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历史 >> 德哈维兰的双尾撑战斗机小传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空军之翼网 作者:Armstrong
“吸血鬼”F.3
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都有着航程不足的缺陷,“吸血鬼”F.1也不例外。该机的最大内油续航时间只有45分钟,挂两个副油箱后才增加到2小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哈维兰重新设计了“吸血鬼”的机翼。年6月一架F.1换装新机翼后进行试飞,新机翼在每侧外翼段前缘各增加了一个油箱,使内油从升增加到升。此外该机还改用被称为“马斯顿袋”的新型软式油箱,支持单点加油。
除了增加内油外,德哈维兰还为“吸血鬼”研制了大容量可抛副油箱,有升和升两种。但是大型副油箱加剧了“吸血鬼”的偏航稳定性问题,所以德哈维兰又把垂尾外形从梯形改成“吉他拨片”形,降低平尾位置以简化生产工艺,并在平尾和垂尾的交界处增加了“橡子”整流罩(澳大利亚“吸血鬼”F.30已经采用了新垂尾)。
“吸血鬼”F.3的新垂尾降低了平尾高度,降低了平尾对垂尾了干扰
对比之前的设计
年11月4日第一架“吸血鬼”F.3首飞,由于最大起飞重量增加了50%,所以该机换装了推力更大的“小妖”2发动机。试飞表明F.3的航程和续航力都达到F.1的两倍,改型是成功的。年春生产型F.3开始交付皇家空军,~49年F.3的总产量是架,其中架装备皇家空军,6架装备皇家海军,另有86架出口加拿大,10架出口挪威,印度获得3架,瑞典1架。
加拿大的“吸血鬼”F.3
年初两架“吸血鬼”F.3前往新加坡进行热带测试,分别进行了静力和飞行测试。测试结束后两架飞机访问了一系列远东国家,3月中旬飞到苏丹喀土穆,年底才返回英国。
“吸血鬼”F.3VG在新加坡烈日下准备起飞
皇家空军听说了美国准备实现喷气式战斗机飞越大西洋的壮举后,决定抢先一步。年7月R?W?奥克斯普林少校率6架“吸血鬼”F.3从英国起飞,途径冰岛、格陵兰岛、拉布拉多、纽芬兰,最后飞抵美国,实现了喷气式飞机首次飞越大西洋的飞行,这也表明喷气式战斗机也具备远程作战能力了。接下来“吸血鬼”编队继续访问美国和加拿大多地,美国空军的一名F-80飞行员在试飞“吸血鬼”后不吝好评。
奥克斯普林少校的6架“吸血鬼”F.3编队
奥克斯普林少校(中间戴大盖帽者)和他的飞行员们
在完成飞越大西洋壮举的同时,皇家空军的F.3已经开始部署在欧洲和其他地区。尽管“吸血鬼”最初被设计用来空战和截击,但皇家空军觉得速度较快的格罗斯特“流星”更适合此任务,那让“吸血鬼”做些什么呢?最合理当然是对地攻击了,于是“吸血鬼”的下一个改型将接替霍克“暴风”战斗轰炸机。
“吸血鬼”FB.5
“吸血鬼”对地攻击型的研制几经起伏,最后皇家空军终于决定在F.3的基础上研制FB.5战斗轰炸型。年6月23日改装自F.3的第一架FB.5原型机首飞,该机在“小妖”2发动机周围增加了装甲板,并截去椭圆翼尖使翼展缩短30厘米,还加长主起落架来为外挂弹药提高离地间隙,并应对增加的起飞重量。皇家空军曾一度考虑为主要是低空作战的FB.5安装弹射座椅,但最后仍没实施。
鲨鱼嘴涂装的“吸血鬼”FB.5,注意方形翼尖
“吸血鬼”FB.5的翼下挂架可挂两个副油箱或两枚千克炸弹,翼根下方还增加了4个火箭挂点,可用过双联火箭滑轨挂载8枚76毫米RP火箭。
FB.5的翼根下方可以挂8枚76毫米RP火箭,翼下可挂两枚千克炸弹
年末FB.5开始进入皇家空军服役,服役初期出现了一些磨合性问题,此外该机的主要攻击武器——RP火箭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缺乏弹射座椅也让飞行员们心怀不满。即便这样FB.5还是成为产量最大的单座“吸血鬼”,在~年间的总产量达到架,其中大部分由英国电气生产,还包括了南非的10架和委内瑞拉的24架。
大口径RP火箭
