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中山大学珠海历史学系

发布时间:2018/5/13 19:42:38   点击数:

在古埃及语中,“尼罗河”一词的象形文字形式是

读作“itrw”,意思为“河流”。尼罗河是非洲东北部主要的北流的河流,全长6,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长的河流,总的流域总面积为3,,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10%。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距离埃及北部城市开罗不远处,尼罗河分裂成了几个河道,这段区域叫做尼罗河三角洲,而尼罗河流经的南部区域被称为尼罗河谷地。

尼罗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它流经的国家从南向北包括坦桑尼亚,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南苏丹,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埃及,它是埃及和苏丹的主要水源,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为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流经国家示意图

尼罗河是一条古老的大河,在大约万年前就存在了,其源头是布隆迪卡盖拉河。它现在有两条主要的支流,分别为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还有一条小的支流为阿特巴拉河。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塔纳湖,从东南流入苏丹,河流经过高原地区,携带较多的泥沙和高原的营养物质,因此它也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来源。白尼罗河是两条主要支流中最长的一条,它起源于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维多利亚湖,从此湖中溢出注入艾伯特湖,往北流入乌干达和苏丹共和国南部,并于后者处形成大面积沼泽湿地。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白尼罗河与青尼罗河相汇,形成尼罗河。之所以称为青尼罗河,是因为其流域混合着大量的泥沙,水流看起来比较浑浊,而白尼罗河融合赤道地区的降雨和高山融水,较为清澈,所以就有青白尼罗河之分。

尼罗河从苏丹首都向北穿过苏丹和埃及,所经过的地方均是沙漠。从古代开始埃及的文明就依靠尼罗河而形成和兴旺。除海港和海岸附近的城市外埃及所有的城市和大多数居民住在阿斯旺以北的尼罗河畔,几乎所有的古埃及遗址均位于尼罗河畔,例如金字塔、神庙等,穿过了漫无边际、干燥炎热的撒哈拉大沙漠之后,在其入海口尼罗河形成一个巨大的三角洲,在这里它注入地中海。因此它也被成为“沙漠巨川”。

尼罗河卫星图

大约在一万年以前埃及和北非的气候处于湿润温和阶段,降雨充沛,到处都是绿色的草地。此后,随着北非气候越来越干旱,这里广阔的草原变成了沙漠,原始人类只能定居在有水源的尼罗河谷底和尼罗河三角洲,从而使这里成为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尼罗河分为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两个部分,它们是埃及主要的人口聚集地和农业区,南部的尼罗河谷地自苏丹到开罗这段狭长的地带被称为上埃及,北部尼罗河三角洲是自开罗到地中海沿岸被称为下埃及。

尼罗河流域大多位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

其支流白尼罗河来源地为赤道地区的维多利亚湖,热带地区降水量丰富,再加上沿途有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蒙博托湖等湖泊调节,水量十分稳定。青尼罗河发源地为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干湿两季,降水量为-mm左右,全年温度较高。受此气候影响,青尼罗河在北半球的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因故每年夏季青尼罗河水量较大,但到了其他月份时水量急剧减少,全年水量变化极大。因为尼罗河下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且降水极少,故尼罗河的汛期主要受青尼罗河的水量变化影响,图8是关于尼罗河沿岸重要城市点的年水流量图,在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尼罗河的下游年流量变化主要与青尼罗河存在较大的关联性。

气候区分布图

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与气温图

尼罗河重要城市年流量图

具体来说,尼罗河在每年的6-11月为洪水期,8-10月间因青尼罗河处于丰水期,成为尼罗河水量的主要贡献者;从11月到次年3月为尼罗河的少水期,水量主要依靠白尼罗河维持,在此段时间,沿途的湖泊偶尔会发生干涸现象。作为降水量较大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河水的主要供给源,尼罗河流量的七分之六来自青尼罗河,只有七分之一来自白尼罗河。

尼罗河支流流量图

在其他方面尼罗河对埃及亦有重要的影响:

古埃及的人们感恩于尼罗河带给古埃及的馈赠,同时也对尼罗河的泛滥的无法控制感到无奈,在这样感恩与敬畏的双重感情下产生了早期的尼罗河河神崇拜。古代埃及人对尼罗河的最初崇拜对象是被神化了的河水,它是一种模糊的概念,幻想出来的超自然力的存在,主要表现在对河水的直接崇拜和祭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尼罗河河神从最开始的自然神向人格化的神转变。古埃及人视尼罗河为神明,称尼罗河为哈比神,就是“泛滥的洪水”,他有着绿色的皮肤,这代表尼罗河河水;有着丰满的胸部,这象征则尼罗河的富饶同时尼罗河也被看作是生命、死亡和死后生命的一条通道。东方被看作是出生和生长的地方,西方则是死亡的地方,每天太阳神拉都经历出生、死亡和再生。因为埃及人相信要获得死后再生,他们必须被埋葬在代表死亡的一方,所以大部分的坟墓均位于尼罗河西岸。

