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机票 >> 凡是遭遇政变都意味着重大人身危险吗
当前,全球最大的政治热点,是来自地球两端的两场政局突变。
当4月11日苏丹自发生政变以来规模最大的“百万人大游行”还在反对派紧锣密鼓筹备中时,委内瑞拉却于30日又发生针对现任总统马杜罗的政治运动,大量支持者走上街头同安保力量发生暴力冲突。
委内瑞拉街头的冲突
与此相反,虽然苏丹政变前后一直都在发生规模庞大的静坐和游行示威等活动,而且官方军警也始终高度戒备,但自政变以来尚未发生因干扰示威而引起的对抗,掌权的过渡军事委员会始终容忍民众大量阻断城市道路和游行示威的行为。
同时,组织良好的反对方也能够做到在示威游行的同时,不对军警人员和普通平民进行人身攻击,甚至在官方缺位的时候,组织人力在街头协助指挥交通,尽量不干扰热点地区以外的民众正常生活。
苏丹首都喀土穆的抗议活动
这两场政治动荡在暴力冲突层面体现出来的差异,和两国迥异的社会、文化、政治和治安传统密切相关。
曾经因为石油美元而经济蓬勃的委内瑞拉,在一个相对较长的阶段内,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基本福利保障充分,民众享有较高的幸福指数。
委内瑞拉石油综合储量排名世界第一,人口总数不到万,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年到年,委内瑞拉的总体经济水平持续上升,特别是国际油价从年的每捅10美元,飙升到年的多美元,致使委内瑞拉在即使不增加石油产量的情况下,就能坐收十余倍的外汇收入,政府长期处于静待发财的安乐窝中。
但是,过于丰富的石油资源,也成为捆绑和阻碍委内瑞拉长期发展可能性的牢固绳索。
石油产业轻松带来的丰厚收入,使得其货币持续坚挺,各类工业产品在国际上失去竞争力,同时,政府为争取民心而不断加码的优厚福利,又让一般民众安于享乐,不愿意进行辛苦奋斗、为经济的多元化和产业迭代升级储备基础条件,导致除石油以外的其它行业基本没有发展机会。
年,委内瑞拉石油出口额占GDP的50%以上,占出口总额的96%,如此畸形单一的经济结构,为其社会政治经济的全面崩溃埋下了祸根。
随着年以来国际油价的持续下滑,所有让人担心的可怕后果,都在委内瑞拉逐一应验。
石油收入的减少,使得政府为维持正常运转和庞大的福利开支出现困难,为应对困难而进行的国有化改革、外汇管制和基本生活用品价格管制等措施,使得经济活力进一步下降、外资撤离和国内基本生活物资生产难以为继。
政府为渡过难关而采取的超高通货膨胀措施,又使得困窘的贫民阶层几乎陷入一贫如洗的绝境,导致大量平民不但无法如以前一样享受生活,甚至连最基本的水、电和食物开支都无法承担。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有四分之三的委内瑞拉人因食物短缺、营养不良,体重减少了19磅,这在基本已经解决了食品问题的现代社会,是很罕见的现象。
由于经济极度单一化导致经济体系缺乏任何弹性和冲击耐受力,委内瑞拉的经济,几乎是随着油价的持续低迷而一路走向不可避免的崩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各国际分析机构早在几年前就普遍认为,委内瑞拉的经济全面崩溃和由此导致的政治动荡,如没有强力的外援介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甚至都很少有机构能提出有效的自救方案。
生活物资紧缺的委内瑞拉民众
即使是经济状况较好的时期,委内瑞拉的治安情况都不算很好,自年开始进口物资短缺以来,各类犯罪更是飙升,盗窃、抢劫、绑架案件比率居高不下,每年仅仅是因为争夺粮食而争斗致死的人都数以百计。
犯罪指数达85.28%,高居全球第一,堪称全世界最危险的国家。
年,委内瑞拉国民的悲惨指数高达.7分,因政治动荡、经济萎靡、治安恶劣等原因,连续多年雄踞全球第一。
暴力对抗,早已是包括首都加拉加斯在内的民众习以为常的交流方式。
因此,4月30日以来的政治动荡,几乎立即就引发了各派别的武力冲突,几乎是必然会出现的局面。
