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继承奥斯曼帝国苏丹的代价登基之日要杀害自

发布时间:2023/4/11 14:18:22   点击数:

在古代,皇族成员们为了争夺皇位的继承权手足相残不足为奇,早在先秦时期史书上就有记载。比如周幽王宠幸褒姒将其子伯服立为太子逼得宜臼逃离申国,后申侯引犬戎作乱周朝直接导致西周灭亡。

李世民就是通过玄武门之变继承了皇位

古代东西方都有兄弟之间为争夺皇位而武力相向的例子

汉武帝听信谗言怕自己的儿子夺权发动“蛊惑之乱”逼死了自己的儿子和卫子夫、曹植名留文史的《七步诗》也是兄弟因争夺王位继承权的例证、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更是直接杀死了自己的兄长和弟弟、野史记载赵光义杀了自己的哥哥、民间流传的狸猫换太子、清朝的九子夺嫡等等数不胜数。

由于受我国传统优良文化的影响,无论当时为了争夺皇位做了多么禽兽的事情,最后的胜利者在取得皇位的继承权之后都要维护自己爱君爱国爱家的仁义形象,即使当时发动政变也得做到师出有名。

《晋书·阮籍传》:“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

曹丕最后继承了曹操的王位

如,曹丕即使窜汉称帝也没杀了曹植、由于李世民的有为现在世人都理解他当初弑兄囚父的做法等等,忠君忠父忠家国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奥斯曼帝国苏丹位置的争夺是最激烈的

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帝国,将弑杀自己的兄弟子侄写进了法律里,让我们为之瞠目结舌,这个国家就是奥斯曼帝国。

默罕默德二世

公元13世纪末,起源于中亚的游牧部落的奥斯曼人在土耳其建立了一个国家,帝国的名字就以他们的开国君主奥斯曼为名。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也就是他们的皇帝默罕默德二世攻占了拜占庭帝国,并把国都迁往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到了第十代苏丹苏莱曼大帝,奥斯曼帝国达到了鼎盛,从这之后曾雄霸亚非欧三大洲的世界帝国开始衰落。而其衰落的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一部法令,这就是“弑亲法令”。按照这部法令的规定,只要奥斯曼的皇室成员取得了苏丹的继承权,他就可以除掉其他皇室的男性成员。直至年艾哈迈德一世废除这项法令之前,“弑亲法”都被完美的有效的执行。

其实,在最初“弑亲法”并不是一项法律,而是奥斯曼帝国皇室的一项习惯。奥斯曼第四任苏丹在取得继承权后杀死了与他竞争的弟弟,从那以后他的后代纷纷效仿,到了默罕默德二世继位他将这一习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从此,在奥斯曼帝国新苏丹继承的日子杀兄杀弟杀子侄的悲剧准时上演。历史上,权力争夺之激烈各国无其左右。

我的任何一个儿子,由真主选为苏丹,他为了更好的世界秩序而杀死他的兄弟们,都是恰当的。——《穆罕默德二世的法律书》。

由于默罕默德二世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位十分有为的君主,正是他在位时期打败的曾雄霸欧亚大陆的拜占庭帝国,既然老祖宗定了这项灭绝人道的律法,那他的后世子孙就按照这项法律为自己清除异己的禽兽行为为自己辩解。据说,在默罕默德三世继承仪式的那一晚,从宫中抬出19具男性皇室成员的尸体。

《弑亲法》看似为了帝国稳定的律法对帝国的持续繁荣埋下了隐患。

苏莱曼大帝

在我国古代,并不是每个皇子都去争夺皇帝继承权的。往往新帝继位后,都会对未争夺皇位继承权的兄弟以起码的身份与经济上的优待。而在奥斯曼帝国,争夺苏丹并不只是出于自己在政治上的理想抱负,而更多的是在争夺活下去的权力。更何况大多时候,他们的生存权早在上一任苏丹在位时期就决定了。

该项法令虽然保证了苏丹地位的稳定,但是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使得奥斯曼皇室成员势微。由于老苏丹会指定下一任的继承人,其他男性皇室成员要么提早处死、要么不允许孕育下一代被圈养在王宫、要么在新苏丹继位后再被处死,帝国的权力渐渐旁落。

苏丹的争夺从来不是皇子之间的直接竞争,而是牵扯到内廷官员、外廷官员、以及皇子生母及背后势力的竞争。试想,大家都为了平平安安地活下去,在取得权力后谁会为以后留下隐患呢?

到了第九位苏丹赛利姆一世,他一生孕育了二十多个儿子。在世人看来,儿孙满堂不失为一件天伦美事。然而在他的眼中,这些儿子就是对苏丹地位的实实在在的威胁。在他正确性的选择了苏莱曼大帝作为他的继承人之后他毫不犹豫地亲手杀死了其余的儿子。就连刚刚出生的幼儿也未放过。

年,迈哈迈德一世废除了这项有为人道的法律。虽然法令废除了,可是残虐兄弟子侄的传统一直没废。奥斯曼帝国的皇子虽然免得一死,但是一生都要囚禁于宫中,了却残生。这种深宫中圈养出来的皇子,不可能培养出勤奋有为的执政者。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也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因“弑亲法令”种下的祸根以深埋奥斯曼帝国的皇室。再加上常年的征战,对世界变化的短视,使得曾经雄霸三大洲的世界帝国渐渐的沦为了“西亚病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y/256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