哈比神图

由于青尼罗河、白尼罗河水量的季节变化,它每年都要泛滥,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但同时,它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尼罗河和它的支流不断冲击、泛滥,带来了肥沃的黑土。其泛滥亦十分有规律,曾有一种说法是“天狼星偕日升”,即天狼星消失七十天后,和太阳一同升起,尼罗河便会泛滥,这大概就是在每年的七月,即降水量最大的月份开始泛滥,到九十月降水量减少的时候退水,在这时古埃及人在退水所露出来的河滩上耕种,并用遗留在河滩上的水进行灌溉。为了检测尼罗河的泛滥情况,古埃及人特意安置许多检测设备,这便是尼罗河的水位仪。

尼罗河水位仪是古埃及人用于测量尼罗河水位尤其是每年汛期的的一套测量系统,也叫尼罗河丈量仪Nilometer,选址在尼罗河旁,也有一些位于河畔的神庙里。尼罗河水位仪有三个主要的类型:(1)垂直柱(averticalcolumn);(2)一个通往尼罗河的楼梯(acorridorstairwayofstepsleadingdowntotheNile);(3)涵洞的深井(adeepwellwithculvert)。水位仪源于法老时代,可以体现出古埃及人卓越的测量技术,直到罗马时代依然被使用。水位仪有特定的标志来说明水位的高低,从而来判断当年土壤的肥力和预测农业收成。如果水位很低,会发生饥荒;如果水位过高,洪水泛滥将带来毁坏性后果。

预测未来洪水量是古埃及祭司的一项职能,水位仪祭司监控日常的河流流量以及宣布夏天洪水量,每一年的洪水量是用来确定税收数目的衡量尺,尼罗河的流量直接影响税收,而税收的多少决定国家财政收入的高低。因此,利用水位仪应该是重要的生产活动的一部分,与经济紧密相连。再者,尼罗河的适度泛滥给埃及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希望,但是控制不住尼罗河的泛滥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不足或泛滥带来周期性饥馑,促使统治者采取救助政策与措施,例如治水工程、水利灌溉工程等等,这些措施将决定灾难的影响范围和民众的生死存亡。所以,管理尼罗河就成为当权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一个要介绍的水位仪是位于罗达岛的水位仪,它由阿巴斯哈里发al-Mutawakkil下令修建,由天文学家Afraganus主持建造,有着一个精致和华丽的石头结构。静水井由结构东侧的三条隧道(每条不同高度)连接尼罗河。现在这些隧道现在被阻挡在尼罗河上,所以水位仪不再起作用。其内部结构有45个台阶通向井底,每一步的高度是24厘米。通过数阶梯可以快速读取尼罗河的水位。该建筑除了现代修复的木制圆锥形屋顶(圆顶内部)外,其余大部分仍保留原貌。早期的圆顶在年的法国占领期间被爆炸摧毁。它被用丹麦旅行者的18世纪绘画作为参考进行重建。

罗达岛水位仪绘图

第二个是位于阿斯旺的Elephantine岛上的水位仪包括一段延伸到尼罗河以下的楼梯,墙上有深度的标记。一共有52层阶梯,一直通向尼罗河,这里测量水位的原理与上述的罗达岛水位仪通过测量地下水深度的方法不同,采用的是连通器原理。这个位置也特别重要,因为在埃及的大部分历史中,Elephantine标志着埃及的南部边界,这是第一个被发现出现年度洪水的地方。

象岛的水位仪

象岛水位仪测量原理——连通器原理

第三个要介绍的是位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思穆伊斯(Thmuis)古城遗迹的水位仪

。这座水位计建筑物可能建于公元前3世纪期间,使用时间长达近年。该水位仪是用大型石灰岩块建造的圆井,直径大约为2.4米,此外还有一个楼梯通向水位仪的内部。测量原理或为地下水或为连通器原理,暂无定论。水位仪的一块石灰岩上用希腊语刻着许多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个数字,这意味着这个人曾为建造水位仪捐献了资金。在埃及语中,思穆伊斯是“新土地”的意思。这个水位计的发现表明,思穆伊斯的西边曾有尼罗河的古河道。而随着尼罗河的改道,思穆伊斯如今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思穆伊斯水位仪

从水位仪分布来看,埃及南部的水位仪比北部多,即上游分布比下游密集,这是由于上游更能够及时测量洪水水位,然后通过坐船等方式将情况告知北部,从而有效采取措施治理洪水。

尼罗河在埃及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起重要作用。政治上,由于尼罗河的泛滥,使得尼罗河的土地归属不断变化,所以国王需要定期清查土地和重新分配、重新征税,如果土地被河水冲跑,则可以向法老报告。这体现所有土地属于国王统一管理和支配。

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极大地改变了尼罗河的面貌,它兼有防洪、灌溉、发电等多种功能,有效防止了尼罗河的洪涝灾害,同时也更好改善了尼罗河的航运条件,使得尼罗河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尼罗河地形剖面图

第三小组作业汇报

汇报者:田思晨陆卓莹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白癜风的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jj/1494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