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美景 >> 走进童话边城布尔津,生态宜居,幸福小
走进“童话边城”布尔津县,抬头可望巍峨山峰,低头可见良田沃土,额尔齐斯河穿城而过,恰似点睛之笔。额河两岸,烟火气息和精致时尚交融,自然生态与文化肌理结合,梦幻般的风情浑然天成。
边城新景:半城河水半城花
夏日清晨,七彩河畔,绿意正浓,花艳蝶飞,一派生机盎然。
此时,此地,有人在晨跑,有人在打太极拳,在人在练习舞蹈……幸福时光画卷徐徐展开。
谁能想到,昔日这里是一片黄沙遍地的荒漠戈壁?90年代,布尔津县开启荒山绿化、绿色通道、城市防护林和乡村美化等工程,戈壁变绿洲,旧貌换新颜。近年来,布尔津县积极打造城市生态景观带,七彩河已成为一处占地50公顷的休闲旅游度假区。正在散步的刘鹏说:“现在,‘家门口’就是一个大公园,有花有草,有树有草,四季都是‘诗和远方’”。
沿着马路,往乡村走去,会看到更多变化。
窝依莫克乡也拉曼村,原本是一个偏僻牧业村。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也拉曼水库入列自治区定居兴牧系列工程项目。以此为契机,土地获得新生,种养殖业和现代旅游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起步并行、蓬勃发展。
也格孜托别乡克孜勒加尔村,曾默默无闻。三年前,这里以“七里滩渔村”的身份,开张迎客。此后,“悠然惬意”是万千游客对村庄的第一印象。
在冬奥会开幕式上,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在抖音的视频榜单上,“布尔津”频频出现。渐渐地,布尔津成为国内外旅游达人的心之所向——如你所见,这座城市,山美,水美,生活更美。
科技赋能:品质生活进行时
端午假期,乌鲁木齐市市民李新和朋友们,来到布尔津旅游。他说:“五年前,我来过布尔津,这次再来,我发现,布尔津已成为了一座有科技含量的城市”。
去景区旅游,可以通过“一码游布尔津”在线预约,避开人流高峰;驾驶新能源汽车,可以在城乡沿途的充电桩及时充电,方便又快捷;就连丢垃圾也可以随手做环保,路旁的太阳能果皮箱会吸收将太阳能,并转换为光能,入夜后点亮广告灯箱。
借助科技力量,布尔津布局城市规划,全面提升城乡生活品质。
规划建设新能源景区景点,布尔津县绿色能源基地、泰都优享绿色自驾营地等景点开启了现代化旅行方式;积极发挥“智慧水利”作用,精准调度,以大数据持续保障农业灌溉、防汛抗旱和生态环保;让“智慧政务”深入群众,“只需一网通”“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等举措彰显了服务为民的温度。
点点滴滴的美好,凝结成了持续发展的源泉。
布尔津县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保持着高起点、高质量运行。
生活在此的各族群众由衷地感慨“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一些曾在外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创业,就业,决意在家乡的阡陌田垄上,撰写出青春的故事。
开启新篇:全域旅游站“C位”
日前,布尔津县“也拉曼杯”刁羊大赛正在进行中。每个周末,都有来自疆内外的游客坐在看台上,为参赛队鼓掌、叫好。这样的文体旅赛事,已是常态化。
从5月开始,每个周末,也拉曼村都将有刁羊比赛,共有40多场,预计持续两个月。布尔津县政府党组成员、也拉曼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达木汗·米扎木汗表示:“我们正加快推进布尔津县特色马产业发展,打造‘草原游牧文化’品牌,以马文化、马赛事为载体,推进阿勒泰马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组织此次比赛,就是为了让更多农牧民参与刁羊这一传统马术运动,从而推动马产业发展,促进马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旅游业成为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旅游+”渗入各行各业。
随之而来的是,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的良性循环:旅游+马产业,催生了布尔津马文化旅游教育中心、旅游+美食,延伸了早晚点经济、旅游+农业,让广大农牧牧民端上了“旅游饭”、旅游+交通,实现了以布喀一级公路为主轴的“快行漫游”体系、旅游+医疗,构建了“候鸟式”的养生养老新型旅游……
新局面不断打开,新业态不断绽放。
布尔津县立足优势资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得到切实提升,内生动力持续释放————步稳行健,前路可期。
(文/黄鸟董春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