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黑法老虽然我的皮肤黑,但是我真有一颗埃及

发布时间:2022/6/2 11:29:26   点击数:

古埃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尼罗河两岸留下了近百座金字塔,其中最为巍峨的无疑是屹立于吉萨高原的胡夫金字塔。然而,在尼罗河的上游,苏丹境内,矗立着多座金字塔,其数字超出古埃及金字塔数量的一倍还多。这么多的金字塔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古埃及金字塔很可能不是伪造的。一方面,伪造埃及境内近百座金字塔已经是繁浩的工程,再加上苏丹境内这多座金字塔,工程量过于浩大了,没有基建狂魔去规划经营,怕是没有其他组织能够有这种恒心和能力;另一方面,苏丹境内的金字塔是埃及境内金字塔的衍生品,苏丹金字塔既不能证明埃及金字塔的非伪性,也不能为埃及金字塔更早的历史性和精湛的工程性、艺术性提供支撑证据,为了证明古埃及的金字塔而在苏丹境内伪造如此之多的金字塔毫无意义。从功能性来讲,实在说比之伪造论要更有说服力。

一、努比亚文明之库施王国

1.库施王国的崛起

苏丹境内的这些金字塔是由古老的努比亚人的文明建造的。努比亚文明是古埃及文明的衍生文明,或者说是次生文明,主体民族是努比亚人,至今仍然生活在苏丹、埃及等国家境内。该文明受到古埃及文明的极大影响,从古埃及文明中汲取了大量营养,其中也包括也修建金字塔陵墓。在古埃及文明衰落时期,该文明甚至一度主宰了古埃及的命运。

努比亚是指位于埃及南部与苏丹北部之间沿着尼罗河沿岸的地区,今日位于阿斯旺(位于尼罗河第一瀑布下游)与科尔马(图中为凯尔迈,位于尼罗河第四瀑布下游)之间。一般而言,从阿斯旺到瓦迪哈勒法之间的地区被称为下努比亚,从瓦迪哈勒法到科尔马之间的地区则被称为上努比亚。

早在公元前年以前,努比亚地区就出现了文明迹象。该地区的人民已经逐步摆脱了最为原始的狩猎与采集生活模式,驯化了动物并以放牧为生,甚至有可能出现了原始农业,并开始定居生活。

古埃及统一(约公元前年)后,由于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位于尼罗河上游的努比亚地区一直是古埃及政权扩张的主要对象之一。古埃及人将这一地区称为“库施”,他们对库施觊觎已久:一是这里的地下富藏贵重金属和矿产资源,特别是黄金,上下埃及的黄金储量有限,古埃及文明中出现的诸多黄灿灿的金饰,其主要来源是努比亚地区;二是能在库施地区可以获取大量野兽和奴隶;三是库施处于古埃及和黑色非洲的交界地带,其本身也具有诸多资源,在库施可以同更为深远的非洲大陆进行贸易,从中换取贵重金属、象牙、紫水晶、乌木、象牙和香料、野生动物及其皮毛等各种资源物资。

从早王国的古埃及第1王朝开始,古埃及政权就远征努比亚,并开始在努比亚采掘矿产。尼罗河第二瀑布附近的岩石上雕刻有公元前年左右纪念古埃及第1王朝国王哲尔战胜努比亚人场景的浮雕,也记录了当时的古埃及从努比亚获取战俘奴隶的情况。第3王朝的末代王胡尼在厄勒藩汀修建堡垒,用以加强对南方努比亚地区的统治。约公元前年,古王朝的第4王朝的开国君主斯奈夫鲁大肆攻伐劫掠努比亚,在《巴勒奠石碑》上特别记载这一丰功伟绩:“击破尼西人的境土,获男女俘虏人,大小牲畜20万头”。而且为了巩固其统治,建筑了斯尼弗鲁堡城墙。根据考古发现,最早期的努比亚地区文化竟然在这一时期消失了。

最早期的努比亚文化消失之后不久,公元前年左右,在科尔马崛起了一个新的努比亚人文化中心,我们今天一般称之为库施王国。同上一个努比亚文化一样,库施王国的商贸业十分发达,其首都科尔马逐渐成为了当时古埃及与黑非洲的贸易中心。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其统治区域迅速扩张,北部边界很可能直抵古埃及的南部边疆

