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美景 >> 非洲唯一一个没有被殖民统治的国家
从埃及阿斯旺到苏丹喀土穆的那趟国际大巴经历在我心中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本以为那已经是我人生最苦逼的经历了,于是从喀土穆去埃塞俄比亚时专门选了最高档的国际大巴,结果花了高价却同样经历了漫长的折磨,让我对非洲的大巴彻底放弃希望。
买票的时候为了专门问了售票员这趟巴士是否是直达,具体多长时间,1天能不能到,售票员拍着胸脯说:“是直达,18个小时,早上4点出发,晚上到。”天真如我,果断花将近40刀的价格买了票。
但是实际情况呢?只能说我太天真了,又一次被折磨的要死不活。
凌晨3点,Ahmed和Yassin开车把我送到车站,大巴已经准备出发了,和他们告别后美滋滋的坐上大巴,期待着一天内到达我的下一个目的地,埃塞俄比亚边境城市,巴哈达尔。
上车没多久就睡着了,被尿憋醒想上厕所,这时才想起来长达几十个小时的大巴竟然都没有厕所,无力吐槽。好在这种大巴每开几个小时就会停到路边小店门口让大家吃吃喝喝上厕所,于是就这么停停走走,迷迷糊糊的睡了又醒,醒了又睡。
这趟巴士确实开的飞快,中午3点多就到了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的边境口岸,随即查了一下距离,地图显示还有多公里,心里默默估算了一下,看来今天到达巴哈达尔绝对没有问题了。
然而现实又跳出来给我了一个大嘴巴子,司机竟然给我说今天要在这里过夜,明天接着出发。
擦你妈!!!
原来这趟国际巴士和之前坐的那趟一样一样的,一车的人都是做生意的,而大巴车由于空间有限装不了他们的货品,货品竟然在一辆卡车上,他们需要在这里卸货然后过关检查。
结果你们应该知道了,和埃及过境苏丹一样,耗时一天。
商品都被放在大塑料桶里,一件件的掏出来然后过关检查,然后再一件件的塞回去,为了装的多,几个大汉在上面又蹦又跳好让衣服压的更瓷实一些。
好在这趟大巴并不是只有我一个单纯坐车的乘客,还有一个大叔和一对父女。其他人都忙着出关验货,于是我们几个只好相依为命。
出苏丹必须要自己去边检盖出境章,而且要交将近20刀的离境费。关于这个费用其实很迷奇,背包客的风评是有的交有的不交,价格也是高低不一,而对中国游客似乎是你不交就别想拿到出境章。懒得和海关人员扯皮,交钱盖章完事。
拿到出境章后再自己步行去埃塞俄比亚的边检盖入境章,很巧,这里今天停电。电脑没电无法网上查询签证的真实性,让我明天早上9点之后再来办理。然而那个大巴第二天早上还是4点出发,你们9点上班,我办理你的大头鬼!!!
几番交涉后,一个领导模样的人出来了,让我稍等,然后他不知道给哪里打了个电话,几分钟后,把盖了章的护照递给了我。
谢天谢地。
一切官方手续办理完毕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住处,口岸这里的住宿条件十分恶劣,大部分都是那种半露天窝棚里的架子床,连续找了几家后似乎都是一个B样子,于是找了一家条件“最好的”,一间简陋的破屋子,又脏又乱,全是蜘蛛网,一晚约10人民币。
安排好住处之后就跟着他们寻觅吃食,而既然已经入境埃塞俄比亚了,那么肯定要先尝一下当地的特色菜,所以接下来有请埃塞俄比亚的国菜,英吉拉!!!其实来之前就听其他曾经在埃塞旅行过的朋友提起过这个英吉拉,都是一副欲言又止难以描述的表情,说一定要靠自己品尝才能享受其中之味。
这下机会来了。一口下肚,眼泪就流了下来,不是因为好吃到感动哭,而是因为这个玩意儿太酸了。英吉拉其实是指那个煎饼,这种煎饼用苔麸磨制成粉之后用酸酵母发酵数日后制成,所以第一口真是酸到浑身发抖。
而那个配着吃的猪肉也是乏味可陈,旁边的大叔看着我如吃屎一般的表情笑着说:“第一次吃都是这样,你多吃几次就习惯了,我们现在完全尝不出来其中的酸味了。”
手动白眼。
一夜无眠,凌晨4点被叫醒,大巴车看似已经准备发车了,结果上了车后又等到天蒙蒙亮才发车,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告诉我4点出发,再次手动白眼。
进入埃塞俄比亚后,沿途的风景就是大片大片的苔麸田,一路磨磨蹭蹭走走停停,下午5点多终于到达巴哈达尔,由于这趟大巴是开往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不会进入巴哈达尔,所以司机把我扔到开往市区的路口就走了。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站在路边一脸懵逼不知所措,而此时一阵乌云飘过又下起了大雨。
手机没有信号,无法和沙发主联系,于是就顺着路走,抓着路人就问,结果这边的人根本不说英语,叽里咕噜的跟我说一堆我也听不懂。一个亚洲人在这种鲜有游客的地方自然就成了围观对象,不一会儿就被一群人围上来看热闹了。
谢天谢地,其中有一个妹子会说一点点英语,就是蹦单词那种程度,但是对于我来说已经犹如天降奇兵了。她大概了解了我的情况,然后又帮我联系到了我的沙发主,他们俩沟通好之后,妹子帮我拦了一辆突突车,告诉司机地址后就和我告别了。
