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8/21 14:13:36 点击数: 2 次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http://www.ilinkee.com/hot/23626.html今天也没什么想说的时事。三驾马车催促尽快把行政州的事情定下来,老马复出了,催一催也好。继续南苏那点事。(照片和之一的应该是一个系列的,未经作者授权。作者实在太牛了。侵删)———遗忘之境(之二)————先问个假设性问题:如果当时苏丹内战期间,南方没有外部援助,能否成功开国?大家可以先想一想。5......4....3...2..1.我的观点是——基本没有可能。两个原因:第一,当时的部落是没有国家的观念的,想要的只是维持原来的生活方式,不要被伊斯兰化,我的地盘我说了算。而加朗也是冲着建立新苏丹去的,并不是要分裂。如果喀土穆能够给予南方基本的权利,再缓慢改变南方生活方式,还是有可能和平统一解决的。第二,当时南方没有能够支撑其开国的经济基础。打仗很大程度是打后勤。解放战争时,我党依靠小米加步枪赢得了江山,反映出的不仅是民众的支持,更是经济的支持。而南苏丹呢?难道是“牛羊加长矛”?战役上的胜利可以通过谋略,全局的胜利必须符合历史定律。然而历史不容许假设。喀土穆也缺少伟大的政治家和一支能带领苏丹人民走向富强的队伍,在外部的强势干预下,硬是把这个先天不足的鸡蛋孵化成了鸡子。部族精英面对争取多年突然到手的权力,突然发现不会玩了。破坏一个东西很容易,要建设一个东西真的很难。那怎么办呢?这些精英们都有西方留学的背景,再加上外界的干预和舆论影响,毫不犹豫有样学样。从不同部落走出的精英们聚成一个个团体,在原来武装派别的基础上形成了政治派别。这些派别有着反抗喀土穆的信仰,却没有带领南方人民走向富裕的纲领。(谁有SPLM或者IO的纲领可以分享一下,不胜感激。)所以说这些派别的基础是部落,代表的是部落利益。各部落又根据利益和习俗结成联盟,形成长老会,对国家政治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照这个轨迹走下去,南苏丹会进入部落式民族国家构建进程。学术界对非洲民族国家构建有大量的研究。看了部分研究成果,有几点感慨:①大部分非洲民族国家的建立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②这些国家简单粗暴地套用西方政体,完全不考虑自身特点和经济基础。③这些国家难免沦为“失败国家”,而翻身的希望……(该词最早由赫尔曼和拉特纳于年提出。它最初用于指代一些出现政治衰退、经济崩溃和内乱的发展中国家,并给这些国家贴上“威胁国际安全”的标签。参见GeraldB.Helman,S.R.Ratner,“SavingFailedStates,”ForeignPolicy,Vol.71,No.89,,pp.3~20。)但一个偶然因素,稍稍改变了这个进程——意外的资源。部落赋予了精英执政权力和国家的名义,但意外资源的到来却弱化了政府与部落的经济联系。国家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变成了贩卖意外资源的收入。在执政者周围迅速汇集起七大姑八大姨等各种沾亲带故的人士,在精英外围形成了一个更大范围的利益圈。所有这些人与资源收入形成了另外一个生态循环,一个独立于部落经济的循环,这里把它叫做“外循环”。资源型收入一部分用来支撑上层建筑,一小部分用来反哺部落又加强了部落形态,还有一部分我也不知道去哪里了。当然,很多人对不知道去哪里的那一部分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没有获得感的各类精英,指责当权者腐败。部落间的冲突是内循环利益冲突,派别间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外循环利益无法平衡。对于意外资源,我也不知道对南苏丹是好事还是坏事。但需要说明的是:资源收入的分配和使用是内政,使用得当也好、使用不当也罢,是执政者应当承担的责任。评论家可以批评执政者,但不应该也没有理由把责任推给第三方。有些不知道在谁的挑唆下,把责任怪罪到来帮忙的人身上。举个不太恰当、又有点绕的例子:就好像是你把家里的凳子卖给了A,你媳妇把卖的钱拿去买包包花完了。这时B过来说:“你看,谁让你卖给A,肯定是A让你媳妇去买包的。”然后你不去教育你媳妇,反而怪起了A。这种神逻辑,不是蠢就是坏。现在2个循环介绍完了。一个是部落经济循环,一个是资源经济循环。这两个循环相对独立,又保持共生。所以,整个国家在经济层面是被割裂的。所以,部落不太在乎顶层纷争。所以,即使外面部落冲突不断,但当政者不会太着急。所以,精英很难真正为了人民利益而服务。每当我看到这些,总是很感慨当年我们是多么幸运,能遇上那样一批为国家为民族牺牲奉献的人,他们当年很多人也是有恒产有家业的人啊,放弃一切,带领我们走上现在的道路。虽然也有曲折,虽然我们也会吐槽,但我们在一天天变好,我们能够看到希望。虽然我们现在也会着急,也会想家,但心中还是保留希望,在局势明朗之前还是需要忍耐。我们把自己想得崇高一些,现在的苦难都是奉献,都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着急上火不解决问题时,只能当做一种磨练,把胸怀撑大一些才能装下更多的财富啊。南苏丹还有没有破局的办法呢?也许以后再说吧。———遗忘之境(之二)————今天不配诗了。昨天有三位同学分享佳句,在此表示特别感谢!张贴如下,大家欣赏。如果您觉得还不错,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ouguohua.com/gtmmj/190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