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微专题水量平衡含

发布时间:2024/5/31 9:42:49   点击数:

微专题水量平衡、含沙量与输沙量、湖泊

(·四川宜宾·统考一模)抚仙湖位于云南省滇中盆地中心,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该湖通过海口河泄水,注入南盘江。受湖泊水位和人为调控的影响,海口河下泄水量变化很大,图示意抚仙湖近30年湖泊补给量、湖面蒸发量和湖泊蓄水变量变化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间段抚仙湖水位最高的年份是()

A.年B.年C.年D.年

2.影响抚仙湖蓄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湖面蒸发B.湖水下渗C.人为调控D.降水补给

3.根据抚仙湖下泄水量的变化,推测年以来南盘江可能()

A.水量减少B.含沙量降低C.水质改善D.流速加快

(上·山东济南·高三统考期中)伊塞克湖是中亚最大的高山封闭湖泊,由地壳陷落形成,有众多条河流注入,无出湖河流(图1)。气候变化与灌溉活动影响了伊塞克湖水量平衡,导致湖水水量变化。图2为-年伊塞克湖水量平衡各分量年代均值。完成下面小题。

4.与水量平衡分量Y最相关的陆地水体是()

A.冰川融水B.积雪融水C.地下水D.灌溉引水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伊塞克湖水量收支逐步扭亏为盈。其可能原因有()

①流域冰雪融水量增加②流域农业灌溉用水减少

③流域气候趋于暖干化④湖区受地下水补给增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上·福建厦门·高三校考期中)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对洞庭湖出湖流量和泥沙变化具有明显影响。图示意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洞庭湖区9~11月多年平均月湖容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6.与夏季相比,9~11月对洞庭湖入江口干流下游附近补给增长率最明显的是()

A.雨水补给B.湖水补给C.融水补给D.地下水补给

7.9月初~10月初,三峡水库蓄水后洞庭湖的湖容净变化量大于蓄水前,其主要原因是()

A.水库蓄水增多B.水库补枯增多C.长江水位上升D.长江流速增加

8.与三峡水库蓄水前相比,洞庭湖9月份入江口处()

A.河床不变B.侵蚀减弱C.流速减慢D.搬运增强

(·贵州·校联考一模)含沙量大是黄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从年到年通过综合治理,基本保持黄河下游冲淤平衡。图甲示意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图乙示意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阶段实测年均输沙量比较。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因素中,与头道拐水文站输沙量关联度最大的是()

A.流域面积小B.蒸发量大C.地势起伏小D.径流量小

10.影响龙门站输沙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流域面积B.大气环流C.工程建设D.河床岩性

11.与小浪底站相比,利津站的年均输沙量在—年大于小浪底站的原因最可能是()

A.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B.小浪底水库建成,提高输沙能力

C.黄河下游流域面积扩大

D.小浪底水库建成,增大年径流量

(上·江西景德镇·高三统考)青海湖滩坝是由湖水搬运砂粒,在沿岸附近的湖滩长期堆积而成。气候变化导致青海湖湖平面发生升降变化,从而在不同位置形成多条滩坝。下图为近18ka(千年)以来青海湖四个阶段湖平面升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据图推测,青海湖地区从古至今四个阶段的气候特征依次为()

A.温湿、冷干、暖湿、凉湿B.温湿、暖湿、冷干、凉湿

C.冷干、温湿、暖湿、凉湿D.冷干、暖湿、冷干、凉湿

13.图示时期,规模大的滩坝形成于阶段()

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

14.距现今湖区最远的滩坝形成时,青海湖湖面海拔高度约为()

A.米B.米C.米D.米

(上·河北·高三校考期中)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干旱区典型内陆湖,面积达1.82万乎方千米,平均水深约6米。年以来,该流域上游山区降水增加、气温持续升高。年卡普恰盖水库建成蓄水,带动了灌溉农业的发展.—年巴尔喀什湖湖泊萎缩极为明显。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干旱区开阔的水面易造成水资源损失,卡普恰盖水库建成后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率反而有所提高。下图示意巴尔喀什潮流域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巴尔喀什湖湖盆形态特征对湖泊萎缩产生了影响,其中作用较明显的是()

