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奔走于北京莫斯科与朝鲜之间

发布时间:2020/9/9 14:48:46   点击数:
白癜风诚信单位 http://www.xftobacco.com/

奔走于北京、莫斯科与朝鲜之间

就在美军攻占平壤的同一天——10月19日的傍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分三路跨过鸭绿江,悄悄开赴朝鲜前线。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晓宿夜行,因道路狭窄,朝鲜军队和群众后撤,道路堵塞,行进很慢,朝鲜一位军官问志愿军联络员:“你们是不是中国军队?”“是的”。“你们有飞机吗?”“没有。”“有大炮吗?”“不多。”该军官听后摇头说:“没有飞机大炮,要打美国鬼子,不行咧!”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苏联人也不相信劣势装备的中国军队和美军抗衡。他们问了志愿军的装备情况后,直摇头。美军占领平壤后,麦克阿瑟坐上飞机视察朝鲜,扬言朝鲜问题就算解决了,战争就算结束了。10月23日,毛泽东致电高岗同志并告彭、邓:

六十六军先头师到安东后,请令其前进控制新义州铁山线,如敌来攻则阻击之,巩固该线于我手中。该军主力位于安东,在该军未与彭、邓沟通电台通讯以前请你给予指挥。该军立即编入志愿军序列,请你用志愿军的各种办法指挥他们。

当六十六军到安东后(26日),高岗即指挥开至铁山、车辇馆、枇岘地区集结,阻击美二十四师、英二十七旅的进犯。24日毛泽东又电告彭、高、邓:今日情报,伪军六师向楚山镇方向进攻,伪八师经宁边到熙川向江界进攻,伪一师已到宁边似将向泰川龟城进攻。请你们注意诱敌深入山地然后围歼之,敌人至今还不知道我情况。此时麦克阿瑟向杜鲁门报告断言:“没有任何一个中国指挥官敢冒这样的风险。”还说:“到感恩节,正规抵抗在整个南北朝鲜就会停止。我希望到圣诞节能把第八集团军撤到日本。”当敌人发现中国军队入朝后仍认为是“像征性讹诈”,不可能把“大量兵力投入已被破坏殆尽的朝鲜半岛。”麦克阿瑟强烈主张“轰炸满洲”。毛泽东对初战——第一战役极为重视,仅10月份发给彭、高电报30多份,有时—天发六、七份。彭总和高岗根据毛泽东的电令指示,通过电报对第一战役进行全面策划。从10月25日至11月5日,我军投入硝烟弥漫,一片火海的第一战役,歼灭敌人1.5万余人,将敌人赶到清川以南。我军旗开得胜,给敌人当头一棒,粉碎了敌人企图于“感恩节”前占领整个朝鲜,打到鸭绿江边饮马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麦克阿瑟五星上将公然叫嚣的“鸭绿江并不把中朝两国截然的不可逾越的障碍”,11月24日公开宣布“联合国军”已开始发动总攻,“在圣诞节打到鸭绿江边饮马,联军旗插到江边,班师凯旋结束朝鲜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解放军第一次出国作战,情况复杂多变,斗争艰难曲折,遇到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这和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比较,对后勤供应和运输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我军第一次出国打现代化的战争,中朝两国军队风俗习惯、指挥作战技术互不了解,人地两生,加上语言不通等等,使后勤供应遇到很多问题。志愿军出动初,各条供应点已储备了一个月的粮食和几个基数的弹药,但被敌机轰炸损失很大。在国内战争,粮食可以就地筹措,缴获弹药可用。在异国打仗后勤都得从国内提供,连人民军给养也得东北提供,敌人败退后飞机将一切物资反复轰炸殆尽。加之两国军队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互相抢道,后撤群众又多,对行进带来诸多困难,贻误战机。在11月13日志司召开党委会,总结第一战役工作,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四十军军长温玉成,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和六十六军政委王紫峰等参加。