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家人分享在苏丹那些岁月

发布时间:2017/12/14 16:29:37   点击数:

编者按

此前流行一句话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人生在世有这个愿望当然是好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实现的人少,没有实现的人多。不过如果通过工作派遣能够实现“看世界”的愿望,又何尝不是一种特别的体验。尤其能抵达一些平时被人们忽略的非主流旅游国,谁又能说所能见识的那些风景,所能体察的那些感悟,会比去纽约巴黎少呢?

细数

在苏丹那些岁月

风土人情

图文/王坤(船舶租赁事业部)

风土

曾经只是从电影里看到这片几乎全是黄色而又极度贫瘠的土地,看到南北苏丹分裂的新闻,觉得这是离我多么遥远的世界,也觉得从未想过和它有什么关联。然后命运总跟戏剧一样无法预测,第一份工作,我的主要业务市场就定在了苏丹这个神秘而又看似荒芜的土地。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工业落后,基础薄弱,对自然及外援依赖性强。苏丹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首都喀土穆有“世界火炉”之称,年平均气温在30℃以上,4-7月为最热的季节,一般日间气温40℃,酷热季节气温可达50℃,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0℃。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候,热浪并没有减弱好奇心,贪婪的望着周围的一切,视线所及的地方大部分是黄色的土地,也有一些现代建筑的产物,与周围的景色格格不入。

喀土穆是青白尼罗河交汇点,洪水期青、白两种迥异的水流再次汇合,形成青白分明的独特景色,傍晚时分,夕阳又一次将喀土穆全部染成黄色,分不清是土地的颜色还是阳光的余晖,也别有一番风味。

苏丹石油是主要支柱产业,曾经南北苏丹未分家时,国家经济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均来自石油,因此也只有能源石油行业的相关单位才有能力建设为数不多的现代化高层写字楼,然后周边破破烂烂的甚至没有柏油马路的土街道始终提醒人们喀土穆的真实身份和地位。

人情

走出市中心的繁华,就会看到真实的喀土穆老百姓生活的状态,虽然贫穷,物资匮乏,然而这里的人拼劲十足,在各行各业都很努力的工作,从他们的脸上和眼神看不到呆滞,看不到迷茫。所有人都积极乐观,待人友善。各行业的工作沟通中也能看出,这个国家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并野心勃勃。

苏丹的年轻人也喜欢夜生活,夜幕降临之后,路边的大排档也人头攒动,他们会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当然也可能是老婆们和孩子们。苏丹信奉伊斯兰教,根据他们的教义,可以娶四个老婆的,当然想让四个老婆和睦相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大部分平常人家都是一夫一妻。

在苏丹,只要食品为牛羊肉和鱼肉,当地最有特色的食品莫过于苏氏炸鱼,鱼均选自尼罗河的新鲜的鱼肉,虽然品相一般,但因这里的鱼肉大部分均为野生有机鱼肉,肉质鲜美,油炸并没有破坏鱼肉本来的味道。

在苏丹有很多真正贫瘠且人烟稀少的地方。那种荒凉,是能让人在五十度的高温下,都能内心无比宁静。看着那些不知道从哪儿跑出来衣衫褴褛没有穿鞋的孩子,爬了好高的山,只为捡我们吃过的剩饭的餐盒,见到我们仍然乐观的发自内心的笑,我真的无法笑出来。他们可能觉得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可能一辈子永远也无法看到外面的世界。颇感无奈,只能默默的把没有打开的盒饭和水送给他们。在那座山下有好多土堆,谁都没想到就是远处平民下葬的地方,没有墓碑,没有墓穴,只是密密麻麻的土堆,甚至都无法让人感到恐惧。

夕阳西下,热浪渐渐退去,无论贫穷富有,各个家庭都笑着准备晚餐,无论丰盛与否,所有人都很乐观,即便蹲在地上吃大饼都开心的不亦乐乎,他们的笑声也特别能感染别人。在这里,很苦,但是苦并快乐着。

夕阳西下,热浪渐渐退去,无论贫穷富有,各个家庭都笑着准备晚餐,无论丰盛与否,所有人都很乐观,即便蹲在地上吃大饼都开心的不亦乐乎,他们的笑声也特别能感染别人。在这里,很苦,但是苦并快乐着。

苏丹常有战争冲突,谁也不知道哪天可能就会全国戒备,乘坐伊尔-76军用运输机逃离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坐在机舱的地板上,抓着地上的固定螺丝,这时候再也不觉的平时空乘提醒系安全带是多余的了。

别离

年,我很荣幸正式加入民生,感受到民生领导和同事的无比热情无比活力和家人般的温暖,就像民生Logo的那一抹绿,没有陌生。希望在民生有更多的故事可以书写。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中科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uguohua.com/gtmjj/1395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