在古王国第5和第6王朝时期,埃及阿斯旺省的总督们开始在努比亚进行远程贸易,但这种贸易在很多的时候是伴随着武装掠夺进行的。比如在上埃及的厄勒潘汀出土的纪念物上,描绘了第5王朝的第9王乌纳斯巡视南方,接见了努比亚领袖,带回一头稀有的动物长颂鹿;在地中海东岸的毕布罗斯,出土了带有他的名字的瓮,并描绘了战斗的场面。第6王朝麦然拉王时期,埃及已经巩固了其在尼罗河第1、第2瀑布地区的统治。在当地的山崖浮雕上,记叙了麦然拉王亲临此地,当地玛格扎耶夫、伊尔杰特和瓦瓦特的统治者对其俯首称臣并赞颂其伟大。在古埃及著名的传记作品《哈尔胡夫传》中,记载了哈尔胡夫受麦然拉王的委托先后三次率军前往尼罗河第三瀑布附近,满载而归。在裴皮二世时期,哈尔胡夫又两次对努比亚地区发动大规模战争,铭文记载道:“陛下我主派遣我讨伐瓦瓦特和伊尔杰特。我这样作了,我的君主赞扬我,我在那里杀死了大量的首领的子女和优秀的指挥官。我把他们的许多人作为活的人带到宫廷,而我站在许多强健的战士面前作为英雄……”。

在第一中间期,努比亚人民利用古埃及的衰落期,恢复了对尼罗河上游的控制并不断侵扰古埃及地区。时间进入了中王国时期,埃及重归统一,国力渐渐恢复。第11王朝的孟图霍普特二世南征北战,击败了努比亚人,并利用努比亚人充实自己的军队,说明其时对于努比亚的统治已经恢复。第12王朝的阿蒙尼赫姆一世时期,在尼罗河第2瀑布的塞姆纳构筑了堡垒,在第3瀑布附近建立了防御性的哨所。第12王朝国王塞努斯莱特一世率兵向尼罗河上游进发,入侵努比亚,在第2瀑布附近的布亨发现了他统治第18年所立的石碑,上面对战神孟图铭刻的一段铭文是:“我为你带回来了努比亚的全部国家”,至少10个俘虏的浮雕画象征了他所征服的10个地方。经过第12王朝数个国王的努力,逐渐巩固了古埃及在尼罗河第2、第3瀑布地区的统治,还在塞姆纳修建了诸多军事要塞和兵工厂,并大肆开采当地各种矿产。

第2中间期期间,埃及动乱,努比亚人有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在这一段时期库施王国迅速发展,多次击败埃及并从埃及人的手中夺回了下努比亚地区,甚至试图和北方的希克索斯人联盟对付埃及底比斯政权。库施王国的奴隶制度空前繁盛,殉葬制度发达。年在卡尔马发掘出墓葬群和一座大型土坯建筑,墓葬群中有8座圆形土堆大墓,出土了不少青铜器、陶器、黄金和象牙雕刻品,有一座大墓还发现了具陪葬者尸骨。那座大型土坯建筑后来确认是神殿,取名为西戴富法。此外还陆续在科尔马城发现了王宫、青铜锻造厂、粮仓和比较完善的沟渠排水系统。