邓华作第一战役总结,讲到三十八军时,彭总插话厉声说:你梁兴初胆大包天,老子让你往熙川打(11月1日),你为什么不插下去,你怎么搞的,一群熊包。梁说:彭总,你骂我可以,你不能这样说三十八军,你听我解释,当时误将伪八师当成美国黑人团,没敢下令去打。彭更加气愤的说:还解释什么,还算什么主力,什么虎将!我看是鼠将,一个黑人团就把你吓住了,老子什么不能说,你他娘的临战怯阵!我身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有权惩罚违反军令的人!你梁兴初打不好,我就是要骂你的娘,我彭德怀打不好,你可以骂我的娘,你延误战机,按律当斩,我没有别的本事,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之后,彭总问邓华,梁兴初怎么样?邓说,梁是一员猛将。彭对梁兴初还有怀疑。高岗到朝鲜,彭又问高岗梁兴初到底怎么样?高说,梁绝对没问题,是一个猛将,还很有谋略,攻四平,打锦州,战天津,是员虎将。在第二战役中,三十八军猛插美军后撤的要道,战绩辉煌,缴获坦克、汽车近千辆。彭总亲手起草嘉奖令,并称“三十八军万岁!”这在我军历史上第一次,说明彭总严批重奖,赏罚分明。在第二战役中,为了解决中朝两国军队统一指挥和后勤供给的问题,毛泽东派高岗于年11月23日从沈阳到朝鲜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参与第二战役策划、部署,还详细了解前线的后勤供应问题,并与金日成首相和彭总商量中朝两军的配合作战指挥问题。当天傍晚,高岗带警卫和秘书乘坐用树枝伪装的吉普车从安东出发驰过鸭绿江大桥,进入战火烽烟、炮声隆隆的朝鲜境内。敌机不断凌空而过,前线炮声轰鸣震耳。随行的三辆小车在崎岖、坑洼的盘山公路上前仰后颠,走走停停,遭到敌机俯冲扫射,机关炮打的路边尘土飞扬。高岗双眼闪着愤怒的目光,催促司机开快点。他到志愿军司令部,彭总说:“高主席,你来啦。”高岗说:“彭总,我首先代表东北人民,向您致敬!向志愿军将士慰问!”“你这个老高,向我致敬什么,向志愿军慰问我收下。”彭总询问:“路上遇到危险没有?”高岗说:“遭到几次敌机扫射,美国佬瞎眼睛,他老子命大。”高岗习惯了战争的紧张生活,向来办事说话直来直去,下车伊始,边喝水、边抽烟、边谈工作。他说:彭总,你这边有什么要求,尽管交待,前方靠你,后方靠我。最后决定出兵是咱俩力主的,抗美援朝战争把咱俩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搞不好,谁也向毛主席交不了账。彭德怀说:你先喝水,歇歇再谈。你来的正好,有很多事,亟待解决。高岗说:“没事,边喝,边谈嘛。”彭德怀说: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制空权,敌人仗空中优势,对我们到处轰炸,我军白天行动很困难,只有在夜战近战,迂回穿插包围。敌人很害怕我们这种战法。他站起来指着军用地图,向高岗介绍敌我态势和第二战役兵力部署。说:敌人很凶狠,怕它个屁!他落座后说:“我就怕我们的后勤供应中断。几十万军队摆在国外,武器弹药,吃的穿的,还有兵员补充和伤病员转移等,主要靠你后勤工作,不能有任何中断。”他接着说,朝鲜战争对手是美帝国主义,打得是现代化战争,“物资消耗量相当大,和国内战争不能相比哟,一次20分钟的炮火准备,就要用去弹药两千吨。老高啊,后勤供应中断,你说这个仗我怎么打!”中朝两国军队又不能统一指挥,常为抢道路,争物资等,有时互相打起来,放跑了敌人……高岗认真听取彭总的讲述并记笔记。他说:“后勤供应主要靠铁路、公路。我们没有制空权,吃了大亏。前段,有个汽车团被炸掉几十台,全团才多台汽车嘛,还有个火车站被炸,损失80多个车皮,运输困难不小啊。”彭总是暴脾气,提高了嗓门说:“你高主席困难,洪学智没困难,我们不困难?这仗怎么打?反正后勤供应你得给我保障好。洪学智管后勤,你和他具体研究。”高岗说:那你得给我保住鸭绿江大桥。“这好办,这个要求不高,我给你加派两个高炮团,一个工兵团,由你直接指挥,坚决保住鸭绿江大桥畅通。”彭总说。“那我就敢打保票,后勤供应绝不中断。”高岗说。“一言为定”,彭总叫警卫员拿酒来。两人各端一茶缸酒,彭总说,我代表志愿军全体将士,感谢全国人民的支持,也感谢你高主席的支持!