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美景 >> 海外石油人吐槽大会到底谁工作的地方最热
眼看这个夏天就要过去了,欢脱的网友们在微博上抖机灵开脑洞,发起一场名为“别人的夏天和我的夏天”的比赛。本来一个挺欢快幽默的话题,却让我们看到了不少行业的辛酸......
别人的夏天系列
自己的夏天系列
正如消防员、交警这些行业一样,海外石油人的夏天,也是妥妥的苦中带“热”!当别人沉迷于追星追剧的时候,我们在钻研一张张设计图,当别人在抱怨空调不够冷的时候,我们在四五十度的高温下巡检设备......这个夏天,磨练了意志,学到了担当,更重要的是,维持了油田的平稳运行。
如果咱们石油人占领微博,那这次比赛的冠军一点儿没悬念!
尼日尔
尼日尔处于撒哈拉沙漠腹地,夏天日常环境温度高达46度,地表温度能达到70度,即使隔着“大黄靴”,脚也能感受到沙子的热度。
松软的沙地走起来会有些吃力,一天下来脚长满水泡,红色工装虽然很厚实,但却能起到隔热作用,避免皮肤被热浪和紫外线灼伤。
尼日尔AGADEM现场不时接受沙尘暴的洗礼
但除了防晒,还要防沙,沙尘暴来袭时连骆驼都得跪倒,所以从鼻子到脖子都要用防沙面罩罩起来,不然一定经受不起这纯天然的“沙浴spa”。
科威特
科威特早晚30多度还可以接受,但中午温度有时候会达到五六十度,为了避开一天中的高温时段,保障施工安全,上午11点到下午4点禁止现场施工,工作时间在凌晨11点到上午11点,正常的作息规律都给颠倒了,我们成了一群“不见光”的石油人。
科威特6月份气温破63度
除了工作服+安全帽+墨镜这样全副武装防晒外,现场并没有其他可以避暑的地方,在工地巡检时走一圈,衣裤先是变得发烫,之后衣服、裤管都变成了蒸笼,一时间全身都湿透了。
年8月,为避开高温时段室外作业,调研组凌晨4点便赶到WARA项目现场调研。
冰块和冷饮是必不可少的,也会有西瓜和绿豆汤,在太阳暴晒下吸收一些凉爽的食物,瞬间满血复活,就能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
伊朗
与大多数富油国相比,伊朗的夏天就相对惬意多了,这里土地辽阔,四季分明,跟国内有的一拼,但这里夏天的太阳光十分强烈。
当地人看似裹的很厚很严,其实衣服材质轻薄宽松,既能遮蔽阳光直晒,又透气凉爽。
伊朗是一个穆斯林国家,到当地的外国女士都需要佩戴头巾,所以女石油人外出调研时,也要用头巾把脸和头发都遮住,然后再带上安全帽,这样在太阳直射下很容易满头大汗。
年9月,伊朗南阿现场,女石油人需戴头巾外出调研。
迪拜
迪拜一年中有一半是在夏天度过,虽然迪拜人有自己的避暑神器——白袍,白色不吸热,下面又通风透气,走起来简直是脚下生风。
北分的设计师们理解这种文化差异,但并不会“入乡随俗”,他们坚持在50度的高温下穿工装上下班。
不“入乡随俗”的迪拜办公室
海边冲浪不存在的,灼热的水蒸气往外扑;在海里跟蒸桑拿浴池一样;空气湿度很高,从室内到室外,眼镜片上都会附一层水雾。
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佛系度夏”:最多就是去预防,尽量留在室内,少去外面,少晒太阳,减少互动,毕竟肉体是对抗不过大自然的。
苏丹
作为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苏丹的旱季经常是50多度的高温,首都喀土穆有“世界火炉”之称。
国内带去的温度计最高可读数只有55度,在现场经常爆表,无法读出实际数值,这还是阴凉的环境下的测量的。
喝水就是这么豪爽
如果要到几十公里外的站点踏勘现场,水是一定要准备充足的,石油人的水瓶个头和暖壶差不多大,因为是干热,湿度很低,输入的水只是短暂地在身体里停留了一下,出点汗,马上就蒸发了,水分真的是“入不敷出”啊!
伊拉克
炎热对于伊拉克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今年夏天在原本高温的基础上飙升8度。
午后从宿舍到停车场的两百米路上,热辣的阳光映在脸上的感觉,就像是在一场篝火晚会上,你偏要拿个羊肉串凑近了想烤熟,脸被热辐射晒得生疼。
吃西瓜解暑降温
热带地区无论午休还是晚上睡觉,这条命完全寄托在空调上,有时候发电机达到最高负荷就会启动停机保护,如果不幸遇到长时间停电,足以毁掉整个休息时间。
海外石油人的夏天
夏天的石油现场,是最标准的“烧烤”模式,头顶是空无遮挡的骄阳,脚下是灼烧滚烫的沙砾,但海外石油人仍旧一丝不苟地维持着油田的平稳运行。
正因为现场的客观条件,北分正在极力推进的五化才更有意义,通过技术的创新发展来实现设备零件、材料在工厂预制,尽可能减少石油人现场室外施工的作业量。
无论寒暑风霜
只要有油的地方
就有北分人探索的身影
今年,你在哪里度过了一个炎热的夏天?
一起投票选出那个最热的石油现场吧!
听说北分的小可爱们都在看这些~
终于等到你~北分小萌新在线“刷脸”
凭借“三个一”,这里成为很多石油人的“海外第一站”
北京分公司年中总结,快收藏~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