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旅游 >> 荣辱与共菲律宾华人文化今昔
撰文/黄子珊(经典杂志撰述)
摄影/刘子正(经典杂志摄影)菲律宾土著与华南部族(古越族)系出同源有两千撰文/黄子珊(经典杂志撰述)摄影/刘子正(经典杂志摄影)菲律宾土著与华南部族(古越族)系出同源有两千年历史的菲律宾科迪勒拉山脉梯田,与中国南方梯田相似,是菲律宾土著与中国华南部族文化同源的证据。坐落于吕宋(Luzon)岛北部科迪勒拉(Cordillera)山脉的巴纳微(Banaue)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的祖先已在此住了两千年。」弗恩是菲律宾少数民族伊芙高(Ifugao)族。「这些梯田与贵州、广西的都很像。」行前,菲律宾华人研究专家洪玉华说,「梯田始于周朝,当华南部族往南迁徙,便把这个农耕文化传到越南、爪哇、婆罗洲,当然还有菲律宾。」不过是最近的事,考古学家在吕宋东南部塔亚巴斯(Tayabas)的梯田,发现了明清时期的瓷器。这个发现,更加确定了菲律宾与古中国的联系,「有专家怀疑这个梯田比科迪勒拉的更早。」在此之前,人类学家已指出,菲律宾土著与华南部族(古越族)系出同源。在我想像力无法企及的时空,为追赶野兽、游牧果树的华南部族,愈走愈远,终于走过陆桥,抵达吕宋岛。所到之处,留下许多等待后人释疑的文化遗迹,「跟台湾一样,菲律宾科迪勒拉部落的祭祀、猎头、铜鼓、瓮葬等文化、北部萨加达(Sagada)县的悬棺遗迹,都与华南部族文化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是两岸交会的最初。陆桥下沉后,一条海上航线很快又把华人商贾与菲律宾土著联系起来。千百年来,他们热络而和乐地交换着土产、珍宝、语言和友谊。山东菲律宾后裔五百年后终回乡祭祖二○○五年,来自山东七十六岁的安金田忍耐着舟车劳顿,抵达菲律宾苏禄(Sulu)时,忍不住老泪纵横。这位白发苍苍的农民,是苏禄苏丹在中国的第十七代后裔。一四一七年,他的祖先应邀去中国觐见明朝永乐皇帝。归途中,苏丹病逝山东,皇帝为纪念他们的友谊,把他厚葬在中国,留下守墓的两位儿子,在中国繁衍至今。洪玉华在山东初见安金田时,「他家中挂了一幅画,他知道老家就在画中有着蕉风椰林白沙滩的地方。他说,祖祖辈辈临终前都会交待,有机会一定要回乡祭祖。」她决定促成这桩美事。那年苏禄王未完的旅程,终于由安金田圆满了。只是,这已是五百八十八年后的事了。
闽南文化的变迁与安金田相反,洪玉华的祖先来自对岸福建晋江。事实上,菲华近九成是福建人,晋江与南安占多数。洪玉华说,最初来的闽粤人都有,「西班牙第一次屠杀华人时,受害者多是漳州人,便不敢再来;美统时期不准华人入境,又规定华人只能从商,那时粤人多半是工人,自然来不了。」福建人人多势众,闽南语自然成了菲律宾华社第一语言。怡朗(Iloilo)华商中学至今还有闽南语会话课,不过校长黄华仁认为:「要顾眼前,也要顾长远,华语才是未来趋势。」华商中学今年刚庆祝一百周年校庆。百年校史,校长四个字讲完,「多灾多难。」这所全菲第二所华校,经历过二战、大火、台风、水灾,也与全国一百五十三所华校,一同经历了菲化案的改制。一九七三年,政府规定所有外侨学校的母语课,每天不得超过两小时。华校纳入官方体制,步入英语教学时代,「自此以后,菲律宾华文水准便开始下降。」然而,他们无疑是通晓最多语言的一群华人。虽然他加禄(Tagalog)语是国语,但学校教学是英语,而不同地区因种族有别,又有各自社交语言。身为「少数民族」广东人,罗基的童年就被各种语言充斥着:「在家说粤语,去学校说华语,跟同学又要说闽南语,我的头脑很乱啊!」过去,南音、高甲戏、五祖拳等闽南文化,也都曾在此兴盛一时。尤其西班牙时期不准华人结社,相对南洋诸国历史悠久的宗亲同乡会,菲律宾最早的华人社团,却是一个弹琴唱歌的音乐社。一八一二年,长和朗君社获准成立,这一唱,是悠悠二百年。而今社团犹在,知音,却已难寻。「有人没人,都要演。」一群高甲戏戏子和乐手这么说。成形于清代中叶的高甲戏,是福建主要剧种。一如许多传统戏曲的衰微,高甲戏转而招收菲律宾新血,勉强维系着最后的光景。鼓声响起,空旷的台前,除了我和摄影同仁,连只路过的苍蝇都没有。但粉墨登场的人依然给足戏,连菲籍演员的闽南语对白,也粒粒字正腔圆。福建剧团演员林玉莲说,剧团里二十位菲人之中,最小的十四岁,「多半是家庭贫苦的中辍生,剧团演员要到处跑,便招进来训练。」
菲律宾华人迁徙历史:菲律宾与古中国通过海上往来相信起始于三世纪;此外《宋史》记载两地于十世纪已有商贸往来。至明朝时期,已有华人移居菲律宾。西班牙在一五六一年正式殖民菲律宾时,发现马尼拉有个住着一百五十名华人的聚落。西班牙殖民时期,对华人时而限制、排挤、驱逐甚至屠杀,但因生活需求以及华人在大帆船贸易上的经济角色,不得不持续让华人入境。十九世纪末,马尼拉华人人口已增至十万。一九○二年,美国殖民政府把排华法延伸至菲律宾,除依亲外,禁止华人来菲,华人移民进入断层期。菲律宾于一九四六年独立后,沿袭前朝政府政策,限制华人入境。至一九六○年代,一群在国共战争流散至香港的福建人,再迁至菲律宾。九○年代中叶后,菲律宾显现福建人移民热潮,新移民估计超过三十万。
功能简介:
论坛类:
回复“1、新闻”=可查看最新新闻。
回复“语言学习”=可查看最新每日一词教程。
回复“绑定”=可绑定论坛账号。
回复“领取”=绑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y/2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