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发布时间:2022/7/13 15:14:35   点击数:
白癜风资深专家联袂亲诊 http://pf.39.net/xwdt/171128/5882662.html
?康拉德曾在小说《黑暗的心》中这样描绘尼罗河:“非洲大陆不再是一块谜样的空白,充满乐趣——一块可以让男孩梦想光荣的空白。它变得一片黑暗。但那里有一条很特别的河,一条巨大的河,你可以在地图上看到它,就像一条硕大无朋的蛇,头淹在海里,身子一动不动地蜷曲着,穿过一片广袤的土地,尾巴消失在内陆深处。当我透过商店的橱窗,看着它的地图时,被深深迷住了,像一只被蛇迷住的鸟——蠢得要命的小鸟。”?尼罗河全长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正如康拉德形容尼罗河像一条大蛇,它的两大支流分别为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神奇般的对应中国神话中的蛇精:小白和小青,而且白尼罗河比青尼罗河更长。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的中非山区,流经维多利亚湖后北上,与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在苏丹平原上的喀土穆相会,然后一起穿过平缓的沙漠后,在分成若干细小的支流,一头扎进地中海。尼罗河绿洲两旁都是山地和沙漠,南面是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面临近地中海,东边临近红海,只有东北方有一条地峡可以通往亚洲。这种地理环境保护了埃及的安全,使埃及文明得到长足发展。?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是埃及人的母亲河,尼罗河之于埃及,正如黄河之于华夏。尼罗河亮蓝色的河水穿过东撒哈拉沙漠,两岸形成一条窄窄的线形绿洲,这条埃及人的生命线从太空也能清洗可见。每年河水从水流湍急的上游裹挟大量富含养料的泥沙,在中下游形成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及三角洲。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七月涨水,十一月退水,为了使土地得到及时地灌溉,在漫长的岁月里,古埃及人调节了第一瀑布以下的尼罗河下游水系,他们筑堤坝,挖运河,修水渠,建水库,利用吊桶汲水到高地,逐渐将过去的荒漠、沼泽和丛林变成了肥沃的农田和牧场。

?

大约公元前年,埃及出现农村氏族公社,人们将耕地划分成小块,归各家耕种。但随着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公社的壮大,出现了统一的管理机关——诺姆,诺姆也被翻译成“州”,跟中国古代的“邑”差不多,可以理解为城邦,诺姆有城市和乡村,古埃及一共约有四十个诺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剥削阶级出现了,约公元前年,埃及分裂为奴隶与奴隶主的社会,诺姆与诺姆之间互相战争,互相吞并,最终由一个最为强大的诺姆统一了埃及,这个诺姆的领袖被称为法老,他拥有埃及所有的土地、人民和奴隶。此后,古埃及共经历了三十一个王朝。

?

人类起源于南非高原,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导致南非高原气候干旱,人类不得不向北迁徙,有一批人类来到尼罗河下游的绿洲,尼罗河像一块磁石将一部分人吸引过来,建立了古埃及文明,其他人穿过西奈半岛走向世界。埃及人修建第一座金字塔时,黄帝和蚩尤还没开战,古埃及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古文明,但也最先消亡,究其原因与埃及人的生产关系和对生产力的运用有关。从公元前年古埃及第一王朝建立到公元前30年被罗马征服,在这年的历史中,埃及的统治者将大量劳动力用于修建宏伟的陵墓和神庙,他们的思想家(祭祀)将主要精力放在飘渺的宇宙和未知的来世,他们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尸体的防腐技术及如何制作木乃伊。

?

孔子曾经曰过:“不知生,焉知死?”古代中国哲学也有贵生重死的思想,但我们还是更加关心现世的生活。而古埃及人却痴迷于对死和来世的不懈追求,其经典《亡灵书》可见一斑。这就是古埃及文明率先诞生同时又率先灭亡的缘由,正如刘慈欣所言:“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今天埃及的普通老百姓几乎没人能看懂古埃及文字,而伟大的金字塔也只是供虔诚的人瞻仰罢了,人们永远怀念它的辉煌,但也只是怀念,文明的意义不是机械地延续旧的文明,而是向更高的维度发展和跃迁。

?云将

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wh/246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