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江西千年兴衰史你根本想不到,我们的祖

发布时间:2018/9/18 19:23:44   点击数:

申明:本文配图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

江西,一个东南的省份,却在全国范围内被认为是“塌陷”了的中部。和它的邻居们比起来,江西似乎贫困而沉默,是一个经常被无视的地区。

然而回顾历史,古代江西却在中国历史上独占鳌头,辉煌了整整一千多年!

两相对比,不免让人唏嘘!今天,老练就来带大家回顾一下江西的兴衰史!

秦汉时代的江西经济开始起步

秦汉时期,江西开始纳入中央王朝郡县制管辖。西晋时设立江州,奠定了江西省级行政区的基础,此后便进入持续了快速发展期。

到了东汉,处在华夏文明核心区域边缘的江西,虽然南昌和九江一带已经较发达,但是以赣南为代表的其它地方依然落后。同其他南方省区相似属于蛮夷范畴。

这个时期的江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较之北方的黄河流域和南方的吴楚腹地,都并不强势,亦步亦趋地跟随中原王朝的进步。

六朝时期的江西:快马加鞭未下鞍江西进入大开发时代

进入六朝,南方政权为了建立能与北方抗衡的强大经济、军事实力,江西开始进入大开发时代。而为了躲避战乱渡江南迁的中原居民,则为江西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更是加快了江西社会前进的步伐!

五胡乱华,导致“衣冠南渡”,

中国的经济开始南移!

西晋时,江西经济继续上升,又新增南康郡,治于都,后迁赣州。

位于赣州市龟角尾的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

晋惠帝元康元年(年),以江水之名置江州,治豫章。从此,江西完全成为直属中央的独立行政单位,经济上也迈开了前进的阔步,逐渐跻身前列,一跃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三大经济中心。

经孙吴、东晋近年开发,江西农业飞速发展,至南朝刘宋时已成为江南稻米重点产区之一。

鱼米之乡

农业的发展又推动了手工业的进步,纺织、制茶、酿酒、竹木器制造、造船、陶瓷、矿冶等异军突起,令人刮目相看。

到南朝后期,整个江西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可以说,六朝时期是古江西由贫穷落后走向大开发、大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其蒸蒸日上的经济文化,为唐宋时期江西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兴盛奠定了牢固基石。江西也从此时开始,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开启中国历史上的“江西时代”!

这一时期,江西籍的优秀人才也逐渐出现,如政治家、军事家陶侃,大诗人陶渊明,方志家、教育家、佛学家雷次宗,玄学家翟汤……

五柳先生“陶渊明”,浔阳柴桑人(位于今九江市),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唐代江西: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一次空前繁荣

唐开元21年(年),唐玄宗将江南道一分为二,江南西道便应运而生(包括如今的湖北省、安徽省长江以内地区和湖南省大部分地区)。江西的名称由此而来!

人文始兴

唐代以前,江西的人文基础相当薄弱,出身江西的人才很少;唐代后期,江西的进士数已经位居全国第三,还出了两名状元。

江西第一位状元:

卢肇,袁州人(现属新余市分宜县)人

经济发展,城市始盛

到了唐代,赣江和长江开始成为江西链接岭南和内陆的重要交通线。加上江西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丰饶的物产,发展了粮食、茶叶、瓷器、木材等产业,并且大量转换为商品。江西的商业经济开始繁荣!

