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21年前的今夜,举国无眠,香港大雨,转晴

发布时间:2018/7/19 0:39:38   点击数:
广东共青团根植中国南方的青年价值叙事

很少有像年7月1日0点那样震撼人心,尤其对亲历者而言。

公元年6月30日23时59分15秒,米字旗在英国国歌声中徐徐降落,护旗手将旗帜摘下,叠起,像历史书合上最后一页;23时59分58秒,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指挥抬起双臂,挥动指挥棒,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那一夜,香港大雨。一场酝酿了年5个月零4天的大雨,在7月1日,转晴...

香港,回归。

7月1日,连续多日阴雨的香港,转晴...

最后一个英属香港人年6月30日23时56医院出世。4分钟后,一个写进人类历史的时刻到来:没有战争杀戮、没有流血革命,香港政权的交接在降旗和升旗间和平地完成了。

“用握手进行防务交接,比刺刀见红来得更震撼。”一位参加过战争的军人说。

年6月30日23时58分53秒,中方中校军官谭善爱对英方卫队长说:

“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谭善爱洪亮的声音,犹如铿锵誓言和庄严承诺,响彻香港上空。

当年6月30晚,解放军先头部队经落马洲抵港,在原地等候着黎明时分接收军事用地。

年7月1日0时0分0秒,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

而在年的6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已是在香港检阅驻港部队。

那一刻到来时,数以万计的街头的士、游艇汽笛在零点一齐鸣响10秒钟;兰桂坊一家取名“”的酒吧门前时钟下,人群挤成石榴籽,此前这里是圣诞节倒计时的主场...

▲当晚,一个名为“一国两制的回归”化妆派对上,狂欢者将身上的英国服饰换成中式服装。

▲许多人彻夜不眠,守在电视机前等待0点的交接仪式。一名网友回忆起,那晚他的祖母,那位经历了中国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改变的90多岁老人,在电视机前激动不已,泪流满面...而在北京,数千人挤满了天安门广场,观看大屏幕上的交接仪式直播,欢庆高歌。

▲在广州,约三万市民在天河体育中心集会,国旗升起时,所有人的脸上都能看到同一种表情,激动,和希望。

那晚,在港督府前执勤的警员迅速从衣兜里取出新警徽,用了5秒,将制帽上缀有英国女王皇冠的旧警徽换下,新警徽上标有紫荆花图案和中文“香港警察”。

▲7月1日0时,在外面执勤的香港警察立即在街上换上了新徽章。

那晚在会展中心新翼当值的多名警察,都完成了这个动作。在入口执勤的阮鸿翔,40多岁,摘下帽子,用手指着被汗水浸湿的头发,一字一顿地对内地记者说,“我的头发与你的一样,都是黑头发。”

▲一名香港警察手举着一瓶香槟,庆祝香港回归。

▲年7月1日,当地法官在特别行政区就职典礼上宣誓就职,首任特首董建华露出微笑。

那一夜,大雨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后,英国查尔斯王子携刚刚去职的末代港督彭定康,披着夜幕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驶离香港,消失在茫茫大海中。起锚处,正是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的登陆点。

▲年6月30日,告别仪式上,彭定康从仪仗队员手中接过英国国旗。

▲英军告别仪式上,英国皇家海军乐队在倾盆大雨中演奏单簧管。

▲彭定康登船挥别香港,其女儿落泪。

在四川的邓小平旧居里,雕塑前贴了喜字。人们将房间重新打扫了一遍,门窗全部打开,打开所有电灯,两台彩色电视机同时播放着交接仪式的现场实况。一位四川老人伸着手指朝电视机走去,“小平,你再多活四五个月,不就能看到这一天了吗。”年过九旬、住在香港新界的蔡松英在同一时刻发出同样的感慨,“就差那么一点儿时间,他竟不能来。”

▲年1月19日,邓小平南巡,站在深圳河大桥桥头眺望对岸的香港。8年前,他以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坚如磐石的意志促成香港于年7月1日回归。“我一定要活到那一天,就算坐着轮椅,也要到香港走走”,可惜老人家终生未能如愿。

▲年6月30日,小平同志遗孀卓琳抵达香港,准备出席晚上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年6月30日,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之际,新疆个体户张明在天安门广场告慰小平同志。

7月1日清晨,已经连续多日阴雨的香港被一缕干净透亮的阳光唤醒。对于万香港人而言,上班族步履急促,黄大仙庙香烟缭绕,赛马场依然人声鼎沸,那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一天,一切,才刚刚开始…

▲年7月1日,这名女婴在香港交接当晚出生,成为了香港回归后第一位出生的香港孩子。当天,香港人民生活如常。“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

香港,从何处来...

