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 17:29:56 点击数: 次
输英国人查理·乔治·戈登,当过镇压太平军的洋枪队长、大清提督、英帝国苏丹总督。中国的历史课本叙述了戈登的结局:“恶贯满盈的戈登在喀土穆被苏丹起义军打死。”而在大英帝国的历史中,戈登则被誉为“英雄中的英雄”,战死后女王悲痛,举国哀悼。跟“阿拉伯的劳伦斯”一样,戈登也被英国人称作“中国的戈登”。在历史上,真实的戈登具有浓厚的宗教情怀和殉道者精神,他的一生更像是古希腊神话史诗中的英雄一样,他横跨亚非欧,纵横数万里,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年对清朝来说是内忧外患的一年,在南方,太平天国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忠王李秀成占领最富庶的苏州、杭州。在北方,英法联军进犯北京,拱卫清廷最精锐的部队,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统帅的2.5万蒙古骑兵,在英国亚姆斯特隆炮和排枪轰击下,仅仅两个半小时全军覆灭。随后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掠和烧毁圆明园。当时的戈登志愿前往中国,没有参加战斗,他在日记中对英法联军的野蛮暴行给予了强烈谴责。此役后,清廷本以为要亡国,结果却发现列强的目的并不是占领中国,而是要求增加通商口岸,所以签订一系列赔款和通商条约后,转而请求列强的协助。鉴于我国的近代历史教材,对于太平天国起义的性质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但客观上造成的损害是巨大的。据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统计,太平天国战争使当时中国损失了四分之一人口,也就是1.1亿人,主要在中国南部;同时江南的所有千年佛寺都是在那个时期被太平军摧毁的,吴越之地大部分富庶城市沦为丘墟。笔者小时候,已经是太平天国被镇压的一百多年后了,老人吓唬小孩时还总是说“不许哭,长毛来了!”说明太平军的记忆对于江南百姓来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恐怖印象。言归正传,此时太平天国在全部占领清朝江浙的赋税重地——江浙的苏、杭、锡、常、昆、湖、嘉等地后,开始有进攻上海的图谋,当时上海周边城郊的太平军总兵力达到10多万,保卫上海的清军不到,上海外围的松江、青浦相继陷落,中外震恐。为保卫全国最大的关税重地和清帝国最后的经济命脉,曾国藩授意门生李鸿章组建“淮军”,13营名淮军将士通过水路开赴上海外围。此前颇有远见的上海道台吴煦已通过美国人华尔在上海招募了一支约人的洋枪队,后命名为“常胜军”,由欧美人、菲律宾人和华人组成,在上海外围阻挡了太平军的攻势。后来华尔在慈溪之役中战死,继任者美国人白齐文军纪败坏,以“欠饷”为名公然抢劫松江库银4万两。李鸿章经与英美反复交涉,将“常胜军”纳入淮军序列,时年30岁的戈登始以雇佣军将领的身份临危受命。他不同于此前的美国人华尔、白齐文都是流浪汉、冒险家,而是英国正规军人出身。他治军公正严明,大力整肃军纪,手拿小藤条严加训练部队,全部使用英式操典,每逢战斗身在阵前,身上不带任何武器,只手提一条文明棍从容指挥,却每次安然无恙,让中外部下都感到由衷钦佩,全军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李鸿章对戈登极为赞赏,曾在日记中表示这个英国人戈登的到来是天赐的,比之前见过的欧美人强过百倍,并称赞戈登的指挥才能如同曾国藩的学识一样令人钦佩。戈登是英国正规军人出身程学启是太平天国降将出身和戈登搭档的是淮军徽籍“战神”程学启,两人相识颇有英雄相惜之感,在战场上也配合默契,两人每战前一起研究地形,制定战术。程学启乃天生将才,号称“爱将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因太平天国降将出身,所以每战总是身先士卒,他统帅的淮军二营是清军中最勇猛善战的部队。