在“吸血鬼”FB.5的顶峰时期,皇家空军在欧洲、中东和远东同时部署了19个FB.5中队。该机参加了40年代末~50年代初英军镇压马来西亚游击队的行动,50年代中期转为训练用途,10年后最终退役。
这架FB.5被用于测试“小妖”发动机的加力型
“吸血鬼”FB.5三面图
“吸血鬼”FB.5的参数
翼展11.6米
翼面积24.34平方米
长度9.37米
高度2.69米
空重3,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5,千克
最大速度千米/时
实用升限12,米
航程1,千米
“吸血鬼”FB.6
瑞士在购买了4架“吸血鬼”F.1评估后,决定正式采购“吸血鬼”FB.5。瑞士“吸血鬼”换装推力增加到千克的“小妖”3发动机,编号也改为FB.6。前75架FB.6直接从英国进口,后架在瑞士埃门公司按许可证制造,其中55架在70年代改装了加长机鼻以安装额外的航电。
瑞士的“吸血鬼”FB.6具有独特的机鼻
“吸血鬼”FB.50(J28B)/FB.51/FB.52/FB.52A
瑞典购买了架与“吸血鬼”FB.6相似的FB.50,本国编号J28B。法国东南飞机厂除自行研制“西北风”外,还按许可证生产“吸血鬼”FB.50,编号为FB.51。东南飞机厂先用英国组件组装了67架FB.51,其中第一架飞机于年1月27日首飞。然后东南飞机厂又独立制造了架FB.51,这批飞机安装西斯潘诺按许可证制造的“小妖”发动机,第一架飞机在年12月21日首飞。
瑞典“吸血鬼”J28B,可以通过尾翼与J28A区别开来
法国按许可证生产的第一架“吸血鬼”FB.51,编号01
“吸血鬼”FB.52也是FB.5的派生型,年~53年间英国共生产了架,并出口到10个国家,此外印度还按照许可证制造了架FB.52。
南非的“吸血鬼”FB.52
意大利购买了经过小幅改进的“吸血鬼”FB.52A,前51架是英国制造的,后架由意大利马基和菲亚特公司制造。
这是意大利的“吸血鬼”FB.52A,已经被做成雕塑
法国“吸血鬼”——SE.//“西北风”
法国在购买了“吸血鬼”许可证自行制造FB.51后,法国空军也要求法国国营东南飞机厂在该机的基础上研制一种安装“尼恩”发动机的“吸血鬼”。法国“吸血鬼”安装西斯潘诺按许可证制造的“尼恩”发动机,最大推力增加到千克。由于F.2的“象耳”进气口并不好用,所以该机加大进气口以确保为发动机提供足够的空气流量。其他方面的改进还有增加内油和配备增压座舱等。东南飞机厂共制造了4架原型机,命名为SE.“西北风”,德哈维兰把该机定义为“吸血鬼”Mk.53。年4月1日第一架SE.原型机首飞,试飞员是雅克?勒坎。
“西北风”于同年12月投产,生产型编号改为SE.,换装“尼恩”B发动机,总产量93架。SE.在外观上与“吸血鬼”FB.5很相似,只不过进气口更宽且没有附面层凸缘,早期的SE.测试机还加装了翼刀。
带翼刀的“西北风”SE.
接下来法国空军又购买了架SE.,该机换装推力和“尼恩”相同的“尼恩”发动机,在耐用性方面有所改进。值得一提的是SE.配备了弹射座椅,SE.后来也进行加装。4年3月最后一架SE.交付,“西北风”仅于2~年期间在法国空军服役,时间很短暂。
博物馆中的“西北风”SE.,加大的进气口取消了附面层凸缘
“吸血鬼”FB.8/“毒液”
继“吸血鬼”FB.5后的下一个重大改进型是FB.8,换装了新型“幽灵”发动机和全新的薄机翼。年两架FB.5被改装为FB.8原型机进行试飞,但由于该机的改动幅度太大,所以被改名为“毒液”,并发展出“毒液/海毒液”系列战斗机,所以先不予讨论。
“吸血鬼”FB.8/“毒液”原型机VV,外观上最大的改变是机翼后缘平直前缘后掠,并增加了翼尖副油箱
“吸血鬼”FB.9
单座“吸血鬼”的下一个改型是FB.9,该机可被视为FB.5的热带型。由于“吸血鬼”FB.5没有空调,所以在热带的“吸血鬼”飞行员们就苦不堪言了,在阳光的直射下,FB.5的座舱直接变烤箱。FB.9在右翼根部增加了戈弗雷公司的空调单元,为此右侧进气口附面层凸缘向前延伸。
为了容纳空调组件,FB.9右侧进气口附面层凸缘向前延伸
对比一下FB.5的进气口
2年“吸血鬼”FB.9开始替换部署在中东和亚洲的FB.5,该机在服役期间参加了镇压肯尼亚矛矛革命党的战斗。FB.9是最后的“吸血鬼”单座型,在~53年共制造了架,其中架装备皇家空军,16架卖给了罗德西亚(现津巴布韦)。罗德西亚的FB.9换装“小妖”3发动机,小幅提高了高温环境性能。
