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旅游 >> 论新时期驾校的素质教育
驾校经营管理
实用?新鲜?好看
摘要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关系到公共道路交通安全,肩负着培养安全文明高素质驾驶员的特殊社会责任。然而,驾校的应试教育却遭到社会的质疑,主要问题是以考证为目的的驾校培训中忽视了对学员的素质教育。驾校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由“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前我国驾驶培训面临的新课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驾培业新时期驾校素质教育安全意识培养驾驶技能培训
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88号),标志着我国驾培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驾培行业已处于新一轮的转型期,转型的目的,就是驾培驾考驾管弘扬安全教育理念,进行管理创新和服务升级,促使驾校全面实施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驾驶员队伍,实现道路运输行业安全、健康、有序、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一、驾校的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关于教育,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受教育者树立为他人、为人类服务的道德,这应该是教育的灵魂,中西方的教育概莫如此。美国当今最著名的教育家菲利普·杰克森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从根本上属于一项道德事业,教师与学生都应当成为“更好的人”。这个“更好的人”,就驾校而言,是指教练员和学员通过驾校的教育,应成为安全驾驶文明行车的高素质驾驶人。
1.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驾校的职业教育,就是专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驾驶员或驾驶人才。例如,大型客货车驾驶员是道路运输行业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岗位。近年来,我国将大型客货车驾驶员培养纳入国家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教育,使从业驾驶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和提升。实践表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驾驶员较社会驾培机构培训的驾驶员具有非常明显的素质优势。
2.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指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片面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是趋利性的。时下的驾培教育,对大部分学员而言,拿到驾照越快越好;对于驾校而言,驾考通过率越高越好;对于教练员而言,考什么教什么。如此现象,导致社会上的一些驾校只把培训的重点放在考试上,片面地追求考试合格率,陷入了应试教学的恶性循环中。驾校“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以考证为目的的驾校培训中忽视了对学员的素质教育。它主要是为应对驾驶人考试而教和应对驾驶人考试而学,一切都是为了快速拿驾照,使学员陷入“考试合格就是合格驾驶员”的误区,在源头上给社会道路交通埋下了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学员安全守法意识和文明行车理念的培育之于驾驶证显得更为重要。作为驾校,应摆脱应试教育问题。
3.素质教育
“素质”就是一个人平素日积月累的习惯、思维和行为方式,并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
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素质教育不是素质和教育的简单相加,它与应试教育相对应,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驾校素质教育注重学员的守法教育、安全教育、文明教育、车德教育、驾驶技能教育以及人与车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其目的是通过“安全意识+驾驶技能”的培训教育,使学员在考取驾驶证后,能开车、会开车、开好车。也就是说,作为一名道路交通参与者,能够合法地开车、安全地开车、并且把车开好而不出事故,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这也正是驾驶员培训的社会意义所在。
二、驾校应试教育的现状
从社会上一些驾校教学培训的情况来看,培训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考试制度局限性的制约,以学员考试通过率为中心来衡量的,停留在“应试教育”圈子里不能自拔。其现状如下:
1.管理者素质不高
驾校是企业,企业经营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这无可非议,但是,社会上的一些驾校,很多是赤裸裸地追求利润,根本就不重视安全培训、规范化教学、诚信服务等,这恰恰暴露了驾校管理上的问题,其实质就是驾校管理者素质低下所致。驾校投资人或合伙人,是驾校的管理者,也是驾校的领导或一校之长。作为校长,就要具备校长的素质。可现实问题是,投资人是老板,可以当董事长,但不一定都能够胜任校长这一神圣的领导职务。我们发现,有些驾校校长的人品、个人素质、经营理念及管理能力水平低下,因而,诱发驾校管理上一系列的问题。如:低价招生、教学管理混乱、客服服务太差等,没有解决学员的问题。
2.轻视理论教学
一些驾校为了急功近利,重实车培训,轻理论教学。不开设理论课、无模拟驾驶课、无安全意识教育课程。即使有理论课,也只不过是教教学员应对理论考试的技巧方法而已,没有将驾驶安全意识教育真正植入学员的脑海,使理论教学形同虚设。还有的驾校,根本就没有理论教练员,偷减少了理论培训的学时,长年不为学员上一节理论课。
3.培训学时不足、质量缩水
一些驾校受利益驱使,不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项目、教学内容、基本学时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肆意缩减实车培训学时和内容,使培训质量大打折扣。如科目二4人一车一教练,要求4天全部学完。科目三培训,教练只让学员练个两三次就算了,然后就叫学员去预约考试,这种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的培训,使学员正当利益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实行教练员内部承包或外包,甚至挂靠的驾校,其教练员缺少管理约束、教学过程中随意性和自由度较宽,导致实车培训学时严重不足,质量难以保证。
4.教练员教学失职现象严重
一些驾校的教练员职业心态存在问题,教学的目的就是赤裸裸地为了挣几个钱,缺失事业心和责任感,缺少教学热情。其教学只是机械地教,学员训练也是机械地练。尤其严重的是,在科目二的教学过程中,教练员一边教学一边抽烟、嗑瓜子、嚼槟榔、吃零食;甚至有些教练员离开教练车,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让学员自己练,进行所谓的“放鸭式”、“放羊式”、“远程式”、“遥控式”教学。教练员即使坐在教练车上,也只是玩手机、打游戏、听音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y/1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