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醉酒醉驾能有多大事看五胡乱华首胡

发布时间:2024/4/7 13:31:04   点击数:

公元年,“五胡乱华”夺取中原的第一“胡”、前赵与第二“胡”、后赵,以及“衣冠南渡”占据江南的东晋,都同时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

而最后决定这两场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都与“醉酒醉驾”有关。

上回说到:东晋历阳内史苏峻起兵反叛,在夺取都城建康,俘虏当时年仅八岁的晋成帝司马衍之后,受到朝廷各路地方“诸侯”的联合围攻。

最后在大军云集的终极决战时刻,面对官军发起的正面挑战,苏峻亲自统率八千精兵“开门迎敌”。

当他儿子率领的前锋部队打败官军、初战告捷的时候,古今中外战史上罕见的一幕,上演了......

当时正在后面犒劳将士、激励士气的叛军统帅苏峻,在喝得五迷三道、醉眼朦胧的时候,一抬头看见前锋部队正在追杀官军,突然变得热血沸腾、亢奋起来,他高喊着:我的儿子能打败敌人,我难道还不如他吗?

被酒精自我激励、忘乎所以的苏峻,撇下正被他犒赏喝得晕晕乎乎的部下,翻身上马,只率领几名护卫,就开始了“单骑踹营”的英勇壮举。

可惜,在他被官军挡住,冲动过后、想拨马返回的时候。“醉酒醉驾”造成马失前蹄,被官军追上来嘁哩喀喳先是斩首,然后再乱刀分尸。

作为叛军统帅,非要酒后逞能、亲自给手下将士表演冲锋陷阵。结果,成了历史上主动“送货上门”、被“擒贼先擒王”、一刀结果的反面“搞笑”教材。

苏峻这么一死,叛军失败的命运也就注定了。

紧接着发生的就是“五胡乱华”第一“胡”、前赵国主刘曜与第二“胡”、后赵国主石勒在洛阳进行的大决战。

跟战前摆酒宴、喝高“耍酒疯”的苏峻不同的是,前赵国主刘曜在两军对阵前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神志不清。这种情形下战斗的结局可想而知,最后在战败逃跑时,同样“醉酒醉驾”、马失前蹄、摔在冰上、被生擒活捉。

那么,前赵国主刘曜跟后赵国主石勒,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在洛阳进行大决战?刘曜在醉酒被俘之后,群龙无首的前赵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下面,就让爱好者与史海孤舟一起,走进《资治通鉴》。

从“历史记忆”的长河源头,去探寻、了解作为“五胡乱华”的第一“胡”、匈奴人组建的前赵,与第二“胡”、羯人组建的后赵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刘曜跟石勒之间又有什么样的交情和经历?

他俩因为什么要在洛阳进行一场决定命运的大决战?大战的过程中,双方又是怎么战前规划、判断形势、排兵布阵的?人多势众的刘曜为什么会一败涂地?

以及刘曜战败被俘之后,是否真就给前赵带来“身死国灭”致命性影响的历史经过吧。

其实说起来,刘曜、石勒本是“一家人”,他俩是曾经并肩作战长达二十多年的战友和同事。

公元年,趁着晋朝“八王之乱”争权夺利、骨肉相残、天下大乱,“五胡乱华”第一个异族、匈奴人刘渊在离石县(今山西省吕梁市)建立汉国、自称“汉王”。

而最先追随刘渊的,就是史书记载“长着白眉毛,眼睛中有赤光”、小时候就聪明、有胆量,父母双亡、被刘渊收养为养子,长大后仪表堂堂、能读会写、文武双全,天生神力、能拽铁胎硬弓一箭射穿一寸厚的铁板,常自比于乐毅和萧何、曹参,起点很高的刘曜。

相比之下,出身为羯族的石勒,就要坎坷多了。

公元年,被从并州买到仕平(今山东省茌平县)当奴隶的石勒,开始跟随放马场牧帅汲桑,一起走上起兵造反、联合创业、要逆天改命的“玩命”之旅。

公元年,首次创业失败、单枪匹马、走投无路的石勒,前来投奔势头正猛的“行业老大”---“汉王”刘渊。

从此以后,成为刘渊左膀右臂的儿子刘聪、养子刘曜,羯人石勒,就开始了对外征伐、开疆拓土、并肩作战的传奇经历。

公元年,“汉王”刘渊去世,儿子刘聪继承王位。

刘曜、石勒又继续为刘聪鞍前马后、四处征战。当时,刘聪、刘曜的目标是洛阳,石勒则负责对燕赵之地的武力争夺。

公元年,“汉主”刘聪去世,太子刘粲即位。但是遭到外戚靳准的武装反叛,最后在刘曜和石勒共同出兵镇压后,刘曜,登上了“汉主”的宝座,石勒从当初并驾齐驱的战友变成了他的臣子,被刘曜任命为大司马、大将军,加九锡,增封十郡为私邑,进爵为赵公。