江西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繁荣,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又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兴起。随着大庾岭——赣江——鄱阳湖——长江——运河这一黄金水道的畅通,产生了江西历史上的第一批商业性“大城市”,如洪州、江州、吉州、景德镇等,他们成为当时闻名的都会或重要的商品交换场所。

洪州(今南昌)

图为南昌滕王阁

南昌(当时称洪州)"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成为了唐代江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彼时,洪州已号称“南都”,成为了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在青瓷器的烧造以及漆器、纺织、铜器和金银首饰等生产工艺方面独领风骚。

临川

临川:光照临川之笔

而彼时的临川,也发展成了江西东部的商业中心。

唐代江西北部商业中心:江州(今九江)

到了唐朝,江州(九江)“缗钱粟帛,动盈万数,”“四方士庶,旦夕环至,驾车乘舟,叠毂联樯”,物产丰饶,商贾辐转,成为江西北部的地区商业中心,商业活动频繁,呈现“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舟子乘利涉,往来逗浔阳”的景象。

图为饶州城府图

饶州也成为富庶之地。章孝标《送张使君赴饶州》载:“饶阳因富得州名,不独农桑别有营。日暖提筐依茗树,天阴把酒入银坑。江寒鱼动枪旗影,山晚云和鼓角声。太守能诗兼爱静,西楼见月几篇成。”

人口激增,初露锋芒

元和二年,宰相李吉甫在《元和国计簿》中说:“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合四十九州,一百四十四万户”。唐代江西经济已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唐中后期,江西成为唐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

唐中后期江西的茶叶、银的产量在全国已经名列前茅。浮梁一县,元和年间,每岁出茶万驮,税15余万贯,占全国茶税的三分之一。乐平银山,每岁出银10余万两,收税银0两,占全国银税总收入的二分之一。

位于景德镇的浮梁古城:

唐代已是重要的茶叶交易中心

唐末,江西经济地位愈加重要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然而偏居一隅的江西,却基本保持着安定的局面,并未受太大影响。反而因为北人大批入赣,而获得快速增长。《元和郡县图志》卷28载,安史之乱后,中原残破,民不聊生,而江西洪州“既完且富,行者如归”,人口剧增,由天宝元年的余户增至元和年间的余户。

安史之乱,北人大批入赣,

其中一批进入赣南,成为了客家先民!

唐末江西的经济地位愈加显得重要,唐王朝对江西的统治也十分重视,委任得力官员管辖江西。江西已经从一个荒蛮落后之地开始变为发达之地了。

五代十国江西:举世皆浊我独清南昌成为南唐首都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变换频繁,战祸频生。江西属于南唐后方地区,社会相对安定,受影响较优小,仍然获得缓慢发展。南唐中主李璟,更是于公元年从金陵迁都洪州,避险求安。

图为南昌绳金塔

南昌在南唐时期,曾短暂的做过首都。

宋代江西:满朝文武半江西江西地区进入了历史上最兴盛、最繁荣的时期

到了宋朝,江西地区进入了历史上最兴盛、最繁荣的时期,江西成了华夏文明的摇篮,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地区之一。这个时代的江西,无论是人口总数、粮食产量,还是在科举考试中及第的人数,都名列全国前三名之内!

这个时代的江西,在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经济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撑起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半壁江山,留下了一系列值得骄傲的记录,号称”两宋文人半江西”!“宋代科学半江西”。

宋代江西是当时人口第一大省

北宋时期,江西的人口占到了全国的10%,鼎盛时期为万余人,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

北宋人口密度图,

江西成了北宋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宋代江西是当时第一教育大省

鼎盛时期的江西各地书院林立、文风昌盛,是科举大省、文教重镇。

宋代江西拥有所书院,为当时全国之最,排名第二的福建,仅有所。

那时的四大名牌高校,江西有一所

中国四大书院为: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

其中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五老峰!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

海内第一书院“白鹿洞书院”:宋代的清华北大在江西

她还与江西其它三大“”高校,

组成了“江西四大书院”

吉安白鹭洲书院,文天祥曾就学于此

上饶铅山鹅湖书院

北宋著名的文化中心。

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曾举行鹅湖之辩。

南昌豫章书院,江西地区传播朱程之学的基地

那时江西的“高校,数量质量也冠绝全国”

彼时江西还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书院。如雷塘书院、樱桃洞书院、盱江书院、濂溪书院、东湖书院、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慈湖书院、康斋书院,石洞书院、青原会馆、正学书院、仁文书院、三山讲学、经训书院等等。