高岗说,我代表东北人民,祝愿志愿军全体将士,也祝愿你彭大将军取得更大胜利!俩人碰酒缸,“干!”同时一饮而尽。两人在就餐中,相互谈了朝鲜战场统一指挥和国内情况。高岗说“毛主席讲,志愿军打败美军,靠的是一股气,美军钢多气少……”。第二天,彭、高和金日成及苏驻朝鲜大使举行会谈,就作战部署、任务、后勤供应、中朝军队统一指挥、朝鲜人民军和机关到东北的训练安置、伤员治疗等进行商谈,基本达成共识。左起:高岗、金日成、彭德怀在大榆洞入朝初期,部队的汽车被炸毁最惨。宋时轮兵团过江,后勤供应十分困难。该兵团三个军减员4万多人,其中60%是冻伤的,如20军伤亡人,冻伤10人。高岗知道苏联正在满洲里有一批汽车正要运往大连苏军基地,遂提出借用。在大榆洞,彭德怀、高岗当即联名电告周恩来。电文,前线汽车被炸毁、翻车者已多台,宋兵团已过江,供应甚为困难,部队经常断炊。由满洲里运往大连之苏方汽车一千台,无论如何,请设法借用,待中国从苏联购买的汽车到达中国及时归还。”周恩来收到电报后即请示毛泽东同意,随即向斯大林发报,要求紧急借用将要运往大连的汽车五百台,待中国订购苏联的三千台汽车中抵还。斯大林完全同意,遂调出台汽车作为中国订购的汽车,提前交给中国急用,开赴朝鲜战场,解决了燃眉之急。高岗这次赴朝的第二天下午,4架敌机在大榆洞上空转了几圈,轰炸了两次,打坏了坡上的变电所。彭、高同金日成在洞里专题研究了中朝联合指挥部成立和领导人选及防空问题,进一步研究第二战役实施方案。高岗动身回国时特意向洪学智讲,要注意司令部的安全,要注意彭总的安全,不能由他的犟脾性。恰在高岗回国的翌日10点左右敌机轰炸大榆洞,彭德怀被司令部人员强行拉进洞时,他的住所被炸毁,作战参谋室被凝固汽油弹烧掉,毛岸英、高瑞欣牺牲。在第二、三战役期间,不仅物资供应紧迫,补充兵员成了更紧急的任务。11月30日,毛泽东电令:“请高岗同志加速对新兵的征集训练工作,争取于十二月中旬有几万人补入部队。”12月13日,毛泽东的电报说:明年一月中旬补充一批新兵极为重要,请高加紧准备。请彭、高考虑是否有必要和可能,从前线各军,抽派干部至沈阳加强管训新兵的工作。高岗根据毛泽东的电示,及时地部署新兵征集和训练工作,按时如数输送前线,保证了二、三战役的胜利。自志愿军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东北区成为总后勤基地,高岗担负起保障后勤供应的重任,他既是前线的后方指挥,又是后方前线的指挥。在整个战争期间,东北局和军区不仅负责志愿军的总后勤工作,还负有重要的领导和战役的策划和指挥责任。志愿军司令部和彭总的大量电文直报中央“军委、东司”或“毛主席并高岗同志。”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发的文电多是“东北军区、志愿军司令部”或“彭、高”、“高、彭。”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政务院,对后勤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特殊职权。军委副主席、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致高岗等人的信中说,对于东北全部支援部队的工作,我们已想见极其繁重,只要东北提出要求,我们愿全力以赴,帮助你们解决困难。凡为东北决定者,我们定做你们后盾并支持你们贯彻下去。有些事情职权属于中央,但你们便宜行事,只要通知一声,当由中央追认。为了行动迅速,还为高岗配一架专机使用。后来国外不少资料说:“韩战”中高岗是中共中央“代表”。高岗从朝鲜回国及时向毛主席报告了会议情况。他回国的第二天(即25日)志愿军发起第二战役,到12月初歼敌3.6万多人,收复平壤和“三八线”以北广大地区,扭转了朝鲜战局,迫使联合国军转入守势,全世界瞩目。聂总说:“志愿军震惊世界的第二次战役”。美国称之是美国军事史上的“黑暗时代”。连联合国军头子也不得不承认志愿军是“第一流的军队,统帅是第一流的军事家。”美国出版的《用兵之道》中,把志愿军第二战役列入二次世界大战以来16个重大战役之一。年12月3日晚上,高岗偕同由朝鲜到达沈阳的金日成一起来北京会见毛泽东,就两国军队联合指挥问题进行商量。金日成同志代表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表示感谢,也向毛泽东本人表示感谢。