也就在这个时候,造成刘曜、石勒反目成仇、分道扬镳的事件发生了。

公元年,就在最后消灭靳准叛乱,石勒派左长史王修向刘曜献俘告捷,石勒被刘曜封为太宰、领大将军、晋升爵位为赵王的时候。左长史王修的舍人向刘曜“揭发”赵王石勒“图谋不轨”、想要派兵偷袭的“阴谋”。

结果,勃然大怒的刘曜在街市上公开杀死了王修。

得到消息的石勒也是怒不可遏、拍案而起:我侍奉你们刘家老少三代,一直是勤勤恳恳、忠心耿耿,早已超过了臣下该尽的职责。你们刘家现在的基业,都是我出生入死打拼出来的。现在你们觉得江山稳了,就想着“过河拆桥”、回过头来算计我了?

你以为我还是逆来顺受、随你们任意摆布的棋子?我现在有兵马、有地盘,什么赵王、赵帝?我自己想做就能做,还需要看你的脸色、祈求你的恩典吗?

于是,在投奔“汉王”刘渊,服务他们刘家三代十二年之后,最终被“逼上梁山”的石勒,在诛杀告密者三族之后,正式与刘曜决裂,走上分道扬镳、独自发展、彼此竞争的“二次创业”道路。

说来也挺有意思。

回到长安并定都于此的“汉主”刘曜,决定更改国号。因为他曾经是中山王,中山国历史上是赵国的领土。所以,饮水思源,就将国号改为“赵”。

也不知道是历史巧合还是故意为之,此时已经跟刘曜彻底翻脸、当初被刘曜封为“汉国”赵王的石勒,在手下将士的共同推举下,也开始分庭抗礼、自立为王。不过,他也号称为“赵王”。

这一下子蹦出两个“赵国”,史官们就没法记录了。

于是,按照前后顺序或“正统地位”,史书上把匈奴人刘曜建立的“赵国”,叫做“前赵”。把羯人石勒建立的“赵国”,叫做“后赵”。

当然,也许还有“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浪拍到在沙滩上”的意思吧?

现在,中原大地上同时出现的两个“赵国”,定都长安的前赵刘曜与定都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的后赵石勒,走上了分庭抗礼、“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独立发展的道路。

直到公元年,后赵将领、司州刺史石生攻击新安的前赵河南太守,前赵、后赵开始结怨成仇、相互攻伐劫掠,使当时的河东、弘农一带,战火重燃、民不聊生。

公元年,后赵将领石生屯兵洛阳,侵掠黄河以南地区,东晋司州刺史李矩、颍川太守郭默屡次战败之后,派人向前赵刘曜投降。

前赵、后赵第一次正面大战由此爆发。

先是前赵国主刘曜派中山王刘岳率领士兵一万五千人赶赴孟津,派镇东将军呼延谟率领荆州、司州的兵马会合李矩、郭默共同进攻石生。刘岳所部首战告捷、将后赵将领石生围困在金墉(今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的)。

得知前线告急,石勒派出最骁勇善战的中山公石虎率领步、骑兵四万人赶来救援,大败并围困刘岳,之后又攻击并杀死呼延谟。两战过后,又重新占据优势。

得知精锐被围的刘曜不敢怠慢,亲自带兵前来救援。

当初文武双全、能一箭洞穿一寸铁板的刘曜,与石勒的侄子、后赵最能打、勇冠一时的石虎,终于在正面战场上刀兵相见、要一分高下了。

可谁知道,在两军开战,前赵首战告捷之后。屯兵金谷、坐镇指挥的刘曜,居然自己先出现状况了。

大军决战之前,刘曜军营里夜里突然无故被惊扰,士卒乱作一团、奔逃溃散,根本就阻止不住,于是被迫退军驻屯在渑池。谁知到了夜里,军营里再次无故惊扰、全军溃散。

最后,无计可施的刘曜只能率领这群“兵无战心”的“惊弓之鸟”返回长安。

不战而胜“打败”前赵援军的石虎,也就不再客气,连战连捷、擒获中山王刘岳以下所有官兵,将司州、豫州、徐州、兖州地区全部归入后赵,同时向南推进,与东晋以淮水为界。

在这场前赵与后赵的正式较量之后,“后来居上”的后赵,开始慢慢占据上风。

到了公元年,占据优势的后赵开始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石勒派出石虎率领四万精兵从轵关出发、向西拓展,一路上攻城拔寨、连下五十多县后,开始进攻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县西蒲州)。