而地处非洲中北部的苏丹,刚刚结束总统巴沙尔30年的强力统治,经济发展水平在国际排名中也很低下,还在年经历了南苏丹的独立,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石油收入,可谓动荡频发,民生困苦。
与此对照,虽然全国有个部族,但占人口总数90%的阿拉伯人和百分之73%的穆斯林比例,使得苏丹的人群差异并不太大,难得的是,首都喀土穆虽然也处于酷热和贫穷中,但是除有少量的小偷小摸犯罪外,暴力案件十分罕见,恐怖主义袭击也近乎绝迹,对外来人员最大的安全威胁,来自于其破败的道路和混乱交通造成的行车风险。
热情的苏丹人平时并不热衷于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也极少发生针对外国人的排外运动。
根据通常的定义,政变是指统治集团通过密谋,用政治或者暴力手段等非正常途径实现权利转移的行为。
由于政变的直接目的直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核心权力,其上附着着巨大的综合利益,在法治对人身和财产保障不健全的政体下,对核心权力的争夺,通常意味着你死我活的暴力对抗。
但各国由于历史、文化、宗教等原因的差异,政变在对民间形成暴力威胁的程度上,却表现迥异。
年12月,太平洋旅游天堂斐济发生军事政变,总理莱塞尼亚·恩加拉塞被软禁后解除职务,这是斐济近20年来发生的第四次政变,然后,什么新的治安动态也没有发生。
虽然事后大赦国际对斐济军方迫害反对派的行为进行了跟踪研究和谴责,但是这次政变,并没有直接针对民众采取暴力行动。
斐济政变军人
年7月15日,土耳其军方部分势力发动政变企图推翻总统艾尔多安,中断土耳其的伊斯兰化进程。
首都安卡拉的国会大厦和总统府均遭到轰炸,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市内多处发生武装冲突,枪声响彻夜空,两座欧亚大桥被封锁。
被封锁的欧亚大桥
政变期间双方军机甚至在城市上空发生空战,直接威胁居民的安全。
持续几天的未遂政变共造成至少人死亡和数千民众受伤。
政变平息后,总统艾尔多安随即进行了彻底的大清洗,几千名军人和数万各界反对派人士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
冲突期间没有发生针对外国人的有组织恶意攻击。
年5月22日,泰国发生年以来的第20次政变,军方很熟练的控制了首都曼谷各处战略要点,并发表声明。
整个过程中未发生任何真正的冲突,政变士兵在手臂、枪支和坦克炮管上绑上黄色布条,表示对泰王的效忠。
经历多次政变的泰国民众处之泰然,不但没有影响正常生活,还把政变现场变成了热门景点。
有人向政变士兵献花。
有人纷纷和政变士兵合影。
还有组织派出辣妹,在政变士兵警戒现场劲歌热舞烘托气氛,整个政变过程颇具“嘉年华”意味。
近年全球发生的政变案例表明,军方统一采取行动,直接针对政府的政变行为,如果没有直接遭遇民众的反对,通常会以和平方式完成过渡期。
而像土耳其那样军方分裂对抗的政变,将会造成在中心城市的军事对抗,普通民众会直接面对现代武器的威胁。
委内瑞拉这样本身各类犯罪高发的国家,又因政治动荡引起民众和军警武力冲突,只会造成社会的失控加剧,本国民众生活和安全尚且难以保证,外来游客和商务人员,更应及早设法回避,防止受到暴力活动的波及。
类似苏丹的情况则更为复杂一些,一方面是民间和平但规模庞大、浪潮汹涌的持续抗议活动,一方面又是实力雄厚、现场荷枪实弹、戒备森严的军警人员,双方长期聚集在同一场合,抗议民众一次次跨越敏感区的试探行动,在反复刺激过渡军政府的忍耐力。
大量激动的人群,长期抗议诉求得不到满足,不愿放弃权力的军方首脑,荷枪实弹的军事人员,长期聚集在同一场合反复博弈和争夺,任何一方有人提升暴力级别,都有可能引发点燃火药桶般的连锁反应。
如此脆弱的和平,实在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长期信任,各安全机构给出的评级都是处于敏感、脆弱,或者随时准备撤离的等级,
身处其中的旅行者,应保持高度戒备,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jp/19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