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连接文明的力量丝绸之路上的科学与文明

发布时间:2018/1/2 17:29:56   点击数:

科学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史研究中,我特别喜欢“文明的融合”这个概念。曾记得今年年初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参会时,我特意去看了尼罗河,蓝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两条河汇聚在一起,流向埃及,滋养出伟大的古埃及文明。这一景象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文明的交汇可以培育出新的文明。

我认为近代科学的出现不是历史的机缘巧合,而是欧亚大陆各文明数千年融合之结果。东西方的文明,都为科学文明的兴起做出了贡献,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

“丝绸之路”,是重要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文明交流的象征,它为我们认识“文明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视角。我们从中能够了解到,古代不同文明的科学、文化和宗教等知识都对现代科学文明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研究人类文明的历史就会发现,历史上各个文明之间的联系,要比我们想象的密切和丰富得多。

我今天想跟大家谈的是,科学作为怎样的一种力量,起到了连接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的作用。

我举两个例子来进行说明。一个例子就是13—15世纪中国和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天文丝绸之路”,另一个是17—18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

在我看来,“天文丝绸之路”上有两个标志性的城市,一个是中国的登封,另一个是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两个地方都有中世纪大型的天文台,登封有13世纪元朝建立的登封观象台,撒马尔罕有15世纪初铁木耳王朝建立的乌鲁伯格天文台。两个天文台都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世纪大型天文仪器,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天文观测技术(见图1和图2)。

图1建于13世纪的登封观象台

图2建于15世纪初的乌鲁伯格天文台

在蒙古帝国统治时期,中国和阿拉伯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了。有非常明确的证据表明,中国和伊斯兰世界存在着天文学知识的交流,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天文仪器被介绍到了中国。

关于伊斯兰世界天文学知识向中国的传播,首先是天文历法上“里差”概念的引入。里差是因两地地理经度不同造成的时间差,里差改正就是根据里差对所观测的天文现象所发生的时间进行校正。

里差改正由一位叫耶律楚材的元朝天文学家引入到他所制定的一部历法《西征庚午元历》中。耶律楚材在观测月食时发现两地时间之间存在一个差值,他把由于东西地理之差造成的时间改正叫做“里差”。今天我们知道,里差实际上就是由于两地经度不同而造成的地方时的差值。比如北京与伦敦的地理经度差约度,所以两地的地方时就相差8个小时。

耶律楚材定的里差系数比实际值要小,也就是说他对两地距离的估算,比实际距离要大,约为实际距离的1.42倍。这样的误差是如何发生的呢?他采用的里程数据的来源是什么呢?这些问题现在很难有确切的回答,但是我们可以猜测,耶律楚材有可能用了古希腊天文与地理学家托勒密(公元85—年)传统的地理经度数据。

托勒密《地理学》的地理经纬度数据,是后世西方绘制世界地图和制造地球仪的标准数据,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6世纪。从托勒密传统的世界地图(如15世纪德国约翰(JohnnesofArmsheim)绘制的世界地图,见图3)上,我们可以看到Bactra(接近撒马尔罕)与开封(接近登封)的经度差为65度,但两地实际经度差为47度,即两地的距离被夸大为实际距离的1.38倍(65/47)。这与上面的1.42倍相差不大,因此推测耶律楚材很可能采用了托勒密的地理经度数据来确定“里差”的大小。

图世纪德国约翰(JohnnesofArmsheim)根据托勒密《地理学》数据绘制的世界地图

其次我要讲讲一位来自西域的天文学家扎马鲁丁,元世祖至元四年(年),扎马鲁丁向忽必烈进献了7件天文仪器,这些仪器都是阿拉伯天文仪器(见图4和图5)。

图4托勒密“双股仪”示意图

图5阿拉伯星盘

扎马鲁丁还制定了一部专为中国穆斯林使用的天文历法《万年历》。年,元朝大都建立回回司天监,即穆斯林天文台,与汉儿司天监并列,扎马鲁丁成为回回司天监的监正。他在《元秘书监志》里面提到了多条关于伊斯兰世界、波斯世界的数学、天文、地理及天文仪器,其中包括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和托勒密的《至大论》等著作,可见当时有很多西方天文学知识传到了中国。

东西方天文学知识的传播并不是单向的。接下来我还要探讨一下天文学知识从东方传到西方的可能性。这种传播往往很难有直接的证据,但是如果我们分析东西方的天文测量数据,就有可能找到一些间接证据。

我想通过中西两个星表的比较来说明这一问题。一个是中国的“郭守敬星表”,另一是西方的“乌鲁伯格星表”。中国星表与西方星表有很大的不同。两者坐标系不同,采用的天文观测仪器就不同。中国采用浑仪,西方采用的是黄道天文仪器。在实际测绘中,黄道仪器要比赤道仪器难以操作。

