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历史 >> 热议你是在北京,还是在首都疏解非首都
这两天,雄安新区成为各大媒体刷屏的热门话题。作为一个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雄安新区从一诞生就备受
东京副中心之一的新宿,摩天楼群间可望到富士山。
2英国:部分政府部门迁出伦敦
建城更加久远的超级都市伦敦,在19世纪就已显现出大腹便便的疲态。为了缓解伦敦城市功能的过分集中,年英国成立了“巴罗委员会”负责规划伦敦地区。年《新城法》通过后,当局在中心城区外围建了8座卫星城。
20世纪60年代起,英国政府掀起了将部分政府部门或下属机构向中心城区外面的小城镇迁移的浪潮,高等院校、大企业总部等纷纷向城外迁移。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了以大伦敦市为核心的“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城市群”,在避免了伦敦单中心高度集中的同时,还发展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范围都市经济区。伦敦构建的发达地铁网络和公交系统,多样化的分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也为很多国家提供了借鉴。
俯瞰海德公园。伦敦的绿地建设在世界各国首都中非常突出。
3澳大利亚:两大城之间搞折中
单一功能型首都突出的是其政治中心职能,首都的其他功能如经济和文化中心等不突出。此类首都常出现在建国历史较短的联邦制国家,譬如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加拿大的渥太华和美国的华盛顿等。在建国之初,这类国家常出现几个大城市争夺建都荣誉的情况,但是出于平衡和妥协策略,最终新都花落别处。
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后,联邦政府没有选择悉尼和墨尔本两大都会做首都,而是折中地选择了当时的内陆小镇堪培拉。官方在世界范围内征集新都的规划方案,最终美国建筑师格里芬夫妇的方案胜出,年开始动工建设,年完工。这座全新规划的年轻城市设计优雅,满眼绿色,遍布全城的建筑以国家和政府办公机构为主,联邦政府是城市 的雇主。时至今日,堪培拉人口35万多人(年普查数据),充分体现了其政治中心的定位。
美国建国之初在选择首都时也面临类似争执,决策者们年最终决定在波托马克河北岸划出一块菱形区域建设新首都。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建都初期,显得比较冷清。
4尼日利亚:锡矿场变身新首都
承平日久的现代国家要解决令人头疼的首都“大城市病”,也有其他路可走,那就是另起炉灶——迁都。首都是大而全的“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国家中,不乏因为首都染上“大城市病”而被迫迁都者。尽管迁都不易,20世纪后半期仍有一些国家进行了迁都或准备迁都。数据显示,年到年间,全世界已完成迁都项目的国家有13个。下面介绍5个有代表性的迁都案例。
西非国家尼日利亚,是非洲 人口大国,现总人口达1.73亿。独立之初的首都是 城市拉各斯,人口拥挤不堪。因为种族、宗教和人口问题,该国领导人年宣布迁都国家地理中心的阿布贾。阿布贾原是锡矿场,日本 建筑师丹下健三负责设计了新都的建设方案。因为战乱和政变多发,20世纪90年代初新都的建设才告一段落。此后,阿布贾人口高速增长,目前已经突破了万人,以后是否会成为第二个拉各斯亦未可知。
尼日利亚新都阿布贾远眺,当地鲜有高层建筑。
5缅甸:雷厉风行突然迁都
比起尼日利亚的迁延时日,缅甸的迁都方案执行得雷厉风行。年缅甸军政府突然下令,将多个政府部门撤离 城市仰光,迁往中部山区只有10万常住人口的小城市彬马那,次年将新首都命名为内比都。当局给出的迁都理由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虽然看起来迁都事出仓促,但有媒体报道军政府已经筹划在先,有过一定准备。当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把缅甸列入“暴政前哨”国家名单后,军政府加快了行动,最终实现迁都。
缅甸新都内比都的政府机构建筑,图中绿树尚未长高,显然刚种植不久。
6巴西:新都成世界文化遗产
巴西新都巴西利亚,堪称各国中迁都计划执行最为完美的典范城市。年,巴西政府选好中部荒原上的小城巴西利亚作为新都,经过4年的建设,年政府告别了作为国都近年的里约热内卢,迁入巴西利亚。巴西利亚带动了巴西中部的开发,周密的规划和用心的建设,使这座平地而起的新都在全球城市中独树一帜,因为行政职能定位明确,城市建筑限高,满眼绿色,城市规模得到了较严格的控制。巴西利亚在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文化遗产,该城市也是全世界20世纪以后建立的城市中 的一座。
巴西利亚城市南部地区鸟瞰图
7哈萨克斯坦:新都人口少一半
哈萨克斯坦的旧都阿拉木图是中亚 的城市,离边境很近而且处在地震带上,不符合安全需要。更突出的问题是,作为首都发展了60多年,人口激增、环境恶化问题非常突出,发展余地太小。哈萨克斯坦年7月通过了迁都到阿克莫拉的决议,随后开展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工程,年12月迁往新都。次年阿克莫拉被更名为阿斯塔纳,成为哈萨克斯坦的单纯政治中心,新都人口比旧都阿拉木图少了将近一半。这次迁都成功地实现了将政治职能从不堪重负的旧都身上剥离下来的目标,阿拉木图仍然占据着哈萨克斯坦 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
哈萨克斯坦新都阿斯塔纳是一座单纯的政治中心。
8韩国:乔迁新都不太顺
随着上世纪90年代韩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首尔周围的首都圈聚集了全国约半数的人口和一半以上的经济产值,造成了过分集中的“一头沉”现象。加上首尔距离朝韩军事分界线( )只有40公里,朝鲜方面曾威胁韩国,要“让首尔变成一片火海”。卢武铉当选韩国总统后,便着手筹划建设新的国家政治中心,经过对4个备选地点综合评价,燕岐郡与公州市一带因为具备水资源、交通和开发用地等方面的优势,受到青睐。3年,韩国新都“世宗市”开始建设,但并不顺利,来自朝野的纠缠和政治角力使得迁都计划执行得一波三折。最终,新行政首都世宗市年7月1日正式成立,当年9月起30多个政府部门和上万名公务员迁到世宗市,而总统府、国会、国防部和外交部等部门仍留在首尔。这种政治职能的不完全迁移至今仍引起争议,因为政府被一分为二后,公务员们往返首尔需要两小时,被指拖慢行政效率。
从低山脊瞭望台远看韩国世宗市政府办公楼
与韩国世宗市有些相似的例子是马来西亚的布城。作为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吉隆坡是国会和国家元首官邸所在地,但该国联邦政府的行政中心和联邦法院,早在年就迁往了风光旖旎的布城。
赞赏
长按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ls/1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