人赔一个瓷瓮。
/菲律宾国际博物馆收藏的宋·青白瓷戏水瓷塑/
为了获得更多瓷器,到了明朝,吕宋曾两次入贡,米南加保人迁到苏禄岛后建立的苏禄苏丹国更拼,三位国王亲自带队,于永乐十五年()前来入贡。
结果东王还病死在了山东德州,谥号“恭定”,东王一家除长子都马含回国嗣位外,其余家属包括王妃葛本宁、叭都葛苏性,次子安都禄、三子温哈剌等10人留德州守墓。
/苏禄国东王/
之后的漫长历史里,菲律宾轮番被殖民,先是阿拉伯人,接着是西班牙人。在抵抗侵略的过程中,菲律宾人猛然想到,我们有一位很厉害的邻居,于是朝贡又恢复了。
年,苏禄苏丹还亲自“来朝”并拜谒了苏禄东王墓。
乾隆十八()年,苏禄“老苏丹”上《请奉纳版图表文》,请求将本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图,这是因为苏禄被西班牙百般欺凌,强弱不敌,希望依托中国,寻求庇护。结果被乾隆拒绝了。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东南亚地区人类活动开始得非常早,所以很早就被中国的好奇宝宝们发现了。
传说神农氏的首领炎帝统治区域非常广阔,南到交趾,北到幽都,东到旸谷,西到三危。然后炎帝把自己氏族收养的闺女所生的孩子尧叫到身边,对他说:“看,这就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
而根据《尚书?尧典》的记载,尧命令羲叔同志“宅南交”(到南交这个地方去住),确定夏至的时间,并据当地的情况,劝导百姓从事农耕。这个“南交”和前文的交趾,都是越南。
中文中的记载在越南神话中得到了呼应。根据越南神话记载,越南最早的王朝是鸿庞氏。鸿庞氏首位君主名叫禄续,就是神农氏的后代,被封为“泾阳王”,治理南方,号“赤鬼国”。
禄续的儿子雒龙君为“百越之祖”,其长子又被称为“雄王”(又作骆王、雒王),继承王位,建立“文郎国”,历18代,共多年。
后来文郎国和后续政权陆续覆灭,这里就变成了秦国的一个郡—象郡。但建郡没多久,秦朝也over了,龙川县令赵佗乘势击败守军,合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国,都番禺,自号“南越武王”。
汉初元气未复,为了安抚周边局势,就承认了赵佗同志的实际统治,只是象征性地设了两个郡—交趾、九真。
等过了几年,元鼎五年(前),武帝又派兵平了南越国,在此设了九郡,实现了实际统治,一直延续至唐朝,隋朝在这里设“交州”,唐朝时在这里设“安南都护府”,管理那叫一个严实。
但唐末大乱,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地区在割据势力南汉的管辖之下。吴权打败南汉军,他死后,“十二使君”割据,年,“丁部领“铲平”十二使君”,统一安南,被大宋政府封为交趾郡王。
/丁部领像/
丁部领死后,大将黎桓擅权,建立前黎朝,也被宋朝封了王,此后,李公蕴建立了李朝,入贡大宋,先是被封了交趾郡王,后来又被追封南越王。之后,越南就算是独立了。
李朝统治到12世纪中期,年仅8岁的女皇李昭皇被老公陈煚逼迫退位(你们想先吐槽哪一个,是8岁有老公还是篡位),建立陈朝,这种行为元朝看不过去,先后出兵三次,结果都没打赢。
后来陈朝又被篡了,历经胡氏、黎氏、郑氏、阮氏、莫氏、西山,再到阮氏政权,被清朝正式定名为越南,才结束了漫长的改名史。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的历史有必要放在一起。
东晋时“法显”从西域出国,绕到南亚次大陆,又出海溜达到师子国和耶婆提后回国。这段经历被写在《佛国记》里。
*“师子国”是今天的斯里兰卡,耶婆提是印度尼西亚群岛的佛国,这算是最早的关于印度尼西亚的文献记载了。
/气场两米八的法显大师/
从元朝开始,中国人民就开始见识到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大型撕逼了。
爪哇在宋代称“闍婆”(dūpó),其名首见于元代载籍。当时爪哇的主要国家是信诃沙里王朝,“克塔纳伽拉”统治时期,元世祖想让他入贡,结果派出的使者被其在面部刺字赶了回来。
/元世祖一脸懵逼/
于是年,元朝出兵了,用海船大小五百艘、军士二万人。当时信诃沙里正好被邻国打败,国王克塔纳伽拉也被杀了,于是国王的女婿“罗登?韦查耶”举国纳降求救,请求元军帮忙攻打邻国。
元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赢了,结果罗登?韦查耶把元军一脚踢开,建立了满者伯夷王朝,还把三佛齐灭了。
后来,旅居的华人梁道明还帮着三佛齐复国,从广东出海了几万华人军民前去帮忙,最终复国成功,这又是后话了。
/旅居三佛齐的华人拥戴广东南海人梁道明为“三佛齐王”/
不过后来,不论是春风得意,疆域直达马来半岛的麻喏巴歇,还是苦苦挣扎的三佛齐,都被满剌加苏丹国(马六甲王国)灭了。
再之后,如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斯里兰卡等国所在区域,全部控制在满剌加苏丹国手里,直到年葡萄牙殖民者出现在这片海域。
/满剌加王国头三任国王都亲自率团访问中国/
而文莱在这件事里的地位就是,不论是去越南、马来半岛还是菲律宾,我国传统的航线都要经过渤泥,这个渤泥就是文莱,还记得渤泥岛上的袁承志吗?
/袁承志,小说虚构人物,大将袁崇焕之子,后来定居渤泥国左近的一座大岛屿/
原来都处于朝贡体系内的这些国家们,长期处于我国传统的天下观和华夷观之下,虽然实际上得了好处,心里总不免感到压迫,一有机会就要诉诸民族主义,对此我们只能表示图样图森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