在场的周恩来对金日成说:“关于中朝两国军队如何协调统一指挥的问题,德怀同志几次来电询问,我看这个问题应该尽快解决好。”“是啊,一个战场应该统一将令,这样有利于作战。”高岗赞同道,“上次我到朝鲜,听彭德怀同志说,由于中朝军队指挥不统一,时常发生误会,甚至自己和自己打起来。有一次三十九军奉命在博川东南围歼美二十四师一部,而人民军坦克师向三十九军轰击,结果却让被围的美军逃脱了……毛泽东接着说“这个问题要立即解决,自相残杀——虽然是误会,也等于是犯罪。应该建立中朝军队的统一指挥部。”金日成点头道:“是的”。根据上次大榆洞会议,双方议定成立中朝军队联合司令部的意见决定,彭德怀同志任联合司令部的司令员兼政委,邓华任副司令,金雄任副司令员,朴一禹为副政委,此后联合司令部的命令由彭、金、朴三人签署,统一战场指挥。高岗还根据他在前线了解的情况,建议“铁路运输和抢修与战争关系密切,也应该归联合司令部指挥。”他还强调要加强东西海岸的防御。毛泽东说:“对。应该加强东西海岸的防御,”高岗补充道:“特别是将来战线拉长以后,应该有备无患,随时反击敌人的登陆作战。……”“那好!”毛泽东转向高岗询问“由新安到满浦两点到平壤的两条铁路,是否已在抢修?”“正在抢修……”高岗答,“前一段火车发生顶牛的情况,南下的弹药物资和北运的伤员堵在隧道里,谁也过不去,我已命‘东后’(东北军区后勤部)派得力干部去疏通。”毛泽东说:“要限期尽快解决,保证铁路运输。”周恩来说“我与高岗同志商量,准备在东北召开一个铁路运输会议,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一定要保障好铁路畅通,建一条炸不毁的钢铁运输线!”毛泽东断然道:“只要运输问题解决好了,我们要人有人,要粮有粮,他杜鲁门愿意打多久,我们就奉陪多久!”“毛泽东主席”,金日成激动地说:“中国方面对我们的帮助是巨大的,我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12月28日,毛泽东给彭、高的电报指出打过三八线的重要性,对帝国主义给以新的一击,加重其悲观失望情绪。12月31日趁敌过元旦之机,我军在公里的宽大正面全线发起攻击。美军累败,已对我发怵,退缩到二线,把伪军推在一线,伪军已被我军打怕,不堪一击,拼命逃路,我军以攻势凌厉,突破临津江,汉城被攻克。北京、平壤和东北大城市群众集会庆祝汉城解放。年1月中旬的一天,在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同往常一样,毛泽东等人正在处理与朝鲜战争有关的事务。总参谋长聂荣臻报告说:“最近收到志愿军党委打来的报告,准备开一个中朝联军高级干部会议,以总结经验,统一思想……他们希望有中央、东北局的同志出席,并请朝中双方主要负责人出席……”毛泽东想了一会儿说:“可以嘛,让高岗同志去参加,他既可代表东北局,又可代表中央方面嘛……”第三战役打下来后,汉城解放,美军被撵到三七线,对志愿军的力量作了重新估计。因为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它不愿也无力再向朝鲜投入更多的兵力,担心再打下去,不仅可能失败,而且有可能被赶出朝鲜半岛。为避免彻底失败,美军放风停火谈判,不再扩大战争,企图把朝鲜恢复到年6月25日前的状况。彭德怀、高岗认为,这时停火谈判,形势对我方有利,既可占一些地方,也可少牺牲同志。高岗是积极主持停火谈判的,因为朝鲜战争对东北在人力、物力方面的压力最大。他认为两手准备,一边谈判,一手准备打。彭是前线的统帅,将情况和意见向中央作了反映。毛泽东不想谈,他考虑到敌人和谈没有诚意,是缓兵之计,以待增兵休整。同时毛想争取更大的胜利,把美军撵出朝鲜,达到朝鲜统一,没有答应美国的呼吁。苏联驻朝鲜大使指责彭德怀:“哪有打了胜仗却不追击敌人的?哪有这样的司令?”要志愿军乘胜将敌人赶出朝鲜。可彭知道我军的情况,也深知敌人的主力没歼灭,美军还有20多万部队,李奇微刚上台,要显身手的,我军只能边防御,边撤退,待休整后再战。毛洚东将彭德怀意见转报斯大林,斯回电认为彭德怀的意见是对的,说彭以那样劣势装备打败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是当代天才的军事家。”他批评了苏联大使拉佐瓦耶夫,不准他再乱发言,随后调回国。