“海吸血鬼”F.20
英国皇家海军舰队航空兵很早就开始
埃里克?布朗驾驶“海吸血鬼”原型机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喷气式飞机的航母降落
“海吸血鬼”的舰载测试很成功,但其性能并不能满足舰队航空兵对一线舰载战斗机的要求,不过作为低成本训练和评估机还是很合适,可以加快皇家海军迈入喷气时代的步伐,于是在年初舰队航空兵订购了20架“海吸血鬼”F.20。
“海吸血鬼”F.20除大型襟翼和减速板、拦阻钩外,还加长加固了起落架,以及类似于FB.5的短机翼。F.20最终交付了18架,都是用F.3或F.5改装的。年10月F.20开始服役,飞行员们发现驾驶F.20着舰进场时的操纵很容易,飞机姿态稳定响应迅速,前方视野极佳。但由于发动机推力不足,F.20在无弹射舰载起飞时总让人提心吊胆。舰队航空兵的飞行员们通过“海吸血鬼”F.20积累了操作喷气式战斗机的经验,6~57年F.20功成身退,于年全数报废。
“海吸血鬼”F.20的V形尾钩收在尾喷管上方的海狸尾中
除了尾钩外,“海吸血鬼”的襟翼也连成了一块
在“床垫”上着舰的“海吸血鬼”F.21
皇家海军使用“海吸血鬼”进行过异想天开的无起落架着舰测试。由于第一代喷气式舰载战斗机的性能不足,所以皇家海军就设想能否取消舰载战斗机沉重的起落架,直接用机腹降落在一种柔性甲板上,起飞则使用弹射方式,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舰载机的性能。
铺设在航母甲板上的柔性甲板也被称为“床垫”,实际上就是在充满水的水管阵列上铺了多层橡胶。年12月29日埃里克?布朗驾驶一架经过改装的“吸血鬼”F.1进行了首次机腹着舰测试,降落过程非常粗暴,直接导致飞机报废,幸好布朗无碍。
英国人对航母技术的贡献举世公认,不过不包括“床垫”着舰技术
皇家海军并没有死心,在年又订购了两架专用于“床垫”测试的“海吸血鬼”F.21。F.21与F.20相似但加强了机腹结构,其他方面也有细微改进,当然也保留了起落架。~49年间F.21在“勇士”号航母上成功进行了“床垫”测试,飞机和“床垫”都经受住了机腹着舰时的冲击,看起来柔性甲板概念已达到实用阶段了。但50年代初皇家海军最终放弃了柔性甲板计划,一方面因为通用性差,另一方面因为喷气式舰载战斗机性能的提高。
双座型
“吸血鬼”NF.10/NF(T).10/NF.54
在研制“吸血鬼”FB.5的同时,德哈维兰公司自筹资金开始研制“吸血鬼”双座夜间战斗机,项目编号DH.。夜战型沿用了FB.5的机翼和尾翼,重新设计了宽体中央机身,机身加长1.17米以在机鼻安装一部AI.X雷达(即美制SCR-B)。DH.的座舱采用并列双座布局,飞行员在左,导航员/雷达操作员在右,仍没有弹射座椅。座椅受限于机身宽度只能前后稍稍错开,飞行员座椅靠前一点。DH.改用向后打开的蛤壳式隔框座舱盖,座舱盖在逃生时可以抛掉。
首飞中的DH.原型机G-5-2
经过涂装并增大垂尾后的G-5-2原型机
由于DH.比FB.5重了千克,所以换装推力较大的“小妖”3发动机。该机保留了FB.5的4门20毫米机炮和翼下挂架。
德哈维兰制造了3架DH.原型机,其中第一架在杰弗里?派克的驾驶下于年8月28日首飞,9天后参加了范保罗航展。因为DH.加宽加长的机身,所以该机被人戏称为“派克的猪”。由于换装了“小妖”3发动机以及气动外形的改变,DH.的速度和爬升率甚至快于FB.5,但还是比不上双发的“流星”。
DH.航展亮相后的一个月就获得了埃及的12架订货,但由于中东形势紧张导致英国对该地区实施武器禁运,所以这批飞机始终没有交付。皇家空军接手了这批DH.,命名为“吸血鬼”NF.10夜间战斗机,作为“流星”和“毒液”夜间战斗机服役前的过渡方案。
“吸血鬼”NF.10的硕大机鼻
年春“吸血鬼”NF.10开始服役,仪表板上的许多阿拉伯语说明文字给机组造成了一些困扰。NF.10凭借机动灵活也受到了飞行员的欢迎,但他们对缺乏弹射座椅心存疑虑。NF.10可以轻松拦截阿芙罗“林肯”和波音B-29这样的螺旋桨轰炸机,但面对英国电气“堪培拉”喷气式轰炸机时就力不从心了。NF.10的总产量仅78架,在一线一直服役到4年。
