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历史 >> 医生自己得了肾病治疗四年后绝望,为何营养
国庆期间在图书馆里无意中理翻到一本书叫《营养方向别跑偏》,仅仅看了作者的自序,就深深地被吸引了。
作者夏萌年从首都医科大学医院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是该科的技术骨干,但是到年担任了营养科主任,专注于临床营养对疾病和健康的研究。当了26年的神经内科医生,为何转为营养科了呢?
在书中,作者从自己的故事说起,其背后是一段痛苦的经历。年底,在一次久久不愈的感冒,感受到身体极度不舒服的情况下去做了各种检查,被确诊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炎,并且肾小球已经有1/5出现硬化。
像所有患者一样,生病以后作者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以为只有医生能救自己,在加上自己也是医生,对医疗更为信任。但是通过4年痛苦的坚持努力,情况并没有好转。作为医生她也很清楚的明白肾小球不能再生,硬化一个就少一个,如果持续得不到控制,等待她的就是可怕的肾衰竭。
她拿着病理报告问主管医生:“情况严重吗?”
但没料到医生会不动声色地回:“放心,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有大问题。”
听起来似乎并不悲观,作者继续追问:“很长时间是多长时间?”
“十年吧!”
就是意味着10年后会出现大问题,会肾衰竭!作者不能阻止病情发展,即使请教了不少西医,包括中医大腕。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被耽搁下来了,身体虚弱不堪,在家连擦地收拾房间都没有力气,除了吃饭就是睡,曾经的雄心壮志都消失不见了,心情也变得越来越抑郁。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她认识了营养,开始很不屑,但听了营养课后就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给了她一线生机并开始从营养角度调理肾病。
她开始恶补营养知识,通过半年的调理后,身体完全恢复正常了。之后,她在营养上更加注意,12年过去了,肾病再也没有复发,尿常规各个项目都没有问题,肌酐也正常着。
她本是一名医生,有着职业敏感性,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奇迹,进一步深入学习营养,年初,医院里的临床营养科主任,正式成为临床营养医生。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救治了不少患者。
作者说:“这几年,只要按照营养平衡思路走的患者,高血压值在下降,血脂在好转,血糖越来越平稳,脑血栓患者可以多年不复发,更神奇的是,过去认为只能往坏里发展的疾病居然出现了逆转。比如动脉硬化患者,超声检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减小,最后竟然消失”等等。
作者说:“以往在治疗疾病时,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过多地依赖医疗科技,从未意识到很多疾病其实和饮食不当及营养失衡有关。营养失衡成为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认识到到这一点,再面对疾病的时候,我们的思路就不能只局限在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
作者说她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她有些因祸得福的成就感,但是也有心痛感。心痛一批又一批患者像滚石一样从山顶络绎不绝地掉下来,可是医务人员过去学习的重点一直放在救死扶伤上,营养知识非常缺乏,他们很忙碌,他们的身体在透支,全力以赴地救死扶伤,但是也导致很多医护人员支撑不住倒下了,而病人并没有减少,还在持续增加。
我们何尝不心痛呢?
每天高血压数据在递增、糖尿病数据在刷新、肥胖人数在增加、阿尔兹海默病也在刷新记录......这些是吃药手术能好的吗?好不了,但是人们依旧乐此不彼的继续错误的生活方式,吃着错误的饭,有问题就吃药。
其实很多疾病都是生活方式病,是错误饮食、缺乏运动、睡眠不足、情绪不良等方面造成的,归根结底是自己的问题。出路也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果懒得改变,做各种检查、看顶级专家、吃进口药物、做先进的手术,哪怕神仙都是帮不了的。
每个人都如同行驶在路上的一辆车,方向盘是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医务人员可以给你换个零件,我们营养师可以给你指个方向,接下去的路还是自己去走。
为何营养能恢复健康?营养的方向是什么呢?下面简单的总结分享,更多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s/19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