程学启没什么文化,本来对洋枪洋炮呈抵触态度,通过戈登见识了强大威力后,态度立即转变,不惜代价大幅提升淮军的枪炮火力。所以比起装备大刀长矛的湘军,淮军很快成为一支现代化军队,在戈登“常胜军”配合下无坚不摧、无攻不克。太平天国最能打仗的忠王李秀成从此遭遇了真正克星。上海外围战事发生了逆转,收复松江、青浦的战斗极为惨烈,太平军的伤亡达到十倍于“常胜军”,清军和“常胜军”取得了巨大战果。年4月5日戈登与淮军协同攻打常熟,程学启部下杀俘、抢掠,戈登对此表示了强烈抗议。克复太仓一战中,程学启带队冲锋身受重创,占领太仓后清军再次大肆杀掠,戈登对此也极为反感。此外,戈登对李鸿章欠饷也大发牢骚,认为李克扣军饷。事实上当时清廷式微,李鸿章也经常“断粮”,只能给“政策”,不能给“粮草”。所以很多情况下要靠清军自己“创收”来“以战养战”,号称人情练达的李鸿章一般只是睁眼闭眼,人道主义观念极深的戈登对比清军显得格格不入,同时不抢劫的戈登军自然会带来队伍难带的问题,戈登的治军严厉更显得难能可贵。年,兵力较少但火力和战术占据绝对优势的淮军和“常胜军”使苏南战局逆转,陆续攻下常熟、太仓、昆山、吴江、江阴等处,准备进攻苏州。当时苏州城内太平天国慕王谭绍光率领,他手下的纳王郜永宽等人自觉大势已去,萌生投降意图。戈登的战场思维一向是“招降为上、攻城为下”。想到昆山之役十分惨烈,“常胜军”伤亡近三分之一,太平军伤亡十倍以上。他在给家人的信中曾说过,“不要说我脾气倔强,但我真不在乎提升或荣誉……但是我想,通过我的努力,数十万的生命能够得到拯救,我就心满意足了”为此,戈登积极策划招降事宜,意图“兵不血刃”收复苏州。通过内应联络,戈登、程学启与郜永宽密会于苏州城外阳澄湖上,达成杀守将谭绍光并献城投降的协定。此协定由戈登作担保,程学启亦折箭起誓不杀降。郜永宽等人即回城谋杀守城主将谭绍光,当晚大开城门献谭绍光首级并兵卒三万余人降清。但是仅仅两天后,郜永宽等太平天国“四王四天将”即被李鸿章以封官许愿为名摆下“鸿门宴”诱杀,随后,清军对苏州城内群龙无首的太平军骨干力量又实施了新一波的屠杀。据史料推测,李鸿章杀降有几个原因,一是之前太仓的太平军就有诈降的事件,导致仓促入城受降的淮军损失惨重,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重伤差点丧命。还没有入城的程学启目睹了这一幕,所以程学启也参与并执行了杀降。二是苏州城内的太平军数量是淮军的两倍以上,而且还有一半没解除武装,占着半座城池,这让淮军难以自安。三是郜永宽等人封官许愿的要求太高,李鸿章认为其贪得无厌。李连杰、刘德华主演的电影《投名状》是对该事件的历史还原。摆“鸿门宴”杀降期间,李鸿章为了不让戈登插手,还变相软禁了他一小时。事后戈登闻讯杀降事件,怒不可遏。他捧着郜永宽被砍下的头痛哭流涕,痛感没有履行承诺和信义,蒙受了毕生最大的耻辱。他厉声质问程学启,宣布从此绝交。他不仅向英领事馆通报此事件,甚至扬言要将苏州交还太平军,逮捕李鸿章!欧美等国对此也舆论纷纷。李鸿章一看大事不妙,采取两手对戈登实施笼络,一方面奖励“常胜军”白银7万两,被戈登拒绝。后来又提出奖励白银1万两给其个人,同样被戈登严词拒绝。另一方面奏请清廷授其一品提督衔,赏赐黄马褂,还仿照西方国家给他发放了一枚巨大的金质奖章。戈登拒绝了一切奖赏,仅接受了黄马褂和奖章,黯然离开了中国战场。戈登曾在给家人的信中说,“我知道当我离开中国时,我会和来时一样穷。”虽然一开始让人怀疑他是否具备这样的节操,但从他后面的事迹来看,此言实不虚。李鸿章苏州杀降给淮军带来了直接的不良影响,那就是剩下的太平军没人再愿意投降了,后面每一城的攻杀都惨烈无比。常州、嘉兴盘踞的太平军兵力依然较多,虽然装备略逊,但仍然是难啃的骨头。在攻占嘉兴的战役中,太平军守军拼死抵抗,清军屡攻不下,城墙内外成了尸山血海。在没有戈登友军的协助下,已经是一品大员的程学启严厉督率部队攻城,清军死伤惨重,不得已他亲自率队攻城,在攻破城池的瞬间,被一枪贯脑,不久伤重身亡。在临终前,他承认苏州杀降事件是他的策划。淮军“战神”黯然凋谢,年仅36岁。多年之后,李鸿章在甲午战败后曾说,假如程学启在,倭寇不足道,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程学启的谋勇兼备。