面对后赵咄咄逼人、不断蚕食的攻势,刘曜决心要集中主力、迎头痛击。

决定前赵、后赵最终命运的大决战,就在不经意间围绕着看似不起眼的蒲阪首先爆发了。

公元年八月,调集国内精兵强将、号称十万精锐的刘曜,北渡黄河、驰援蒲阪。

看见刘曜倾全国之兵、率领这么多的军队、来势汹汹地扑过来,一向骁勇善战的石虎,自知寡不敌众、心生怯意,当机立断马上率兵撤退。

但是,一直憋口气、要报上次屯兵金谷不战而逃“一箭之仇”的刘曜,怎么肯放过“主动认怂”的石虎呢?

于是,一路狂追的刘曜终于在高候(今山西省运城市东北)追上石虎,展开激战。这一仗,石虎败得很惨,被杀将士尸体枕籍达二百多里。

现在取得大胜的刘曜终于打退后赵的进攻、报了一箭之仇。

但是,他的下一步又该往哪里走呢?

史书记载:刘曜大胜之后,立刻渡过黄河,攻击驻守在金墉的后赵将领石生。同时向后赵的汲郡、河内发起攻击,夺取后赵的荥阳、野王,使后赵全国上下、一片震惊。

三个月后的十一月,决定前赵、后赵最终命运的决战时刻终于来临了。

因为,后赵国主石勒,决心要亲自率兵救援洛阳,要与曾经的战友刘曜大战一场、一决雌雄。

但是,却遭到幕僚谋士们的极力反对,被怒气冲天的石勒给赶了出去。

当久经战阵、看清形势但有些犹豫不决的石勒向徐光“刘曜虽然在高候取得大胜。但是,他却没有一鼓作气、乘胜追击、直接攻打咱们的国都襄国。而是,占据洛阳、转头攻打城池坚固的金墉,百日未下、陈兵于坚城之下,军队疲敝不堪。这绝对是他的战略决策失策。

如果此时我率领精锐生力军前去攻打,就可以一战擒获他;假如我不出兵攻打,等刘曜在洛阳站稳脚跟,他势必会乘胜攻打冀州、从南向北一路碾压过来,那我们就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

我想进行最后的决战。可是,幕僚谋士们都极力反对,也有他们的一定道理。我很纠结,到底该不该出兵呢?”

在得到徐光“平定天下、在此一举”的坚定支持之后,石勒终于下定决心,排除一切干扰,开始调兵遣将、积极备战。

石勒命令石堪、石聪等人各自统帅手下兵马会聚荥阳;命令中山公石虎进军并占据石门;石勒自己则亲自统率步、骑四万多人赶赴金墉,从大堨渡过黄河。

行军途中,石勒跟徐光进行了“兵棋推演”:刘曜如果屯军于成皋关,将我们挡在险关之下,这是上策;如果他在退守洛水凭险据守,这是中策;但如果他只是坐守洛阳,坐等咱们打上门来,那等于是束手就擒,这是下策。现在就是不知道他会选择哪种策略?

十二月初一,当石勒率领所有集结的六万步兵、二万七千骑兵,顺利通过无兵把守的成皋关时,大喜过望的石勒抹去额头上的冷汗、长出一口气:胜负已分。这是天意啊!

于是石勒立刻下令全军将士卷甲衔枚、从小道日夜兼行、悄悄地向刘曜扑了过来。

此刻,作为石勒的对手、后赵国主刘曜,又在做什么呢?

他现在正在与宠爱的嬖臣整日饮酒博戏,根本就不体恤前线将士的辛苦。如果有人对他进行劝谏,就会遭到他的斩杀。

当他听说石勒的大军已经渡过黄河,还不以为然,只是增强了荥阳的防守力量,关闭了黄马关而已。

不过,当洛水巡逻的士兵汇报说捉住羯族俘虏,亲自审问的刘曜这才得知石勒已经亲自率领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地杀到眼前时。顿时惊慌失措的刘曜马上命令部队解除对金墉的围守,都集中在洛水西面布阵,十多万人摆开的大阵,南北延绵十多里。

现在已经“突破”刘曜没有设防的“阻击线”,突然“神兵天降”出现在刘曜面前,看着他手忙脚乱地将疲于奔命的军队都集中在一起。率领精锐之师的石勒终于开怀大笑,对左右侍从说:你们可以提前祝贺我了!