从此斯对中国拭目相看,开始支持。1月25日——经过充分准备的中朝军队高干联席会议在君子里志愿军总部的大矿洞里召开。高岗代表党中央和东北局出席了会议。那里有一个很大的矿洞,有好几层,最下面是个大广场,可以坐近千人。但是桌椅板凳哪儿去搞呀?开高干会也没有什么坐的,有的坐位是两块石头中间搭块木板。会场没有布置彩旗和标语,显得简朴,环境整洁,气氛肃穆。在敌机不时轰炸的爆炸声中,大矿洞里多人紧张而热烈地开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大会一致通过了斯大林元帅和毛泽东主席为大会主席团名誉主席,通过了金日成、金枓奉、朴宪永、金雄、朴一禹、彭德怀、高岗、邓华、宋时轮9位同志组成的大会主席团。参加会议的还有志愿军各部、各军的主要负责人,朝鲜人民军总部和各军团的主要负责人,陈赓(解放军4兵团司令)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着重总结第三战役胜利经验,研究第四战役准备。当天上午,金枓奉向大会致开幕词,彭德怀向大会作了《三个战役的总结和今后的任务》的报告,邓华作了《作战的初步经验》的报告。下午至第二天,朴宪永、邓华、杜平、解方、韩先楚、洪学智先后专题发言。27日分6个组讨论。28日至29日上午,金日成、高岗讲了话,宋时轮(9兵团司令)、方虎山(人民军第五军团长)和刘海清、张锋等介绍了作战经验。下午,彭总做大会总结,突出指出在第三战役中“后勤”和“政工”领导人员的作用。高岗代表中共中央和东北局报告了国内外的形势,赞扬第三战役取得伟大胜利,提出第四战役的要求后表示说:“我是一个志愿军的后勤工作人员,因为住在后方,对前方的情况不了解,关于战争准备问题,中心是把前方需要的物资运上来。历史上有好多部队由于供应不上而遭受挫败。为此,东北局已拿出6个委员,东北人民政府拿出4个部长专门做好后勤工作,以保证供应。”他在讲话中强调指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障前线需要,“必须加紧抢修铁路;必须赶修机场;必须从各方面以各种办法与敌人的空军作斗争;必须增加汽车部队,改善管理,提高运输能力,按实际需要配备大车、手推车,弥补火车、汽车不足;必须加强后勤部门。”他特别强调要抓紧抢修铁路和机场,要加强运输计划性。他说,抗美援朝战争把我军后勤工作推向新的阶段。后勤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后勤工作要适应这一新的重大变化和现代化战争的要求。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会上虽然有些激烈争论,在中朝两国领导人的领导下,总结和交流了经验,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政策,增强了斗志。此时,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被车撞死(有资料说被朝鲜人民击毙),美陆军副参谋长李奇微任第八集团军司令,他野心勃勃,纠集20多万军队,对我军发起报复性进攻。所以,中朝高干会同时成了研究部署第四战役的动员会议。高岗就策划第四战役讲了很有见地的意见,共同研究了作战方案。第三战役取得伟大胜利,打过三七线,攻克李伪首府汉城,并越过汉江。原先高干会打算部队休整一段,总结经验,以利再战。因为部队减员大,不少战士脚手冻肿,个别有冻死的,后勤供应线拉长,有时炒面也吃不到。敌人也看到我军的困难,为挽回损失,加之营垒内部失败情绪增长,英国、法国对美国失掉了信心情况下,于是又孤注一掷。李奇微吸取了沃克失败的教训,学了我们的经验,集中优势兵力,把伪军交美军指挥,纠集25万军队,实行什么“磁性战术”,在公里的防御正面对我军发起攻击。中朝领导正在开会中,敌人发起反攻,我军被迫发起还击。这次战役发起很勉强,彭总、高岗都对后果比较担心,他们俩的意见向毛泽东主席报告,指出此战役带有更大的“勉强性”,朝鲜战局有暂时转入“被动的可能。”朝鲜战争是立体战,在空中、地面、海上和前方后方同时交叉进行,战场范围广,进展节奏快。我军现代化武器水平低,人力物力消耗量大得很,敌人凭借现代化优势趁我军的困难,陆地坦克攻,空中飞机炸,我军白天很难出动。