赣州濂溪书院,创建于宋朝嘉祐年间(~),院址设在水东玉虚观边(今水东小学内),是周敦颐(字濂溪)任虔州通判时与程颢、程颐等弟子讲学之处

林立的书院,带来的是林立的人才!两宋时期,江西的进士总数达到名,排名全国第二,比全省唐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进士总数还要多。

其中,表现最佳的吉安地区,进士总数又有名,占全省进士总数的18.6%。

宋代江西是当时中国人才第一大省

宋代江西籍宰相:满朝尽是江西人!

宋朝有位宰相,其中江西籍的多达16个,占全国12.5%,其中,北宋宰相更是占到26%!号称“翰林多吉水(吉安),朝士半江西”,“一朝之中,首辅,少师,太宰,少傅,尚书等极位之人臣,皆是赣人”!

王钦若临江军新喻人(今江西新余市)

晏殊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临川)

陈执中洪州南昌人(今江西南昌人)

刘沆江西永新人(今江西吉安永新)

陈升之江西德安人(今江西九江德安)

王安石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临川)

曾布南丰人(今江西抚州南丰)

陈康伯信州弋阳人(今江西上饶弋阳)

洪适饶州鄱阳人(今江西上饶波阳)

周必大庐陵人(今江西吉安人)

赵汝愚饶州余干人(今江西上饶余干)

京镗豫章人(今江西南昌)

江万里都昌人(今江西九江都昌)

马廷鸾饶州乐平人(今江西景德乐平)

章鉴隆兴分宁人(今江西九江修水)

文天祥吉州庐陵人(今江西吉安市)

"两宋文人半江西"

江西空前绝后的文学巨匠时代!

唐宋八大家,江西独占其三,临川又占其二!

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临川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庐陵(今吉安)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名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末三杰“文天祥”: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后殉国!

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九渊: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

名句: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两宋词坛四大开山鼻祖:

晏殊、晏几道、欧阳修、张先

晏殊:两宋词坛四大开山鼻祖之一。北宋名相、婉约派著名词人,与子晏几道并称“二晏”,抚州临川人。

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几道:两宋词坛四大开山鼻祖之一,抚州临川人(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名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杨万里: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姜夔:饶州鄱阳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名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黄庭坚:江西诗派的灵魂人物。

江西诗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才子之乡临川

江西的临川被称为“才子之乡”就是从宋代开始的,被称为中国诞生人才最多的小县城。晏殊、晏几道、王安石、曾巩、汤显祖,这些如雷贯耳的名人,都出自临川!

在抚州的南丰县,在曾巩的带领和教育下,其家族十年间更是出了10个进士,令人咋舌!

不涝之城的秘密:建于宋代的赣州福寿沟

修建于北宋时期,工程由数度出任都水丞的水利专家刘彝主持,是罕见的成熟、精密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统。赣州在宋朝也跻身全国三十六大城市之一,排名最前时为第十八名!

仍然保存完好的赣州市宋代古城墙,因此赣州又被称为“江南宋城”!

元明江西ABEAUTIFULSPRING

元代短暂动荡之后的明清时期,江西也保持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继续发展的局面,传统经济趋于鼎盛。江西的文化优势依旧无可动摇!在官场上,更是出现了“满朝文武半江西”的局面!

有人说:明朝的一半,都是江西人撑起来的!

及至明代,虽然江西人口较浙江稍逊一筹,居全国十三布政司的第二位,但每年所纳税粮甚至要要超过浙江!

元明江西:教育依旧冠绝全国!

元代书院,比起宋代少了很多,但是江西仍然以94所的优势,远高于浙江的49所!