突突车把我送到沙发主家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两天的舟车劳顿让我极度疲惫,简单的寒暄了几句后倒头就睡死过去。
沙发主名叫Andualem,接待我的同时还接待了另外两个沙发客,来自比利时的妹子Enya和印度锡克教小哥Mohca。
巴哈达尔不是埃塞俄比亚的旅游城市,也没什么值得看的,就一个青尼罗河的源头湖和湖中几个孤岛上的埃塞俄比亚风格天主教堂。坐船去湖心岛的过程中时不时的就能看到短吻鳄悠然的游过,除此之外,还有河马在湖中居住,不过为了安全起见,看到河马后都会绕道而行,毕竟河马可是极度危险的生物。
湖心岛的教堂是最大的特色,他们不是罗马天主教,也不是基督教,而是在天主教的基础上融合了当地土著宗教而创立的,叫做埃正教。
从教堂的布置和造型上就可以看出区别,十分接地气。
教堂旁还有一个博物馆展示一些圣人的遗物和法器等,看门大叔十分认真的用埃塞俄比亚官方语言“阿姆哈拉语”给我讲每一件物品的来历,当时的我是面带微笑,但是心里只有一个问题,“大叔你是从哪里看出我懂阿姆哈拉语的?”
呵呵哒。
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和我搭乘同一条船的那些埃塞俄比亚人----穿的鞋。
记忆中的这种塑料鞋似乎在我小的时候就绝迹了吧,但是没想到在埃塞俄比亚竟然随处可见,走在大街上也能看到很多人穿着这种一体成型的塑料鞋。
而湖边则更是展示了当地穷人的生活水平,很多人拿着大包小包的脏衣服在湖边的脏水里洗涤,洗完衣服后直接铺子旁边的草地上晾晒,等候衣服晾晒的同时顺便直接在湖里洗个澡也是随处可见,赤身裸体的男男女女毫不忌讳旁人的眼光,看来早已习惯了此情此景。
为了方便,第一件事就是要办手机卡,大部分国家办手机卡都是交钱即可,但是但是埃塞俄比亚是个例外。外国人要在这里办手机卡可以说是十分复杂,首先你要买一张电话卡,需要提供护照复印件,然后这张卡就可以使用了,但是奇葩的是,这张卡只能在埃塞俄比亚官方认证过的手机才可以使用,而外国人的手机都是没有入网认证,所以也就是说这张卡插在当地人的手机里没问题,而放在我的手机里就没有信号。
解决方法就是要去电信公司的总部申请入网,要提供手机的串码,之后注册入网,在等几个小时后即可。我还算运气好,去到总部就有人热情接待了我,半个小时就办好了我的入网手续,开心。
而说到埃塞俄比亚就不能不提到咖啡。咖啡原产地就是埃塞俄比亚,但是却被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发展的如火如荼,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咖啡依然是非洲最大的出产国,总产量也是在世界排名前十。
而传统的埃塞俄比亚咖啡是要配着乳香和没药,再用炭火将咖啡在瓷壶里烤煮,一壶咖啡可以倒两杯。咖啡口味十分甘醇,并且没有美洲咖啡的那种酸味,苦味也适中,十分适合我的口味。
而这一壶咖啡竟然只要5比尔,折合人民币1块多钱!!!
这种错觉让我以为在埃塞俄比亚旅行超便宜,结果下一个地点就让我了解到了为什么大家都说非洲旅行贵。
感谢我的旅行中能有您的一份力量!给你我的双眼去看世界!
王小宝,85年生人,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宝哥继续环游世界中……
美国-古巴-墨西哥-伯利兹-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墨西哥-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目前所在地)-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南极-阿根廷-乌拉圭-巴西
已打卡国家:
亚洲:泰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土耳其、日本、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伊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卡拉巴赫、新加坡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欧洲:乌克兰、俄罗斯、意大利、匈牙利、斯洛伐克、奥地利、捷克、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英格兰、苏格兰
非洲:埃及、摩洛哥、突尼斯、苏丹、埃塞俄比亚、肯尼亚
中东地区:伊朗、黎巴嫩、约旦、卡塔尔
本文欢迎各种形式转载和分享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环球王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