多在夜间作战,敌机不分昼夜,集中轰炸我方的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以断供应线,构成不分前方后方都是战场。后方机关不仅要指挥防空、铁路、工兵等联合作战,而且要抢运物资,保障前线的军需,运送兵员、伤员。例如仅坑道照明灯油一个军一个月就得10万斤。致使第四战役本来先天不足,当时十九兵团还未到又勉强应战,后勤供应和部队没怎休整等均显极为困难。高岗回国后即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详细汇报了中朝高干会和第四战役部署情况,请求快速增加第二梯队等问题。中央决定实行轮番作战的方针,遂令第三兵团(3个军)、二十兵团(2个军)和四十七军及即将入朝的十九兵团(3个军),共9个军二十七个师入朝参战;还令装甲兵、3个高炮师、另22个营、战防炮2个师、火箭炮9个团、榴弹炮3个团,加速陆续入朝作战。中央还决定改装在朝部队和将要入朝部队的轻武器,第一步先改装36个师。有些武器装备是购买苏联的。高岗为贯彻中央的决定,针对前线“三怕”即怕没粮吃,怕没子弹打,怕伤兵抬不下来等战场的实际情况,他废寝忘食,使出浑身解数,昼夜工作,从东北局、军区和政府抽调精干力量出动指挥后方战场,组织2千台汽车,9千辆大车、人力车,骡马6万多头,不分白天黑夜抢运兵员和军用物资1.5万吨(其中炮弹7千吨,炸药吨)。为抢救伤员,东北安排93家医院接收伤病员治疗。建立多处前线血库,将鲜血及时送往前线急救用。高岗对抢救和献血,专作指示,进行思想动员,号召为保家卫国作贡献。同时,他们指挥接转前线伤病员和朝鲜难民到东北医治、安置以及人民军在东北培训,保证了第四战役和第五战役取得胜利,迫敌再次提出“停火谈判”的呼吁。在第四、五战役中,前方后方都打得异常激烈,根本没有前方后方之分。美伪军飞机增至2千架,前方后方到处轰炸,集中大批飞机专炸我后方供应线。鸭绿江边辑安等大桥被炸,一大批军用物资压在鸭绿江边和铁路线上,运不到前线,运出去的也只能保留二分之一,东北局集中精力和物力也难保障前线需用。急得高岗昼夜不宁,他向中央汇报说,现在美国全面轰炸,就是在打后方战争。这场战争的规模,不仅决定前方战争的胜负,也决定后方战争的成败。现在战争是立体战,“在一定程度是打后勤”,我们只要打好后方战争,才能取得“前方战争的胜利”。他建议:派空军、通讯军、铁道军和工兵一起出动,诸多兵多军种联合作战。他还提出加强前线后勤领导工作,只靠东后派去前线的指挥所根本不能适应。由于第四战役被迫发起,朝鲜战场整个冰天雪地,军用物资耗量很大。比如上甘岭战役持续40天中,在3.7平方公里的弹丸地方,敌投入兵力6万多人,火炮门,坦克多辆,飞机0多架次,炮弹多万发,投掷炸弹多颗,几米深地层变墟。我军坚持阵地运到物10多吨,实消耗10吨,其中弹药一项多吨,每天吨。上甘岭电影较真实地反映了那场战争的惨烈。在朝鲜战争中,部队冻死、饿死人不少,加上战死,减员剧增,进攻时连抬担架人都找不到。在朝鲜战争第四战役中是志愿军处于最困难时期。加之美帝妄图挽回前几次战役的败局,发动全方位的报复性反击,造成志愿军物资、梯队前运受到极大阻碍。高岗尽管千方百计,决策、筹划、指挥、调运,东北的库存挖空,保障不了前线的需要。特别是年春,供应异常困难。中央有关部门互相扯皮,都强调困难,有人还幸灾乐祸。彭总前线给高岗发脾气,高岗也有牢骚。彭总和高岗对第四战役担心是有道理的,原打算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左右,相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边谈判,边准备,待后勤充裕,递队到位,谈判不成,再大动作。毛泽东要志愿军针锋相对,全方位回击美帝报复反击。可是中央有关部门互相扯皮,物资、梯队不能按时到位,战场出现力不从心的局面,一八零师几乎全军覆没,这是朝鲜战场我军被俘的大头。彭总在前线火烧屁股,坐不住了,2月下旬,从志司出发上京求援。彭总径直闯入毛主席正在午睡的房间,汇报前线情况和面临的困难。毛听后说:“能速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在中南海居仁堂主持召开军委扩大会议,三总部、各军兵种和政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听取彭总汇报前线和后勤告急情况,研究讨论亟待解决志愿军面临的诸多困难问题。