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历史 >> 基于物型课程理念构建ldquo山水田
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新的劳动教育的实施图景已经铺展,在等待制度保障、一体化课程设计等政策的同时,学校更应以劳动教育载体的构建为突破口,以教育者的“实干”来实现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破冰”。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南山湖小学在物型课程理念观照下,以“山水田园”劳动课程的建设为着力点,致力于劳动教育的载体建设,形成了较为显著的劳动教育特色。
一、基于物型课程理念的劳动教育载体设计教育是基于物质、超越物质的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再造,这是物型课程的主张。要克服劳动教育的空泛性,载体建设是前提之一,这是劳动的具身性、对象性、实践性所决定的,这也是劳动教育实施的“牛鼻子”。因此,劳动教育必须有一定的劳动载体——即适合学生劳动的场所及承载劳动课程的物型。
劳动载体须形意兼备。南山湖小学伴湖而建,是一所融在自然山水中的学校。规划伊始,学校即以“化万物以育人”的理念进行设计。我们以原生态山水气象为基点,建设了“山水田园”的地表文化,取山造境,取水喻志,校园呈现出一派“山水风光,田园诗情”的意境:挖土成湖,堆石成山,喷泉游鱼,绿植丰富。前瞻性理念指导下的校园规划,让南山湖小学的校园呈现出一派山水风光、田园诗情,这为劳动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山水田园”劳动课程的目标和体系劳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在“山水田园”劳动课程的目标体系中,弘扬劳动精神是核心。在对劳动精神进行寻根溯源时,就不得不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田园精神”,不得不提到山水画和田园诗营造的审美意境。基于传承和创新,我们将“山水田园”作为劳动精神的物化载体,承载着物型与意义趋同的目标价值。
内容遴选,具化课程目标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有公认的三维向度:一是塑造劳动观念;二是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三是养成劳动习惯与品质。以“山水田园”为载体,南山湖小学劳动课程的目标得以具体化。
“山水田园”塑造劳动观念。我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而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山水田园诗”则自成一派。“山水田园诗”歌咏自然和田园生活,彰显出“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和态度。这为实现“塑造劳动观念”的课程目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山水田园”承载知行合一的主张。田园中须有实实在在的劳作,而大量种植的作物则是“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丰富载体。学生通过App“形色”可以方便地获取关于农作物的知识。各班制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s/20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