我年访问撒马尔罕乌鲁伯格天文台,当时脑子闪出的问题是,现在的乌鲁伯格星表中的黄道坐标,真的是用黄道仪器测量的吗?有没有可能是先用赤道仪器测量赤道坐标,然后把它们换成黄道坐标,以符合西方星表的传统?这个问题促使我对乌鲁伯格星表进行了一些分析,看看从星表数据中能否发现赤道仪器测量的印记。

我用数学上的傅里叶分析法分析了郭守敬星表,发现星表的观测年代是在年前后,并不是郭守敬所在的元初,而是在明朝初年,郭守敬原来测定的数据显然是失传了。郭守敬星表的测量非常准确,误差只有2个角分左右。我又对乌鲁伯格星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鲁伯格星表数据确实含有用赤道天文仪器观测的系统误差,仪器的枢轴方向偏离了北极3个角分,而星表的观测年代在年左右。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乌鲁伯格星表的观测,很可能是受到中国赤道式天文观测技术的影响。

从这两个星表的比较可知,中世纪东西方天文学交流,不仅存在从西向东的知识传播,而且存在从东向西的知识传播。

我给大家讲的第二个例子是关于17—18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时期西方发生了科学革命,大量西方科学知识通过欧洲传教士传到中国,历史学家称之为“西学东渐”。但是,有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在这一时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西方的科学知识。我认为这个看法是相当片面的,而且深受“欧洲中心论”的影响。

其实科学革命本身就是文明融合的结果,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当然主要是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向东方的传播,但明清时期的中国,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西方科学知识,而是在接收了西方知识以后,也有主动的发明创造。在中国进行的很多科学活动,实际上是和欧洲的科学进展息息相关的,是世界近代科学的一部分。下面我以地球经度测量问题为例加以说明。

明朝万历三十年(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向明神宗进献的世界地图以《坤舆万国全图》为名出版,从此中国人初步了解到了世界地图的全貌,同时也了解了地球概念及相应地理经纬度概念。

对于中国来说,地理经度的测量有两重目的。第一是为了制定天文历法。天文历法在中国是最高统治合法性的重要标志,所以必须做得非常精确。要做出非常精确的历法,就需要地理经度、地理纬度等信息。

明朝末年,原来使用的历法《大统历》已经行用了年,出现了很大偏差。崇祯年间,徐光启就提出要对历法进行改革。徐光启主张采用“西法”,为了证明“西法”的优越,他利用“西法”预测了5次月食,不仅给出月食在北京的情况,而且还给出在其他14个省会的情况,这是前所未有的。徐光启主张的“西法”在历法竞争中取得优势,地理经度测量显然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帮助徐光启证明了“西法”的优越性,确定采用西方天文学系统进行历法改革,所谓“溶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中国天文学从此走上中西融合的进程。

地理经度测量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地图的制作。地图的制作对于国家治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国家政治的要务。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亲自领导了大规模的天文大地测量。年,地图册绘制完成,这就是著名的《皇舆全览图》(见图6)。当时为开展这项工作,康熙聘用了很多耶稣会士,其中大部分来自法国,大多与法国科学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说,康熙时期,中国与法国之间有过很多科学交流活动。例如巴黎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就通过在华传教士获得来自中国的天文、地理数据和信息。当时的欧洲科学家,都非常期待能够拿到来自于中国的数据,因为这对于他们开展的科学研究项目是很有价值的。

图6《皇舆全览图》中的海南岛地图

当时在中国进行的测量,从南方的海南岛到北方的黑龙江,南北地域非常广阔,这在欧洲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传教士在测绘结束以后,在把测量数据报告给康熙皇帝的同时,也把数据发回欧洲。这些数据很快就出现在年法国传教士杜赫德编撰的《中国帝国图志》中,在欧洲广为流传,成为制作世界地图的最新数据。中国康熙朝的天文大地测量,实际成为欧洲近代科学活动中的一部分。

康熙时期为绘制《皇舆全览图》所做的大规模天文大地测量,充分说明那个时候的中国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收来自西方的科学知识,而是非常主动地开展相关的科学活动。中国可以说是西方科学近代化进程的参与者。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近代科学的发展是全球化的一个过程,是东西文明交流融合的过程。

上述中世纪和近代早期中国与西方分别在“天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科学交流表明,自古以来,科学就在文明的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科学也在这种文明的互动获得新生。这提示我们以一种全球的视角来看待历史上的科学与文明。“丝绸之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新视角,这种新视角对于我们开展“文明的融合”的科学教育也是十分有益的。

历史的点点场景连接起来,可以构成一个全球科学史的图景。研究这些场景非常有意义。古代世界相互连接的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这一历史遗产应该得到传承。因为,不管怎么说,我们是探索科学真理的同一个人类。

中国科技素质教育领军品牌

中小学全方位科技校园解决方案

北京启智荣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白癜风前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jj/1411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