在讨论如何解决具体困难问题时,各部门都强调各自的困难,这也办不到,那也不好办,好像无能为力。彭德怀听着听着火性爆发,忽地站起来,当着周恩来的面拍桌子吼道:你们这也困难,那也困难,难道我身在异国他乡就不困难,几十万志愿军处在冰天雪地就不困难?就你们爱国,志愿军提上脑袋同美军作战就不爱国吗?你们去前线看看志愿军吃的什么,穿的什么,住的什么,没有弹药,没有给养,没有制空权,志愿军天天在大量流血、牺牲,他们为谁牺牲?你们就这么扯皮,才造成志愿军不必要的大量伤亡,你们这是犯罪。你们再这样扯来扯去踢皮球,不赶快解决志愿军的困难,这仗我就没法打了,你们谁有本事谁去试试。彭总大发一通脾气,搞得周恩来很难堪,使会议不欢而散。3月初,彭德怀从北京回到沈阳和高岗商量后支援等亟需解决的有关问题。彭德怀大发脾气使周恩来受到剌激,也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会议对加强志愿军一线兵力和后勤问题作出了多项重要决定。随后毛泽东决定派总后勤部长杨立三、副部长张令彬,空军司令刘亚楼,炮兵司令陈锡联等一同到朝鲜了解情况后,回到沈阳和高岗一起研究出方案,向中央作了汇报。之后,中央军委和东北局在沈阳召开志愿军第一次后勤会议。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率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炮兵司令员陈锡联、军委运输司令部司令员吕正操等同志,专程从北京到沈阳参加会议,邓华正在沈阳治病也参加会议。高岗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突出强调现代战争,前方后方一样极端重要,不分前方后方都是战场。这次会议在总结前几次战役后勤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后勤必须以新的指导思想、新的供应方法,以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这次会议决定成立了中朝铁路运输联合司令部,贺晋年任司令员;前线后勤司令部,洪学智任司令,加强了铁路运输和后勤保障指挥。在第五次战役中,我军防空设施加强,部队增多,每天消耗吨物资,一切都要靠后方供应,仍有的部队等物资运到才能出击。为解决制空问题,高岗亲自抓空军司令部组建并于51年3月15日在安东成立。彭德怀、高岗一致提名刘震任司令员。刘亚楼给刘震谈话说:“你这次工作变动,是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和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点的将,是经毛主席批准了的。”高岗对空军司令部组建非常积极,亲自选调空司工作人员。经过短期训练,学员在苏联空军带领下进行实习演练,很快投入朝鲜作战,打得很顽强,击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掉了美国空军二战中的“英雄”戴维斯,轰动了世界,灭了美国的威风,长了我军的士气。苏联空军在高度保密下参加了空中支援作战。朝战爆发后,美机多次轰炸中苏接壤边界。恰好就在中国出兵命令下达的10月8日,美机轰炸了苏联的苏哈亚列卡空军基地,实际是有意试探苏联的反应或是警告。斯大林感到自身难保,并考虑到中苏原来协定承诺,中国一家出兵朝鲜,已经打的如火如荼,出师得胜,对苏联触动很大,斯大林才下令苏军第六十四防空集团军军长带一个团队、30多架飞机,在极其机密下偷偷飞抵安东机场。苏空军到中国一切均以中国空军面孔出现。诸如飞机徽记换成“八一”标记,飞行员着中国空军服装,不准飞行员到美军控制区和海上作战,禁止飞行员和中国人一起拍照。苏空军初到安东浪头机场,主要演习训练年轻的中国空军。成立志愿军空军司令部时,高岗出席会议,请苏空军军长罗波夫参加而被他谢绝,不敢参加,之后,苏空军参加了朝鲜空战,并发挥了极大作用。原空军司令王海在《我的战斗生涯》一书中说:没有苏联空军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空军就不会发展的那么快,志愿军空军也很难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苏空军参战,美国是知道的,但不吭声,严守着秘密。