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小小的鸭苗鱼苗,都是农户们的致富苗

发布时间:2021/6/19 16:12:24   点击数:

为激励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引领构建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年起,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联合多家单位,实施全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以农村青年能人、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等为重点,在全省范围内精准挖掘、选拔一批具有专业技能、愿意扎根农村、有致富经验的农村青年带头人。

近期,我们将陆续发布“领头雁”青年故事系列推文,展示领头雁新农人风采。

来来来,我们一起养苗苗!流油的鸭蛋、小小的鱼苗是怎样牵起乡村振兴致富路的呢?一起来看本期2个“领头雁”项目的故事吧~

广东的乡村发展浪潮中,

粤西农业发展是其重要的支流。

在电白,红心鸭蛋久负盛名。

轻轻用刀切开,油光澄亮,殷红闪亮。

蛋体呈白色,蛋黄绵软细腻,香味扑鼻。

年,国内爆发“苏丹红”事件,

红心鸭蛋市场遭受冲击,

陷入低迷,

张晓燕家祖辈经营的公司也受到波及。

对于张晓燕来说,

红心鸭蛋不仅仅是一份家族长久以往的营生,

它还承载着故乡的味道和记忆。

毕业北漂两年后,

张晓燕决定放弃大城市高管优渥的工作,

回到自己的家乡跟随父亲一起从事农业生产工作。

重新回到家乡,

张晓燕更期待在原有的企业经营模式上

进行创新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年,

她创办了广东传承食品有限公司,

与广东正红鸭蛋开发有限公司联手

围绕当地特产“海鸭蛋”

形成了“加工+出售+研发”的公司发展模式。

“我们的宗旨是,用心做好每一枚鸭蛋。”

通过“线上+线下”的营销方式,

公司与各大电商平台展开合作,

并积极参与到各大展销会当中,

使得公司的知名度很快得到提升。

年,

张晓燕参加了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主办的

“领头雁”精准扶贫重点项目培育计划,

不仅获得了立项资金支持,

还通过资源对接平台与高校开展合作,

对传统养殖技术进行升级,

制定新的企业产品标准,

大大提升了产品品质与产量,

年营业额可达万元,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在“领头雁”精准扶贫重点项目培育计划的引领下,

公司打算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

结合新的市场需求,

继续研发新产品,

包括具有护理功效的蛋黄油等。

除了着眼于自身海鸭蛋的销售生产,

公司还积极对农民伸出援手,

冲在扶贫助农的最前线:

不仅在疫情期间帮助收购各镇、

村农户的滞销农产品,

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销售助农,

还为合作农户免费发放鸭苗只,

草鱼苗条,

帮助村民渡过疫情难关。

“在清华大学参加‘领头雁’计划培训时,

很多专家为我提供了农业生产和销售经营方面的指导,

我想把这些宝贵经验带回家乡。”

为了更好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年,

张晓燕组织公司员工致力于新农人的培育工作,

发挥“领头雁”作用,

在当地为农村青年提供电商培训,

设立系列岗位带动当地青年人就业,

为乡村的持续发展培育新生力量。

林景琳是一个从事农业的“90后”,他辞去县里税务局的工作,最初想借力父辈从事多年的渔业养殖经验靠养鱼拼出一番天地,却在创业伊始就直面了现实的残酷——多年积蓄亏空殆尽,还欠着亲鱼场的鱼卵款,背后付出的是时间、是心血,甚至与家人不断的分歧和争吵。连跌几个跟头的林景琳也曾想过退却,最后还是不服输地选择了承包村里80亩鱼塘从头来过。经过总结经验,他发现传统养殖模式缺技术、单打独斗缺团队等问题不仅仅是绊倒自己的拦路石,更是当地乃至周边乡镇水产养殖行业的通病。于是他成立了阳西县鸿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一马当先建起了育苗基地,还聘请马来西亚海洋生物研究专家做技术顾问,推广鱼苗孵化和饵料培植新技术,极大地提升了鱼苗存活率,降低了饵料成本。合作社吸纳周边大大小小的鱼塘进行统一管理和技术培训,形成了小有规模的规范化养殖基地,获得了令人欣喜的收入。为了拓宽视野、提升经营和管理能力,林景琳积极参与各级“领头雁”青年人才培训班,还争取到“领头雁”精准扶贫重点项目培育计划立项资金对养殖基地建设进行升级优化。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林景琳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戏言从“全家的希望”变成了“全村的希望”,心里已然开始谋划如何整合技术、经验和资源帮助更多村民解决难题、增收致富。依托鸿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林景琳向有水产养殖经验和场地的农户提供统一基建方案、鱼苗、饵料和技术指导,向没有养殖场地但有意愿学习水产养殖的农户提供小面积分包鱼塘和技术支持,要求所有加入合作社的会员提供一定量用工岗位用于结对帮扶困难农户就近务工。在他的带领下,户村民共建起亩专业化鱼苗养殖基地,幼苗孵化日产量最多可达公斤,还在鱼塘铺设底膜帮助鱼苗安全过冬,为非旺季市场供应足量饵料。目前,合作社每年往珠海、湛江等地区输送各类鱼苗过亿尾,不仅为合作养殖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多名基地帮工农户年增收也达到了3-6万元。“我相信,未来将有更多人加入我们,也会有更多人因为我们的项目而受益!”“90后”村支书林景琳成了村民的“主心骨”,带领着村民迈向“致富路”。“十四五”征程已然开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期待更多带着理想和知识的青年积极投身三农事业加入“领头雁”,带着广大农村群众在希望的田野上用勤劳的双手谱写致富奔康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wh/2212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