程学启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勇猛善战和足智多谋,而且善于更新先进的武器系统,训练现代化的军队,以及对于军事地理的良好判断和嗅觉。电影投名状是对苏州杀降的历史还原戈登整顿军纪得知了程学启的死讯后,戈登又一次悲痛万分。此时,他又听说洋枪队的前任,美国人白齐文居然投靠了太平天国,并招募了几百名欧美浪人,筹建新的“洋枪队”对付清军。而李鸿章也多次急切表示,希望戈登回到战场助他一臂之力。出于道义,年,戈登重新回到中国战场,他指挥“常胜军”老部下,协同淮军攻克了南京外围最后一个重镇常州。此时,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已经在湘军、淮军的重重围困下,战局已经没有悬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戈登终于离开了中国,“常胜军”也随之解散。他把清朝赏赐的那枚硕大的金质奖章融化后捐给了慈善机构。随身带走的,只有清朝皇帝赐予的黄马褂和程学启用过的一面军旗,也许这象征了他在中国期间,作为一名军人获得的荣誉和友谊。此后戈登奔波于欧洲、非洲各国,做过一些琐碎的事务,最大的职务是在苏丹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总督,任职期间他又人道主义大爆发了一次,禁止并狠狠打击了贩奴贸易。后来,俄国蓄意侵吞中国领土的过程中,面对李鸿章盛情邀请他前去斡旋,戈登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他的坚持下,摒弃了当时清流主战派的幼稚想法,重新签订了对俄条约,使中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领土损失。年,戈登接受比利时国王的邀请去负责刚果自由邦事务,但此时英国政府忽然再度委派其为苏丹总督,要求他前去挽救苏丹危险的局势,组织撤离那些被起义军困住的士兵、平民和家属。对此,他深感义不容辞,从此踏上了前往喀土穆的不归路。此时的苏丹爆发了史上最大的伊斯兰教马赫迪起义,英国和埃及的1万军队已被起义军消灭,英国政府曾考虑放弃苏丹,但又始终犹豫不决,议会和政府争论不休,戈登所提出的各种行动建议均被耽误。年2月,戈登抵达了苏丹首府喀土穆,立即着手遣返妇孺和伤者回到埃及,约名妇女老弱在马赫迪军封锁道路前被撤离。3月,起义军对喀土穆攻城战开始。5月,喀土穆被完全隔离。英国上下经过无休止的吵吵嚷嚷,直到8月才决定拯救戈登。在此期间,戈登手上基本无兵可用,他实行了很多怀柔措施,发布了一些法令、公告,许诺解放奴隶、减税和自治,以图收买人心,阻缓义军攻势;另外,他还放出消息称大英帝国援军即将到来,并不断写信给义军首领马赫迪进行拖延。事实上直到年1月20日,英国远征军才到达埃及。在那里,他们发现了戈登四个月前就派来接送的炮艇,这是用来把援军运往苏丹的。等援军于1月28日抵达喀土穆时,发现城已沦陷,而总督戈登已于两天前战死。戈登在苏丹担任总督戈登的死让英国举国震惊和哀悼,维多利亚女王尤其震怒,她怒斥首相格莱斯顿的坐视不救,格莱斯顿内阁由此垮台。女王余怒未消,最后英帝国决定派出重兵,最终残酷镇压了马赫迪起义,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民族英雄戈登之死。“救火队员”戈登终于如其所愿,成了一名殉道者。他对中国感情深厚,曾说:“中国人民刻苦耐劳,易于指挥,如果能够科学教化和训练,就能使中国转弱为强。”他还说,“在中国明明要战败的情况下,那些空谈误国的好战人士,应该统统砍头。”年,73岁的李鸿章出访欧洲,专程拜访了戈登墓,敬献了花环。
致耿直boy戈登
赞赏
人赞赏
白巅风北京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ouguohua.com/gtmjp/141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