初五,前赵、后赵集结的近二十万兵马,在洛阳城外摆开阵势、进行决战。

后赵军中猛虎、石虎带领步兵三万人首先从城北向前赵中军发起攻击;石堪、石聪等人率领精锐骑兵八千人从城西向前赵的前锋部队发起冲击,双方在西阳门展开激烈的厮杀。

危急关头,后赵国主石勒也身披铠甲,从阊阖门出城,身先士卒、亲自投入战斗。

现在双方决战已进入关键时刻。后赵的石勒都披挂上阵了,那前赵的刘曜,此刻又在哪里呢?

刘曜当然也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性。但是,他现在的老毛病又犯了。

刘曜自小就爱喝酒,年老后那更是杯不离手、嗜酒如命。所以,在这么紧要关头、战机随息万变的生死时刻。他临出场前,就已经饮酒数斗。所以,他才发现平常乘坐的红马无缘无故低首蜷足、不听从命令。于是仓促之间、改乘一匹小马。

到出发时,又喝了一斗多。等到他醉眼朦胧、昏昏欲睡地来到战场,发现战斗焦灼、自己这一方有些不利时,就下令将军阵向平坦处移动,准备调整一下,再进行绝地反击。

但是......

这可是双方短兵相接、生死肉搏、搅成一团的战场啊!

你刘曜一声令下,正在前面奋勇拼杀的将士们哪里知道你啥意思啊?看见别的地方的兄弟们在移动,还以为他们打败了,开始往回撤了呢?

兵圣吴起说过:三军之灾,起于狐疑。

这个时候,将士们满腹狐疑、忧心忡忡,看见别人开始“撤退”,担心自己被包饺子的心态,就成了决定这场战斗胜败的突破口。

发现刘曜昏招引发混乱的后赵石堪乘势发动攻击。于是,“坚信”自己已经打败了的前赵士兵开始土崩瓦解、四散而逃。

当刘曜睁开醉眼时,发现已经全线溃败、无力回天,关键是,他现在身边连“保驾护航”的侍卫也都早跑走了。

于是,醉眼朦胧的刘曜也只能开启“醉酒醉驾”模式,骑着刚换来的小马转身就逃。结果,战马在石渠失足,把刘曜摔在冰上。其实,以刘曜这种醉酒状态,他骑什么马,结果都是一样的。

被狠狠摔下马的刘曜,受伤十多处,有三处伤及内腑,动弹不得,被从后面追上来的石堪给生擒活捉。

本以为取得一场大胜仗就心满意足的石勒,得知居然将前赵国主刘曜给活捉了,顿时欣喜若狂。他马上下令部队停止追击,觉得大局已定的石勒,要好好享受这个来之不易、“喜从天降”的幸福时刻。

虽然,被俘的刘曜见到石勒,重提当年作为并肩作战的战友,在重门结下的盟约,让一向信守诺言、爱面子的石勒有些尴尬和不爽。

但是,作为两虎相争、江山大于感情的石勒,在命令刘曜写信给前赵太子,让他们急速归降,遭到刘曜断然拒绝后,石勒虽然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杀死刘曜、以除后患。

那么,“意外”失去国主刘曜的前赵,最终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呢?

公元年,得知父亲刘曜被擒。前赵太子刘熙顿时惊慌失措、吓破了胆,准备向西保守秦州。随后马上率领文武百官一口气就逃奔到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沿途各地方官员也都放弃自己镇守的地方跟从,关中大乱。

还留在长安拥有士众数十万人的守军,马上派使者向后赵请降。得知前赵已经彻底放弃抵抗,石勒马上派石生率领在洛阳的士众前往长安,并乘胜追击,力图一鼓作气彻底消灭前赵。

现在紧紧缠住前赵兵马的石生,在得到中山公石虎率骑兵二万人赶来救援后,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破上邽,擒获前赵太子刘熙、南阳王刘胤及其将军、郡王、公卿、校尉以下三千多人,全数杀害。又把前赵朝廷的文武官员、关东流民、秦州和雍州的大族九千多人迁徙到襄国。

至此,匈奴人刘渊在公元年建立的“汉国”、刘曜公元年改国号的“前赵”,在风光25年之后,终于被赶出了历史舞台。

公元年,在消灭“旧主”、彻底控制中原之后,后赵国主石勒,终于即帝位,号称大赵天王。

从公元年发生的两场因“醉酒”决定战争胜负的经典案例来看:即使当初苏峻、刘曜再威名远镇、能一箭射穿一寸厚铁板。但是,只要他们在决定命运的决战时刻,还酒后逞能、“醉酒醉驾”。那么,他们就迟早会马失前蹄、成为俘虏,最后身死国灭。

所以,他们输得就一点也不冤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mj/262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