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石油概况
(一)
概要
南苏丹在年7月获得独立。虽然大部分石油产能目前在南苏丹,但南苏丹是个内陆国,并因必须使用苏丹的输出管道和港口而仍旧依赖苏丹。在过去的几年里,石油收入分配上的分歧和武装冲突制约了两国的石油生产。
在绝大多数人投票赞成独立的南苏丹公投后,非洲东北部的苏丹和南苏丹于年7月成为两个独立国家。在分裂前的年,苏丹是欧派克成员国之外非洲的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分裂以来,苏丹和南苏丹的原油产量均已下降,年两国合起来位列非洲第四大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
20世纪90年代,统一的苏丹开始生产石油。大部分石油生产设备都分布在苏丹和南苏丹实际边界附近或跨越边界。年7月南苏丹独立时控制了约3/4的石油产量,尽管这一比例因南苏丹石油生产的重复中断而有所变化。
南苏丹的独立和苏丹的石油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苏丹经济。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据,苏丹因此失去了55%的财政收入和大约2/3的外汇收入。苏丹的原油出口收入从年的近亿美元下降到年的不足18亿美元。
石油对两国经济仍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对苏丹的重要性要小一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石油收入占苏丹政府财政总收入的比例已从年的60%下降到年的27%。尽管近几年因石油生产的频繁中断而难以确定具体比例,但独立后南苏丹政府98%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
苏丹和南苏丹的石油部门仍紧密联系。南苏丹是内陆国,因此仍需依靠苏丹的输油管道将其原油运到红海沿岸的巴沙伊尔港。苏丹也要依靠南苏丹支付的管道和设施使用费来弥补石油出口收入锐减造成的财政缺口。年1月,主要因与苏丹就石油管道运输费发生争执,南苏丹主动关停其所有石油生产。经过近15个月断断续续的谈判后,两国就石油运输费用达成一致,南苏丹在年4月恢复石油生产。年12月下旬,南苏丹的石油生产再次因国内武装冲突而部分停止。
历史
南苏丹独立前,统一的苏丹打过两次内战。第二次内战以签署在-年执行的《全面和平协定》告终。年7月,南苏丹获得独立。但是,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造成两国关系在南苏丹独立后仍十分紧张。两国边界尚未确定,一些边界地区仍存争议。
自年从英埃统治下获得独立以来,苏丹经历了数次影响该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其自然资源的武装冲突。历时最长的冲突是北方的苏丹政府与南方之间的两次内战(-年、-年)。第二次内战以签署在-年执行的《全面和平协定》告终。《全面和平协定》设定石油收入分配标准(50:50),并未有关南方独立的公投设置了时间表。年1月南方举行公投,南方人投票支持南方从苏丹分离。年7月,苏丹成为两个国家:苏丹(喀土穆为首都)和南苏丹(朱巴为首都)。
苏丹和南苏丹的分界线还未正式确定,一些地区仍存争议。目前的实际边界是年苏丹独立时确定的,被称之为年边界。《全面和平协定》要求划定南北边界,年成立了一个边界技术委员会,以划定年边界。委员会商定了大多数边界,但据国际危机组织发布的报告,仍有5个地区存在争议。
最具争议但未在边界技术委员会授权之内的一个地区是阿卜耶伊地区,该地区位于北加扎勒河州、瓦拉卜州和团结州之间。阿卜耶伊在年被发现拥有石油,这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关系。阿卜耶伊边界委员会被授权确定该地区的范围,委员会于年做出裁定,哈季利季油田和班布油田应列入阿卜耶伊范围之内。北方对该裁定提出异议,因为它将北方石油储量的一大部分归入争议领土。随后,争端被提交给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年该法院重新确定阿卜耶伊地区的范围,将哈季利季油田和班布油田划出阿卜耶伊。
阿卜耶伊被安排于年1月举行公投以决定其加入苏丹还是南苏丹,但这个公投却因双方对投票人资格存有争议而未能举行。尽管边界划分及阿卜耶伊的归属仍不确定,但是哈季利季油田和班布油田目前被认为位于苏丹的南科尔多凡州。
编译:姜恒昆、周军审校:姜恒昆
------------------------------------
“南苏丹研究小组”,是以研究南苏丹的中国学者和在南苏丹的中国企业及其它中资机构中对南苏丹研究感兴趣的员工为主体,组成的一个非正式民间研究组织。本研究小组的宗旨是推动学者和在南中资机构及人员间的良性互动,加深涉南机构和人员对南苏丹和中南关系的了解和认识。欢迎有研究能力和兴趣的朋友加入本研究小组(联系方式: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y/2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