A.湖盆大而浅B.湖盆东西不对称

C.湖盆呈狭长状D.湖盆呈东西走向

16.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土地利用类型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区域是()

A.甲B.乙C.丙D.丁

17.卡普恰盖水库建成后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的原因是()

①水库蓄积径流②蓄水区海拔较高③水资源利用方式多样④距城市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上·山东青岛·高三统考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拔米羊卓雍错是高原内流湖,东西长公里,南北宽70公里。总面积Km2,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名流堵塞河道而形成,它的形状很不规则,分叉多,湖岸曲折蜿蜒。调查发现,其他相同海拔地区油菜、豌豆等作物受生长期短、霜冻自然灾害的影响严重,而在入湖河口冲积扇区域种植作物基本不受霜冻影响。下图为羊卓雍错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后,说明羊卓雍错由外流湖变为内流湖至稳定的条件。

(2)简析造成羊卓雍错湖水盐度南北空间差异的理由。

(3)从湖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湖滨冲积扇地区油菜生长不受霜冻影响的原因。

19.(上·黑龙江哈尔滨·高三校考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国境内,湖面平均海拔约米,面积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下图示意伊塞克湖及其周边区域。

(1)说明伊塞克湖的水位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伊塞克湖咸水湖的形成原因。

(3)分析伊塞克湖东岸有常年积雪的自然原因。

(·河北卷)冰川物质平衡是单位时间内冰川以固态降水为主的物质收入和以消融为主的物质支出的代数和,天山和阿尔卑斯山都是世界上典型的山岳冰川分布区,前者冰温(℃)恒为负,后者接近0℃,下表为两山区代表性冰川物质平衡情况,下图表示两山区冰川累积物质平衡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两山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到海距离B.主导风向C.冰川覆盖D.山地坡度

2.年以后,两山区冰川的变化指示出()

A.天山冰川消融量较大B.天山冰川扩张更明显

C.二者的平均雪线高度都在上升D.阿尔卑斯山冰川积累速度较快

3.影响两山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关键是()

A.所处山体隆起B.臭氧空洞扩大C.全球气候变暖D.山地林线上升

(·全国甲卷)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城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题。

4.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

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

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辽宁卷)某内陆断陷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属于盐碱湖。图为该湖中部区域一东西向剖面示意图。图中水域西侧盐度偏低,湖底有深厚的软泥层(当地居民称之为“酱缸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东侧湖滩和台地比西侧宽,主要因为()

A.西侧坡积洪积物较少B.西侧地壳运动以水平方向为主

C.东侧风力堆积物较多D.东侧地壳相对下降的幅度较小

6.“酱缸包”的主要成因是()

A.湖底低洼沉积物比较多B.湖底淤泥的含盐量较低

C.地下涌泉使沉积物变软D.入湖沉积物颗粒比较粗

7.(·福建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口地貌的演变与海平面、河流输沙量等密切相关。2万年以来,恒河流域地壳相对稳定,但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约米;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约25亿吨,当今约10亿吨);距今约0.7万年,海平面开始趋于稳定。当今恒河河口(下图)原为下切河谷,2万年以来经历了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的演变。

推测1.1万年以来恒河流域西南季风强弱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8.(·浙江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江梧州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居全国第二位;多年平均输沙量万吨/年,居全国第三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年梧州站输沙量减少至万吨/年。图一为广西境内西江流域主要水库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梧州站径流量、输沙量及南宁市降水量年内占比统计图。

材料二目前,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生产省区。下表为年至年广西森林覆盖率和农业生产相关统计数据表。

(1)说出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输沙量大的自然条件。

(2)简述西江流域输沙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9.(·广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侧,湖泊面积km2,湖面海拔m。在其沿岸,曾发现高于现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线。仁错位于纳木错西侧,湖面海拔m。雄曲和那曲两河分别汇入纳木错和仁错。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在10-11月期间,湖泊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图(a)示意纳木错和仁错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b)示意两湖分水岭区域水系与地形特征。

(1)分析10-11月期间纳木错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

(2)结合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图(b)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水系演化过程与趋势。

(3)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考虑,说明未来纳木错能够与仁错贯通的理由。

10.(·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y/264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