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历史 >> 调研随笔张瀚文苏丹在困境中成长
题记:笔者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级政治学专业研究生,师从张哲老师,目前主要研究南方分离后苏丹经济调整概况。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赴非调研”专项资助下,年下半年,笔者有机会与孔令佩同学一道前往苏丹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学术调研活动。回国后,有关苏丹的印象和感觉一直萦绕心头,写下此文以作纪念。
苏丹,这个曾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但由于历史、宗教、种族等原因,在南北部发动了长达20多年的内战,年7月,世界上最新的国家南苏丹共和国正式成立,标志着原苏丹被彻底地一分为二。失去了坐拥大量自然资源的南部,外加上长年累月的战乱以及尚未完全解决的西部区域“达尔富尔”问题,如今的苏丹,仍旧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行走在这个国家,尘土飞扬笼罩着首都喀土穆,破烂不堪的马路穿梭在一个又一个街道,马路上站着吹篪乞食、无家可归的人。
位于巴赫里(Bahri)地区灯火辉煌的清真寺
喀土穆是苏丹的首都。青尼罗河、白尼罗河在此合二为一,向北流入汇成著名的尼罗河。喀土穆恰似镶嵌在河流汇合处的一颗硕大明珠,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彩。喀土穆城区由喀土穆、北喀土穆和恩图曼三镇组成,共有5座大桥将它们相连。在阿拉伯语中,“喀土穆”意为象鼻,这是因为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汇合后形如象鼻,喀土穆由此得名。喀土穆始建于年,曾是象牙贸易中心。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占领苏丹时定都于此。年,喀土穆毁于英国对苏丹的侵略战争,年得以重建。
作为苏丹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及交通枢纽的喀土穆,苏丹的许多标志性建筑、重要机构、宗教设施和著名博物馆等都坐落该城。苏丹议会大厦和古兰经大学位于恩图曼镇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的交汇处。苏丹总统府、苏丹国家博物馆等位于喀土穆北临青尼罗河的滨河大道,上世纪70年代由中国援建的友谊厅位于这条大道的南侧,它被苏丹人民称作“苏丹新郎额上的美丽月牙”。
苏丹新总统府(年由中国承建)
中国援建的友谊厅
一、”迷雾之中”的苏丹
沿喀土穆市中心铺设着柏油的滨河路走去,马路一侧是静静流淌的尼罗河,另一侧官邸、饭店、学府云集。晨曦中的道路上,拥堵的车流和匆匆行走的人们,让人很难将这里与“不发达”“贫穷”“战乱”相联系。尽管苏丹以石油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在近些年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但是毕竟这种高速发展的势头紧紧维持了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对于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仍然笼罩着一层迷雾。
苏丹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从喀土穆中心一路驱车向北,一路经过沥青路、黄土路。除了机场大道,其他道路上更是坑坑洼洼,有时候积水太深,底牌低的车辆就会陷进去,交通变得更加拥堵。路旁的建筑有别墅也有搭建的茅草屋,但更多的是建了一半的“半拉子”工程,苏丹的半拉子工程是常态,属于计划之内,所以这里的半拉子工程多数已处于使用状态:一层建完了就先用一层,任由二层的钢筋支愣着;左半个房子建完了就先用左边,而右半边则像极了国内拆迁未完的残垣断壁。由于时间跨度大,建好的那半已显得陈旧、破败,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拆了一半而不是建了一半。
简易搭建的棚子
富人区的别墅
20年的经济制裁,再加上年苏丹南方分离的影响,苏丹的经济备受打击,甚至看起来很羸弱。这种“不健康”渐渐地对日常生活有了影响。虽然在去年十月,美国解除了对苏丹的经济制裁,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反而雪上加霜。年,苏丹多地多次出现石油供应短缺。今年下半年更是出现了油荒现象,甚至因为没有汽油,本国需要进口的产品进不来,出口的产品出不去,对本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供电的稳定性也带来了隐忧,停水停电更是常见,使得当地的民众对执政者颇有怨言。
排队加(汽)油的车排成了长队
买面包的人排成了长队