江西的文化优势

在元代仍然无可动摇

元明江西:依旧人才辈出

明代一朝,江西进士多达三千一百四十八人,而且常常是一科包揽一甲,或占据前十名中的多数,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

而上状元榜的,排在前几名的是:江西十九人;浙江十九人;江苏十八人(含上海);福建十一人。江西与浙江并列第一成为全国出状元最多的省份。

由此可见,当时江西(不包括婺源)与浙江、江苏(含上海)同为中国文化最为兴盛,出人才和官员最多的地方。

就明朝中、前期而言,江西更是当之无愧的是当时全国出产官员最多的省份。

文化兴盛最为突出的地区是现在的吉安和抚州。吉安地区自有科举制度以来共有进士近三千,出了19位状元,被人誉为“进士之乡,状元之乡”。

明朝初年,一连两届科考(,),状元、榜眼、探花均出自吉安,在科举史上绝无仅有,空前绝后。

因而吉安有“一门九进士,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的美誉。

与苏州齐名的状元之乡金庐陵

泰和县的蜀江古村,从明代永乐二年()起,共出进士21人,举人28人,为官者(从知府至尚书)有多人。

人才辈出的吉安蜀江古村

洪武年间,朱元璋的“高考”选了位进士,江西占位。

建文帝时期,更上升到五分之一。

建文二年科举考试,前三名都是江西人。这三人是胡广、王艮还有李贯。

元明时代的交通格局:

江西区域内的河网,

组成了可通达东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四条主要的漕运通道

正好是中国东南的重要枢纽

图片来源:地球知识局

向南通过赣江流域逆流而上,通过大庾岭梅关,经南雄、韶关便可下北江直达广州;

向西经渌水可经浏阳和于湘江水系联通,可西达云贵;

而北向通过赣江经九江入长江,东可达江浙富庶之地和东海;

西经江汉平原,可直至四川。

南粤雄关:赣州大余梅岭

图片来源:客家新闻网

人才辈出的元明江西:“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

从永乐年间开始,江西籍高官腾空出世,一茬接着一茬,在一百多年间占据着明朝政府重要的位置。

朱棣的首任内阁阁员有七位成员,分别是解缙、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和胡俨,其中解缙、杨士奇、胡广、金幼孜和胡俨五位都是江西人,之后是几十年中,内阁首辅一大半时间是由江西人担任,分别是解缙、胡广、杨士奇、陈循、陈文、彭时,而且这六位首辅都是吉安人,其中杨士奇担任首辅二十余年,历仕四朝,是明朝历史上任时最长的首辅,也是著名的贤相。当时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说法。

朱棣首任内阁阁员,七位当中,有五位是江西人!

终明一朝,正儿八经的历任首辅共五十余人,其中江西先后有解缙、胡广、杨士奇、陈循、陈文、彭时、费宏、夏言、严嵩、刘一燝等十人,人数与浙江相当,与浙江同为出宰辅最多的省份。

赣南民间盛传的“吃屎也要口诀”的“解缙(海进)矮子”

杨士奇:

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

明代在任最长首辅!

胡广,江西吉水人

明朝文学家、内阁首辅,南宋名臣胡铨之后

彭时

庐陵安福人(今江西吉安市安福县枫田镇松田村)

明宪宗时名臣、内阁首辅

费宏:江西省铅山县福惠乡烈桥人

明朝状元,内阁首辅。

夏言,汉族,贵溪(今江西贵溪)人

明朝中期政治家、文学家

严嵩,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63岁拜相入阁。

元明时期其它名人

宋应星与中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宋应星,明代江西省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人,中国明代末期伟大的科学家、科技家。

汤显祖,抚州临川人,中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被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以赣州大余牡丹亭为背景创作的《牡丹亭》,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之一!

朱耷(八大山人),南昌人,明朝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著名的书画家,也是四大画僧〔弘仁、石涛、石溪、八大山人〕之一!

