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土穆 >> 喀土穆机票 >> 哥伦比亚汉学家船的力量在帆上
在全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刻,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总部(筹)(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海外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中心)联合文旅中国采访了多位青年汉学家,来听听对中国有着更多了解的他们,是怎样看待这场战疫,又是怎样看待未来的呢?今天刊登的是来自哥伦比亚汉学家的抗疫故事——
讲述人:达尼罗
(哥伦比亚汉学家)
我是达尼罗,一名外语教授、中国语言文化学者,在哥伦比亚国内,也被认为是“汉学家”。这次疫情是一次全球性的灾难,哥伦比亚也无法置身事外。3月6日,哥伦比亚确诊了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是一名从意大利米兰回到哥伦比亚的19岁女性。3月17日,总统杜克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禁止50人以上活动,关闭海陆通道至5月30日,紧接着从3月2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强制性隔离。之后,强制性隔离根据疫情的变化不断延长。
哥伦比亚政府的防疫措施是及时的。据我了解,不少省市镇政府的防疫行动早于国家的整体行动。我记得,疫情刚刚出现,不少地方政府就已经号召大家居家隔离,医院、药店、超市、便利店及部分餐厅之外,公司、学校、体育场等很多公共场所都关闭了。后来,国家与各级政府协调一致,形成了统一的抗疫政策。
达尼罗的家乡博雅卡省通哈市(Tunja)是哥伦比亚的战疫榜样,其病例最少,民众较为严格地遵守居家隔离规定。图为疫情期间的通哈市市中心。
汉语组率先尝试在线课堂我在学校里是汉语组的负责人,主要负责汉语教学志愿者的培训工作。3月,我给学生们上了疫情发生前的最后一堂课。当时,汉语课堂的气氛特别好,大家互动也很热烈。下课时,学生们和我愉快地相约下周再见,可谁也没想到,下一次面对面的授课却是遥遥无期。
不过,我的研究方向是在线教育,疫情期间正好让我的研究有了实践机会。因为无法面对面教学,我们汉语组率先尝试线上课堂。通过网络教学,我不仅给汉语教学志愿者们进行语言方面的培训,还教大家使用网课软件等各种网络教学工具。
说实话,刚开始线上教学的时候,我不是很有信心,怕学生们不感兴趣。没想到通知发出以后,大家报名非常积极。那时正好赶上复活节,这是哥伦比亚的传统节日,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庆祝活动是无法进行了,但节日也就意味着放假。我们进行了调查,有95%的学生希望我们在复活节的时候继续开课。这让我们汉语组的成员特别感动,也非常骄傲。
汉语组线上课堂的尝试让学校看到了新方向的可能性。通过线上课堂,汉语教学有了积极突破,影响了更多的学生,以前我们只能在学校为学生服务,现在通过线上教学,学员的规模比原来扩大了3倍,特别是一些偏远地方的学生通过网络也有了学习汉语的机会。
一段时间以来,我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很多关于中国的西班牙语资料质量不是很好,带有不少偏见。看到这样不严谨的资料和信息,我真的有些气愤。于是,在疫情期间,我和另一位汉语教授共同制作了一个语音博客,希望通过我们的博客让学生们得到准确的、丰富的关于中国的信息,给更多的拉美人民介绍关于中国的真实故事。
达尼罗的研究方向是在线教育,疫情期间正好让他的研究有了实践机会。
地摊主生存遇困,网购电商快速崛起我的亲戚朋友目前都没有被感染,大家居家战疫,彼此关心的同时也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jp/19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