二、”迷雾”中也有光芒
然而,当天空足够黑暗时,星辰就会熠熠生辉。当你处在最困难的时候,那就是距离成功不远了。
苏丹南方的分离使苏丹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去发展本国的国民经济,和平与发展的前提始终是以和平为导向的。原本以为,在非洲晚上不宜出门,谁成想,晚上才是苏丹真正生活的开始。在这里呆了许多年的华人朋友跟我们说,苏丹喀土穆是非洲最安全的首都。静静流淌的尼罗河河沿岸有许多的饭店、餐厅,道路两旁都停满了车辆,有许多小孩子在擦车,一个装满不知是洗洁精还是洗衣粉的桶,再加一块抹布就是他们的工具。朋友说,这些小孩是难民,有些来自达尔富尔,有些来自南苏丹,也有一些是从叙利亚逃过来的难民,这里有许多叙利亚餐厅,因为苏丹对他们来说不仅安全,而且语言相通,所以他们都来这里讨生活。所以不得不说苏丹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晚上的尼罗河舒缓悠扬,水面上只留下了船舶划过的阵阵涟漪,岸边灯火辉煌,与白天的喀土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到了晚上,你才会真正见识到苏丹政府经济辉煌时期的模样。
尼罗河边的夜景
在苏丹的大街小巷,所有的当地人都会对你展示着一张张发自肺腑的微笑的脸。从大老远就用中文跟你问好,或者用阿拉伯语或者英语欢迎你来苏丹,一些小朋友还会用阿拉伯语对你说“愿真主阿拉保佑你”!在这里,你会感觉到人和人之间、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时时刻刻都被温暖包裹着。他们像爱自己一样的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但凡家里条件好的都会选择读书和出国留学,以使自己日后能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够快一点强大起来。
孔子学院学生开心的面庞
三、绽放无尽的苏丹光芒
苏丹拥有不可估量的矿产和稀有金属资源,具有不容小觑的发展潜力。除石油和天然气以外,还有铁、铜、黄金等,也有可供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待开发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如太阳能、水能和港口等。农业在石油产业发展前就是苏丹国家的支柱产业,但石油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农业产业百废待兴。苏丹政府开始重新重视农业的发展,苏丹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芝麻、阿拉伯胶等,山东高速集团就是在苏丹发展棉花种植和出口的农业公司,将为苏丹的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
苏丹南方的分离导致苏丹的石油收入大幅减少。为了恢复经济发展,苏丹政府开始寻求包括黄金在内的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和当地的私人企业都纷纷转向矿产资源的投入。苏丹国土面积大,潜力大,基础设施相较于其他一些国家还算完备。
麦罗埃金字塔入口处
苏丹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有待开发利用。他们没有过多的风景名胜古迹,但更多的是拥有一些“漫不经心”的风景,也就是这些小场景让你觉得很震撼。麦罗埃金字塔,比不上埃及的久负盛名,但却历史悠久,没有拥挤的人群和喧闹声,只有阳光、沙丘和骆驼静静地述说着厚重的历史。苏丹北部的苏丹港,临近红海,海岸线绵长,有良好的气候和优质的沙滩,吃水能力强,风景优美,是旅游、潜水、进行进出口贸易的最佳区位,发展港口经济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更加紧密的与外界进行联系。苏丹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调整措施来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美国也解除了对苏丹的经济制裁,苏丹将慢慢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
一处残破的金字塔
不来苏丹,你只会觉得苏丹乱、不安全、贫穷,但当你生活在其中,你会对这里的慢节奏生活着迷。在国内久经“勤奋”、“竞争”、“存亡”等观念的熏陶,到了这里才发现,慵懒与闲散也是人生常态,甚至这才更接近于人生真谛。从非洲回来的第一天,假期的火车站异常拥挤,乘客们衣冠楚楚,可是看不到一张生动的脸。人人都学会了用太极的技巧做自我保护,却唯独忘记了恣意开怀地大笑。人们如此靠近,却又如此疏远。
具有特色的宰牲节食物
生平第一次“漂洋过海”,穿越时差,到国外;第一次靠着朋友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s/1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