公元前16世纪后期,新王国时代的埃及又重新繁荣强大起来,成为古埃及最为强盛的时期。第18王朝早期的两个王就多次出征努比亚,据《埃巴纳之子阿赫摩斯传》和《阿赫摩斯·潘·尼克伯特传》记载,雅赫摩斯王和阿曼和泰普一世武功赫赫,在努比亚作战取得胜利,屠杀并俘获了大量人口,掠夺大量战利品。图特摩斯一世率军远征至尼罗河第3瀑布,攻灭科尔马王国,将其国王吊在船上返回底比斯。为了巩固统治,他在努比亚地区修筑工事和堡垒,开凿运河;此后的图特摩斯二世和哈特谢普苏特也有远征努比亚的记录;图特摩斯三世武功卓著,在卡纳克神庙中的他的一个塔门楼塔前铭刻了他在努比亚攻占的17个城镇和地区的名字,在一个名单的附带的浮雕上有一段铭文是:“把活的人带到埃及,所有他们的审问引渡到埃及。他填满了他父亲的仓库,神之王国——他首长——。”他在尼罗河第4瀑布的山崖上立的一块花岗岩石碑表明,在他临终前,埃及人已扩张到此,并建立了名为那帕达的堡垒城市。这座城市后来成为第25王朝努比亚地区的首都。将埃及的统治扩张至尼罗河第4瀑布地区;阿蒙霍特普三世镇压了努比亚地区反抗,并将征服地区分成南、北两部分,加以治理。为了彻底控制努比亚地区,法老王在此设立努比亚总督,总督被称为“国王的库施王子”。并且仿造埃及的机构设置,设立一系列行政部门。其中包括一名库施弓箭队司令和两名副总督,并在库施各城镇设立镇长等。但是努比亚的各个酋长们依然有自治权,只是他们要把儿子送去底比斯学习(当人质)。古埃及修建了一系列城镇,并作为枢纽来控制努比亚。这些城镇之一,现在是一处名为“阿马拉西”的考古遗址,“阿马拉西”的一些人具有金龟子形的宝石陪葬,上面刻有埃及法老的名字。有一段文字写道,“拉蒙西斯,阿蒙-拉和拉-哈拉克提,神的孩子,他们创造了这两块土地。”

直到新王国解体,几个世纪里,努比亚都处于埃及的统治之下。面对强盛的新王国,努比亚被迫长期向埃及提供金银、宝石、兽皮、香料等物产。在图特摩斯三世时期,仅瓦瓦特一地每年进贡的黄金就高达磅。此外,引入先进农业手段的库施成为重要产粮地,是著名的粮仓,并向古埃及进贡粮食。努比亚人民为古埃及王朝提供各种服务,比如作为佣人、仆役,为埃及城镇提供治安服务等。因为努比亚人作战勇敢,善于使用弓箭,为古埃及军队提供大量的弓箭手。早在第12王朝时期,作为努比亚人的一部分,麦德查人被编为职业的兵团和沙漠警察。《伊普味陈辞》说道:“麦德查人幸运地同埃及在一起”。到了第18朝时期,麦德查人名符其实的成为警察或别动队员。他们在埃及官吏的领导下巡逻沙漠,警戒墓地,通常还要维持埃及境内的社会秩序。每个大城镇或诺姆都配备有警察连队,由“麦德查人指挥官”负责。但是,努比亚人仍免不了受到埃及人的歧视。在埃及的文艺作品和宣传作品中,他们被称为和文明对立的“引弓之民”、山地居民、可怜的库施人,更为带有歧视色彩的称呼包括“懦夫”、“可怜虫”,以及“野蛮人”等。他们在壁画上被画得干瘪瘦小,映衬出埃及人的高大雄壮。

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交流,文明融合与学习发展的过程。大量的努比亚人在埃及生活,变得更加埃及化,不少人成为了古埃及王朝的官吏,甚至出现过高级官员。同时,大批的埃及书吏、祭司、军人和工匠进入努比亚地区,也使得努比亚越来越像古埃及。努比亚的精英们开始全面拥抱古埃及文明,学习古埃及的文化,继承古埃及的文化传统:贵族们穿着古埃及式样的衣装;很多人放弃了游牧生活,开始农耕定居;他们崇拜埃及的神灵,特别是阿蒙神;使用埃及语言,采用埃及的丧葬模式,后来还建造了金字塔。就在这个过程中,努比亚人逐步拥有了和古埃及不相上下的文明程度。

随着第20王朝的瓦解,自第21王朝开始,埃及历史由帝国时期转向了第三中间期,重新开始走向分裂,古埃及最为强大的新王国时代走向终结。首先第21王朝分裂成南北两个部分;接着,埃及西部的利比亚崛起了一个部落,在埃及西部建立了第22王朝;最终群雄并起,先后出现第23王朝和第24王朝;然而实际上古埃及分裂为11个自治国家。

