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校庆特辑优秀毕业生采访

发布时间:2020/10/25 13:46:37   点击数:

新时代的追梦人

优秀毕业生访谈

秦宇航,年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院级三等奖学金及精神文明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号。在校期间担任东方语学院学生会信技部副部长,组织统筹院内工作。年参加全国阿拉伯语年会,在会议中发挥重要作用。年作为大二考生通过外交部遴选考试,年赴苏丹喀土穆国际阿拉伯语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留学。现工作于外交部。

01

我与阿语

小东:在学习阿拉伯语这条路上,您有怎样的收获?您可以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学习方法吗?

秦:阿拉伯语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门语言那么简单,它还是我认识世界的一扇门,在学阿语之前,我对阿拉伯世界几乎没有了解,大学四年对语言的学习使我对阿拉伯世界、中东地区乃至世界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语言的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通过大量的积累和不断的重复才会持续进步。学习要讲求效率,看书时把手机放下,学一小时就要有一小时的效果,有时高效的一小时胜过在图书馆边看手机边看书消磨的半天时光。另外,除课本知识外,还可以多读一些外语新闻,不仅能提高语言水平,还能让自己紧跟时事,拓宽眼界。

02

我对阿语的理解

小东:可以谈谈您对阿拉伯语的理解吗?

秦:阿拉伯语虽然不是一门那么好学的语言,但却为我们阿语学习者提供了相当大的竞争优势。可说到底语言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只有语言技能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03

我在川外

小东:在学校有参加过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活动?您觉得这些经历给您带来了怎样的收获?

王:对于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有两个,一是作为志愿者参与阿语年会会议手册的设计制作和现场工作,那次活动一方面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让我见识到了许多有名的教授、老师,开拓了眼界;二是外语晚会,无论是作为工作人员还是作为表演者的经历都让我记忆犹新,通过这种形式学到的词汇和句型都很难忘记。

04

能力与机遇

小东: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选择了外交部呢?

秦:我参加过外交部在川外的宣讲会,当时的确对外交工作十分憧憬,但也仅仅是作为一个遥远的梦想来看。大二遴选考试报名时我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是老师们以及家人的鼓励让我最终抱着“试一试”、“见见世面”的心态去参加了考试,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所以大家一定要相信自己,多给自己和身边的同学一些鼓励,一句简单的话可能会给别人巨大的勇气。

05

敢说敢做,方为勇者

小东:在您的留学经历中,您有遇到过哪些困难呢?您是怎样克服的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秦:我留学遇到过最大的困难可能就是方言问题了。阿拉伯语的方言种类非常多,而且和标准语差别很大,初到国外听到的全是方言,基本上听不懂,突然感觉自己像什么都没学过一样,挫败感很强。但后来我发现,其实不需要太纠结这个问题,只要肯开口多说,平时多积累,日常交流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06

留学那些事

小东:您在两次留学的过程中,有遇到过哪些令自己影响深刻的事情呢?

秦:我第一次留学是在苏丹,只去了一个月就因为当地局势不稳定提前回国。当时我们目睹了苏丹首都喀土穆的示威游行活动。那次经历让我认识到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值得珍惜,不禁一次次感叹祖国的美好。第二次留学我去了埃及,在我利用假期前往上埃及参观时,埃及疫情尚未开始蔓延,但国内疫情正日益严重,国际上对我国的舆论攻击也十分猛烈,也许是受这一情况的影响,我第一次在卢克索的大街上遇到了不友好的当地人,他们冲我们喊:“病毒!”回到开罗后,类似不友善的声音也偶尔出现。这些经历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也让我意识到我们外语学习者肩上需要担负的重任。

07

校庆的寄语

小东:川外校庆7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您有什么想要对母校说的吗?

秦:提到川外,总觉得它不仅仅是一座大学,更像是家一样充满快乐回忆的地方。十分遗憾因为疫情在毕业前也没能再回川外一趟,有机会一定要回去看看。最后,我想感谢川外,希望川外越来越好,祝母校生日快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y/1966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