公元年8月29日,烈日炎炎。一队清朝官员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在自己的土地上,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的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

此间的年5个月零4天,香港在殖民时期的时间大潮里,风雨漂泊、几经动荡...

▲年签署的《南京条约》明确将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此后,年的《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割让;年,英国租借新界,租期九十九年,到年期满为止。图为年1月,英军进犯大角、沙角炮台。

▲殖民地首任行政官义律相信英国向中国销售鸦片是“英国遍及全球的商贸链的重要一环”。从年到年,香港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部分是来自鸦片贸易。直到年,香港才禁止吸鸦片。图为在香港吸食鸦片者。

香港在清朝时隶属于广东新安县,居民多以种地为生。后来,随着太平天国战争,陆续有富商和难民进入香港。香港从来都是华人为主的城市,但大多数华人地位不高,很多以服侍欧籍人为生。

在二战以前,香港欧籍人和华人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政府执行种族隔离政策,最明显的例子是太平山。香港岛上的这个山区,除了为欧籍人当佣人、厨子、家仆和司机的华人外,其他华人一律不准居住。这样的法例直到年才撤销。

▲殖民地早期香港太平山的建筑。

年,辛亥革命爆发,香港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大量支持革命党人的组织,本地华商也出资支持革命。辛亥革命时期,每天都有大量难民从中国涌入。

▲辛亥革命期间的香港街头。

年代,中国的民族主义革命带来了一个罢工和抵制运动盛行的年代,香港也先后发生了海员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但对比大陆,香港仍然是稳定的,这也让本地华人对香港产生了越来越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省港大罢工情景。

年,香港遭日本侵略沦陷,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占时期。二战后,蒋介石政府本打算收复香港,有些英国官员也认为应在此时交还,但是,蒋介石没有完全取得罗斯福的支持,最后丘吉尔誓死不交还香港。战后,港府依赖华人重建香港。

▲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同盟国在香港中环和平纪念碑前举行胜利纪念仪式,中国国民政府派军队参加。

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0月17日,解放军在推至中港边境就停止了。后来,香港成为被西方封锁的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窗口,向大陆提供外汇的中心。

▲年,中港边界的双方保卫人员。

而当时香港的生存也依赖于内地的善意。年底,周恩来批示兴建东深供水工程,缓解香港用水困难。

▲年12月,香港九龙深水木屋区发生大火后,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广州分会积极筹款、筹粮,发放给香港同胞。

▲年代的香港小学生。

年代至年代香港经济极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香港未来的政治地位却是未知数。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就香港前途问题与邓小平进行会谈。邓小平明确提出香港的“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将在年收回香港一锤定音。

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决定。《联合声明》和《基本法》保证香港法律和司法制度不变,但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基本法》的最终解释权。《基本法》明确了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

▲大会上,人大代表注视表决结果。

风雨共进,我们是一家人...

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位戴眼镜、着西装的香港年轻人,一曲《我的中国心》,让亿万国人在热泪盈眶的同时,记住了一个名字:张明敏。亿万国人的热泪,映照着同一颗祖国对香港盼归的心。

二十多年里,内地与香港携手共进,共迎风风雨雨。

但近年来,由于英国殖民地政府撤离时,刻意留下的政治争议,香港政治争吵不断,一小撮“港独”分子借机冒了出来,反内地客事件也时有发生,加之媒体的放大,两地同胞的情感纽带似乎出现了裂痕。

▲年10月12日,在香港立法会新一届议员的宣誓入职仪式上,两名来自香港“青年新政”组织的议员梁颂恒、游蕙祯,在宣誓仪式上当众展示写有“香港不是中国”的蓝色旗帜,并在宣誓时更改誓词内容,称效忠“香港民族”,并将英文誓词中的“China”故意读为具有辱华意味的“支那”。并用fxxking等侮辱性词汇放在China之前。激起民众的谴责。后被取消议员资格。

▲年,香港各界群众的“保普选、反占中”大游行。约有十多万人走上街头,齐声高歌那首被港人视为香港精神的象征的《狮子山下》,激起港人挣扎苦斗、逆境求强的共同情感,让人动容。

-THEEND-

来源:央视新闻、冰点周刊、

光明日报、凤凰新闻、新浪图片

编辑:玲

转自广东共青团,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主管:共青团惠来二中委员会

主办:惠来二中希望文学社

社长:林雪婷

赞赏

长按







































长沙白癜风专科医院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s/1559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