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尘封7年的私密日记,披露一个人真实的心路

发布时间:2018/2/10 17:56:24   点击数:

年1月29日,五九的第三天,风飕飕的,贼冷贼冷。

在乌鲁木齐柴窝铺国际机场,唐田看着手中的照片,心里涌起一丝失意感。

唐田的孩子刚一岁,离家时,儿子向他笑的招手,妻子也带着微笑送他出门。

飞往北京航班的已经开始广播,唐田收好照片,走向登机口。在北京还有其他同事在等着他,在年三十那天一同飞往苏丹,为苏丹的油田提供气举技术服务。

苏丹是非洲最大的国家,探明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但这里却十分贫困,自然环境也异常恶劣,唐田在他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年2月3日星期四晴

苏丹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国家,首都喀土穆也就相当于中国西部一个县城的规模。

这里很热,非常热,一种让人很不习惯的,不舒服的热。坐立不安,头脑发昏,鼻子里总有一股味道,到底是什么味道也说不清。

年3月5日星期六晴有风

原始丛林面积很大,遮天蔽日,黑乎乎,阴森森的,眨着诡秘的眼睛,吓得人们不敢靠近。随处可见的秃鹫,在草丛中撕吃腐肉。碗口粗、长一两丈的大蟒,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悄悄地爬过来了,盘住人的腿。毒蛇和毒虫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只要叮你一口,皮肤上马上起泡,随之腐烂。

一个石油测量队员进入沼泽,突然发现黑球随水飘流,原来是上万只毒蜂抱团滚在一起,看到人,毒蜂轰地一下飞起来,測量队员聪明,一下沉到水里,眼看骑来的大骆驼被毒蜂蛰死了........

除了中国,还有其他国家也在苏丹开采石油。苏丹的巴里拉油田,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还有其他一些国家,都在这里干过,但没有取得好的开发效果。美国的跨国石油公司所属的雪佛龙公司定义为“没有潜力和商业价值”的地方,这等于是判一个油田死刑。

苏丹人不服,中国人更是不信邪,就在这个巴里拉,就在这个六区,硬是打出了“有潜力和商业价值”的油井。而且高产稳产好多年。据年12月商业部的消息:“巴里拉油田日产原油5万桶,日增原油3万桶。

年3月8日星期二晴

一个黑人雇员说:“虽然帮助我们苏丹采石油的不光是中国人,但中国人最诚实,最能吃苦,也最有技术,和你们在一起开采石油,一起干活,我们心里舒服。

另一个黑人工程师说:“我们只信任中国,信任中国的石油公司。”

唐田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搞气举设备调试和安装,在连续工作4个月后,按照合同,唐田已经可以回国了。当他飞到了离巴里拉多公里的苏丹首都喀土穆,办好手续,准备转机回国时。突然接到通知,返回巴里拉,合同要延长3个月。

年5月18日星期三晴

巴里拉需要石油,苏丹需要石油,听说我要撤,苏丹人急眼了,去找我们领导。

后面的工作我也清楚,我还要去伊朗。吐哈油田负责的国外油田,除了苏丹,伊朗,还有哈萨克斯坦。这三个国家都上我们的气举,上我们的技术,我又为我们吐哈油田的气举技术兴奋起来,骄傲起来。

年5月初,苏丹巴里拉油田6口气举井陆续投产,“吐哈气举”在苏丹6区“小试牛刀”便取得显著成效,6口气举井日产油1.万桶,平均单井日产油量桶。

图右为唐田

尼罗河静静流淌,让人安谧平和。

海外工作听似风光、实则艰辛,是唐田在海外工作的第八个年头。而在苏丹、哈萨克斯坦、伊拉克等国家,越来越多的吐哈石油人出现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打造吐哈品牌,树立中国形象。

就像唐田在日记里写的:

一个普通的石油工人,带着祖国的使命,带着中油集团的使命,带着石油人的使命,帮助一个发展中的非洲国家开采石油,作为中国的石油工人,那是无尚光荣。

END

统筹/鲁全国 文字/何世强唐田

编辑/贾斌 图片/唐田部分来自网络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百癣夏塔热片痘痘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s/1447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