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发现有个屌丝国家没吃没喝没存款但是他的体制却是“三权分立,全民选总统,上下议院”这一套高配版时,我就无可救药地想起了美国,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们的头像呼啸而过,想起美国的原因是想知道这个屌丝国家当初对自己的体制招标前后有没有受到美国这个高富帅的怂恿和影响。
查了一下果然南苏丹建国前后得到了美国的很多帮助。美国人多年来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他的制度,而且他所取得的成就也非常有说服力,很多屌丝面对这位高富帅时对这套装备从来都没什么抵抗力,也不考虑自己能否驾驭先搞一套再说,而与此同时美国人在这方面还非常负责,不但帮忙搭建还会借经费派辅导员直到屌丝的装备开始运转为止。
(南苏丹最繁华的首都朱巴)
可是屌丝们明明跟美国之间有着巨大差异却被视而不见,他们有品种繁多盘踞多年的部落势力,有大量的文盲和吃不饱饭的人。这些部落首领们能接受这种高配版体制的前提是他们得在这种体制里身居要职才行,但是就职后一旦意识到议会可以推翻他们心里的小算盘时便很不爽,一言不合就召集部落武装闹腾起来,假如外加国民教育程度低,吃不饱饭的人多的话,这套高配版体制基本就形同虚设了。所以中东北非很多国家搞了这套高配版装备时要么玩出了各自的特色,要么根本就玩不起来,今天要说的南苏丹就属于玩不起来的情况。
当年整个中东都笼罩在阿拉伯之春的漩涡下时,南苏丹独立了。在此之前它是苏丹在南方的一个高度自治省,因为信仰种族能源等各种原因跟北苏丹打打闹闹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在拉锯式的谈判和好多人奔走相告的斡旋之下终于独立建国。南苏丹可以说是最接近我们人类祖先的一个国家,有不少人的生活几乎还停留在原始状态,国内最普遍的人群聚集单位就是部落,而最大的几个部落也是最主要的种族:丁卡族,努埃尔族,希卢克族,正是在这些部落们的团结和努力之下,才得以独立建国,建国后总统基尔来自丁卡族,副总统马沙尔来自努埃尔族,其它重要的议长来自希卢克族和其它部落。
(南苏丹部落居民区)
权力如此平分,外加高配版的体制,南苏丹却没有顺利走上勤劳致富过日子的道路,而是又穷又乱。穷是南苏丹最大的特点,穷到什么程度呢,整个国家全年的GDP收入还不及我国各省排名中垫底的西藏;交通呢可以只有首都有几条像样的路,其他地方属于本来没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高楼没有几栋,更不用说基础工业设施建设了,也就是说几乎任何日用品都要进口因为自家产不了,甚至连很多农产品都要进口,他们还没有种植的习惯和技术;很多有点技术含量的岗位都是外国人占据,因为本国人文盲太多根本不懂怎么搞。南苏丹人最重视的是牛和部落,国家的概念很多人至今不清不楚。
(南苏丹地理位置)
就这样一个国家,为何会引起外界的兴趣比如前苏联和美国去掺和他们的事情呢?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因为南苏丹有石油!南苏丹的石油储量占到整个苏丹的60%多,但是自己是内陆国家,没有港口,也没有提炼技术,所以石油只能依靠管道运输到北苏丹港口再走水路外销,然后自己拿一部分分成,夸张的是这条管道的过路费和养路费至今没有谈拢。靠卖油得到的这笔钱几乎是政府的全部收入,除了政府贪污腐败之外,剩下的一小部分用来买日用品,大部分都用来拨款维护社会治安了,因为这个国家太乱太危险,需要养活大量的军队和警察。
一个穷但是部落势力泛滥的国家,唯一拿得出手的资源就是石油,那么可想而知盯着这些石油的眼睛是有多少双。而部落的首领们都是整个政府体制内的要员,这些貌合神离的人在自己的部落是说一不二的独裁者,但是在政府单位却要像个民主人士一样讨论国事,这种事与愿违的滋味必然非常痛苦。每次讨论一个议题,几乎都会有一场冲突,比如总统提议说我提议削减军队,我们丁卡族的军队现在是国家军队,你们其他部落的军队应该解散;话音未落,会场外已经枪炮齐鸣了;隔段时间又讨论部落势力范围的问题,总统说我们丁卡族人多,我又是总统,产油的那几个州就由我们来控制吧,话音未落,会场外再次枪炮齐鸣。而每次到了总统选举的时候,更是乱成一团粥,充满了罢免和反对罢免抗议和反对抗议投票和反对投票等各种状况,最终解决办法还是拉到郊外打一仗。
(南苏丹政府军)
仅仅存在于总统与副总统两人之间的武装冲突,在南苏丹成立的四五年之内就发生过好几次,每次都是贫民死亡,仅有的那点基础设施被破坏,联合国营地里挤满了躲避战火的人。维和部队其实非常尴尬,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应该出现在哪里,但是出现了却不能出手制止冲突只能“警戒”,除非确定对方就是冲你来的,而被流弹击中这种意外情况就只能是自认倒霉了。比如上周我们维和战士的战车被反坦克炮击中就是这种情况下发生的,虽说要调查但是很可能最后不了了之。
(南苏丹的中国维和部队营地)
在这种残酷的国家单个人是非常难以生存的,这跟我们的情况大不一样,我们有些同学买张火车票说走就走,到哪个城市停下租个房找份工作找个妹子就呆下去了。而南苏丹不一样,资源匮乏个人必须跟部落紧密联系在一起,地盘和资源决定着生活质量和寿命长短,一旦资源受到别人的侵占就只有拼死抵抗,所以部落众多的南苏丹各种冲突不断,社会一直动荡。而政府那点可怜的收入却大部分都要用来解决这些冲突无法投入到经济和教育方面,于是社会一直没有多少进步。
南苏丹的问题并不是没有解,是这个解太复杂需要挑战传统。假如建一座食品厂吸引他们就业,需要说服部分人种植农产品提供原料,说服另一部分人接受培训做工人,而这两部分人都看不懂任何说明书听不懂任何现代术语,培训他们就要从最基础的扫盲教育开始;而当他们开始扫盲时现实的情况是他们会说我靠我的牛就能过日子为何要跟你学这个,我们祖宗十八代一直这么过我为什么要改变,我们首领说了不让我们走邪路和弯路;与其让我通过学习改变,还不如拿着AK47把另一个部落赶跑更对我的胃口。当一个民族蒙昧到根深蒂固难以沟通时,其实需要一个开明的大独裁者利用大棒皮鞭来推动某些先进的东西落地生根,可惜南苏丹已经走上了民主的道路,那么这个阵痛就要长期痛下去了。
(南苏丹牧民和他的牛)
我们再回头看看美国,他们建国不到年,没有盘踞一方的部落势力;他们最早的移民来自欧美耳濡目染了民主制度,而后来的移民都是移民局千挑万选的人,不是土豪就是学霸对于体制有高度的认同感;他们来钱的渠道五花八门绝对没有落在少数几个产业上所以不存在激烈资源的争夺占领;最后更不用说美国人的全民教育程度了。所以这种高配版体制被美国玩得好是有原因的,而中东北非这些国家以自己的特殊国情去玩这个,结局必然好不到哪去,所以体制这东西跟妹子一样,不求最美但求跟自己最般配。
-----------------------------------------
PS:无私转发是对原创的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