白宫一高级官员曾谈到朝鲜空战时说,美国必须保守这个秘密,当时一旦泄露出去,美国就会受到“巨大压力”,美国就要向俄国发动一场战争。第四战役结束后,美方又放风“停火谈判”。高岗凭他同国民党战争的经验,认为谈判是以“实力为后盾”,敌人不会轻易认输的,只有他的主力受到消灭,才会有谈判的基础,否则没有和谈条件。他说,敌人在第四战役中取得一些进展,向北推进一些地方,以为我们怕他。美帝现在还扬言要轰炸东北,要蒋帮参战。我们“已作好一切准备,他要打多久就打多久,我们同他打到底,直至他认输为止。”今年要补充几十万军队,有的新入朝部队是苏式装备,实行轮番作战,后勤已做好准备。部队要抢修好铁路、公路、桥梁、机场,保证前方供应。到年6月,经过五次战役后,中朝联军歼敌23万人,其中,美军12万,打击了美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迫使敌人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朝鲜战场上形成了双方战略对峙状态,敌人再怎么发动攻势也无济于事,战线都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美陆军副参谋长魏德迈说:“朝鲜战争是个无底洞,看不到联合国军有胜利的希望。”兵力上也发生了变化,敌人由44万增至69万,我方兵力达近百万人(人民军近40万)。志愿军16个军共48个师,7个炮兵师,4个高炮师,9个工兵团,3个铁道师,还有2个直属团和机关部队和公安部队。美军深恐朝中部队再次越过三八线向南推进,通过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先后两次向苏表示,希望苏联能从中斡旋、帮助,然后谈判议和。关于这一点,斯大林向我方作了详细的解释和建议。此时,中朝军人与敌伪军是一点六比一,已占优势,但飞机、大炮、坦克远不及敌人。斯大林也想让美军拖在朝鲜,减轻欧洲的压力,分散敌人的力量。6月初,中央电告斯大林派高岗到莫斯科听取斯大林对停战问题方面的意见,斯大林同意。金日成首相正好来到北京,毛泽东、周恩来、高岗和金日成一起研究朝鲜战局并研究关于朝鲜停战问题。经斯大林同意,高岗同金日成前往苏联共同协商朝鲜停战等问题,并向苏方表明中朝双方对停战的意见和态度。6月中旬,他们和师哲乘坐苏联派来的飞机秘密到达莫斯科,斯大林立即接见了金日成、高岗并听取了朝鲜战场实际情况和对形势的分析。斯大林赞同对形势的分析,并致电毛泽东:“现在停战是件好事。”金、高回答了斯大林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共同研究分析了形势,议定停战谈判的条件。斯大林是谈判行家,对谈判策略方面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他所提问的有些细节,因金、高答不出来,当面作了善意的批评,金日成、高岗自感尴尬。在谈判中,金、高要求苏联援助朝鲜28个师,装备以及战斗机等。这是高岗第二次到莫斯科同斯大林谈判。他虚心接受了斯大林的批评和建议,受到了很大教育,提高了国际政治斗争艺术。高岗和驻苏大使张闻天多次商谈停战问题。他住在莫斯科城内奥斯特洛夫斯卡娅街8号公寓。这是沙皇时代为著名女歌唱家建造的豪华舒适的住宅,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为苏共的高级宾馆。高岗第一次去莫斯科就住在这里。由张闻天陪同看望了正在苏联疗养的林彪。7月初,毛泽东致电彭、高:“应在准备谈判和谈判期间,用极大努力,加强第一线部队的人员和弹药的补充。”“请高岗同志将后方应运人员和武器弹药等,尽快这十天内外运入北朝鲜境内。”“我第一线各军,必须准备对付在谈判前及谈判内敌军可能对我军来一次大的反击,在后方,则举行大规模的空炸”,如遇“敌军大举进攻时,我军大举反攻,将其打退。”

连载四十七

《高岗》作者:张思铨编辑:高婉鑫,封面:康虎飞审核:王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mj/1919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