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国内首部,海外维和电影,人物原型有济南人

发布时间:2021/6/13 14:59:35   点击数:
北京手足癣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1.html
作为中国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题材的影片,9月17日,《蓝色防线》把全国点映的最后一站选在了山东省实验中学,这也是该影片在全国唯一一所中学进行点映。头戴蓝色贝雷帽、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在提前观影现场,《蓝色防线》中的一名“蓝盔勇士”鲁成军坐到了学生们中间。鲁成军说,他是一名维和军人,也是一名“维和爸爸”,这也是此次现身的另一层意义:作为省实验中学一名高一学子的家长,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电影内外的真实维和故事。念完大学、成了家“蓝盔勇士”的第二故乡是济南9月17日上午,鲁成军抵达济南,见到了妻子和儿子。上次见面,还是在儿子的要求下他请假回来“陪考”,中考结束的当天他就返回部队了,再见面时,儿子鲁天睿已经成为了山东省实验中学新高一的学生。曾任中国第二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政治教导员的鲁成军,把济南称为他的第二故乡:在这里念完了大学,工作了8年,济南这座城市让他完成了娶妻生子的人生大事,孩子也一直生长在济南。不过,天高云淡的济南秋景,鲁成军并不是每年都会欣赏到。每年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不过一个月,更多的时间,是在部队中度过。今年的两次回济,一个是请假的“陪考”,一个是电影点映的“路过”。17日当天,妻子特意穿了一件大红色的上衣,儿子脸上也时时挂着笑容,一家人幸福的浓度不因相聚的短暂而减少。在观影开始前,省实验的老师特意向学生们介绍了这位“蓝盔勇士”:在《蓝色防线》中,他是用热血和生命挺起国家脊梁的中国维和军人,坐在学生们的中间,他也是一位父亲、丈夫,是最普通却又最伟大的和平英雄。鲁成军也提到,此次他作为一名家长身份来到学生们身边,也是用“维和爸爸”的身份和大家分享一名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南苏丹执行一年维和任务两幅墙绘永“印”心中年12月到年12月,鲁成军在南苏丹的首都朱巴执行了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有多危险?在去之前,鲁成军就知道,这个任务还被称之为“行走刀尖上的行动”,被选派参加任务者,通过个人报名与考核考查的方式确定,考核的标准之一是“作战能力”。南苏丹作为常年内战之地,武器非常多,很多人白天是平民,晚上是武装分子,鲁成军和同去的战友们被告知:“谁都不是我们的朋友,谁都有可能是我们的敌人”,要把这句话时时刻刻记在心里。

在相关资料中,记载着——“年7月10日,当地时间18时39分,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军继续在首都朱巴交火,我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1辆装甲车在联南苏团总部营地执行难民营警戒任务时,突遭一发炮弹袭击,在这次遭受武装分子袭击中,中国维和人员李磊、杨树朋牺牲,另有2人重伤、3人轻伤。”李磊、杨树朋,都是鲁成军曾经的战友。

执行维和任务的一年时间里,有两幅涂鸦至今让鲁成军难忘,一幅是中国地图,下面用字标上了“祖国万岁”;一幅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落款:我有一个梦想,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鲁成军说,他喜欢这两幅画是因为,这是维和战士们的心声,一方面他们也是普普通通向往美好的个人,另一方面,他们是为国出征、在维护世界和平的第一线坚守的军人。“有了中国营,才有了难民营和联合国基地的安全。”对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罗伊女士的这句评价,鲁成军说,中国军人在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已经撤离的情况下,始终坚守在战争第一线,是因为中国军人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甚至超过生命。教育孩子不当“逃兵”最希望儿子健康快乐保卫国家这个“大家”的任务年12月在鲁成军那里暂时画上了句号,但对鲁成军“小家”的影响却延续至今。奔赴南苏丹时,儿子鲁天睿上小学4年级,鲁成军说他觉得孩子小,只告诉孩子一声他要去维和了,直到他要登上飞机的那一刻,儿子才拉住他的手,问出一句话:“爸爸,你不会挂了吧?”那一刻,鲁成军知道,孩子知道“刀尖上行走”的意义。一转眼,已经是一名高一学生,鲁天睿告诉记者,与父亲聚少离多,但他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y/2200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