这架“吸血鬼”NF.10被用于测试“海雌狐”的尖头雷达罩
36架“吸血鬼”NF.10从一线退下后被改装成NF(T).10导航教练机,用混泥土配重取代了雷达,并升级了导航设备,一直服役到9年。
“吸血鬼”NF(T).10夜航训练
“吸血鬼”NF.54是NF.10的出口型,德哈维兰公司在2~53年向意大利交付了10架,此外还向印度出售了30架使用退役NF.10翻新的NF.54,于4~58年交付。
意大利空军的“吸血鬼”NF.54
“吸血鬼”T.11教练机
鉴于“吸血鬼”单座型的受欢迎程度,年春德哈维兰公司决定研制“吸血鬼”并列双座教练型,项目编号DH.,年11月15日原型机在约翰?威尔逊的驾驶下首飞。DH.很快引起了皇家空军的兴趣,该机可作为“流星”T.7教练机的有益补充。皇家空军在年春~2年初对原型机进行了长时间评估,之后开始订购“吸血鬼”T.11生产型。T.11在2年秋开始服役,总产量架。
DH.原型机G-5-7
“吸血鬼”T.11的并列座舱
“吸血鬼”T.11是NF.10的改型,座舱经过重新布置增加了内部空间,所以座椅无需交错。T.11的机鼻整流罩也从NF.10的拆卸式改为铰链式,此外还换装“小妖”33发动机。“小妖”33派生自“小妖”3,最大的改进是从压气机引气来对座舱增压,而“小妖”3只能通过驱动外部鼓风机来增压。T.11保留了单座型的全部作战能力,不过一般只在前机身安装两门机炮以减重。
一架早期型“吸血鬼”T.11VW
“吸血鬼”T.11的性能和操控性让人满意,但沿用自NF.10的隔框座舱盖限制了视野,此外座舱仍然狭小,依旧没有弹射座椅。第架T.11开始改用整块吹制成形玻璃的座舱盖,改善了视野,并增加了垂尾背鳍,该机最重要的改进是安装了两个马丁-贝克3B弹射座椅,终于解决了飞行员们的心腹大患。早期出厂的T.11也按此标准进行了升级。
后期型T.11,采用整体玻璃座舱盖、弹射座椅、大面积垂尾
“吸血鬼”T.11在皇家空军训练司令部一直服役到年,之后被福兰“蚊蚋”T.1取代。少量T.11执行杂项任务一直到年。
“海吸血鬼”T.22
皇家海军在2~55年也获得了73架小幅改进的T.11,编号为“海吸血鬼”T.22,不过并不能上舰。T.22早期批次也是隔框座舱盖和普通座椅,后期批次改用整体座舱盖和弹射座椅,早期出厂的飞机也随之升级。60年代初T.22开始从一线退出,一些被转卖,少量在二线部队一直服役到年。
后期型“海吸血鬼”T.22
“吸血鬼”教练机的出口型
德哈维兰还出口了架与T.11类似的“吸血鬼”T.55,瑞士和印度分别按许可证制造了30架和60架T.55,印度还把部分T.55改装成PR.55侦察型。此外澳大利亚联邦飞机公司也制造了相当于“吸血鬼”T.11的T.33/T.33A/T.35和相当于“海吸血鬼”T.22的T.34/T.34A教练机。
这架是奥地利空军的“吸血鬼”T.55
澳大利亚制造的“吸血鬼”T.35
T.35的机头设备舱
“神秘喷气”II支线客机
60年代末,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喷气飞机公司想出了许多点子来重新利用退役的“吸血鬼”T.11,其中最有趣的就是“神秘喷气”II六座商务机了。“神秘喷气”II使用T.11改装,换装全新设计的6座中央机身,后机身安装一台罗罗“蝰蛇”涡喷发动机。喷气飞机公司改装了一架原型机,但是在试飞之前公司就破产了,老板也因藐视法庭的指控而入狱。80年代末喷气飞机公司重新开张并继续推销“神秘喷气”II概念,但时过境迁,该机已经严重过时了。
这就是有趣的“神秘喷气”II六座商务机,仅此一架原型机
“吸血鬼”是皇家空军从活塞时代迈向喷气时代的重要桥梁,各型“吸血鬼”的总产量达0架,是15个国家空军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年最后的“吸血鬼”才从瑞士退役,现在私人和各机构手中的“吸血鬼”仍活跃在各大航展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