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非洲油路ldquo苏丹样板rdqu

发布时间:2020/11/13 21:20:08   点击数: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31229/4319047.html

中石油与苏丹合作的故事

已经上演了20多年。

“帮我们建个与苏丹一模一样的!”

肯尼亚总统在参观完中苏合作的喀土穆炼油厂后,对“苏丹样板”提出了强烈的请求。

比如埃塞俄比亚、尼日尔、乍得、毛里塔尼亚,他们在参观喀土穆炼油厂后,也曾提出相同的请求,希望中石油能给他们也建一个与苏丹一模一样的石油工业产业链。

苏丹样板

为何

广受青睐?

中苏合作20年

年9月,中石油与苏丹政府签订协议,获得苏丹6区石油作业权,由此拉开了海外石油人行走在在苏丹的序幕;20多年的油路合作,使石油资源丰富的苏丹从贫油国成为石油出口国。

喀土穆炼油厂项目启动于年3月1日,采用中国标准、技术、装备建设,是苏丹最大的炼油厂,被苏丹人民称为苏丹的“心脏”。

它不仅成为了苏丹展示能源工业一体化、完整产业链的标志性工程,实现了原油自给自足并出口,实现了国家能源安全,也为苏丹培养了一大批石油管理和技术人才。

一模一样的“苏丹样板”

01

油气勘探技术实力

中石油进入苏丹初期,凭借着近乎%的油气勘探成功率向世界同行展示了中石油的技术实力,中国陆相盆地找油技术在苏丹地区得到了成功的推广和应用。

海外石油人在国内积累的勘探开发经验以及中石油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是在苏丹取得成功的主要技术原因。

进入苏丹之后,7年内相继发现两个千万吨级油(即苏丹区和法鲁济大油田),足以展示海外石油人的专业技术及石油精神。

02

喀士穆炼厂--苏丹的“心脏”

喀土穆炼厂的建成标志着苏丹拥有完整的石油工业产业链,既在上游有油田、管道,下游还有炼厂、销售,形成从勘探、开发、管道、炼化、销售完整的石油工业产业链。

正如苏丹人民说的:“我们有原油就相当于有了小麦,自己加工变成面粉就不用进口了。”

喀士穆炼油厂实现了苏丹自给自足的石油梦想!

喀士穆炼厂--环保的“典范之作”

走在喀土穆炼油厂,芳草萋萋、绿树成荫,19公里的绿化带孕育了30万棵树木,22万平方米的氧化塘里碧波荡漾,野鸭、白鹭等水鸟随处可见。

海外油气业务始终秉承“环保优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企业理念,这在喀土穆炼油厂更是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喀土穆炼油厂紧邻尼罗河,为了保护好这条非洲的“生命之河”,工厂专门修建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炼油厂产生的污水没有一滴排入尼罗河中。

“苏丹样板”

所谓的“一模一样的苏丹样板”指的就是一个完整的石油工业产业链。“苏丹样板”实质是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新模式,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折射出非洲产油国对石油工业的渴望。

携手合作,你我共赢

01

在经济效益上实现了合作共赢。

根据苏丹政府的数据,政府在上游的直接收益有多亿美元下游产品的间接收入亿美元,20年间,海外石油人为苏丹创造并带来的总收入超过0亿美元。

02

助力苏丹实现能源安全。

在深化中苏友好关系上,中石油协助苏丹建立了完整的上下游一体化石油工业体系,确保了苏丹能源供给的独立自主,维护了苏丹能源安全。

03

推动中非合作,共建“一带一路”。

在社会效益上,中石油在苏丹的成功合作,极大地树立了中国在非洲合作共赢的良好形象,推动了中非合作和“一带一路”的建设。

友谊成就伟业

合作铸造辉煌

这是悬挂在喀士穆炼厂的巨型原油上的横幅。这是对中苏友谊的诠释,也是对中石油与苏丹能源合作未来的展望。

祝愿中苏合作能像千年流淌的尼罗河那样,奔腾不息,滚滚向前。

(整理自21世纪经济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wh/1991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