魏良辅:南昌新建人,

昆曲(南曲)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

“江右填湖广”:

元朝末年,湖广地区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以及朱元璋—陈友谅厮杀拉锯的主要战场(不限于他们),由于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田畴荒芜,十室九空,无论是北方移民还是土著居民已经寥寥无几,人口随农民逃荒外省和大量死亡而急剧减少,并允许“插标占地”,因此而奏响了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

“江西填湖广”示意图

江右商帮:一个包袱一把伞,走遍天下做老板

江西移民运动,使得由于江西人遍布全国,人员和信息交流,促进了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的“江右商帮”的发展。

江右商帮是最早成形的商帮,主营木材、金融、盐业、农业品,称雄中国多年。

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多座江西会馆和万寿宫遍布全国。

在湖广,有“无江西商人不成市”;在云贵川“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

“瓷都”景德镇名扬万里

药不过樟树不灵

我国古代会馆文化的代表,故亦称江西会馆、江西庙、江西同乡会馆、豫章会馆等

清代江西:湖南代替江西江西由盛转衰

清初:闽粤“客人”回迁江西,在赣南地区,形成了所谓的“新客”。

清中前期由于仅开埠广州一口通商,江西所处的大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广州通道变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交通线。

内陆南北航线

图片来源:地球知识局

清朝康乾盛世,全国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江西地区于年达到万人(占全国5.85%),虽然是本省人口历史上的高峰,但比其他省区要慢,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在不断下降,政治和经济地位也在逐步下降。

清朝末年,江西曾是湘军和太平天国反复争夺的地区,因而损失巨大。人口从年的万人急剧下降到年的万人。

近现代江西: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塌陷的江西

近代江西,在内乱战争、东南沿海开埠通商和工矿业兴起发展的背景下,地缘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年至年间,天平天国和清政府的湘军展开的持久拉锯战,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于英、法、俄、美等国签订了《天津条约》,九江在条约中被辟为开埠通商口岸。

太平天国时期

江西损失惨重

《天津条约》签约现场

大清分别和多国签订合约

各自确定了专用的通商口岸

九江便是其中的重要城市

自此,列强纷至沓来,在九江设立租界,倾销商品,进而把持海关和控制航运、修建铁路。

0年,粤汉铁路修建,江西错失国家南北大动脉线路!传统的赣江大庾岭商道因开埠通商以来的物流改道,地位一落千丈,江西从历史上的通衢要地变成了封闭的内陆省份。这也是形成如今“江西经济洼地”的开始!

在新的技术和人地关系下,江西传统经济难以发展,近代工商业又受到限制,开始迅速进入衰退期。

交通格局的变化,使得江西的地位被湖南取代!

海运逐步取代内陆漕运

图片来源:地球知识局

年以秋收起义为标志的农民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以来江西传统经济艰难的生存状况。

但也正是这些工农运动,改变了江西在中国版图中的地位。正是江西封闭、独立的地形给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斗争提供了实践之地。

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

江西见证了中国的革命起源

民国时期,江西响应武昌起义、倒袁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年人口仅有万人,占全国的3%左右。江西有许多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然而现在,江西省GDP全国排名第15(低于安徽、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江西最大的城市南昌,年GDP全国排名39位(远低于周边的长沙14,合肥25,福州26,广州4,武汉9)!江西第二、第三大城市赣州、九江GDP排名未进!药都樟树风光不再!金庐陵也成了一个落寞的“小吉安”!景德镇不过是个五线小市,与曾跟它齐名的佛山、汉口差距巨大!中央更是鲜见赣籍大官!我们只有被网友嘲笑的环江西高铁!

被网友吐槽的环江西城市群!

以及被网友嘲笑的环江西大学:周边省份中唯一没有高校的省!

如你我所见

江西,早已不是那个牛逼哄哄的江西了!

再没有“满朝文武半江西”的盛况,

再不会“三天不见赣粮船,全国人民闹饥荒”

我们成了要扶贫的对象,

我们只听到几个响亮的称呼:

革命老区!

江西老表!

我们,

是多么期望着江西的再次崛起!

江西人,要加油啊!

老练

赞赏

长按







































偏方治疗白癜风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jp/1594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