就在古埃及走向衰败的时候,努比亚人经过多年积蓄力量,变得强大起来。努比亚人在首领阿拉亚的带领下于公元前8世纪中期成功重建了库施王国。重建的库施第二王国以邻近第四瀑布的纳巴塔为中心,学习实行埃及式的管理体制。努比亚人将纳巴塔附近的博尔-戈尔山奉为圣山,认为阿蒙神的居所就在这里,山脚下的阿蒙大神庙成为努比亚人崇拜传自埃及的阿蒙神的中心,库施国王也在此地加冕。约公元前年库施国王库什塔从纳巴塔出发,沿尼罗河而下远征,一直打到埃里芬提尼(第一瀑布附近),在那里立碑纪功。有了强大的势力,库施国开始介入埃及的政治。国王库什塔通过贿赂等手段向底比斯地区施加影响力,获得了阿蒙神祭司的支持。库什塔受到邀请前往底比斯,并获得了“法老”的称号,古埃及的法老无可置疑的变成了一个黑人。

库施国王皮耶(公元前~前在位)继位后,先是获得了底比斯的统治权。当时古埃及最为强大的势力泰夫那克赫特(他是否是第24王朝的统治者,学界未有定论)试图统一整个埃及,他与第22王朝和第23王朝结为盟友关系,建立起三角洲地区同盟,然后向上埃及进军。他很快就攻陷了孟菲斯,接着围攻赫拉克利奥坡里斯。赫拉克利奥坡里斯的统治者帕夫乔阿维巴斯太特向皮耶求援,这给了努比亚人进入下埃及的机会。

皮耶于公元前年亲自率军发起向北的远征。他自纳巴塔出发,沿水路运兵,将泰夫那克赫特的军队摧毁;赫尔摩坡里斯、赫拉克利奥坡里斯等尼罗河沿岸城市迫于黑法老的军威,纷纷表示投降。随后,黑人大军包围了孟菲斯,和加高了城墙、屯满了食物的埃及本地军队展开了长期对峙。有人建议建造攻城用的斜土坡,有人建议用船桅杆建造攻城楼,但是皮耶集中了所有船只向着孟菲斯靠水的土墙发动猛攻,最后翻越城墙,拿下城市。

战斗胜利后,对手纷纷亲往孟菲斯向皮耶表示归顺。泰夫那克赫特派遣一名使者前去告诉皮耶:“大发慈悲吧!我无法在恥辱中面对你的脸;我无法在你的烈焰前站立,我害怕你的威仪。”为了保住性命,被征服者央求皮耶在他们的神殿里祭拜,带走他们最好的珠宝和马匹。

皮耶在远征过程给僧侣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他的公主也成为底比斯阿蒙神庙之妻的养女,随后获得了这一职位,最后成为了高级女祭司。他还在孟菲斯举行了献祭仪式,孟菲斯的僧侣宣布他为“上下埃及之王”,并继承了新王国时代著名的征服者图特摩斯三世法老的几个尊贵称号。

为了纪念自己征服埃及的功绩,皮耶国王雕刻了一块纪念胜利的石碑,用来纪念自己对埃及的胜利。在碑文中,他这样得意地写道:"我要让北境尝到我手指的味道,军队像洪水般的吞没了这些城市,但陛下的心仍然感到不满足,对于陛下的恐惧直达亚洲之境,每颗心承载着是对于他的惧怕。"

皮耶和他的军队将战利品装载上船,向南回到他在努比亚的家乡,从此再未返回埃及。皮耶于公元前年去世,他的臣下遵照他的遗愿,将他葬在一座埃及式的金字塔中,四匹他心爱的马匹埋葬在附近。在当时,古埃及已经有多年没有法老建造金字塔为陵墓了,皮耶是多年后第一位以这种方式下葬的法老。皮耶没有留下自己的容貌,所有纪念他征服埃及的石板或石碑上,他的影像都被人抹去。在努比亚首都纳巴塔神殿的一幅浅浮雕上,只有皮耶的腿存留下来。我们可以知道一点:那就是他的肤色是黑色的。

皮耶创建了统治古埃及达75年的第25王朝,他统一了四分五裂的埃及,成就了一个南至今天喀土穆、北至地中海的庞大帝国。与来自利比亚和亚述等地的外族侵略者不同,努比亚人深受古埃及文化影响,是古埃及文化的维护者和继承者,除了皮肤黝黑之外,第25王朝使得古埃及又一次有了古埃及应有的样貌,一派复兴的气象。

相关前作

错位的一神教——犹太教从哪里来?

文明的曙光——四个考古学文化孕育最早文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jj/245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